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長白絲

首先新繮有多大?

新繮等於三個法國,四個曰本,七個英國。

佔了6分之1箇中國。

用新繮人自己話說,整個雞屁股都是他們的。

然後新繮人窮嗎?

這是很容易被人們忽略的一個民族,維吾兒族,富得流油,享受國家政策和一類補貼,烏魯木齊和克拉瑪依兩座超大型城市,人均收入超過香港。

更關鍵民風淳樸,他和西臧一樣,有着濃厚的宗教信仰,非常好忽悠。

如果套用在西臧貿易時期,賣方便麪沙琪瑪,瞅準牧民。

那麼整個北疆地區,都是這樣的牧民水準。

另外他的農民也非常有錢,人均耕地面積在中國是排行第一位的。

佔據了6分之1箇中國的土地面積,卻只有3000萬的常住人口。

而且經濟價值高,機械化程度也高,種植的全都是經濟作物,棉麻,藥材,蠶繭,菸葉,茶葉,紅棗,葡萄,乾果,自古以來就有着很強的加工水平,雖然地處乾旱,寒冷,荒蕪的地方,可物產比內陸地區豐富得多。

每年涌入新繮摘棉花的四川人,陝西人,甘肅人,超過百萬,一兩個月,相當於本地打工一年。

即便沙漠,窮嗎?

中東那地方也是沙漠,下面埋的全是石油。

即便到了2018年,新繮也是貿易人避不開的口岸。

無論什麼東西,拉到新繮都能掙錢,門路多,獨闢蹊徑的方法也多。

就販賣哈密瓜,也能掙得盆滿鉢滿。

在新繮做生意都能虧本,那你就不適合做生意。

不只國貿,另外它的邊境貿易更是無比發達。

擁有國家一類口岸16個,二類口岸11個。

是一個遍地財富的地方。

蘇連解體兩年,哈薩克斯坦也恢復了元氣,正好從這個地方切入俄羅斯的經濟腹地,大把的錢可以掙。

至於連雲港這攤子事,忙完這一單,范陽就會任其發展。

所以並不過多幹涉劉鼎新的事情。

任隨他怎麼搞。

一杯茶喝完,時間才9點半,布萊恩和波特蘭還要倒時差,不好意思打擾他們。

反正也沒什麼事,范陽伸個懶腰站了起來。

“走,軍哥,咱們出去逛一圈兒。”

“去哪兒?”

“跟我走就行了。”

下樓,大軍還以爲范陽要開奧迪,卻沒想到直接上了切諾基。

“咋的?你不開車?”

“不開,去贛榆看絲綢。”

“絲綢?咋的,你又有什麼鬼主意了?”

范陽神秘的一笑:“開車,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連雲港作爲東海港口,地處蘇州,歷史文化也是極其厚重的。

是陸上絲綢之路橋頭堡。

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只不過新中國以後,生絲和棉麻的貿易,都向蘇北,浙江和上海轉移了。

贛榆區,連雲港的西北部,左上角,這裡海岸線長,是連雲港的漁業海鮮主產地,擁有好幾座大型的海鮮批發市場。

這邊和海上客運站出來的外貿街不一樣。

是市政規劃的正規市場。

而在一堆海產當中,卻藏着蘇北地區,僅存的一座絲綢批發市場。

開車就花了接近一個小時,來到青口鎮,這邊有一家國營的絲綢大廠,就叫贛榆絲綢廠。

緊挨着絲綢廠,就是那座小小的批發市場了。

規模不大,七十年代就建成了,還是一座古老的棚頂式露天貿易市場。

簡單來說就和農貿市場差不多。

預製板搭成的攤位,頭頂上也是預製板搭建,一遇到下雨,到處漏水,隨處可見攤販們自己扯在頭頂花花綠綠的油布,很多都發黑了。

計劃經濟時期,也是贛榆地區供應布匹,棉麻,定做服裝的交易市場。

但如今冷冷清清,少有人問津。

走進批發市場,就感覺走進菜市場一樣,逛的都是一些大爺大媽。

走遍了大半個市場,百分之八十都是賣滌綸的,要不就是純棉的,窗簾,牀單,被套,枕套,三件套,只在市場的尾巴上,找到幾家賣絲綢的,產品也很單一,就是圍巾,絲巾,旗袍,睡衣,還有一個定製唐裝。

國產的絲綢市場已經沒落,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現在的絲綢企業,就沒有一家不虧本的,全靠國家財政補貼撐着。

日後蘇州乃至全國最大的四家絲織廠,東吳,振亞,光明,新蘇,也在未來的幾年紛紛倒閉。

現在是化學纖維的天下了。

科技淘汰傳統,這是一個必然的狀況。

1938年,第一雙尼龍絲襪面世的時候,就被西方的女性瘋狂追捧,買不到絲襪,這些女人就拿筆畫在腿上冒充絲襪。

1972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一件西漢時期,素紗蟬衣,這就是絲綢製作的,只有80克的重量。

換到今天尼龍的水平,最多10克就可以造出來。

絲綢的光滑材質,也被滌綸,腈綸模仿得惟妙惟肖。

但是新繮例外。

直到今天,哪怕到了2018年,絲綢也被新繮人瘋狂追捧,也是民族傳統服飾最爲重要的原材料。

可是新繮本來就盛產絲綢。

也是絲綢最大的消化地。

從蘇州運絲綢到新繮,會虧到褲子都沒得穿。

可還有一個例外。

也是范陽一時心血來潮,想試一下。

如果開發成功,很有可能又是一個獨闢蹊徑的項目。

因爲現在絲綢的積壓嚴重,整體價格並不算高。

他準備賣哈達。

隨便找到一家賣絲綢的攤子,攤主是個老頭,後面擺着幾卷絲綢面料,前面攤着一堆絲巾。

顏色也是花花綠綠。

質量看起來還可以。

范陽隨手撿起一條絲巾,問道:“怎麼賣的?”

老頭看好不容易來了生意,精神一振,起來先跟范陽發了根菸:“便宜,2塊錢一條,批發價,你要多少?要得多價格還可以談。”

“才2塊錢一條?”范陽略吃一驚。

再怎麼也是絲綢的。

手上這條絲巾質地輕薄,雙面材質,應該是8mm的,一入手范陽就知道是真絲。

mm並不是毫米,應用在絲綢的工藝上,叫姆米,一姆米等於4.3克。

8姆米就是35克。

1米X1米的幅寬,一平方米,重量只有35克,就叫8mm規格。

可想而知,它有多輕薄了。

滌綸是遠遠達不到這個重量規格的。

這就是兩者本質上的區別。

一般的絲綢面料,8姆米,10姆米,14姆米,22姆米,一般就這幾個規格。

8姆米和10姆米的,一般用來做睡衣,有點半透明,小情調。

14姆米的厚度用來做旗袍正好合適。

既輕薄又貼身。

本身是個非常好的東西。

但有個缺點,實在太小衆。

22姆米一般就拿來做衣服了。

還有一種4姆米的,這種就叫做紗,絲紗,後來很多的漢服外綴,古裝面紗,就是這種規格質地。

范陽前世三大事業部,其中一個就在江蘇,對服裝產業接觸得也多,一些基本的東西,包括絲綢也是知道的。

一入手就像個行家似的,稍一掂量就問道:“這應該是長白絲的吧?怎麼這麼便宜?”

說到便宜,老頭連忙點頭:“真的是便宜了,虧本賣的,你要得多嗎,價格還可以少些,看不看下咱們的面料,成捆賣還更便宜一些……”

就一個勁的推銷。

旁邊兩個攤位,也是賣絲綢的,一個老太婆,另外一個也是老頭。

這兩個攤位裡面,還有幾個坐着喝茶的老頭,正在綢面上刺繡的老太太,聽見這邊來了生意,一窩蜂就圍了過來。

眼巴巴的看着范陽。

其中一個老太,插嘴說道:“買一點嘛?你要得多我這裡也有,還可以刺繡,你就幫幫我們吧。”

范陽一頓。

“怎麼?你們很困難嗎?”

老太嘆一口氣,就賣起慘來:“廠子裡工資都發不上了,不賣,來年還不都被蟲蛀了,多少買一點吧,咱們幾個老人什麼工藝都會做,手工免費。”

第一百三十章:瑪尼堆第六十九章:扎金山第四百五十八章:兩億投資第四百六十五章:本地人才第二百六十五章:更大的flag第二百五十三章:進出口交易會第六十章:全線布控第五十三章:改革第一百二十九章:接待流程第一百一十三章:帶回英國第三十一章:吃裡扒外第五百零七章:稀土元素鈧第三百二十五章:黃金通道第二百一十二章:碰瓷第一百九十九章:管理儲備第六十六章:書面協議第二十六章:荷花池批發市場第一百四十章:至純天珠第一百零八章:英國商會第二百二十一章:原棉交易第八十一章:曰本人的餐桌第三十四章:兩袋水泥第三百六十五章:失去僥倖第十一章:下海第三百六十九章:28烈士陵園第三十九章:飯局第二十四章:下一個計劃第二百二十章:盤它第三十七章:水產品第四十四章:商品拓展第四百五十七章:花旗銀行第五十八章:親自帶隊第三百五十一章:麥德維丘克第十七章:站着掙錢第一百七十八章:長白絲第三百五十四章:捲入旋渦第四百九十五章:心知肚明第五百零八章:五氧化二釩第三百零二章:一年一場風第五十章:萬萬沒想到第二十三章:朕的孔明第三十四章:小賊第二百三十章:A+A級貿易合同第二百零二章:國際巴扎第四百九十四章:混亂邊境第二百五十六章:臺南永康第一百四十四章:走別人的路第五十七章:請客吃飯第一百三十一章:小雕第九十八章:我不管了第五十章:紅富士第一百四十一章:初步推斷第二百四十五章:現代三大儲藏技術第一百二十章:坐南朝北第四百七十二章:我是個商人第四百零九章:方便麼?第九十六章:韓國奇蹟第四百二十三章:阿斯塔納第五十一章:茂源果業第一百三十二章:爲無聊打仗萬賞加更第二更請不要舉報章節謝謝第三百八十九章:甭提了第十五章第三百八十章:春申門下三千客第二百八十五章:衛星工廠第九十四章:什麼都不管用一點題外話第二百九十一章:A字羽絨服第二百七十五章:工業原材料第一百零一十章:處心積慮第四百三十章:獨聯體方向第五十五章:戰略要地第二百四十七章:品牌植入第五百一十章:半年時間第四百六十六章:帝國墳場第四百九十一章:專機接送第一百三十六章:重生之野望第三百八十九章:甭提了第三十章:意外收穫第三百三十八章:阿拉木圖第四十二章:康巴漢子第四百六十七章:董事長第二百零七章:山流水第二百八十一章:華僑大佬第三百三十四章:第三百零一號議案第二百四十三章:微生物實驗室說一下我爲什麼寫教第三百二十九章:代可可脂第三十五章:線民第二百七十八章:香料口岸第三百三十四章:第三百零一號議案第一百一十九章:黑白子.九宮.劫第二百四十一章:戰場上的意大利人第一百零四章:獨力承擔第二百二十八章:兔子研究生第九十八章:盡力而爲第二百章:天山第四百七十四章:四級梯隊第一百二十章:傳統百貨第五章:報稅驗資
第一百三十章:瑪尼堆第六十九章:扎金山第四百五十八章:兩億投資第四百六十五章:本地人才第二百六十五章:更大的flag第二百五十三章:進出口交易會第六十章:全線布控第五十三章:改革第一百二十九章:接待流程第一百一十三章:帶回英國第三十一章:吃裡扒外第五百零七章:稀土元素鈧第三百二十五章:黃金通道第二百一十二章:碰瓷第一百九十九章:管理儲備第六十六章:書面協議第二十六章:荷花池批發市場第一百四十章:至純天珠第一百零八章:英國商會第二百二十一章:原棉交易第八十一章:曰本人的餐桌第三十四章:兩袋水泥第三百六十五章:失去僥倖第十一章:下海第三百六十九章:28烈士陵園第三十九章:飯局第二十四章:下一個計劃第二百二十章:盤它第三十七章:水產品第四十四章:商品拓展第四百五十七章:花旗銀行第五十八章:親自帶隊第三百五十一章:麥德維丘克第十七章:站着掙錢第一百七十八章:長白絲第三百五十四章:捲入旋渦第四百九十五章:心知肚明第五百零八章:五氧化二釩第三百零二章:一年一場風第五十章:萬萬沒想到第二十三章:朕的孔明第三十四章:小賊第二百三十章:A+A級貿易合同第二百零二章:國際巴扎第四百九十四章:混亂邊境第二百五十六章:臺南永康第一百四十四章:走別人的路第五十七章:請客吃飯第一百三十一章:小雕第九十八章:我不管了第五十章:紅富士第一百四十一章:初步推斷第二百四十五章:現代三大儲藏技術第一百二十章:坐南朝北第四百七十二章:我是個商人第四百零九章:方便麼?第九十六章:韓國奇蹟第四百二十三章:阿斯塔納第五十一章:茂源果業第一百三十二章:爲無聊打仗萬賞加更第二更請不要舉報章節謝謝第三百八十九章:甭提了第十五章第三百八十章:春申門下三千客第二百八十五章:衛星工廠第九十四章:什麼都不管用一點題外話第二百九十一章:A字羽絨服第二百七十五章:工業原材料第一百零一十章:處心積慮第四百三十章:獨聯體方向第五十五章:戰略要地第二百四十七章:品牌植入第五百一十章:半年時間第四百六十六章:帝國墳場第四百九十一章:專機接送第一百三十六章:重生之野望第三百八十九章:甭提了第三十章:意外收穫第三百三十八章:阿拉木圖第四十二章:康巴漢子第四百六十七章:董事長第二百零七章:山流水第二百八十一章:華僑大佬第三百三十四章:第三百零一號議案第二百四十三章:微生物實驗室說一下我爲什麼寫教第三百二十九章:代可可脂第三十五章:線民第二百七十八章:香料口岸第三百三十四章:第三百零一號議案第一百一十九章:黑白子.九宮.劫第二百四十一章:戰場上的意大利人第一百零四章:獨力承擔第二百二十八章:兔子研究生第九十八章:盡力而爲第二百章:天山第四百七十四章:四級梯隊第一百二十章:傳統百貨第五章:報稅驗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