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詭局

“不理解啊,不理解啊!”

李谷大清早趕到田宅,陪同田家庚一起坐車到省委去。

推門進屋,看到田家庚坐在餐桌前,就着小菜喝稀飯,李谷就大聲叫嚷起來。

“有什麼事,能叫你這個假諸葛都看不明白地?”田家庚拿筷子,扒拉着稀飯,囫圇下肚,把碗擱在手裡,問李谷遇到什麼事情,叫他這麼困惑。

田家庚在東華沒有直接的眼線,沈淮辭去梅鋼職務、請求調去嵛山的消息在東華傳開來之後,李谷纔有可能知道。

不過這個消息在東華傳開相當有震撼力,傳遍的速度極快,李谷大清早還躺在牀上接到電話知道這事,才趕忙過來見田家庚。

李谷要田宅的保姆幫他盛碗稀飯,坐到餐桌邊來,將東華最新的情況說給田家庚聽:“對東華市鋼的問題,沈淮爲什麼要袖手旁觀,我看不明白。雖然沈淮跟譚啓平矛盾很深,但東華市鋼遇到這麼大的問題,他要是請宋家誰出面進行協調,由梅鋼兼併東華市鋼,想來譚啓平也不一定就會拒絕。梅鋼目前還是國有及地方股占主導地位,梅鋼兼併東華市鋼,省裡也沒有藉口阻止。沈淮爲什麼要擺出一個跟他絕無關係、叫譚啓平更加難堪的姿態出來?”

田家庚麻溜的喝着粥,要李谷繼續說下去。

“沈淮這時候決意離開梅鋼,就說明梅鋼二廠建成投產已經不成問題了。”李谷說道,“只要梅鋼二廠投產運營不成問題,梅鋼全盤接手東華市鋼,應該是有能力消化東華市鋼的。難道淮海省最大鋼鐵企業的頭銜,對沈淮就一點沒有吸引力?現在沈淮決意袖手旁觀,看似把譚啓平推入更尷尬的境地,但同時必然會叫省鋼集團漁翁得利——我想沈淮不會看不到這一點。省鋼集團今年的鋼鐵產量達到一百五十萬噸,要是能全盤接手東華市鋼,包括接手東華市鋼對合資鋼廠的股份,總產能就將突破二百四十萬噸。難道沈淮看不到,省鋼有多麼渴望把東華市鋼吃下去嗎?”

田家庚擱下碗思考李谷所說的問題。

雖然國內鋼鐵市場,目前還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每年還需要向海外進口大量的鋼材,但就區域市場來說,搶佔周邊市場,意味着更低的運輸成本、更有效的市場控制,也就意味着更高的利潤。

故而梅鋼在一定程度上,跟東華市鋼以及省鋼集團,在淮海省範圍之內,是存在着直接競爭的。

更爲關鍵的,梅鋼與省鋼,到底哪家是淮海省第一大鋼企,還將涉及到未來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傾斜問題。

目前淮海省還沒有特別重量型的重工企業。

要是有一家鋼鐵企業,有希望擠進全行業前十、甚至前五的地位,省委省政府對其進行全力的扶持,並不是什麼難以想象的事情。

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扶持,同時也意味着人才及資金以及其他省內資源大量的流入。

資源總是有限的,過去梅鋼並沒有得到省裡多大的支持,說到底,過去的梅鋼還有些不起眼,省市沒有理由把有限的資源向梅鋼傾斜。

一旦梅鋼兼併東華市鋼,鋼鐵總產能就能迅速擴張到一百七十萬噸,超過年產能才一百五十萬噸的省鋼集團,成爲全省第一大鋼鐵企業,省委省政府要是還不給梅鋼更多的政策扶持,各方面都說不過去。

“我們不去管沈淮背後的意圖是什麼,單純就省鋼集團出面接手解決東華市鋼的問題來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田家庚問李谷。

“就從全局來說,省鋼兼併東華市鋼,還是有利的。鋼鐵產業,有着資本密集型的特性,有着明顯的規模效益。由省鋼兼併整合東華市鋼,應該會有正面的效應。”李谷說道。

“那就行,趙秋華要是提出由省鋼出面,解決東華市鋼的問題,那就應該支持嘛。”田家庚說道,“至於其他的,我們也不要想太多,也指不定沈淮的目的,就是要把省鋼拖進他的局裡去呢?”

“田書記你認爲沈淮的目的是這個?”李谷疑惑不解地問道,“不過,省鋼在資金、技術以及人才儲備上,都還是有優勢的,應該是有把握消化東華市鋼的。沈淮這時候把東華市鋼推出去,叫省鋼消化掉,對梅鋼有什麼好處?”

“你啊你,有時候就是想太多。”田家庚笑道,“現在看不明白,不妨等些時間再看。沈淮要是有什麼意圖,總會浮出水面的。”

宋炳生在書房裡不停地踱着步子,手託下巴,臉陰得能擰出水來。

從燕京回來有半個月,他靜觀形勢,沒想到靜觀出這個結果出來。

譚啓平凌晨趕到徐城,臨時在市駐徐城辦住下,但一宵沒能合上眼,一早就趕到宋炳生在徐城的家裡。

謝海誠這段時間也在徐城,沉默的坐在沙發上,他琢磨不透沈淮這小子心裡到底在想什麼,似乎他們打頭就沒有把沈淮琢磨明白過。

蘇唯軍沒有過來,但蘇唯軍的兒子蘇愷聞在場,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蘇唯軍的態度。蘇唯軍這時候不露面,就表示他是支持譚啓平的。

市裡不能自行消化解決市鋼的問題,那就沒有辦法再阻止趙秋華插手進來,就沒有藉口不再向省裡、向省鋼求救。要不想局面變得更壞,宋系就要放棄一定的地盤,跟趙秋華妥協。

趙秋華已經露出獠牙來,譚啓平也不知道要妥協到什麼程度,才能叫趙秋華滿意。曾經以爲將東華經營得固若金湯,沒想到轉瞬間就差點給別人翻盤。

“市鋼的問題,海豐跟長青集團能不能接手?”蘇愷聞發聲問道。

蘇愷聞跟他老子學了很多,知道一旦東華的口子給趙秋華撬開來,接下來整個形勢都會對他們不利。

趙秋華是省委副書記,是省長,是中央委員,是總理胡致誠的嫡系,他在淮海省經營多年。在淮海省,趙系沉澱下來的力量甚至比初來乍到的省委書記田家庚都要強。

在東華,市委組織部長虞成震得到趙秋華的支持,就敢跳出來跟他們唱對臺戲。一旦再叫趙秋華往東華塞一兩個重量級人物,再叫他們將市鋼集團奪過去做橋頭堡,趙系在東華的力量就會得到急劇的擴張。

接下來趙系就會對梅溪新區伸手,繼而甚至想着將譚啓平趕出東華,將東華完全變成他們的地盤,都不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蘇愷聞哪怕是爲自己的前程,也不希望叫趙系在東華的伸手太快,勢力擴張太快。

面對蘇愷聞發聲詢問,謝海誠只是抿嘴苦笑。

雖然他跟孫啓義能湊出兩億的資金,但東華市鋼的問題並不完全是資金的問題。海豐跟長青集團,兩億資金也不是白撿過來的,投資市鋼,但如何保證這筆投資的安全,而不是給市鋼這個無底洞吞噬下去?

如果沈淮跟譚啓平沒有這麼深的矛盾,如果沈淮跟宋鴻奇一樣,是值得投入資源進行大量培養的接班人,而不是很可能會反咬一口的白眼狼,最佳的方案自然是梅鋼兼併市鋼,海豐跟長青集團向梅鋼注入更多的資金。

這樣宋系就能迅速掌握一家進入全行業前十的大型鋼鐵企業,使得東華市徹底的成爲宋系不容他人覬覦的地盤,以幫助宋系在淮海省搶佔更多的制高點,以形成跟田趙二人分庭抗禮的局面。

只可惜,所有美好的設想,都要面對殘酷的現實。

沈淮這個白眼狼,不僅袖手旁觀,還狠狠地插了他們一刀。

熊文斌的態度轉變,其他人不清楚,譚啓平是心知肚明的。

在12·9噴爆事故發生後,他兩次找熊文斌談話,也是旨在緩和之前的緊張關係,就是想着一旦市鋼局面難以收拾,就讓熊文斌重返市鋼主持大局。

譚啓平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他相信熊文斌能看到他的用意;他也能看出熊文斌有所意動,並沒有拒絕的意思。

熊文斌突然轉變態度,借病住進醫院,不再露面,叫譚啓平怎麼相信不是沈淮在背後搗鬼?

譚啓平現在有些後悔,一開始沒有跟熊文斌直接把這層意思挑明,反而叫沈淮搶了先,叫他失去主動。

譚啓平要考慮的問題很多,他不僅要收拾市鋼這個爛攤子,希望蘇唯軍、宋炳生能支持他跟趙秋華進行妥協,他還要考慮宋系對他的態度跟看法,會不會因此這次危機而變化。

他擔心宋系所有人都質疑他掌握局面的能力,那纔是對他最致命的打擊——沈淮的目的就是這個吧?

看到謝海誠臉上的苦笑,譚啓平知道海豐跟長青集團不可能接手市鋼這個爛攤子的。他們需要從他身上得到的是利益,而不是無私的用兩億資金砸進無底洞幫他解決問題。

譚啓平思慮良久,說道:“就眼前的情況來看,市鋼的問題,市裡是沒有能力解決了。我考慮很久,想到這麼一個方案,請宋省長跟謝總你們幫我參詳參詳。”

宋炳生點點頭,要譚啓平接着說,他現在也知道他的話對沈淮這個孽子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市鋼目前的資產可以分作兩塊,一個是在合資鋼廠所持的股份,一個就是市鋼的鍊鋼線及附屬公司。”譚啓平說道,“現在要是什麼都不做,就叫省鋼出面接手解決市鋼的問題,那相當於說,市裡要把市鋼白送給省鋼。我想着,是不是由海豐、長青集團聯合起來,出資收購市鋼在合資鋼廠的股份;市鋼在獲得這筆資金之後,跟省鋼的談判,也不至於會太被動。”

宋炳生看向謝海誠。

謝海誠沒有輕易表態,只說道:“我跟孫啓義打電話,看他有沒有時間到徐城來一趟。”

市鋼是個爛攤子,那是對市鋼整體而言——海豐及長青集團,都沒有足夠的資源跟能力,去消化這個爛攤子。

但不意味着市鋼身上就沒有一塊好肉。

合資鋼廠雖然還沒有完全建成,但目前的建設情況良好。

而且爲了保證合資鋼廠的建設,不僅日方富士制鐵抽調大量的管理技術力量,市鋼也把剩下最優秀的人力資源投入合資鋼廠,保持建設進度。

而且合資鋼廠位於梅溪鎮大工業佈局之中,藉助梅溪電廠及梅溪港碼頭以及圍繞梅鋼形成的外圍產業鏈,合資鋼廠將來的盈利預期,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如果不去管市鋼其他的爛攤子、爛肉,就市鋼在合資鋼廠所持35%的股權,可以說是香餑餑。

問題在於,市鋼起初爲合資鋼廠這35%的股權出資1.2億,海豐跟長青集團,要想得到這塊香餑餑,到底要拿出多少錢來才合適?

這個價格太高,謝海誠當然不幹;但看譚啓平的架勢,似乎也不願意價格太低。

宋炳生倒是急切,見謝海誠是有意接手合資鋼廠的股份,就直接問譚啓平:“這部分股份,東華市裡大概能同意什麼價格轉給海豐跟長青集團?”

“市鋼當初出資一點二億,合資鋼廠經過一年多的籌備、建設,目前情況良久,再有三五個月的時間就能正式投產盈利。我想,要是低於一點五億,我沒有辦法說法其他常委同意這個方案。”譚啓平說道。

宋炳生點點頭,市鋼當初拿出一億兩千萬,加上利息,總成本也不會超過一億三千萬,現在海豐跟長青集團聯合起來,出資一億五千萬,接手合資鋼廠的股份,就相當市鋼在這筆交易裡能淨賺兩千萬以上。

合資鋼廠項目,是譚啓平一手促成的。

譚啓平要保證在這個項目上不能讓市鋼虧損,這個不難理解。

市鋼當然不會直接從海豐及長青集團手裡直接獲得一億五千萬的資金,而是將之前一億兩千萬的貸款債務跟股權同時轉移到海豐跟長青集團的頭上,再額外獲得三千萬資金的補償。

對市鋼來說,消減一億兩千萬的債務,再額外獲得三千萬資金的補充,對緩解當前的危機,也有極大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市鋼問題的解決,即使還需要省鋼接手,東華市裡也能掌握一些主動。

這個方案,也能叫譚啓平在東華市常委獲得支持,扳回些主動。

而且這個方案,對宋系也是有利的。

目前就看謝海誠對譚啓平的這個出價,滿不滿意了。

“行,我打電話給孫啓義,讓他直接過來談。”謝海誠說道。

他知道譚啓平的這個開價不高。

市鋼對合資鋼廠投入的資源,可不止一億兩千萬的資金,還包括大量的人力資源,這個價值很難估計,但絕對不會低。

市鋼要不是大量的骨幹力量,給梅鋼及合資鋼廠抽走,也不會發生這麼大的生產事故。

而且合資鋼廠即將建成,此時接手合資鋼廠的股份,意味着投資風險大大地降低。

見謝海誠說得這麼幹脆,譚啓平這些天來也難得的露出一些笑意,局面至少沒有完全失控掉,想到沈淮那麼囂張,心裡忍不住恨恨地想:小兔崽子,你以爲這麼搞,就能把我掀翻掉嗎?

第五百七十三章 冤家路窄(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聯絡處第三百零一章 鬧大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喝茶第三百零八章 潘少的女友第八百九十七章 一夜漫長第六百六十章 鬥狠第五百零七章 爲父申冤第二百九十四章 感謝第九百五十八章 熱水之浴第四百八十七章 宴鬥第九百四十九章 心計第七百七十五章 金融之手第八十九章 三種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合併辦學第九百一十三章 高速路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妥協第四百二十四章 疑無路第二百三十章 利與弊第七百九十一章 貪念第二百八十三章 市長徐沛第二百二十九章 質問第四百六十六章 晉煤東出第九百四十五章 揣摩第一百零六章 貧困爺孫第六百七十一章 東風第二百六十七章 新項目公司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打第九百三十五章 近親情怯第三百六十章 宋鴻軍也有心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獅子開口第二百三十章 利與弊第六百一十五章 棒打鴛鴦(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撞破姦情第二百一十九章 宴終人散第九百一十二章 同行第八百九十一章 酒敬舊事第九百四十九章 心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九十四章 誰都有不能說的秘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幾個女人第四十七章 官場到處都是坑第三十八章 赴任(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訪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三十一章 仗勢欺姐弟第九百七十三章 班子第五百零三章 何月蓮意外來訪第二百四十九章 搬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招商危機第七百四十七章 新省委書記第九百零九章 酒宴爭鋒第六百八十章 見面第三百七十六章 門戶樊籬第六百七十八章 自行車第五百八十四章 電梯壞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反思第五十章 順勢而來的就職演講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幾個女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父子有別第三十三章 人狗情未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溝通第九十章 集資建房第二百零三章 接站第七百一十八章 遠謀第一千零二章 郭成澤的反思第五百八十二章 背後的利益鏈(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世界真小第九百八十三章 也是千億第六十章 初步的成效第一百七十六章 少女的心(二)第七十五章 人都是有愛好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意料不到的電話第一百八十六章 合作者的疑惑第九百七十章 一石入湖第四百零四章 大鬧會場第六百一十四章 勢態(五)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假消息(三)第九百四十章 沈桂秀基金會第二百六十章 人心第五百八十三章 捉賊見贓第六百五十六章 摸底問話第七百八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二十七章 胡林的態度第七百一十二章 徐至第二百九十二章 學堂街改造第五百九十一章 慪氣第六百六十二章 濁中求清第四百五十八章 樑榮俊的補充方案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盆洗腳水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選第七百五十九章 觀勢(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棒打鴛鴦(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濁中求清第九百四十三章 父子(二)第九百六十六章 形勢惡化第五百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八百七十五章 對手的頭痛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盆洗腳水第七百九十五章 跳出僵局
第五百七十三章 冤家路窄(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聯絡處第三百零一章 鬧大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喝茶第三百零八章 潘少的女友第八百九十七章 一夜漫長第六百六十章 鬥狠第五百零七章 爲父申冤第二百九十四章 感謝第九百五十八章 熱水之浴第四百八十七章 宴鬥第九百四十九章 心計第七百七十五章 金融之手第八十九章 三種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合併辦學第九百一十三章 高速路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妥協第四百二十四章 疑無路第二百三十章 利與弊第七百九十一章 貪念第二百八十三章 市長徐沛第二百二十九章 質問第四百六十六章 晉煤東出第九百四十五章 揣摩第一百零六章 貧困爺孫第六百七十一章 東風第二百六十七章 新項目公司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打第九百三十五章 近親情怯第三百六十章 宋鴻軍也有心路第一百六十四章 獅子開口第二百三十章 利與弊第六百一十五章 棒打鴛鴦(一)第五百五十六章 撞破姦情第二百一十九章 宴終人散第九百一十二章 同行第八百九十一章 酒敬舊事第九百四十九章 心計第四百九十九章 原來如此第九十四章 誰都有不能說的秘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幾個女人第四十七章 官場到處都是坑第三十八章 赴任(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夜訪第四百三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三十一章 仗勢欺姐弟第九百七十三章 班子第五百零三章 何月蓮意外來訪第二百四十九章 搬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招商危機第七百四十七章 新省委書記第九百零九章 酒宴爭鋒第六百八十章 見面第三百七十六章 門戶樊籬第六百七十八章 自行車第五百八十四章 電梯壞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反思第五十章 順勢而來的就職演講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幾個女人第二百一十六章 父子有別第三十三章 人狗情未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溝通第九十章 集資建房第二百零三章 接站第七百一十八章 遠謀第一千零二章 郭成澤的反思第五百八十二章 背後的利益鏈(二)第七百六十五章 世界真小第九百八十三章 也是千億第六十章 初步的成效第一百七十六章 少女的心(二)第七十五章 人都是有愛好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意料不到的電話第一百八十六章 合作者的疑惑第九百七十章 一石入湖第四百零四章 大鬧會場第六百一十四章 勢態(五)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假消息(三)第九百四十章 沈桂秀基金會第二百六十章 人心第五百八十三章 捉賊見贓第六百五十六章 摸底問話第七百八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二十七章 胡林的態度第七百一十二章 徐至第二百九十二章 學堂街改造第五百九十一章 慪氣第六百六十二章 濁中求清第四百五十八章 樑榮俊的補充方案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盆洗腳水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選第七百五十九章 觀勢(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棒打鴛鴦(二)第六百六十二章 濁中求清第九百四十三章 父子(二)第九百六十六章 形勢惡化第五百一十四章 利益交換第八百七十五章 對手的頭痛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盆洗腳水第七百九十五章 跳出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