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起念歸鄉

“姑姥爺、姑姥姥想着這個春節回國走一趟,你跟成怡是不是計劃好回石門過春節?”孫亞琳在電話那頭說道。

沈淮沒想到姥爺、姥姥在知道他跟成怡領證的消息,臨時起念要回國過春節,說道:“姥爺、姥姥他們也可以一起在石門過春節,只是,他們倆老人家的身體吃不吃得消啊?”

成怡坐在牀邊跟宋彤說話,聽到這事也疑惑地問過來:“姥爺、姥姥要回國過春節?”

“……”沈淮點點頭。

“要轉十多個小時的飛機,姥姥的身體能吃得消嗎?”成怡走過來,依着窗臺跟沈淮商量,“要不,我跟你春節到法國看姥爺、姥姥他們去?”

小姑宋文慧在旁邊也朝沈淮點頭示意,贊同他與成怡趕去法國看望兩位老人家,兩個老人家急着看外孫媳婦,不能讓他們這麼折騰。

沈淮想着他從縣裡走開四五天沒有關係,他陪成怡在石門度過除夕,第二天就可以到燕京轉機直飛巴黎。算着時間,他與成怡還可以在巴黎停上一天再往回飛——他寧可他跟成怡辛苦些,也遠好過兩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家來回折騰。

沈淮見成怡這麼體諒,也不畏春節這麼辛苦的跟他奔波,抓住她的手,就對電話那頭的孫亞琳說道:“姥姥的身體剛恢復些,不能住這麼長時間的飛機,春節我跟成怡去巴黎……”

“這些道理我可都跟姑姥爺、姑姥姥說了,”孫亞琳在電話那頭說道,“可是姑姥姥也說了,她要是不趁着身體還可以走這一趟,以後怕是更沒有機會回家了——還說你媽的墳頭,她跟姑姥爺也有近二十年沒去看過了,都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到。”

聽孫亞琳這麼說,沈淮心頭既是慚愧又是滾燙。

這些年過去,他雖然跟這具軀體過往種種的人生軌跡都融爲一體,但還是無法坦然的去面對那些更深沉、更熾燙的情感。

沈淮童年所在的滇北,他就從來都沒想,也不敢想着去走一趟。

“兩位老人家怎麼說?”見沈淮接着電話就沉默起來,宋文慧問道。

沈淮將孫亞琳轉述過來的話說給小姑聽,小姑也輕嘆一聲:“那是應該要接兩位老人家回國走這一趟;我給人打電話問問,看能不能跟民航總局那邊申請到直飛石門的國際專機……”

不要說孫家了,孫亞琳那邊都不缺包專機的這點錢,但在國內不是有錢就能爲誰專門開一條臨時的國際專機航線。

這畢竟是私事,小姑輾轉託人,都不知道能不能申請到這個特殊待遇。

有專機,航程會縮短很多時間,途中少許多的奔波,兩位老人家就會少許多的辛苦;保姆、家庭醫生也就能隨行照顧——不過要把所有人的簽證都在這兩天辦下來,還要託人跟駐法大使館那邊打招呼。

這樣,春節還是安排在石門過,能兼顧到沈淮陪成怡去跟她爸媽團聚;這些商議定,成怡就跟她媽打電話說了這事。

宋文慧接下來就在會客廳裡,打電話輾轉託人申請專機的事情——只是這種事沒那麼容易能得到確切的回覆。

褚宜良、周炎斌陪着小姑父唐建民,在接到電話聽說沈淮與成怡今天領證的事情後,也從翠湖回來,趕到醫院裡來。不過他們對兩位老人家申請坐專機回國的事情,也束手無策。

待到宋鴻軍坐車從徐城趕來,成怡他爸成文光的電話就打了過來:“專機以及簽證的事,我讓這邊的外事部分出面辦理,等會兒外事辦的小秦會直接你們聯繫,需要什麼材料,你們直接傳真給他……”

“這個不合適吧?”沈淮猶豫地問道,成怡她爸出面以冀省政府的名義辦這事,自然只是一句話的事情,但因爲私人事情就這麼興師動衆,會有負面影響。

“沒什麼不合適的,”成文光笑道,“你姥爺還是業信銀行的監事,讓業信銀行九九年往冀省的貨幣供給多增加十億、二十億,冀省外事辦出面辦這事,名正言順,不算是專門給你小子開方便之門。”

“成叔叔你這麼說,我就放心了。”沈淮笑道。

“你個小子,難道還要等過兩天登門再改口?”成文光在電話那頭笑問道。

“爸爸……”沈淮喊道。

成文光在電話那頭哈哈大笑。

宋鴻軍坐在會客廳的沙發上,都能聽到成文光在電話那頭的笑聲,見沈淮將電話遞給成怡,問他:“成怡他爸說什麼,笑這麼大聲?”

“都改口喊人了,成省長那邊自然高興。”周炎斌等人坐旁邊也哈哈笑道。

沈淮將冀省外事辦會出面辦理專機及簽證的事說給大家聽。

宋鴻軍撓頭說道:“還是官大一級壓人啊,我們這邊開特例太難了,得到處求爺爺告奶奶,放省政府一級就要算是正常的接待工作,民航總局及駐法大使館理應配合——不過,怎麼算,成怡他爸那邊都不算虧啊,得了這麼好的一個女婿,臨了還要給冀省拉幾十億的貨幣供給過去。”

“一家人就不算這個賬,”宋文慧笑道,“不過既然動用冀省政府的資源辦理這事,也確實需要給個說法……”

在通貨膨脹嚴格受控的情況下,一個地區經濟增長速度,跟貨幣供給量呈正比關係。

地方官員千方百計地招商引資,將招商引資工作視爲重中之重,除了先進生產技術及企業管理經驗的引進外,最根本的一點還是增加地方上的貨幣供給。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對各省市的貨幣供應,是嚴格按照各省市的經濟及地區金融發展水平測算的,活動的空間很小。

地方上要有什麼大型或超大型項目,需要額外的天量貸款,則都需要到國務院及部委層次進行協調,申請額外的信貸指標。

相比較之外,中小型商業銀行對各省市的貨幣供給,則相對要靈活得多。

融信銀行,雖然也是全國型的商業銀行,但主要在廣深地區發展,差不多有近百分之七十的存貸業務都集中在廣深地區。

不過,從去年起融信集團大舉北進,融信銀行作爲融信系最爲核心的中堅戰力,自然也隨之淮海紮根;九九年僅濱江商圈建設項目就計劃對徐城放出六十億的貸款。

這個數字,在當前已經可以說是天文數字了;淮海省九八年引進外資總額也不過九億美元、摺合七十餘億人民幣而已——而融信銀行額外六十億的貨幣供應,也是熊文斌推動徐城大規模市政、新城建設及經濟發展的基礎。

不過融信銀行北進的動作再兇猛,也不比業信銀行這幾年在淮海省根基扎得深、扎得穩。

業信銀行截止九八年底,淮海省的存款餘額,累積達到一百八十億,貸款餘額累積超過一百五十億,存貸業務加起來超過三百三十億,佔到業信銀行全國存款業務的五分之一,而其中又近半集中在東華。

然而業信銀行在東華除了直接存貸業務超過一百五十億之外,業信銀行作爲單一最大股東的東華城市商業銀行,在業信銀行控制在東華髮展規模之後,存貸款餘額也迅速突破百億大關。

這也是梅鋼系能直接影響到的金融資源。

中型商業銀行要快速發展,肯定不能走平均發展的道路,集中資源、與部分地區進行深入合作,深耕區域金融市場,纔是制勝之道。

作爲經濟型官員,權衡區域貨幣供給平衡,也是最基本的素養。

脫離了貨幣供給,地方經濟工作就無從談起。

成文光在冀省主持政府工作,通過各種渠道、手段增加區域貨幣總供給,是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維。

因濱江商圈,融信銀行九九年將額外向淮海供應六十億的貸款,地方建設及梅鋼所面臨的資金壓力都得到極大的緩解,沈淮也沒有必要在叫業信銀行在淮海擠出太多的信貸資源來;他與姚榮華商議着,也有意推動業信銀行在冀南地區、特別是冀東新區的快速發展。

即使成怡她爸不說,業信銀行九九年向冀南地區也會額外增加十到二十億的放貸額度。

這是業信銀行從其他地方往傾斜冀南的信貸資源,相當於冀南地區九九年能額外增加十到二十億的引資成績,還能在地方上帶動更多的民間資金進入大的經濟循環之中——當然,要是能對地方建設有這麼個貢獻在,享受一次國際專機待遇,也不過分。

成怡跟她爸通過電話,楊海鵬的電話就打了進來。

楊海鵬已經跟冀省外事辦的工作人員聯繫上,他等會兒直接跟巴黎方面聯繫,就不用沈淮這邊再爲專機跟簽證的事情操心。

楊海鵬這段時間來都留在冀省,除了代表梅鋼主要負責在冀東、石門的兩個鋼鐵物流及加工園區項目,也主要負責替成文光出面組織、維持在冀省與梅鋼系相關的工商業及資本資源。

鵬海集團以鋼材貿易爲核心業務,不可能建設全國性的市場渠道,沈淮也不會將梅鋼全國市場交給鵬海一家負責。

實際上,梅鋼視華東、中原地區爲主要市場進行深度挖掘,努力將市場做細、做透,而由於冀晉京津市場偏離北方,傳統上有燕鋼、灤鋼、鞍鋼等強有力的競爭者,當初要不是爲了配合紀成熙刺激燕鋼在冀東建新廠項目,沈淮都沒有打算近年來讓梅鋼大舉進軍北方市場。

梅鋼的戰略根基還是在淮海,沈淮最後就將冀晉京津不能算爲梅鋼核心的區域市場都交給楊海鵬負責。

有衆信、鴻基、業信以及梅鋼在背後提供資金、物流、人力、項目等各方面資源上的支持,楊海鵬又直接替梅鋼執掌兩大鋼鐵物業及加工園區的建設,在地方上又有成文光、紀成熙等強勢人物的支持,這一年多來在冀省自然也是如魚得水、風生水起。

不過,無論是考慮到紀家當時同意成文光到冀省任職的初衷,還是沈淮他與紀成熙私下的交情,梅鋼在冀南的擴張,都不可能跟紀家圍繞晉煤東出南線工程組織、發展的晉南集團爭風吃醋、喧賓奪主。

雖然在冀東新區內建設的鋼鐵物流、加工園區及綜合碼頭,能成爲梅鋼的鋼材、化工產品進入冀晉京津市場的橋頭堡,但在跟紀家取得進一步的默契之前,沈淮近期內也無意推動梅鋼系整體的往冀省、特別是冀南地區大肆擴張。

即使業信銀行下一步會重點挖掘冀南的金融市場,但是不是要推動業信銀行及梅鋼直接注資參與冀南地區、特別是清河市的城市商業銀行組建,這個還是要跟紀家商量。

第九百六十二章 疑陣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冷我熱第二百零八章 兩家舊怨第四百一十五章 總要出點意外第七百零三章 鼓舞人心第七百八十一章 我當漁翁第六百章 淮煤構想(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東風西風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再見第六百五十九章 反思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雙贏第三十章 再遇梅溪鎮第一百章 四月不知肉味第八百七十三章 查稅風波第九百六十二章 疑陣第四百一十一章 夜長夢多第九百六十一章 徐沛介入第一百二十章 情況嚴重第七百七十八章 找槍第九百九十七章 兇險的肥肉第六百七十八章 恨惱難知第三百九十章 鋼鐵雄心在不在第四百九十六章 面試第一百二十五章 世界那麼小第一百二十九章 病房冷暖第六百九十八章 常委新人選第九十六章 表姐弟要相互照顧第七百六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五百四十一章 蓬門未入第一百零一章 女人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酒第七百八十一章 我當漁翁第八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任命第二百二十七章 返回東華第二百九十五章 梅園酒家第三百三十六章 母女平安第七百一十七章 迷霧第六百三十二章 冬日第六百三十八章 資敵自重第七章 堂嫂陳丹的初見第六百四十六章 交待第八百八十二章 夜雪第五百五十一章 兩個女人的心思第三十八章 赴任(三)第二百零七章 臥虎藏龍第九百八十九章 用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易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底牌的分量第五百一十九章 脾氣第七百四十章 歸程(四)第五十三章 夜深情迷時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當阻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那一場煙火表演第八百八十章 故人爲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家族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五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七章 新的鍛鍊方式第五百四十五章 異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相泯一笑第三百九十五章 高枝別附第三百八十三章 企業是有屬性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差距第三百五十三章 鬥表第一百四十二章 意料之外的新區長第三百零五章 警告第九百七十章 一石入湖第九百零三章 截胡第八百九十四章 包廂之中第八章 美女秘書長第七百八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七十七章 少婦心思(一)第九百四十六章 母女第六百九十六章 保10的秘密第九百一十四章 嵛山醉酒第九百八十八章 宴請第六百九十五章 挑刺第六百二十五章 醉酒迷歡(一)第九百二十八章 秘密第八十章 國營改國有的思路第七百三十二章 相約第六百四十四章 反咬第九百三十五章 近親情怯第七十七章 意外的相逢第一百零六章 貧困爺孫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行你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回縣裡第七百二十一章 去留第八百八十一章 用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合作第九百六十七章 協調會第四百九十八章 波折第二百三十九章 茶樓夜話第四百四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五百八十三章 捉賊見贓第六百三十三章 男女配第八百零一章 爭吵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語將成讖第八百七十五章 對手的頭痛第六百七十二章 相約
第九百六十二章 疑陣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冷我熱第二百零八章 兩家舊怨第四百一十五章 總要出點意外第七百零三章 鼓舞人心第七百八十一章 我當漁翁第六百章 淮煤構想(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東風西風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再見第六百五十九章 反思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雙贏第三十章 再遇梅溪鎮第一百章 四月不知肉味第八百七十三章 查稅風波第九百六十二章 疑陣第四百一十一章 夜長夢多第九百六十一章 徐沛介入第一百二十章 情況嚴重第七百七十八章 找槍第九百九十七章 兇險的肥肉第六百七十八章 恨惱難知第三百九十章 鋼鐵雄心在不在第四百九十六章 面試第一百二十五章 世界那麼小第一百二十九章 病房冷暖第六百九十八章 常委新人選第九十六章 表姐弟要相互照顧第七百六十九章 虛張聲勢第五百四十一章 蓬門未入第一百零一章 女人的心思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酒第七百八十一章 我當漁翁第八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任命第二百二十七章 返回東華第二百九十五章 梅園酒家第三百三十六章 母女平安第七百一十七章 迷霧第六百三十二章 冬日第六百三十八章 資敵自重第七章 堂嫂陳丹的初見第六百四十六章 交待第八百八十二章 夜雪第五百五十一章 兩個女人的心思第三十八章 赴任(三)第二百零七章 臥虎藏龍第九百八十九章 用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易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底牌的分量第五百一十九章 脾氣第七百四十章 歸程(四)第五十三章 夜深情迷時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當阻力第四百六十四章 那一場煙火表演第八百八十章 故人爲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家族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五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七章 新的鍛鍊方式第五百四十五章 異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相泯一笑第三百九十五章 高枝別附第三百八十三章 企業是有屬性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差距第三百五十三章 鬥表第一百四十二章 意料之外的新區長第三百零五章 警告第九百七十章 一石入湖第九百零三章 截胡第八百九十四章 包廂之中第八章 美女秘書長第七百八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七十七章 少婦心思(一)第九百四十六章 母女第六百九十六章 保10的秘密第九百一十四章 嵛山醉酒第九百八十八章 宴請第六百九十五章 挑刺第六百二十五章 醉酒迷歡(一)第九百二十八章 秘密第八十章 國營改國有的思路第七百三十二章 相約第六百四十四章 反咬第九百三十五章 近親情怯第七十七章 意外的相逢第一百零六章 貧困爺孫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行你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回縣裡第七百二十一章 去留第八百八十一章 用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合作第九百六十七章 協調會第四百九十八章 波折第二百三十九章 茶樓夜話第四百四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五百八十三章 捉賊見贓第六百三十三章 男女配第八百零一章 爭吵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語將成讖第八百七十五章 對手的頭痛第六百七十二章 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