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航運危機

波特蘭笑而不語。

布萊恩在旁說道:“你只需要知道,這可以讓你輕易的成爲千萬富翁。”

這兩頭老狐狸不簡單啊。

要說什麼陰謀詭計,范陽相信這兩人是做不出來的。

但他可以肯定,這背後肯定還有大的項目。

想到厄羅斯趁火打劫?

時間也不對啊。

波特蘭笑道:“談談這400萬的貿易合同吧,你準備得怎麼樣了?”

范陽充分發揮兩面派,把前往外經廳的經過原原本本講了一遍。

把自己總結出來的一些想法,也講了一遍。

“外經廳方面的意向,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也不是爲難,就是想借助這次機會,拓寬一點渠道而已了,番茄醬這個問題,你們覺得怎樣?”范陽問道。

布萊恩答道:“你要知道,番茄醬是歐洲的傳統商品,競爭激烈,市場上可以數出幾千種不同的品牌,你認爲這是一個好的商品嗎?”

說白了就是太普通。

除非有巨大的價格優勢,再一個就是品牌創新。

引用意大利的設備又能怎樣?

還不是炒老菜。

出口東歐可以,出口西歐的話,忙活半天,掙不了錢。

打開銷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統一企業自己的銷售部門,一個一個的去談,去聯繫。

“我知道,換我來也不願意做,但總歸要塞一點進去,哪怕是象徵性的也好,對吧。”

波特蘭抿了一口紅酒,說道:“外經廳有沒有對你說過這次合同,是怎麼發起的?”

“沒有。”范陽答道:“才第一次見面,都是些程式化的溝通,我也是大談東拉西扯,證明我有一定的見解和能力罷了,多的我也不敢問啊。”

不敢問,卻並不代表范陽不瞭解。

他只是揣着明白裝糊塗罷了。

經貿部的合同,有一定的特殊性,並不是單純的買賣。

嚴格來說是一種尋求合作的方式。

就好比兩國建立貿易關係,每年一百個億,一千個億,儘量要保持一個貿易平衡,你需要什麼,我需要什麼,這些都需要談判小組一項一項的羅列,選擇。

傳統的貿易是先有商品,再有合同,覈算金額。

合作貿易,是先有合同,再來選擇商品。

就好比兩個公司談判一樣,要採取合作,既有利益,也有衝突,雙方都要爭取最大的利益。

一場談判動不動僵持好幾個月,這都是正常的。

例如開發非洲,要廉價進口礦石,要獲取對方的資源,肯定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要爲對方投入大量的基礎建設,像曰後爲了糧食安全投資的烏干達,爲了鐵礦銅礦,石油,煤炭,投資的埃塞俄比亞,出資爲對方修建鐵路,公路,變電站,機場,船塢。

國際上的合作通常都是採取這種合作與互換的模式。

除了米國。

他要牛逼一些,一般是談不攏就懟。

兩次石油危機,介入三次中東戰爭,海灣戰爭過後,中東除了伊朗,阿富汗,絕大部份都變成了米國能源的後花園。

而中國自80年代後,十年的改革開放,就依靠龐大的製造業,迅速的擺脫了能源換外匯的模式。

86年以前,中國還是傳統的石油出口大國,礦產出口大國,糧食出口大國。

但從90年開始,中國就完成了落後到發展的初步轉變。

之後的二十年,中國一躍成爲僅次於米國,世界第二的能源與糧食淨進口大國。

出口糧食和資源,不再是爲了經濟,而是有着戰略目的。

更多的像是一種援助。

像目前的哈薩克斯坦,別人飯都吃不起了,纔會幫忙出口。

所以在范陽看來,外經廳有這種決策,是正常的。

因爲新繮是承接投資方。

你要在我的國土上掙錢,不拿點誠意出來怎麼行。

范陽都可以想象這樣一種場景。

絲綢之路十四國集團旅行團,從歐洲過來,進入新繮,雙方BOSS級領導,進行了親切的會談,簽訂了6000萬美元的投資意向,400萬美元的貿易合同。

兩個BOSS級領導一握手,剩下的就交給下面的執行部門。

而怎麼執行呢?

貿易合同怎麼磋商呢?

後面肯定要扯皮的。

這是國際慣例。

不扯皮就不叫談判。

作爲居中協調者,范陽所處的位置,其實非常尷尬。

一個處理不好,就兩頭得罪人。

想必外經廳與絲綢之路旅行團方面,肯定也有這樣的一層顧慮。

雙方絕不能直接撕破臉。

需要一箇中間人。

主要是拿來甩鍋的。

但處理好了呢?

就收穫巨大。

不僅獲得了外經廳的認可,還將一舉收穫整個絲綢之路旅行團。

目前唯一的優勢,就是和布萊恩有私交,波特蘭對自己挺有好感。

范陽自然要好好利用了。

端起桌上的紅酒杯,臉上露出一抹難色:“感謝兩位給我這麼好的機會,可實話說,夾在中間,我可是很爲難啊。”

布萊恩說道:“有壓力是好事,這能爲你累積更高一個層次的組織經驗,這種程度的貿易,你能夠參與進去,並圓滿的完成任務,對你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鍛鍊,不要推辭。”

“推辭,不會,我怎麼也不會辜負你們的好意,但我還是想冒昧的打聽一下,這6000萬美元的投資談判,進行到什麼程度了?是怎麼發起的?400萬美元的貿易合同,究竟是怎麼簽訂的,絲綢之路旅行團有14個國家,誰佔主要,各承擔多少,我纔好有的放矢啊。”

波特蘭和布萊恩對望一眼。

兩人都沒說話。

范陽一看,有點不樂意了。

外經廳敷衍自己就算了,你們兩人還當我是自己人麼?

臉色就慢慢的垮了下來。

波特蘭兩根手指敲擊着桌面,想了很久。

場面一度尷尬。

布萊恩在旁晃盪着紅酒杯。

兩根手指敲擊桌面的篤篤聲很有節奏感。

幾分鐘之後,波特蘭才停止敲擊。

“向你說明也是應該的,但我個人來說,沒有向你授權更多的權利,你也要向我保證守口如瓶。”

鬆口了?

只要鬆口就好說。

范陽點頭:“這是自然。”

“那你有什麼想問的,儘管問吧,我有選擇性的回答。”

說到這裡,布萊恩站了起來:“你們聊,我去煮杯咖啡。”

就連布萊恩都需要回避?

應該是爲了避嫌吧。

范陽這樣想着,問道:“首先這6000萬美元,貴方是打算獲得什麼投資地位?”

波特蘭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

而是問道:“你知道80年代的航運危機嗎?”

范陽點頭:“知道啊。”

這個就不得不談到航運業了。

二戰以後,世界兩極格局形成,米蘇各霸一方,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稱蘇連在歐洲大陸掀起了一道鐵幕,將歐洲一分爲二,東歐,西歐,陸上貿易通道完全阻斷。

西歐和東歐之間,在幾十年的時間當中,幾乎斷絕了貿易往來。

其中就包括我國。

關閉了所有的海上港口。

陸路被斷,但有貿易的需要,就助長了航運業的發展。

好比英國,依靠香港和印度,構建起了一個連接歐亞,北美,東南亞的蜘蛛網型貿易網絡。

香港生產的產品,要運回英國,必須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新加坡,馬來西亞,再從好望角途經非洲,最終到達歐洲。

走的是海上絲綢之路。

這一時期,香港的航運業,得到了史無前例的發展。

香港的四大船王,最多的包玉剛,擁有200多艘巨型貨輪。

六七十年代就身家幾千億。

大陸投資的中遠集團,也有100多條巨輪。

這是其一,貿易助長航運發展。

第八章:同行是冤家第四百六十五章:本地人才第四百八十五章:回到烏魯木齊第三百五十一章:麥德維丘克第四百四十六章:靶場第三十二章:接風第二百一十六章:天山北路第二百一十五章:中德商店第九十五章:非常優秀第二百四十九章:港口建設第四百三十二章:哈馬鋼第五十四章:聯產承包第六十一章:腦膜炎第四百九十五章:心知肚明第三百九十章:羅漢椅第二百六十四章:商務應酬第四百八十章:幕後領導第五十六章:搭上線第四百五十七章:花旗銀行三百零五章:千年古道第三百九十章:羅漢椅第四百三十六章:君王死社稷第四百七十一章:首發幣第四百六十四章:傷亡撫卹第六十八章:擔心第二百八十二章:機電產品第一百零五章:COSCO第四百九十八章:下山找油第三百六十二章:是演習嗎第三百八十三章:行業祖師第一百九十三章:赤字第二百零一章:準噶爾盆地第四百一十一章:娜塔莎第四百八十九章:資本時代第三百五十六章:脅迫ZS第九十九章:產品包裝第一百八十八章:外場活動(爲方菲萬賞厚賜加更)第三百三十三章:安德里之子第二百零一章:準噶爾盆地第五十一章:茂源果業第一百二十三章:開採難度第三百二十四章:鋼鐵洪流第一百四十章:單片機第二百三十九章:德國戰車第二百一十三章:通天河計劃第三百二十九章:代可可脂第七十七章:亂放炮第八章:同行是冤家第三百七十九章:中國街第一百八十八章:1200萬銷售目標。第三百八十二章:驚魂未定第二百零三章:靛藍染料第二十五章:九瞟眼第九十九章:產品包裝第一章:對外貿易公司第一百一十二章:戶外裝備第二百六十六章:破冰第二百八十三章:全力配合第一百三十七章:小型車隊第一百二十二章:河牀礦脈第一百三十一章:爲無聊打仗萬賞加更第二章第一百一十一章:都是外行第二百一十八章:崑崙山中玉第三十三章:汽車拋錨第八十三章:原產地認證第二百零七章:山流水第二百五十八章:狼血統第二百六十九章:圍獵(3)第九十四章:熱情待客第三百六十七章:爛攤子第九章:紡織女工第五十章:萬萬沒想到第八十六章:巧遇第五十七章:佔領計劃第一百一十張:沱江(求推薦票)第三百三十三章:安德里之子第一百三十章:瑪尼堆第一百二十七章:可還滿意?第四十六章:良性把控第四百七十三章:狗仔追星第七十七章:亂放炮第四百五十三章:滬鎳白天第三百九十六章:考慮第三十三章:汽車拋錨第二百一十九章:安息禁地第二百五十章:香料貿易第九十七章:被我咬到就是這樣第四十一章:蘋果第五章:質量問題第三百零一章:國旗衫第一百三十三章:查理.義律第一百二十六章:戰略高度第二百一十三章:通天河計劃第十四章:香港第三百零二章:一年一場風第六十八章:進山淘金第十六章:皮鞋反響第七十四章:金蛋子第一百五十七章:發散思維第一百零九章:腦回路
第八章:同行是冤家第四百六十五章:本地人才第四百八十五章:回到烏魯木齊第三百五十一章:麥德維丘克第四百四十六章:靶場第三十二章:接風第二百一十六章:天山北路第二百一十五章:中德商店第九十五章:非常優秀第二百四十九章:港口建設第四百三十二章:哈馬鋼第五十四章:聯產承包第六十一章:腦膜炎第四百九十五章:心知肚明第三百九十章:羅漢椅第二百六十四章:商務應酬第四百八十章:幕後領導第五十六章:搭上線第四百五十七章:花旗銀行三百零五章:千年古道第三百九十章:羅漢椅第四百三十六章:君王死社稷第四百七十一章:首發幣第四百六十四章:傷亡撫卹第六十八章:擔心第二百八十二章:機電產品第一百零五章:COSCO第四百九十八章:下山找油第三百六十二章:是演習嗎第三百八十三章:行業祖師第一百九十三章:赤字第二百零一章:準噶爾盆地第四百一十一章:娜塔莎第四百八十九章:資本時代第三百五十六章:脅迫ZS第九十九章:產品包裝第一百八十八章:外場活動(爲方菲萬賞厚賜加更)第三百三十三章:安德里之子第二百零一章:準噶爾盆地第五十一章:茂源果業第一百二十三章:開採難度第三百二十四章:鋼鐵洪流第一百四十章:單片機第二百三十九章:德國戰車第二百一十三章:通天河計劃第三百二十九章:代可可脂第七十七章:亂放炮第八章:同行是冤家第三百七十九章:中國街第一百八十八章:1200萬銷售目標。第三百八十二章:驚魂未定第二百零三章:靛藍染料第二十五章:九瞟眼第九十九章:產品包裝第一章:對外貿易公司第一百一十二章:戶外裝備第二百六十六章:破冰第二百八十三章:全力配合第一百三十七章:小型車隊第一百二十二章:河牀礦脈第一百三十一章:爲無聊打仗萬賞加更第二章第一百一十一章:都是外行第二百一十八章:崑崙山中玉第三十三章:汽車拋錨第八十三章:原產地認證第二百零七章:山流水第二百五十八章:狼血統第二百六十九章:圍獵(3)第九十四章:熱情待客第三百六十七章:爛攤子第九章:紡織女工第五十章:萬萬沒想到第八十六章:巧遇第五十七章:佔領計劃第一百一十張:沱江(求推薦票)第三百三十三章:安德里之子第一百三十章:瑪尼堆第一百二十七章:可還滿意?第四十六章:良性把控第四百七十三章:狗仔追星第七十七章:亂放炮第四百五十三章:滬鎳白天第三百九十六章:考慮第三十三章:汽車拋錨第二百一十九章:安息禁地第二百五十章:香料貿易第九十七章:被我咬到就是這樣第四十一章:蘋果第五章:質量問題第三百零一章:國旗衫第一百三十三章:查理.義律第一百二十六章:戰略高度第二百一十三章:通天河計劃第十四章:香港第三百零二章:一年一場風第六十八章:進山淘金第十六章:皮鞋反響第七十四章:金蛋子第一百五十七章:發散思維第一百零九章:腦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