第470章 聖彼得堡使者

不過儘管庫圖佐夫在納爾瓦迎來了大敗,但是庫圖佐夫卻沒有被一戰擊潰,特別是那些貴族聯軍,當庫圖佐夫戰敗的消息傳回愛沙尼亞地區的時候伴隨着的還有庫圖佐夫一紙徵兵的命令。

這個時候,庫圖佐夫採取的分土政策的優越性便體現了出來,那些從庫圖佐夫手中買到城池的貴族們生怕聖彼得堡的大軍開過來將他們扔進歷史的垃圾箱,因此一個個也是慷慨解囊,再加上庫利奇科夫從塔林親自率領了五千人前來納爾瓦,終於幫助庫圖佐夫穩住了陣腳。

不過陣腳雖然穩住了,但是整個戰場的攻守之勢已經異形,在庫圖佐夫大軍實力未恢復到鼎盛之前,他只能夠被動的與巴格拉季昂交鋒。

當勝利的消息傳回聖彼得堡,可以說整個聖彼得堡都鬆了一口氣,而保羅一世也對自己能夠大膽啓用巴格拉季昂倍感欣慰,要知道在聖彼得堡比巴格拉季昂更有資歷、更有戰功的將領大有人在,而且巴格拉季昂只是一個准將軍銜。可以說納爾瓦一戰完全可以決定俄羅斯帝國和羅曼諾夫王朝的國運,而在這種國運之戰中,保羅一世不顧衆多的反對之聲大膽啓用巴格拉季昂也是冒了天大的風險。

而事實證明,巴格拉季昂無愧於蘇沃洛夫對他的稱讚。利用庫圖佐夫大軍的驕狂,將敵人主力引致納爾瓦灣以東地區,然後死死的將敵人拖在此地,接着借用海軍運輸軍隊至敵後兩面夾擊,或許聽着可能很簡單,但是這每一步的計劃都必須計劃到位,不然的話老辣的庫圖佐夫又怎麼可能上當。

一紙詔書,巴格拉季昂被升爲帝國中將,同時也被任命爲俄羅斯帝國愛沙尼亞軍團指揮官。

在西線巴格拉季昂和庫圖佐夫異常大戰的同時,東線的莫斯科同樣不甘寂寞。在魯緬採夫的率領下,帝國軍隊一改奪回莫斯科這個戰略目標。魯緬採夫重新制定了戰略計劃,這個計劃的目標便是將叛軍徹底封死在莫斯科地區。

爲了防止魯緬採夫對莫斯科可能採取的大規模進攻,布蘭科夫將叛軍主力大都集中到了莫斯科附近,而趁此機會,魯緬採夫率領軍隊除了留下部分軍隊監視莫斯科大軍的動向之外,大部分的軍隊都在向莫斯科周邊地區進軍。

因爲當初布蘭科夫爲了集中大軍進攻莫斯科。因此每到一地,布蘭科夫都沒有派出軍隊進行佔領而是劫掠一番便走,這樣一來雖然讓布蘭科夫獲得了足夠的資源,但是叛軍依然如同一個無根浮萍一般存在水面上。

而在魯緬採夫策略改變之後,叛軍的處境更加變得危急,莫斯科四周的城鎮大部分已經重新迴歸於聖彼得堡的旗幟之下。而隨着天氣的轉冷,叛軍的危機也就到來了。

前段時間在莫斯科城下那場持續了幾個月的戰役已經讓叛軍劫掠而來的物資消耗了大半,而在叛軍進入莫斯科之後,儘管叛軍在莫斯科城內也是開展了一番劫掠,但是物資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布蘭科夫也曾經想過向莫斯科的南方和東方擴展自己的佔領區,但是目前布蘭科夫麾下的叛軍也就只有八萬餘人的規模,而想要攻略四周的領地。軍隊派的少了無濟於事,而派的多了,那麼莫斯科本身的防衛力量便會被削弱。要知道莫斯科一戰已經將莫斯科的大半城防系統打了個稀巴爛,叛軍唯一能偶依靠的現在只剩下自己的兵力優勢。

好在魯緬採夫可能考慮到兔子急了還咬人,要是把叛軍逼急了,說不準就鬧出了什麼事情,因此對於莫斯科的東方並沒有派遣軍隊前去佔領,這也讓布蘭科夫有了一線生機。

但是目前的局勢依然讓布蘭科夫感到徹夜難安。特別是當他得知俄羅斯帝國東方的高加索總督已經響應了聖彼得堡的勤王要求,三萬長期在高加索地區與奧斯曼人征戰的帝國精銳大軍將要回軍莫斯科的時候,布蘭科夫心中的焦慮達到了頂峰。

爲此,布蘭科夫除了向一貫支持自己的烏克蘭總督要求援軍之外,同時還派遣使者前往奧斯曼,他希望奧斯曼人能夠幫助自己拖住俄羅斯帝國部署在東方的兵力。

但是此時的奧斯曼帝國看起來剛剛開疆拓土近千里正是威風凜凜的時候,不過只有哈米德一世自己心中有苦自知。

雖然看起來對俄羅斯帝國戰爭的勝利。讓奧斯曼帝國重新恢復了在黑海地區的優勢,而且隨着俄羅斯帝國的內亂以及帝國取得俄土戰爭的勝利讓帝國的外部環境爲之一清,但是從財政上來說,此次奧斯曼帝國不僅沒有得到好處。甚至還讓原本便陷入僵局的帝國財政雪上加霜。

二十萬大軍的封賞以及撫卹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從俄羅斯手中奪得的這些新佔領地區已經全部在戰爭中受到重創,帝國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從這些新佔領地區得到好處。

而且隨着俄土戰爭的勝利,哈米德一世在耶尼塞裡中推行改革的難度進一步的加大,那些老牌貴族以及舊軍士兵雖然在戰爭中表現奇差,但是在戰後論功行賞中卻是一個個的不落於人後,而且還非常可恥的將此次戰爭勝利的最大功勞攬到了自己的頭上。

而且隨着戰爭的勝利,耶尼塞裡中反對戰爭的聲音也在擴大,這些安於現狀的人認爲此刻的俄羅斯已經失去了對奧斯曼帝國的威脅,既然如此還不如大家各安現狀享受生活的好。

因此早在夏天的時候,布蘭科夫的使者便來到了伊斯坦布爾,但是幾個月的時間他根本沒有任何一個正面的回覆。

世界上存在着一種非常奇妙的東西,那便是蝴蝶效應。可能是布蘭科夫的使者對哈米德一世的刺激,也可能是耶尼塞裡以及舊貴族在戰後利益分配中的吃相太過難看,總之哈米德一世心中的怒火已經被激起。

而作爲哈米德一世的繼承人,賽利姆也不願看到自己繼承的是一個老朽不堪的帝國,因此他多次向哈米德一世表達了自己的支持,最後哈米德一世下定了決心。

原本對於耶尼塞裡,哈米德一世準備採用的是緩慢改造的政策,畢竟耶尼塞裡的勢力太過強大與帝國的各方各面息息相關,說其牽一髮而動全身根本不爲過,因此爲了帝國的大局着想,哈米德一世並不準備展開大規模的行動。

但是現在受到刺激的哈米德一世認爲耶尼塞裡已經徹底成爲了帝國身上的一顆毒瘤,如果再不切除,那麼整個帝國遲早會被他們拖入深淵,因此在取得賽利姆的支持之後,哈米德一世決定從耶尼塞裡內部開戰激進改革。

看到庫圖佐夫的失敗,威廉哈哈的笑了起來,如果說誰最不希望庫圖佐夫取得勝利的話,那麼除了保羅一世之外便數威廉。

聖彼得堡政府一旦被推翻,雖然短時間內來看對普魯士是有利無害,但是從長遠來看由叛軍統治整個俄羅斯根本不符合普魯士的利益要求。

上個月聖彼得堡方面已經派出使者前來普魯士,因爲通往中歐的道路已經被封鎖,烏克蘭總督區和庫圖佐夫的佔領地已經徹底隔斷了聖彼得堡和歐洲的陸地連接,而現在依靠着波羅的海艦隊,聖彼得堡唯一能夠與歐洲聯繫的便只有海洋。

俄羅斯方面希望普魯士能夠提供一批軍火和物資,甚至可能的話,保羅一世還希望能夠僱傭一批普魯士軍隊爲他作戰。

雖然波羅的海艦隊非常強大,但是卡特加特海峽已經被普魯士人握在手中,俄羅斯人想要去找外援最理想的便是在波羅的海地區尋找,而現在整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只有四個勢力存在,便是瑞典、普魯士、聖彼得堡和庫圖佐夫。

瑞典人早已因爲歷次戰爭和俄羅斯人成爲了死的不能再死的死敵,在這樣的情況下,瑞典人不背後插聖彼得堡一刀便算是好事了,指望瑞典人對俄羅斯提供援助簡直是癡人說夢。

而俄羅斯人最大的指望便寄託在了普魯士的身上。

看到俄羅斯人低頭了,威廉非常的開心,他知道自己等待已久的機會來了。

羅曼諾夫王朝還是有些底蘊的,別的不提,那支來自彼得羅扎沃茨克的軍隊簡直讓威廉拍案叫絕,誰都沒有想到,羅曼諾夫家族居然在百年前便佈下了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棋子。

而既然保羅一世已經掀開了一張底牌,誰有知道他是不是還有別的底牌,萬一要是羅曼諾夫王朝還藏下了一大筆資金呢。

因此威廉責成普魯士政府儘快和俄羅斯人談好條件,僱傭軍是不用想了,但是其他的一切都好說。

當然這些物資的價錢肯定是很高的,如果俄羅斯人拿不出錢來的話,那麼拿東西來抵押也是可以的,其中波羅的海艦隊的那些戰艦就非常不錯!以上都是威廉的原話。

第363章 艱難的決定第83章 學院與學員第49章 突生意外第247章 百轉的心思第353章 安娜的決定第371章 下了血本第391章 皇帝病逝第58章 英國來使第141章 哥薩克僱傭軍迴歸第452章 大婚第269章 取得借力第518章 路德維希的念想第534章 說服休哈根第631章 柔情第6章 七年戰爭(下)第137章 米哈日列夫的決定第456章 啓用棋子第350章 聖誕節舞會第4章 七年戰爭(上)第653章 戰敗第545章 弒君第18章 一觸即發第447章 求情第341章 奧斯曼人的部署第427章 疑心第78章 議會通過第658章 議題通過第14章 巴伐利亞第339章 兩條詔令第488章 進展第273章 雅各賓的前身第101章 海軍第190章 瓜分立陶宛第610章 懷疑第727章 法國停戰與勸進第675章 來援第488章 進展第413章 路易十六的對策第753章 交易第681章 重獲任命的拿破崙第128章 無題第500章 軍陣第308章 迎接約瑟夫二世第450章 糧荒第73章 宴會第650章 突然冒出的軍隊第291章 妥協第299章 美人計第601章 交手第561章 帝王思想第225章 審判第58章 英國來使第382章 底氣第742章 威尼斯陷落第405章 一個巴掌第373章 下馬威第162章 平亂事宜第229章 華盛頓的喪鐘第254章 害死人的高利貸第765章 醜聞第650章 突然冒出的軍隊第753章 交易第751章 教宗之死第310章 約瑟夫二世的條件第665章 安娜得救第683章 築壩第118章 僱傭哥薩克第751章 教宗之死第653章 戰敗第127章 莫拉克之死第557章 俄羅斯帝國的屈辱第691章 西班牙議和第731章 英國的應對第227章 北美的進展第155章 詔書第18章 一觸即發第35章 序幕開啓第75章 同意條件第668章 責問第2章 帕雷茨第336章 里昂攻略(2)第6章 七年戰爭(下)第704章 軍購第774章 大陸議會平靖第575章 號角第386章 僞裝第404章 令人心碎的克里斯丁妮第70章 東普魯士第257章 海軍之議第622章 薇薇安第608章 鬥角第679章 海軍的構思第69章 威廉的思考(下)第431章 洛克斯的堅持第529章 奔向未來第504章 惱怒第613章 當槍了第335章 里昂攻略第411章 紛擾第423章 魯緬採夫、援軍
第363章 艱難的決定第83章 學院與學員第49章 突生意外第247章 百轉的心思第353章 安娜的決定第371章 下了血本第391章 皇帝病逝第58章 英國來使第141章 哥薩克僱傭軍迴歸第452章 大婚第269章 取得借力第518章 路德維希的念想第534章 說服休哈根第631章 柔情第6章 七年戰爭(下)第137章 米哈日列夫的決定第456章 啓用棋子第350章 聖誕節舞會第4章 七年戰爭(上)第653章 戰敗第545章 弒君第18章 一觸即發第447章 求情第341章 奧斯曼人的部署第427章 疑心第78章 議會通過第658章 議題通過第14章 巴伐利亞第339章 兩條詔令第488章 進展第273章 雅各賓的前身第101章 海軍第190章 瓜分立陶宛第610章 懷疑第727章 法國停戰與勸進第675章 來援第488章 進展第413章 路易十六的對策第753章 交易第681章 重獲任命的拿破崙第128章 無題第500章 軍陣第308章 迎接約瑟夫二世第450章 糧荒第73章 宴會第650章 突然冒出的軍隊第291章 妥協第299章 美人計第601章 交手第561章 帝王思想第225章 審判第58章 英國來使第382章 底氣第742章 威尼斯陷落第405章 一個巴掌第373章 下馬威第162章 平亂事宜第229章 華盛頓的喪鐘第254章 害死人的高利貸第765章 醜聞第650章 突然冒出的軍隊第753章 交易第751章 教宗之死第310章 約瑟夫二世的條件第665章 安娜得救第683章 築壩第118章 僱傭哥薩克第751章 教宗之死第653章 戰敗第127章 莫拉克之死第557章 俄羅斯帝國的屈辱第691章 西班牙議和第731章 英國的應對第227章 北美的進展第155章 詔書第18章 一觸即發第35章 序幕開啓第75章 同意條件第668章 責問第2章 帕雷茨第336章 里昂攻略(2)第6章 七年戰爭(下)第704章 軍購第774章 大陸議會平靖第575章 號角第386章 僞裝第404章 令人心碎的克里斯丁妮第70章 東普魯士第257章 海軍之議第622章 薇薇安第608章 鬥角第679章 海軍的構思第69章 威廉的思考(下)第431章 洛克斯的堅持第529章 奔向未來第504章 惱怒第613章 當槍了第335章 里昂攻略第411章 紛擾第423章 魯緬採夫、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