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四章 實體還是虛擬?

“今年雜誌的文章總體質量又有了明顯的提升,這次編輯部選出的三十六篇佳作,我認爲含金量都很高,要想從中挑選出一篇金獎作品,難度是很高的。我認爲還是要先挑選出今年最有價值的方向,在這個方向上選取作品,這樣就能進一步縮小範圍。”徐晉林話鋒一轉,“現在的互聯網概念炒的很熱,但是我認爲虛擬的成分太多,還是要着眼於實體經濟這一主要層面,從企業轉型升級、產業集羣建設、品牌戰略思維這些角度去看。”

“你的意思是,互聯網領域的文章要率先拋棄?”坐在徐晉林對面,華夏財經大學的資深教授吳正通似乎有些意見。

老吳是國內的知名經濟學家,在學術界的地位不亞於謝長庚,尤其是在經濟數據分析上,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

近些年來,他開始關注到新經濟的發展趨勢,將自己的研究領域逐步轉向了互聯網,並且認爲互聯網領域將深刻地影響未來國家經濟的發展走勢,是一個必須得到重視並且大力發展的領域。

這使得老吳的學術水準更上一層樓,達到了國內頂級專家的程度,甚至在國際上也有了相當的知名度。

今年《經濟家》雜誌的方向選得非常準,在開春之後,就針對互聯網領域看法了多篇重磅作品,其中吳正通的文章也赫然在列,是今年所有文章中熱度最高的文章之一。

現在徐晉林一上來就要否定整個蓬勃發展的互聯網領域,那顯然讓老吳非常不爽。

當然,徐晉林並沒有針對吳正通的意思,他的主要目標是李楓,目的也是爲了不讓李楓署名的那篇文章獲得年度金獎,否則李楓在行業中的名望就更大,到時候想要打壓起來,就更有難度了。

謝長庚瞄了徐晉林一眼,嘴上雖然沒說話,但是心裡很不舒服,這個老徐,平日裡也算是自己的老朋友,怎麼關鍵時刻這麼說話?!

雖然老謝一直深居書齋,只專心搞研究,不太關注外界的事務,不過他也是聽到過徐晉林一直以來打壓李楓的消息。

想必就是因爲當初在酒會上不太愉快的經歷,使得徐晉林始終將李楓當成了眼中釘,特別是現在,李楓的手已經伸到了投資領域,之前對百寶網的一筆投資,讓他獲得了近乎百倍的收益,一舉成爲整個投資領域的神話。

而且隨着先鋒基金公司的正規化運作,李楓有了涉足投資市場的資本,將逐步成爲徐晉林的直接對手。

因此在這個當口,必須要盡一切可能打壓李楓的勢頭,防止他再度獲得爆發的機會,這次的年終金獎文章評選,就是重要一戰,絕對不能給李楓任何機會。

坐在吳正通左邊的張歲德冷冷一笑,說道:“吳大教授,互聯網領域雖然現在發展勢頭很快,但是在經濟構成中的佔比是非常低的,而且主要功能只是溝通和傳播,沒有產生實打實的經濟運作,所以我認爲徐總的講法也沒什麼問題,畢竟我們國家當前的經濟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要更多的將目光投向實體經濟,無論是種糧食還是搞工業品,都是實打實的,互聯網再神奇,也不能當飯吃當衣穿。”

張歲德的研究方向主要在工業領域,是傳統工業領域的結構優化和效能提升,可以說老張也是學術界的一位超級大咖,只不過他不太喜歡電子產品,對互聯網更是一竅不通,平時連電腦都不用,寫文章還是純粹依靠手寫,是一位相當典型的書齋老學者。

老張本來就很看不慣互聯網這種新東西,覺得這種東西把人們的思想搞混亂了,又創造不出新價值,而且整天鼓吹有多牛逼,弄得經濟界非常浮躁,大家都不安心搞生產,就整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謝長庚向來跟張歲德不對付,聽了老張的話,他緩緩喝了一口紅茶,終於開了口:“張大教授,你的觀點也有些偏頗,人類社會的發展本身是一種智力活動,互聯網就是人類社會的神經,帶動整個社會前進,雖然你看到的前進是肌肉的力量,但是你能說神經作用不如肌肉,就忽視神經嗎?人類社會的發展,信息將會越來越重要,打個比方,咱們這些教授也不搞生產,難道就沒價值嗎?”

謝長庚的這句話說到了點子上,張歲德的實體至上論,的確有很多破綻,說到底,只是因爲老張希望年度金獎文章能評給他。

坐在會場中央的李長風有些難受,這種場合他不便表態,但是徐晉林身爲雜誌社的大股東,居然公然給話題帶節奏,將大家將討論引向了實體與虛擬之爭,這就有點不好了。

一直以來,李長風就很不喜歡大華基金的風格,畢竟《經濟家》雜誌是一本具有獨立視角的經濟類期刊,但是大華基金總是以大股東的身份,屢屢對雜誌社的工作指手畫腳,甚至爲雜誌社的徵稿制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雜誌社的獨立性,使得雜誌社的編輯也感到很困擾。

所以李長風一直希望在雜誌社內部,逐步找到打破大華基金控制的方法,至少讓大華基金的影響力,降低到大夥能接受的程度。

今天這個會議,徐晉林一定是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一上來就闡釋自己的觀點,給大家帶節奏,讓李長風的討論計劃出現了混亂,這讓李長風很是生氣。

“好了好了,關於互聯網與實體經濟之爭,不是我們這次討論的重點,我覺得我們要秉持一個原則,就是質量優先,而不是方向優先,只要質量高,無論是什麼方向都沒有問題。”李長風扶了扶眼鏡,“我給大家幾個評價的標準,一是文字表達,二是闡述深度,三是立意高度,四是前瞻性程度,這些是我們評價一篇文章好壞的基本要素。”

第七八六章 全球第一的互聯網大佬第二五三章 有點權力就膨脹第七五四章 全國最大影視基地第五一八章 電商領域的奇兵第四五六章 掌控人生第二十八章 先鋒基金公司成立第七十章 品牌打造計劃第二七二章 收購快車導航網意向第四八七章 2003年到來第一四五章 兩步走計劃第三一三章 吞併天龍文學網第五八〇章 學院正式更名第四九四章 納入流量共贏體系第一二四章 市場營銷計劃第二八一章 佔據主導權第四八一章 千萬美金的對賭第二四八章 品牌運營策略第二九二章 八百萬驚天報價第三一六章 網文界的獨孤求敗第二〇九章 關注焦點第二〇七章 從高冷學長到二逼青年第五九二章 信用評價系統開發完成第三五五章 迅速收復失地第五九二章 信用評價系統開發完成第三四六章 重建公司第七三二章 五到十億的項目計劃第七十三章 成立同心社第四六九章 激烈的市場爭奪戰第六八三章 互聯網國際化第一人第八一六章 決定未來的大戰第六七六章 頂級大咖第十五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第五一〇章 開啓流量互推第七五四章 全國最大影視基地第三二五章 躺着賺一筆大錢第六二五章 方舟平臺的作用第一九八章 各報家門第三二五章 躺着賺一筆大錢第二十一章 店鋪搞定第七一九章 快速發展的大機遇第一百十二章 獨一無二的神人第八〇三章 女神的新目標第三章 成爲超級大負翁第三十九章 轉型互聯網第六五一章 兩大巨頭會面第四六五章 規模破十億第八〇七章 全球互聯網大佬緊張了第六五二章 震驚全球的交易第三十一章 驚世駭俗的檢討第三章 成爲超級大負翁第五〇七章 年度金獎第七二九章 超級商業閉環第一三〇章 未來的打算第二九五章 新的項目第七一二章 整合海外資源第七四五章 市場競爭中的定海神針第四四〇章 網絡大戰硝煙升起第二五八章 引爆眼球第八章 和小魔女談生意第五四六章 成爲互聯網界大佬第二〇一章 學姐的飯局第七九〇章 在全球市場呼風喚雨第三六七章 新型電商第二〇七章 從高冷學長到二逼青年第二六四章 九州銀行第三五三章 緊急應對第七一三章 龐大的紅利期即將到來第三〇六章 人生計劃第六三八章 受到明星般的待遇第七九二章 百億美元估值第六二一章 集團董事會第四八六章 戰略聯盟第五八九章 收購銀河軟件公司第七三三章 建立第四大事業部第三一三章 吞併天龍文學網第五十三章 天上掉下的董事長第六八五章 集團的海外分公司第二一六章 學姐當助手第六四六章 金融大鱷出馬了第五二八章 超過十億的大型集團第八〇一章 更高級別的競爭開始了第三百章 公司運營技巧(上一章爲二九九章,搞錯了)第二十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七十二章 三位一體模式第四七三章 角逐年度金獎第一百二十章 批鬥小會第四九三章 救贖的路徑第三二七章 目標,進軍美利堅!第一五五章 注入流量第七十七章 赴約第六三五章 風雲人物的拜訪第七三三章 建立第四大事業部第三十四章 成了副廠長第六七三章 對付大華基金第八一五章 全面發力海外市場第三四四章 應對挑戰第一三七章 分紅大會第一七四章 一頓飯,這輩子值了?第七三二章 五到十億的項目計劃
第七八六章 全球第一的互聯網大佬第二五三章 有點權力就膨脹第七五四章 全國最大影視基地第五一八章 電商領域的奇兵第四五六章 掌控人生第二十八章 先鋒基金公司成立第七十章 品牌打造計劃第二七二章 收購快車導航網意向第四八七章 2003年到來第一四五章 兩步走計劃第三一三章 吞併天龍文學網第五八〇章 學院正式更名第四九四章 納入流量共贏體系第一二四章 市場營銷計劃第二八一章 佔據主導權第四八一章 千萬美金的對賭第二四八章 品牌運營策略第二九二章 八百萬驚天報價第三一六章 網文界的獨孤求敗第二〇九章 關注焦點第二〇七章 從高冷學長到二逼青年第五九二章 信用評價系統開發完成第三五五章 迅速收復失地第五九二章 信用評價系統開發完成第三四六章 重建公司第七三二章 五到十億的項目計劃第七十三章 成立同心社第四六九章 激烈的市場爭奪戰第六八三章 互聯網國際化第一人第八一六章 決定未來的大戰第六七六章 頂級大咖第十五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第五一〇章 開啓流量互推第七五四章 全國最大影視基地第三二五章 躺着賺一筆大錢第六二五章 方舟平臺的作用第一九八章 各報家門第三二五章 躺着賺一筆大錢第二十一章 店鋪搞定第七一九章 快速發展的大機遇第一百十二章 獨一無二的神人第八〇三章 女神的新目標第三章 成爲超級大負翁第三十九章 轉型互聯網第六五一章 兩大巨頭會面第四六五章 規模破十億第八〇七章 全球互聯網大佬緊張了第六五二章 震驚全球的交易第三十一章 驚世駭俗的檢討第三章 成爲超級大負翁第五〇七章 年度金獎第七二九章 超級商業閉環第一三〇章 未來的打算第二九五章 新的項目第七一二章 整合海外資源第七四五章 市場競爭中的定海神針第四四〇章 網絡大戰硝煙升起第二五八章 引爆眼球第八章 和小魔女談生意第五四六章 成爲互聯網界大佬第二〇一章 學姐的飯局第七九〇章 在全球市場呼風喚雨第三六七章 新型電商第二〇七章 從高冷學長到二逼青年第二六四章 九州銀行第三五三章 緊急應對第七一三章 龐大的紅利期即將到來第三〇六章 人生計劃第六三八章 受到明星般的待遇第七九二章 百億美元估值第六二一章 集團董事會第四八六章 戰略聯盟第五八九章 收購銀河軟件公司第七三三章 建立第四大事業部第三一三章 吞併天龍文學網第五十三章 天上掉下的董事長第六八五章 集團的海外分公司第二一六章 學姐當助手第六四六章 金融大鱷出馬了第五二八章 超過十億的大型集團第八〇一章 更高級別的競爭開始了第三百章 公司運營技巧(上一章爲二九九章,搞錯了)第二十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七十二章 三位一體模式第四七三章 角逐年度金獎第一百二十章 批鬥小會第四九三章 救贖的路徑第三二七章 目標,進軍美利堅!第一五五章 注入流量第七十七章 赴約第六三五章 風雲人物的拜訪第七三三章 建立第四大事業部第三十四章 成了副廠長第六七三章 對付大華基金第八一五章 全面發力海外市場第三四四章 應對挑戰第一三七章 分紅大會第一七四章 一頓飯,這輩子值了?第七三二章 五到十億的項目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