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合併辦學

看過碼頭工地,沈淮沒有停下來了,拉着朱立、宋曉軍擠坐他的車,繼續往裡走。春雨綿綿不絕,通往李社、蔡家橋村的路又沒有硬化,吸足了雨水,浸得鬆軟,給車子碾過,整個路面都開始翻漿。

比起李社,蔡家橋村更窩在裡面,整個村子也最爲窮困,一路過來的屋舍十之六七都是土坯牆茅草頂,罕有人家翻建樓房的。

車在蔡家橋村小學前停下來,停在坑坑窪窪的村便道邊上。

春節期間,蔡家橋村小的校舍垮塌了一片,好在學生教師那時都已經放假,沒有出現惡性傷亡事故。

當前鶴塘鎮跟梅溪鎮還屬於霞浦縣,縣裡本打算爲蔡家橋村小撥了五萬元維修校舍。後來兩鎮劃並唐閘區的步驟加快,縣裡這筆錢就沒能下來,而區裡又要梅溪、鶴塘兩鎮財政自理,也不理會鶴塘的教育艱難。一直拖到李社、蔡家橋兩村近日劃併到梅溪鎮,這個問題都沒有得到解決。

兩鎮行政區域調整之後,李社、蔡家橋就立即把兩村存在最嚴重的問題捅到鎮上,一方面是問題實在嚴重,一方面也是試探鎮上對兩個村的態度。

沈淮是清楚知道梅溪、鶴塘兩鎮給要求財政自理之後,對區裡的牴觸心態,雖然鎮上的財政還談不上寬鬆,但想李社、蔡家橋兩個村能融入梅溪鎮,對這兩個村的問題就不能放手不理。

蔡家橋村把村小校舍的問題反應上來,沈淮看過碼頭工地,見天色還早,就趕過來親眼看一下情況嚴重程度,還沒有來得及通知村裡。

打電話到村委會沒人接,沈淮讓邵徵直接問人去找村幹部,他與黃新良、朱立、宋曉軍他們往學校裡走。

村小也沒有什麼正規的操場,兩排水杉樹之間的空地,就是學生活動的場地。已經過了放學時間,還有些小孩子,不顧地上積水,還在場地上瘋玩。

邊角一座簡陋的沙坑,還有一張磚砌抹水泥的乒乓球桌。

在場面的北面有兩排平房是教室兼辦公室,平房破舊不堪,不知道幾十年前抹了石灰,已經快要剝落乾淨,露出風化發鏽的紅磚來。

垮塌的校舍在第二排,整個左側兩間教室都倒掉。廢墟已經給清理過,不過還留下齊腰高的半截殘牆在那裡,也沒有看出要重建的樣子。

沈淮沒有管那垮塌的校舍,往右邊走去,從蔡家橋村送到鎮上的資料來看,這邊應該是村小的教師辦公室。這時候時間還早,學生已經放開,心想應該能走到老師詢問情況。

不過右邊的兩間平房裡,都放滿課桌凳,講臺前有個頭髮花白的女教師坐在那裡批改作業,有兩名十一二歲的小學生在教室裡打掃衛生……

那個女教師擡起頭來,看沈淮他們站在門外,問道,“你們找誰?”

“趙良校長在不在?”黃新良問道。

“黃主任,我打老遠看到有車過來,就想到是你下來視察。”

沒等女教師回答,就一個大嗓門隔着老遠朝這邊打招呼,沈淮轉身看過來,就見一個又黑又瘦的中年男人抱着一隻籃球大步走過來,熱切地握住黃新良的手:“前天我剛去鎮上反應校舍維修的事情,黃主任您就親自下來看情況,看來我在梅溪鎮聽誰說黃主任您是一心一意爲民辦事的好官,真是一點沒有虛誇啊!”

黃新良尷尬的向中年男人介紹身邊的沈淮:“趙校長,這是沈書記,他知道蔡家橋村小的情況後,第一時間下來摸情況。”

“啊。”黑瘦中年男人發愣的看着沈淮,半餉沒有回過神來。

沈淮看着眼前這個黑瘦男人,跟朱立站在一起,體形上是兩個極致。

他剛纔對黃新良的話是夾棒帶棍,聽上去好聽,實際是語帶譏諷,主要是他前天跟蔡家橋村主任到鎮上想找沈淮反應校舍的問題,給黃新良擋回去,沒能見到沈淮的面,心裡存有怨氣。

“你就是趙良校長?我是沈淮。”沈淮朝趙良伸過手。

趙良愣了半天,纔想起來要握手,說道:“不知道沈書記要過來,真是怠慢了。”

“前天你們到鎮上找我時,我剛好不在,不過黃主任及時跟我反映過村小的情況,我就下來看看,也就沒有提前打招呼。”沈淮說道,天也快黑了,他說直接進入主題,說道,“你們送來的材料,說一二年級、三四年合併教室上課,這邊應該是教師辦公室,怎麼把這邊改成教室了?”

“對,本來這邊是辦公室。”趙良介紹道,“年前大雪,不僅把五六年級的教室都壓塌了,一二年級的教室實際也是成了危房。危房修了一下,勉強還能用,但不敢讓學生在裡面上課,所以跟辦公室對調了一下,這邊做了教室,辦公室就在前面。”

沈淮輕吐一口氣,不能說什麼,說道,“你帶我們去看一下。”

這會兒邵徵帶着蔡家橋村的村主任、村支書趕過來。

走進前面的教師辦公室,看着牆壁都明顯傾斜,房樑也有走位,而是在靠牆壁的地方,臨時用木頭加固了一下,四下裡還有雨水漏進來的痕跡。

不要說在裡面的批改作業了,就是站在裡面都沒有安全感。

沈淮沒有吭聲,待把其他兩間平房教室看過之後,把衆人招到水泥砌成的乒乓球桌前。邊上只有一個籃球筐架子,木板也給風吹雨淋露出一條條能通光的縫隙來,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

“這辦公室不能用了,要立即把辦公桌什麼的撤出來,拆掉。”沈淮雙手抱着胸,摸着下巴上兩天沒刮乾淨的胡茬子,跟朱立說道,“渚江建設,明天就派人過來,先建兩間簡易房當辦公室用,不能耽擱教學。”

用輕鋼龍骨、彩鋼瓦搭建兩間簡易房容易得很,明天把把材料運過來,平個地就能搭建來。

沈淮又跟李社村的宋曉軍以及蔡家橋村的村主任說道:“本來找你們不會談到合併行政村的問題。李社村小的情況,我還沒有時間去看,想來也不會太樂觀,鎮上資源有限,只能支持一家。無論是給李社村還是蔡家橋村,另一家肯定有意見。如今鎮上在李社村徵地,但村小的情況又是蔡家橋村更嚴重,所以我建議兩家村小合併辦學,鎮上的財政補貼集中使用。你們兩個村,要沒有意見,這兩天就跟黃新良主任討論好合並辦學的方案來。什麼時候拿出可行方案,什麼時候就把錢撥給你們。我給你們一個底,最多可以撥四十萬給你們。”

兩個村的小學合併辦學,自然會有些分歧,但比起四……

“四十。”宋曉軍舌頭打結的盯着沈淮看,只以爲他聽錯了,“四十萬?不是四萬?”

蔡家橋村的村主任跟村小校長趙良,更是傻在那裡不敢相信沈淮的話是真的。

以前歸鶴塘鎮管,蔡家橋村小有兩百四十個學生,加上臨時代課的,教師有九個人,每年撥下來辦學經費以及學生上繳的學雜費總數也就兩萬左右。

五六年級的教室塌了有半年,他們跑斷腳後跟,縣裡、鎮上都跑了無數次,只討下兩千元維修費下來。這次蔡家橋跟李社兩村併入梅溪鎮,他們都有外戶人受壓制的心理準備,硬着頭皮到鎮上去討錢,最大的指望也就是指望鎮上能漏萬兒八千下來,先這兩間危房先修起來,做夢都沒有想過能四十萬這個數……

“是四十萬,你沒有聽錯。”沈淮剛要跟宋曉軍以及蔡家橋村主任及村水上校長趙良說一說鎮上的辦學規劃,就有電話打了電話,掏出手機,見是周裕的電話,示意他們先談着,他走到一邊去接電話。

“黃主任,鎮上不是空口說胡話晃點我們吧,真能拿四十萬給我們兩個村合併辦學?”見沈淮走到一邊接電話,在黃新良面前,宋曉軍、趙良他們說話就沒有那些拘束。

他們平時花三五百元都要扣着算半天,一時間無法掌握四十萬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概念。

“鎮上的財政收入,今年上半年,跟去年比,翻了三倍,沈書記說拿四十萬給你們,就一定會說到做到,你們儘快把方案做出來纔是。”黃新良說道。

“嘖嘖”,宋曉軍聽到梅溪鎮今年上半年的財政收入能翻三倍,除了咂嘴,還能有什麼表示。

他作爲村主任,自然知道梅溪、鶴塘兩鎮併入唐閘區之後財政自理的情況。

鶴塘鎮地方財政收入,一年也就四百萬多點,所以各方面的開支都極緊。

梅溪鎮作爲中心鎮,財政要比鶴塘好一些,但再好也有限,他知道梅溪鎮前幾年的財收每年差不多都在六百萬左右停滯不前,未料到梅溪鎮今年上半年的財政收入能翻三倍。

前兩天他們擔心劃到梅溪鎮後,兩個村會給當成後孃養的,現在想想,梅溪鎮就算是後孃,也是個有錢的後孃,總比跟着鶴塘鎮這個窮爹日子會好過一些。

既然梅溪鎮能有這個財力,那沈淮說要撥四十萬給兩個村建校,自然不是胡誇海口。

第三百五十七章 冀河縣委書記第四百七十四章 動靜第一百四十二章 意料之外的新區長第八百零四章 新鄰居第四百九十八章 波折第二百四十五章 沒有藉口第一百章 四月不知肉味第四百九十五章 無形的阻力第六百九十二章 前行第九百一十二章 同行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眼望鶴塘鎮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第二百九十一章 冬晨春睡第八百四十六章 踢出局第一百六十章 誰都敢翻臉第五百六十九章 黨校同學(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同學聚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場面難看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億產業第九百六十八章 甲殼蟲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七十一章 東風第九百六十八章 甲殼蟲第七百二十章 助力第六百四十六章 交待第六百零九章 死結(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沒有省油的燈第九百零八章 勇氣可嘉第六百九十九章 海岸新景象第六百九十四章 扎痛處第七百三十一章 圖書館戀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雪災第二百二十六章 投資第五百四十八章 庵門驚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馬槍第八百七十二章 殘酷真相第六百零九章 死結(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信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七百三十六章 治冀理念第一百四十二章 意料之外的新區長第二百零八章 兩家舊怨第一百九十六章 畏罪自殺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訪第三百二十一章 字見根性第七百三十五章 攪活潭水第四百零四章 大鬧會場第六百五十五章 風險對衝第三百五十二章 同學的哥哥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約第八百一十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六十章 人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我心明月第六百一十六章 勢態(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爛醉如泥第七百九十五章 跳出僵局第五百四十一章 蓬門未入第六百零三章 圖謀(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框架第六百一十二章 勢態(三)第九百七十九章 過夜第七百一十二章 徐至第六百六十八章 沒有例外第八百四十一章 新房客第八十二章 偷窺第八百四十章 政府借債第五十章 順勢而來的就職演講第八百二十八章 汛情第八百三十四章 人以羣分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見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遇攔路虎第七百六十七章 買車(一)第八百零四章 新鄰居第五百一十一章 陳寶齊的疑慮第一百六十六章 鳩佔鵲巢第六百零二章 圖謀(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底牌的分量第八十八章 人跟圈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陳寶齊的疑慮第三百四十二章 嫡系第二百零六章 家宴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飲一口酒第四百五十四章 寇萱的心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場第五十七章 大人物都有司機第五百二十三章 新宅色誘第九百七十七章 劉繼周第四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二百零一章 車上(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格局第七百八十八章 香餌難食第三百三十三章 回東華第三十九章 午餐禁酒令第七百六十二章 相約第八百四十一章 新房客第九百四十六章 母女第八百三十二章 嵛山旅遊第九百二十八章 秘密第四百七十八章 底牌的分量
第三百五十七章 冀河縣委書記第四百七十四章 動靜第一百四十二章 意料之外的新區長第八百零四章 新鄰居第四百九十八章 波折第二百四十五章 沒有藉口第一百章 四月不知肉味第四百九十五章 無形的阻力第六百九十二章 前行第九百一十二章 同行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路第一百四十六章 眼望鶴塘鎮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第二百九十一章 冬晨春睡第八百四十六章 踢出局第一百六十章 誰都敢翻臉第五百六十九章 黨校同學(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同學聚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場面難看第九百五十三章 千億產業第九百六十八章 甲殼蟲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七十一章 東風第九百六十八章 甲殼蟲第七百二十章 助力第六百四十六章 交待第六百零九章 死結(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沒有省油的燈第九百零八章 勇氣可嘉第六百九十九章 海岸新景象第六百九十四章 扎痛處第七百三十一章 圖書館戀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雪災第二百二十六章 投資第五百四十八章 庵門驚見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馬槍第八百七十二章 殘酷真相第六百零九章 死結(三)第四百二十八章 信心第四百九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七百三十六章 治冀理念第一百四十二章 意料之外的新區長第二百零八章 兩家舊怨第一百九十六章 畏罪自殺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訪第三百二十一章 字見根性第七百三十五章 攪活潭水第四百零四章 大鬧會場第六百五十五章 風險對衝第三百五十二章 同學的哥哥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約第八百一十章 調兵遣將第二百六十章 人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我心明月第六百一十六章 勢態(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爛醉如泥第七百九十五章 跳出僵局第五百四十一章 蓬門未入第六百零三章 圖謀(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框架第六百一十二章 勢態(三)第九百七十九章 過夜第七百一十二章 徐至第六百六十八章 沒有例外第八百四十一章 新房客第八十二章 偷窺第八百四十章 政府借債第五十章 順勢而來的就職演講第八百二十八章 汛情第八百三十四章 人以羣分第五百六十一章 相見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遇攔路虎第七百六十七章 買車(一)第八百零四章 新鄰居第五百一十一章 陳寶齊的疑慮第一百六十六章 鳩佔鵲巢第六百零二章 圖謀(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底牌的分量第八十八章 人跟圈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陳寶齊的疑慮第三百四十二章 嫡系第二百零六章 家宴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飲一口酒第四百五十四章 寇萱的心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場第五十七章 大人物都有司機第五百二十三章 新宅色誘第九百七十七章 劉繼周第四百一十八章 態度第二百零一章 車上(三)第四百八十二章 格局第七百八十八章 香餌難食第三百三十三章 回東華第三十九章 午餐禁酒令第七百六十二章 相約第八百四十一章 新房客第九百四十六章 母女第八百三十二章 嵛山旅遊第九百二十八章 秘密第四百七十八章 底牌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