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戰事再起

春去秋來,轉眼間,兩年過去了。

1833年的春天,彷彿來的格外的早。3月份剛到,整個巴黎就已經全部被一片綠色裝扮好了。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除了南美地區之外,法國和美加聯盟,基本沒有發生過戰爭。當然,法國海軍在期間組織過幾次行動,在南大西洋海域,擊中優勢兵力擊潰了美國第9艦隊和第11艦隊,再次爲駐守南美洲的法國第16、17、18三個軍團進行了一次重要的物資、彈藥和兵員的補給。

在近兩年的戰鬥當中,法軍三個軍團三十多萬人,面對近80萬美軍,毫不落入下風。但是,各種物資卻消耗的很快,特別是重炮炮彈,以他們在南美地區建立的兵工產業,根本就無法生產的出,基本處於用一發少一發的狀態。到最後,更是因爲缺少重炮炮彈,不敢進行攻城戰。

當然,這也是美隊另有目的的原因。戰爭進行了這麼久,美國上下也都知道和法國之間的差距。特別是陸軍和法國陸軍之間的差距。因此,根據美國總參謀長的計劃,美國將南美洲地區,當成了一個新兵訓練場。每年輪換三次,將大量的新兵派過來接受戰火的考驗,最終倖存下來的,纔是合格的士兵。雖然這樣做傷亡很大,但卻不失爲一個提高部隊戰鬥力的好辦法。

而達武等人,在經歷過幾次的戰役之後,也猜到了美國人的用意。不過他們更加沒有留手,畢竟戰爭是需要死人的。而美國的人力資源同樣是有限的,在南美洲儘可能的消滅美國的有生力量,就能夠減緩今後登陸美國所面臨的壓力。同時還能夠不斷的消耗美國的國力,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北美大陸,這兩年的主旋律則依舊是加緊備戰。約翰?昆西?亞當斯利用即將爆發的戰爭爲藉口,成功的修改了選舉法,獲得了第三個總統任期。這讓國務卿布蘭登和參謀長佐明斯克惱怒之餘又無可奈何。

畢竟,他們兩人才是亞當斯之後最有希望當選爲新的總統的人,但亞當斯玩了這麼一手,立刻讓兩人的打算全部落空了。人民也有他們自己的選擇,亞當斯當選爲總統之後,總體來說,還是做的很不錯的。甚至將戰線推進到了歐洲,法國的家門口,成功的讓戰爭遠離了美國,所以人民很信任他。並且希望能夠在他的帶領下,擊敗邪惡的法國。

成爲總統的希望落空之後,布蘭登和佐明斯克兩人,都放下其他的心思,全力配合起亞當斯來。畢竟亞當斯有全力撤換掉他們兩人。因此,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之下,又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不少人勒緊褲腰帶都願意把錢捐出來支援軍隊,美國的備戰計劃非常的順利。海軍12個艦隊全部建造完畢,並且每一支艦隊,都擁有四艘強大的‘北卡羅來納’級戰艦。陸軍方面,美國的正規軍隊已經整編爲120個師,總兵力超過200萬人。並且能夠在三個月之內,再動員出60個師,一年內再次動員60個師。大量的軍火也堆滿了倉庫,反正不管海軍勝利或者失敗,這些軍火都能夠用得着。如果海軍取得了勝利,這些軍火會用到登陸法國。如果海軍失敗的話,則用來抵禦法國人的登陸。當然,在絕大部分人的心目當中,美國海軍是無比強大的,再加上有加拿大海軍的協助,擊敗法國海軍,那是顯而易見的。

在美國的影響下,加拿大的備戰工作進行的也非常的順利。在這兩年期間,加拿大一共以聖約翰斯、哈利法克斯和卡捷港三地爲基地,建立了6支艦隊,近兩百艘戰艦組成的龐大海軍。陸軍方面,儘管加拿大人口較少,但也建立了60個師的正規軍隊,最終的動員能力達到100個師。

爲了打敗法國,美國和加拿大可謂是拼盡了全力。不僅將這兩年的財政收入全部投入到了軍隊的建設當中,還強行抽取國家實力投入到其中,使得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只不過,在戰爭陰影的籠罩之下,這些都被很好的隱藏了起來而已。如果戰爭能夠獲得勝利的話,一切矛盾都將得到解決,但如果戰爭失敗的話,恐怕這些矛盾會立刻爆發。到時候不用法國動手,兩個都很有可能崩潰。

這就是窮兵黷武的後果,也是蕭傑一直致力避免法國走上這條道路。所以很多時間都自己掏腰包解決軍費問題。在戰爭結束之後,法國的兵力,肯定會進行裁撤的。保持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完全是沒有必要的,同時還會制約經濟的發展。

或許是因爲有海洋阻隔的原因,歐洲大陸則顯得非常的平靜。即使最近的戰場,懷特島離法國只有僅僅一百多公里的距離。但法國人似乎相信,強大的法國海軍能夠保護他們不被美國和加拿大進攻。

在這兩年期間,法隊也基本上完成了戰爭的準備。15個軍團的陸軍,已經全部訓練完畢,爲了提高戰力,各軍團直接,直接進行了數次的實彈演習,儘管造成了上百人的傷亡,但在蕭傑的支持下,陸軍部頂住了來自社會各界的壓力,將演習方案進行到了最後。因爲這樣,才能讓士兵們懂得戰場的殘酷,他們將來上戰場指揮的存活率,纔會更高。

海軍方面,法國海軍的四大艦隊都已經全部建造完畢。這兩年間,法國大大小小的造船廠,爲了完成海軍部下達的訂單,基本都是採取三班倒策略,人可以休息,但機器設備卻步能停。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法國海軍海峽艦隊、北大西洋艦隊、地中海艦隊和南大西洋艦隊,所有的戰艦全部滿員。同時士兵們也士氣高漲,紛紛下決心,下一次一定要徹底的擊敗美加兩國海軍。

另外,爲了保證戰爭的繼續,法方還在海岸附近的交通便利地區,建立了大量的軍事倉庫,用來囤積彈藥以及其他軍事物資。以保證海軍獲得勝利之後,能夠迅速的將這些軍事物資投入到前線當中。當然,如果法國海軍失敗的話,那麼這些軍事物資就比較危險了。不過,上至法國皇帝蕭傑,下至普通的士兵,所有人都認爲勝利女神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下一次法國同美加兩國的決戰,最後獲得勝利的,一定是法國。法蘭西將站在整個世界的巔峰。

社會經濟方面,由於大量的資源被軍隊佔用,經濟增長非常的緩慢。但好在人民的生活水平總算保持住了,不但沒有繼續惡化,反而有所好轉。因此,人民對於戰爭的牴觸,並不是很嚴重。甚至還有不少人對戰爭持支持態度,認爲法國就是應該堅決反擊美加兩國,將他們徹底的擊敗。

歐洲大陸的其他國家,也全都保持着穩定。在法國的強勢壓迫之下,基本沒有產生動盪。只不過,法國在1832年5月的時候,要求各國也積極備戰,到時候戰爭開始之後,他們將跟隨法國進軍北美大陸。

法國的這個要求,引起了很多國家的反對。但當法國下達最後的通牒,要麼加入法國的戰車,要麼被法國毀滅。最終,所有的國家還是同意跟隨法軍作戰,畢竟法國太強大了,通過一場場戰爭確立起歐洲霸主地位的法國,即使其他的國家全部加起來,法國也能夠輕易的將他們撕碎。在這種情況下,和法國保持高度一致,無疑是非常明智的。並且法國還向他們做出承諾,擊敗美國和加拿大之後,將以各國出力標準的多少來衡量戰功,並且以此來換取一塊北美大陸的殖民地。戰功越高的國家獲取的殖民地越大,越富饒。

這使得,歐洲各國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了。以波蘭爲首的中歐國家,更是積極響應。波蘭甚至提出,如果法國有需要的話,波蘭全國30萬陸軍,將可以全部派往北美大陸,並且最終可以動員出50萬軍隊參戰。在歐洲各國當中,波蘭一直是緊跟法國腳步的,沒有法國的支持,波蘭當初根本就不能夠重新建國。

波蘭帶了一個很好的頭,其他國家不管是真心還是敷衍,都同意派軍隊同法國協同作戰。最後下來,派出的總軍隊,將到達120萬人。

雖然他們的戰鬥力和法隊相比不值一提。甚至不是美國和加拿大陸軍的對手,他們把他們用來保護對付平民,保護運輸線應該還是能夠勝任的。這樣無疑可以將法隊極大的解放出來,用到更關鍵的地方。

1833年3月底,蕭傑、杜戈爾、埃克、布爾特和蘇克雷特,一行五人再次秘密來到土倫。今天,是“輝煌”級戰艦成功下水試航的日子。在這進兩年的時間期間,通過土倫造船廠全體工人加班加點的勞作之下,10艘“輝煌”級戰艦,終於全部建造完畢了。在這期間,爲了保密,整個船廠的工人,吃住都在工廠,可謂相當的辛苦。

“輝煌”級的下水儀式,由蕭傑親自主持。在儀式上,蕭傑感謝了工人們的努力工作,要沒有他們,就不會有這麼強大的戰艦誕生,法國海軍也不會有必勝的把握。因此,他們將是整個法蘭西的功臣。

當鮮花鋪滿甲板,香檳沒打開的時候,所有的工人眼睛都溼潤了。這些“輝煌”級戰艦,就如同他們的孩子一樣。

煙囪冒出了滾滾濃煙,戰艦開始顫抖起來,隨後緩緩倒車,離開港口。開始了第一次的試航。傍晚的時候,戰艦歸來,布爾特等人一臉喜色的向蕭傑彙報了試航結果。

總的來說,今天的試航是非常圓滿的。雖然還是存在一些小問題,但經過檢驗,都能夠很好的解決。並且,戰艦在海上進行了試射,整體效果非常的不錯。四座雙聯裝的305毫米艦炮,在向同一個目標開火的時候,在測距儀和火控系統的幫助下,一萬米的距離之內,命中率能夠達到5,當然這一數據並不很準確,還要考慮到戰場的水文和天氣情況等。但這也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了。速度上面,由於採用了新型研發的大型蒸汽機,“輝煌”級的速度,超過了原本預定的18節,最大速度達到了20節。這使得它們在海上,不僅能夠擊沉敵人,還能夠追的上敵人。

“這就好,大家這兩年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蕭傑也非常的欣慰。

“還請陛下爲各艦命名”布爾特趁機說道。

蕭傑思考了一下,最終爲着10艘戰艦定下了名字:首艦“光輝”號,緊接着分別是“曙光”號,“威嚴號,“自由”號,“尊嚴”號,“和平”號,“厭戰”號,“暴怒”號,“巨人”號和“勝利”號。

在接下的時間裡面,這10艘戰艦,除了進行一次大洋試航之外,其他的時間,都將待在地中海之內進行訓練,讓水兵們能夠加快和戰艦的磨合,發揮出戰艦的最大威力。同時,也是爲了減緩暴露的時間,以保證其出現在戰場上的突然性。

時間進入到1833年6月份。進入夏季之後,局勢似乎變的緊張起來。先是南美地區,美加兩國對法軍的南美控制區進行了瘋狂的掃蕩。法隊兵力缺少的劣勢顯露了出來,雖然最終還是擊敗了敵人的入侵,但自身損失畢竟大。特別是第17軍團,有一個師陷入美加陸軍的重圍,最終只有不到一個團的人殺出了重圍。

在大西洋上面,美加兩國的海軍也在積極的調配着,彷彿正在醞釀着一次巨大的行動。

而在歐洲,美加兩隊連同英隊和愛爾蘭軍隊,集結在了懷特島的對面,大有一次性將這顆釘子拔掉的意思。

戰爭的陰雲,似乎再次籠罩了大西洋的兩岸。

第165章 出兵西班牙第326章 肢解普魯士(下)第282章 出兵意大利第505章 奪權第282章 出兵意大利第264章 波旁王朝復辟第460章 北歐戰事第70章 科技的力量(下)第315章 保存實力第260章 巴黎和會第40章 大戰開始第470章 北歐總督第282章 出兵意大利第377章 奧地利的處置方案第508章 城破第192章 平定伊比利亞第325章 肢解普魯士(上)第461章 古斯塔夫四世的決定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116章 得償所願第512章 “輝煌”級戰艦第193章 一堆爛攤子第112章 伯爵夫人第135章 屈服第102章 反擊前的準備第216章 海上爭鋒(下)第281章 意大利的戰火第282章 出兵意大利第246章 攻克直布羅陀(上)第371章 沉重的‘右勾拳’第57章 凱旋第129章 暴怒的沙皇第35章 合作(中)第62章 操典第166章 史密斯艦隊覆滅(上)第103章 反擊第323章 東線停戰——誘惑第272章 裡應外合第408章 海軍的反擊(中)第215章 海上爭鋒(中)第109章 談判?恐嚇?第60章 激情之夜第35章 合作(下)第387章 大洋的彼岸第329章 普利茅斯登陸(下)第82章 演習的結果第180章 慘烈攻城戰(下)第450章 選擇第494章 打碎烏龜殼第500章 登陸第80章 演習(下)第210章 新的皇后第394章 塵埃落定第569章 逼降加拿大第400章 大海戰(下)第160章 入侵伊比利亞第289章 首戰告捷(上)第327章 普利茅斯登陸(上)第271章 海軍的碰撞(下)第177章 蘇格蘭風笛(上)第528章 背水一戰的法國第200章 糟糕的局勢第475章 瞞天過海第402章 慘敗(上)第195章 錢從哪裡來第385章 1828年的第一場雪第573章 攻佔華盛頓第61章 軍團成立第50章 決戰慕尼黑(四)第197章 民心所向第355章 訂婚(上)第243章 目標,直布羅陀第226章 邊界衝突(下)第346章 分道揚鑣第59章 生日禮物第300章 海上伏擊第294章 貌合神離的反法同盟第441章 大手筆(上)第489章 消耗戰第192章 平定伊比利亞第415章 圍攻亞速爾羣島(下)第414章 圍攻亞速爾羣島(上)第160章 入侵伊比利亞第165章 出兵西班牙第449章 美加來犯第403章 慘敗(中)第198章 三個女人第431章 利益至上第68章 科技的力量(上)第251章 唾手可得的勝利?第556章 炮彈橫飛第461章 古斯塔夫四世的決定第342章 倫敦之戰(下二)第91章 英國人登陸了第205章 第五次反法同盟的失敗(續)第307章 橫掃中歐第89章 兩敗俱傷第244章 陸海並進第288章 愛爾蘭抵抗組織第519章 向倫敦進軍
第165章 出兵西班牙第326章 肢解普魯士(下)第282章 出兵意大利第505章 奪權第282章 出兵意大利第264章 波旁王朝復辟第460章 北歐戰事第70章 科技的力量(下)第315章 保存實力第260章 巴黎和會第40章 大戰開始第470章 北歐總督第282章 出兵意大利第377章 奧地利的處置方案第508章 城破第192章 平定伊比利亞第325章 肢解普魯士(上)第461章 古斯塔夫四世的決定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116章 得償所願第512章 “輝煌”級戰艦第193章 一堆爛攤子第112章 伯爵夫人第135章 屈服第102章 反擊前的準備第216章 海上爭鋒(下)第281章 意大利的戰火第282章 出兵意大利第246章 攻克直布羅陀(上)第371章 沉重的‘右勾拳’第57章 凱旋第129章 暴怒的沙皇第35章 合作(中)第62章 操典第166章 史密斯艦隊覆滅(上)第103章 反擊第323章 東線停戰——誘惑第272章 裡應外合第408章 海軍的反擊(中)第215章 海上爭鋒(中)第109章 談判?恐嚇?第60章 激情之夜第35章 合作(下)第387章 大洋的彼岸第329章 普利茅斯登陸(下)第82章 演習的結果第180章 慘烈攻城戰(下)第450章 選擇第494章 打碎烏龜殼第500章 登陸第80章 演習(下)第210章 新的皇后第394章 塵埃落定第569章 逼降加拿大第400章 大海戰(下)第160章 入侵伊比利亞第289章 首戰告捷(上)第327章 普利茅斯登陸(上)第271章 海軍的碰撞(下)第177章 蘇格蘭風笛(上)第528章 背水一戰的法國第200章 糟糕的局勢第475章 瞞天過海第402章 慘敗(上)第195章 錢從哪裡來第385章 1828年的第一場雪第573章 攻佔華盛頓第61章 軍團成立第50章 決戰慕尼黑(四)第197章 民心所向第355章 訂婚(上)第243章 目標,直布羅陀第226章 邊界衝突(下)第346章 分道揚鑣第59章 生日禮物第300章 海上伏擊第294章 貌合神離的反法同盟第441章 大手筆(上)第489章 消耗戰第192章 平定伊比利亞第415章 圍攻亞速爾羣島(下)第414章 圍攻亞速爾羣島(上)第160章 入侵伊比利亞第165章 出兵西班牙第449章 美加來犯第403章 慘敗(中)第198章 三個女人第431章 利益至上第68章 科技的力量(上)第251章 唾手可得的勝利?第556章 炮彈橫飛第461章 古斯塔夫四世的決定第342章 倫敦之戰(下二)第91章 英國人登陸了第205章 第五次反法同盟的失敗(續)第307章 橫掃中歐第89章 兩敗俱傷第244章 陸海並進第288章 愛爾蘭抵抗組織第519章 向倫敦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