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不請自到

426日,蕭傑手到了蘇爾特的軍團已經攻佔鮑裡索夫的消息,戰鬥進行的非常順利,駐守那裡的俄軍根本就不是法軍的對手,只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就被第7軍團完全擊潰,死傷無數,而第7軍團的損微。

戰鬥結束過後,蘇爾特並沒有進行追擊,而是按照蕭傑的要求開始在鮑裡索夫構築一條防線,準備防止俄國人狗急跳牆。

經過4激烈的談判,塔列朗和馬科夫斯基也達成了初步的協議。並約定一個月之後進行正式談判,只不過那時的談判將由亞歷山大和代表拿破倫的蕭傑親自參加。自協議達成之時,法軍將暫時停止進攻,保持現在的軍事態勢,而相對的,俄軍也必須保持現在的態勢,除了運輸給養以外,不得進行任何軍事調動。至於要怎麼樣才能結束戰爭,在兩國之間恢復和平那就得等到雙方正式談判的時候再確定了。

在談判中爭吵最激烈的就是一個月以後兩國大人物談判地點的確定上面。本來馬科夫斯基是提議把談判的地點定在鮑裡索夫的,因爲當時鮑裡索夫還在他們的控制之下,在那裡談判,沙皇的安全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而如果蕭傑去那裡雖說俄國不會把他怎麼樣,但處於俄軍的控制之中總是很危險的,萬一俄軍真要抓住蕭傑來威脅法國退軍的話他們也將毫無辦法。所以這個提議遭到了塔列朗的強烈反對。他提出將談判的地點定在明斯克和鮑裡索夫之間的若基諾,理由是那裡處於法軍和俄軍的控制範圍中間,這樣雙方都不佔優勢,對雙方來說都是最公平的。

馬科夫斯基本來想答應的,但突然想到了他來明斯克的時候正好碰上了法軍的軍事行動,不出意外的話若基諾應該被法軍早就控制了,這嚇得他一身冷汗,馬上就對塔列朗的提議表示了拒絕。心裡暗呼僥倖,差點就中了法國人的圈套。

在這個問題上兩人陷入了長久的爭論當中,塔列朗和馬科夫斯基兩人都極力的想要說服對方,但他們兩個顯然都是在談判這方面的高手了,耗費了兩天時間,還是不能達成最後的協議。

在27日早上的談判中,塔列朗忽然一改往日的口風,答地點定在鮑裡索夫。這讓馬科夫斯基驚訝不已,本來他還以爲今天要會像前兩天那樣在雙方的扯皮中浪費的,但買想到塔列朗如此爽快的就答應了他的提議。憑多年的經驗,他感覺這事非常的蹊蹺,不敢答應塔列朗的提議,借身體不舒服爲由,馬上逃離了談判會場。

塔列朗沒想到嘛科夫斯基會用如此無賴的招數,大罵馬科夫斯基無恥。但除了這樣發泄自己的憤怒以外,他卻什麼也做不了。因爲在談判中,如果一方身體不適的話是可以暫時終止談判的,只不過沒想到馬科夫斯基會毫不顧及自己的面子,以此來拖延時間。

利用這個毫不容易爭取來的時間,馬科夫斯基總算得到了鮑裡索夫已經被法軍攻佔的消息。他不由的大罵塔列朗卑鄙,設計一個圈套讓他鑽,假如他真的答應的話那不是把沙皇往虎口裡送嗎?以法軍現在的力量,再把沙皇抓到手裡的話這仗對俄國來說根本就不用打了,直接投降算了。也許法國不會以此來威脅俄國投降,但在談判中以此來奪得更多的利益那是可以肯定的。同時,馬科夫斯基也罵守衛鮑裡索夫的那些軍隊無能,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被法軍擊潰了,簡直比豬還奔,就是一萬多頭豬法軍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抓完那也是不可能的。

下午的時候,談判繼續開始。塔列朗滿臉堆笑的逼迫着馬科夫斯基下決定。但就算是打死馬科夫斯基他也不敢同意啊。於是他不得不厚着臉皮更改了他的最開始的提議。重新提議將談判地點定在第聶伯河邊上的奧爾沙,至於理由當然是那裡現在還處於俄軍的控制範圍之內了。

見馬科夫斯基居然反悔了,塔列朗當時就大罵馬科夫斯基出爾反爾,叫囂着法軍馬上展開更猛烈的進攻,直接打到莫斯科去。而馬科夫斯基則是指責法軍沒有誠意,在談判的時候還對俄軍發動了進攻。塔列朗則指出蕭傑之前說的是在談判達成協議之後纔會停止軍事行動,所以法軍對鮑裡索夫的攻佔並不存在任何不對的地方。一時間兩人吵得唾沫橫飛,不可開交。傑看兩人這樣沒完沒了的爭吵,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I裡的別列津納河之中,在河中心搭建一個地方用來談判,而兩國的軍隊則全部呆在岸邊。談判的時候兩邊的人從河兩岸出發,乘船到達河心的平臺。並且談判的人只能由兩國的皇帝(法國則有蕭傑代表拿破倫)和兩國的外交大臣參加,雙方只能各帶一個侍衛。

這個提議,給塔列朗和馬科夫斯基指出了一個新的道路,得到了爭吵中的雙方的贊成,稱這纔是最公平的。只不過塔列朗心中略有腹誹,他認爲當時法國是佔據着足夠的優勢的,逼迫俄國答應他們的提議那也是個時間問題。皇儲殿下果然還是太年輕了,不知道皇帝陛下讓他全權處理這裡的事是不是對的。而馬科夫斯基對蕭傑的看法則有了很大的改觀,以致他在回國稟報沙皇的時候強烈的駁斥蕭傑是個陰險的人的觀點,聲稱法國的這位皇儲是一個無比正直的人。兩人都不知道蕭傑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爲他想家了,想念巴黎了,當然,他最想念的就是在巴黎的家人以及他的愛人安琪爾了。不管怎麼說,他現在也才16歲多一點而已,離開巴黎已經半年了,想家也是很正常的。

其實這個提議也不是蕭傑想出來的,因爲在歷史上拿破倫和亞歷山大談判的時候就是採取這樣的方法。只不過地點不一樣而已。當時拿破倫只是攻擊到了涅曼河邊,而當時亞歷山大也沒現在這麼強硬,在拿破倫開始攻擊俄國的本土的時候就對拿破倫妥協了。於是雙方就在涅曼河中心進行了會談,並簽定了一份影響深遠的條約——《提爾西特條約》。根據條約規定,法俄兩國從條約簽定那一刻停止戰爭,恢復和平。而俄國則加入大量封鎖體系,和法國一起對抗英國,實現了兩國形式上的聯合。

初步協議下塔列朗和馬科夫斯基的簽字下生效了,從這一刻起,法軍和俄軍的軍事行動才真正停止了下來。但至於戰爭能否最終結束就要看一個月後的正式會談了。

正在馬科夫斯基準備離開,回國覆命的時候,一個意料之外的人來到明斯克了。他就是普魯士的外交大臣克勞德伯爵。本來蕭傑是不打算見他的,但馬科夫斯基卻極力要求見一下他的“盟友”,在他看來,普魯士雖然被打得大敗,比俄國還慘,連國王都被趕出首都,龜縮在北部一塊極小的地方,但俄普兩國的遭遇是完全一樣的,都是法國手下的失敗者,在某些方面。他們之間有着共同語言,比如能在和法國的談判中相互支持。

“不知道伯爵閣下不遠千里來到明斯克是爲了什麼?再說從普魯士到這裡全部都處於我國的控制範圍之內,難道閣下就不擔心發生點什麼意外嗎?”蕭傑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克勞德尷尬的笑了一下,當初三國結盟的時候他可是爲此積極奔走的人物,但沒想到最後竟會是這種結果,被人家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不說,還差點被滅國了,連兩大強悍的盟友也被打得大敗。“皇儲殿下說笑了,我在來的時候還算安全,並沒有遇到什麼危險,當然您和您的軍隊是分不開的,在您的控制區內,有怎麼可能會存在意外呢?”克勞德回答道,並且小小的恭維了蕭傑一把。

但蕭傑並不領情,把頭轉向馬科夫斯基問道:“不知道侯爵閣下還有什麼事沒處理完嗎?難道閣下不用向貴國皇帝彙報這次兩國和談的結果嗎?”

馬科夫斯基知道蕭傑這是在趕他走了,但還是厚着臉皮說道:“不勞皇儲殿下費心了,向沙皇陛下彙報的事交給其他人就可以了。我和克勞德可是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了,今日好不容易見面,當然要好好的敘一下舊情了。”

蕭傑也知道他打的是什麼主意,不外乎就是想在談判的時候找一個助力而已,至於他和克勞德什麼多年不見都是他媽騙鬼的話。蕭傑早就知道在半年前的英、俄、普三國談判,結成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時候參加談判的就有兩人。至於普魯士能不能參加這次談判,則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是自己不答應的話,他們也毫無辦法。還有就是即便同意普魯士參加這次談判,那這又有什麼用呢?現在的普魯士早已不是昔日的那個歐洲強國了,只是一個在法軍的攻擊下芶延殘喘的可憐蟲而已。

第124章 圍城第517章 反攻序幕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125章 破城第226章 邊界衝突(下)第456章 越洋補給(上)第538章 狹路相逢第234章 遠征俄國第56章 結束?還是暫時休戰第49章 決戰慕尼黑(三)第432章 釜底抽薪第378章 王位之爭第313章 功虧一簣(上)第113章 巴倫西亞危機第408章 海軍的反擊(中)第382章 莫斯科保衛戰第367章 變局第431章 利益至上第497章 殺手鐗第42章 紐倫堡大戰(中)第292章 皇家海軍的報復(下)第17章 1802式步槍第91章 英國人登陸了第43章 紐倫堡大戰(下)第442章 大手筆(中)第542章 潰敗第136章 和談開始第105章 戰後第247章 攻克直布羅陀(下)第55章 奧斯特里茨戰役(下)第196章 鉅額財富第368章 俄國參戰第94章 終於輪到我出場了第515章 再次登錄英國第207章 談判第406章 主動權第371章 沉重的‘右勾拳’第258章 武力威懾第131章 客串強盜第207章 談判第123章 繼續前進第547章 圍殲(中)第325章 肢解普魯士(上)第351章 愛爾蘭共和國第293章 轟炸計劃第271章 海軍的碰撞(下)第19章 隱忍待發第88章 見死不救第394章 塵埃落定第454章 最後的掙扎第421章 地中海艦隊復出第438章 積極防禦計劃第551章 逃第372章 兵變!第98章 激烈碰撞(續)第83章 軍團擴編第411章 斷根(中)第252章 形勢逆轉第274章 遙遠的和平第569章 逼降加拿大第399章 大海戰(中)第358章 猶太人的危機第375章 克里米亞戰爭(上)第560章 再戰第357章 土耳其的突襲第228章 誰的責任(中)第80章 演習(下)第147章 新的職務第405章 魚死網破第286章 “沉島”計劃第31章 猶太人第316章 求和第343章 倫敦之戰(下三)第116章 得償所願第72章 神藥——青黴素第358章 猶太人的危機第15章 叔侄密謀(上)第84章 第四次反法同盟第176章 復仇第400章 大海戰(下)第53章 進軍,佔領維也納第333章 英軍投誠第165章 出兵西班牙第42章 紐倫堡大戰(中)第248章 衝出大西洋第132章 長驅直入第143章 年輕真好第220章 羅馬王(上)第344章 倫敦之戰(下四)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292章 皇家海軍的報復(下)第442章 大手筆(中)第537章 時間差第276章 加冕儀式第30章 再見安琪兒第383章 送死?第300章 海上伏擊第110章 權力第364章 大戰爆發第388章 新的威脅
第124章 圍城第517章 反攻序幕第245章 秘密武器第125章 破城第226章 邊界衝突(下)第456章 越洋補給(上)第538章 狹路相逢第234章 遠征俄國第56章 結束?還是暫時休戰第49章 決戰慕尼黑(三)第432章 釜底抽薪第378章 王位之爭第313章 功虧一簣(上)第113章 巴倫西亞危機第408章 海軍的反擊(中)第382章 莫斯科保衛戰第367章 變局第431章 利益至上第497章 殺手鐗第42章 紐倫堡大戰(中)第292章 皇家海軍的報復(下)第17章 1802式步槍第91章 英國人登陸了第43章 紐倫堡大戰(下)第442章 大手筆(中)第542章 潰敗第136章 和談開始第105章 戰後第247章 攻克直布羅陀(下)第55章 奧斯特里茨戰役(下)第196章 鉅額財富第368章 俄國參戰第94章 終於輪到我出場了第515章 再次登錄英國第207章 談判第406章 主動權第371章 沉重的‘右勾拳’第258章 武力威懾第131章 客串強盜第207章 談判第123章 繼續前進第547章 圍殲(中)第325章 肢解普魯士(上)第351章 愛爾蘭共和國第293章 轟炸計劃第271章 海軍的碰撞(下)第19章 隱忍待發第88章 見死不救第394章 塵埃落定第454章 最後的掙扎第421章 地中海艦隊復出第438章 積極防禦計劃第551章 逃第372章 兵變!第98章 激烈碰撞(續)第83章 軍團擴編第411章 斷根(中)第252章 形勢逆轉第274章 遙遠的和平第569章 逼降加拿大第399章 大海戰(中)第358章 猶太人的危機第375章 克里米亞戰爭(上)第560章 再戰第357章 土耳其的突襲第228章 誰的責任(中)第80章 演習(下)第147章 新的職務第405章 魚死網破第286章 “沉島”計劃第31章 猶太人第316章 求和第343章 倫敦之戰(下三)第116章 得償所願第72章 神藥——青黴素第358章 猶太人的危機第15章 叔侄密謀(上)第84章 第四次反法同盟第176章 復仇第400章 大海戰(下)第53章 進軍,佔領維也納第333章 英軍投誠第165章 出兵西班牙第42章 紐倫堡大戰(中)第248章 衝出大西洋第132章 長驅直入第143章 年輕真好第220章 羅馬王(上)第344章 倫敦之戰(下四)第269章 引蛇出洞第292章 皇家海軍的報復(下)第442章 大手筆(中)第537章 時間差第276章 加冕儀式第30章 再見安琪兒第383章 送死?第300章 海上伏擊第110章 權力第364章 大戰爆發第388章 新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