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六合之棋

1995年6月初,第8屆“富士通杯”8強賽在中國棋院打響。1參賽的各國高手匯聚京城。

“早就想向小強學習一盤了,這次終於有了機會。”

“不敢當,不敢當,您千萬別這麼說。。。”

賽前的招待會,李小強的手和王立誠先生握在一起。面對王立誠先生如此說辭,李小強連忙謙虛。

這次的8強對陣情況有點意思。兩盤中日對抗,仔細一看,卻是4名華人棋手。在看那邊,兩盤日韓對抗,卻有3位韓國人。真正正宗日本血統的棋手只有小林光二一位。外籍棋手在日本圍棋界的強勢,這種情況已經延續了很多年,並將繼續延續下去。

李小強和王立誠先生雖然從來沒有在正式比賽中碰過面,但彼此之間並不陌生。嚴格說起來,李小強從小到日本參賽的時候,就受到林海峰先生,王立誠先生等華裔棋手的多方照顧。因此雖然比賽在即,賽前卻看不到一點劍拔弩張的氣氛。

王立誠先生也是這樣,他現在看上去同樣也是一臉輕鬆。和李小強簡單攀談幾句後,他甚至興致勃勃的說起了其他的事:

“小強,你前兩期和吳先生探討的那個棋形很有意思啊。哈哈,不滿你說,上星期我剛用吳先生那個構思,在“十段戰”中切了趙治勳一盤。”

“哦,還有這樣的事?那趕緊把那盤棋擺來看看。。。”

王立誠先生說的,其實就是吳清源先生的“二十一世紀圍棋下法”。

說實話,吳先生的“之棋”,“二十一世紀圍棋”名氣雖然足夠響亮,但影響力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原因很簡單,職業圍棋是很殘酷的,也是很現實的。就像真實歷史中的那樣,當李石佛下出他那著名的“李石佛的單跳”,“李石佛的拆二”,大家雖然對他那種棋評價不怎麼樣。普遍認爲那種下法“稍緩”。但是並不妨礙大家跟風。這裡面的理由,自然是因爲李石佛用這種下法贏過很多棋,這種下法是經過實戰檢閱過的。

而吳清源先生提出的新下法,叫好的人雖然多。但真正效仿,真正願意在實戰中運用那種下法的棋手卻並不多。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爲那種下法並沒有經過多少實戰檢閱,因此即便是吳清源先生提出來的下法,也沒有多少職業棋手願意冒風險。

當然。並非所有職業棋手都是這樣。在真實歷史中,至少有2位棋手受“二十一世紀圍棋下法”影響頗深,並且取得很好效果。這兩位棋手,一位是芮廼偉,而另外一位,則是王立誠先生。

“廼兄”自不用去說她了,她現在是吳清源先生正式登堂入室的關門弟子,待在日本雖然沒有正式比賽下,但是她作爲吳清源先生的助手,目前正在幫助吳先生整理他的著作。“廼兄”能在過幾年的時候成爲韓國的“芮國手”。她能在番棋賽中多次讓曹李師徒吃癟。她這兩年在吳清源先生身邊的學習自然是功不可沒。

同樣的道理,王立誠先生後面能成爲日本的“棋聖”,能成爲所有日本棋手中對外戰績最好的棋手,“之棋”對他的幫助同樣很大。

這些東西可不是別人猜測的,而是王立誠先生自己親口承認的。因此在這個時候,見王立誠先生一見面就和自己談論起“之棋”,李小強一點也不覺奇怪。

吳清源先生提出的“之棋”有很多人都聽過,但絕大部分人的理解都相當膚淺。李小強曾經聽過不少普通圍棋愛好者這樣說:

“吳先生的“二十一世紀圍棋下法”啊,我知道,不就是那步“尖衝無憂角”嗎。。。”

說實話。別說是普通棋迷,就算是相當多的職業棋手,對“之棋”的瞭解也僅限於此。

真要細究起來,像“尖衝無憂角”那種棋從手法上看來平淡無奇。並沒有什麼值得了不起的地方。這步棋真正體現的,還是一種價值觀,一種判斷。如果你認爲“無憂角”是好形,那麼這步“尖衝無憂角”你就下不出手,因爲你會認爲這步棋是“損招”。如果你認爲“無憂角”是“凝形”呢?認爲“無憂角”的效率並不算高呢?這樣的棋就不妨多下下。

沒錯,圍棋中的判斷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課題。有不少職業棋手都認爲。圍棋中其實就是判斷最難。但這是因爲難,這種東西反而沒人說得清楚。例如吳清源先生提倡下這步“尖衝無憂角”,這就是因爲他判斷“無憂角”其實算是“凝形”,尤其是在大貼目時代,“無憂角”的效率實在不算高。但是吳先生的這種判斷就一定對嗎?其實沒人能夠說得清楚。

因此可以這樣說,類似於這樣的判斷問題雖然很重要,但職業棋手學習這樣的東西,用處不大。

事實上吳先生的“之棋”絕不僅僅這麼簡單。學習吳先生的“之棋”,學習什麼呢?學習他的思路,學習他對棋局流向的把握,學習判斷和棋局流向的結合。對於職業棋手來說,這纔是最重要的。

一盤棋到底該怎麼下?正如“孫子兵法”說的那樣“夫戰,以正合,以奇迎”。圍棋這種遊戲和兵法相通,到了職業棋手這個層次,最重要的是做好“正奇結合”。

在世人眼中,吳清源先生的圍棋是“奇”的,他的很多思路和想法,每每出人意料,給人一種出其不意的感覺。就像世人評價黃龍士:“龍士如天仙化人,絕無塵想”。這句話套用在吳清源先生身上,其實也非常合適。

學習吳先生的“之圍棋”,關鍵就是學習這種正奇結合。爲什麼那麼多人學習吳先生的棋,只有芮廼偉和王立誠能收穫明顯的進步?這也是有原因的。早年芮廼偉的棋,還是存在大多數女棋手特有的狹隘因素,因此她學習吳先生的思想,這有益於她擴寬思路,這樣一來,她學習的效果自然就立竿見影。

王立誠先生差不多也是同一個道理。早年王立誠先生的圍棋很“正”,但是在“奇”的方面有所欠缺。但是他通過學習吳先生“二十一世紀圍棋下法”,後來他下出來的圍棋,在“正奇結合”方面明顯做得更好。他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讓他後期的戰績明顯大幅度提升。

另一個有趣的問題,別人都認爲吳清源先生的棋是“奇”,他自己是這樣認爲嗎?當然不是。

只能說吳清源先生的圍棋在“正奇結合”方面做得相當不錯。仔細分析他很多思路和想法,雖然每每出人意表,可是深研下去的話,又會現這些招法隱隱符合棋理。符合棋理,那當然就是“正”。一位棋手能做到看上去“奇”,其實是“正”,這就非常了不起了,這就是真正的“正奇結合”。因爲吳先生達到了這種境界,所以他被人稱作大師。

要簡單瞭解這個境界,可以舉個簡單例子。棋局落後時候放出一個“勝負手”,像“勝負手”這種東西,當然可以歸類爲“奇”。“勝負手”這種東西可以分爲兩種。有一類“勝負手”想要獲得成功,那就必須寄希望對手應錯。這樣的“勝負手”,那當然就可以歸類爲標準的“奇”了。

還有一類“勝負手”,它表明上看上去也是“出奇不意”,但是你想對付它的話,卻又會現相當困難,因爲這個手段是符合棋理的。也就說你即便下出最正確的應對,你吃虧也在所難免。

這兩種手段的對比,那種手段的境界更高?那毫無疑問是後者。在吳先生的職業生涯,他就經常能夠下出這樣的棋,因此他能得到世人推崇。

可以這樣說,別人認爲吳先生的棋是“奇”,但他自己肯定不會這樣認爲。他一定認爲他自己的棋相當“正”。也正是因爲這樣,他纔會把自己的圍棋思想,稱作“之圍棋”。

李小強甚至認爲,兩年前吳先生授書給自己的時候,他肯定認爲他的棋是“正”,而自己的棋是“奇”。所以他纔會想用他的“正”,來中和自己的“奇”。以期達到讓自己提高的目的。

“富士通杯”8強戰出現奇怪的一幕,兩位第2天就要碰面的對手,頭天卻在那裡相談正歡,他們對着一盤棋研討得津津有味。到了後來,另一位當事人趙治勳甚至也加入進來,大家研究了好幾個小時才盡歡而散。

到了第2天,6月份第1個週末,李小強和王立誠先生的比賽正式打響。這一盤棋兩人殺得很激烈,但是李小強不清楚,這盤棋能不能達到讓藤澤秀行先生“感動”的程度。

因爲現在的王立誠先生,他看上去技藝還沒有大成。他至少在“正奇結合”方面還做得不盡如人意。整盤棋雖然殺得很激烈,不過等到李小強奇兵突出以後,李小強的形勢早早佔據上風。

到了下午5點差一點。

“總算領教了小強的高招啊。”

對局室內的王立誠先生苦笑一聲,他示意中盤認輸。李小強報以微笑迴應:

“承讓了。。。”

1995年6月上旬,李小強自己定義的“”第2場比賽結束。李小強再次強勢殺人世界大賽4強。

第758章 井山回國第476章 兵不血刃第266章 尋求改變第264章 最後的勝負處第607章 見證四冠王第415章 一生的情敵第299章 贏在什麼地方第628章 絕地反擊之你的力量真比我大第518章 上手心態第773章 無慾無求VS全力以赴第474章 大反派第542章 終於追趕上他的腳步第144章 由魔入道第666章 國際縱隊第517章 王朝開啓點第554章 一盤價值3億1千萬韓幣的比賽第110章 替補隊員第557章 到底誰勝利在望第81章 功力比拼第40章 我想去看擂臺賽第763章 拉枯摧朽第307章 這裡面隱藏了我的秘密第410章 再戰趙治勳第750章 雙方無錯之名局第696章 未來圍棋是什麼樣第723章 封手第177章 “六超”就是中堅棋手第693章 無招勝有招第406章 戰大竹第685章 依然高高在上第332章 梅澤定段攻略第244章 入界宜緩第649章 看你不順眼第73章 你好,我叫梅澤由香裡第58章 當飛刀遇上飛刀第430章 世界冠軍聶旋風第374章 “等”的藝術第457章 我會讓他血濺五步第87章 陽光燦爛第491章 馬不停蹄第481章 所謂天賦第278章 尋找戰機第573章 傳奇的定義第38章 圍棋是自由的第260章 “名人”的份量第45章 彷徨第199章 完勝第245章 誰在左右爲難第456章 口水戰第38章 圍棋是自由的第346章 他會接受多大的賭注呢第508章 馬小飛的春天第163章 向夢想進發第55章 “八駿”初聚首第136章 潛心修煉第257章 金蟬脫殼第473章 馬李十番第394章 應氏杯開幕第449章 “鈍刀”復出第307章 這裡面隱藏了我的秘密第594章 解開這盤棋的鑰匙在哪第89章 頑固派總代表第209章 細節第391章 特訓第342章 會是誰呢第139章 最高舞臺之賽前準備第579章 連勝紀錄何時止第212章 中腹出現的"大頭鬼"第489章 教科書般的對局第660章 苦心構思第595章 直線算路七十步第71章 一觸即發第529章 了斷第684章 你的第716章 運氣好的李小強第514章 意志的一手第173章 聰明人第796章 千里追殺第216章 點撥第620章 他會讓你們大吃一驚第378章 真正的“閒着之妙手”第598章 合謀第305章 這是一門技術活第684章 你的第282章 敬畏之心第191章 活學活用“韓國流”第291章 終局前的故事第705章 王朝誕生第716章 運氣好的李小強第597章 有因纔有果第423章 宣判第759章 名師未必出高徒第217章 探尋未知領域第128章 李小強專題研討會第747章 全盛時代第60章 提前奪冠第212章 中腹出現的"大頭鬼"第680章 小強見“小強”第753章 “李小強王朝”的掘墓人第164章 大平的決心
第758章 井山回國第476章 兵不血刃第266章 尋求改變第264章 最後的勝負處第607章 見證四冠王第415章 一生的情敵第299章 贏在什麼地方第628章 絕地反擊之你的力量真比我大第518章 上手心態第773章 無慾無求VS全力以赴第474章 大反派第542章 終於追趕上他的腳步第144章 由魔入道第666章 國際縱隊第517章 王朝開啓點第554章 一盤價值3億1千萬韓幣的比賽第110章 替補隊員第557章 到底誰勝利在望第81章 功力比拼第40章 我想去看擂臺賽第763章 拉枯摧朽第307章 這裡面隱藏了我的秘密第410章 再戰趙治勳第750章 雙方無錯之名局第696章 未來圍棋是什麼樣第723章 封手第177章 “六超”就是中堅棋手第693章 無招勝有招第406章 戰大竹第685章 依然高高在上第332章 梅澤定段攻略第244章 入界宜緩第649章 看你不順眼第73章 你好,我叫梅澤由香裡第58章 當飛刀遇上飛刀第430章 世界冠軍聶旋風第374章 “等”的藝術第457章 我會讓他血濺五步第87章 陽光燦爛第491章 馬不停蹄第481章 所謂天賦第278章 尋找戰機第573章 傳奇的定義第38章 圍棋是自由的第260章 “名人”的份量第45章 彷徨第199章 完勝第245章 誰在左右爲難第456章 口水戰第38章 圍棋是自由的第346章 他會接受多大的賭注呢第508章 馬小飛的春天第163章 向夢想進發第55章 “八駿”初聚首第136章 潛心修煉第257章 金蟬脫殼第473章 馬李十番第394章 應氏杯開幕第449章 “鈍刀”復出第307章 這裡面隱藏了我的秘密第594章 解開這盤棋的鑰匙在哪第89章 頑固派總代表第209章 細節第391章 特訓第342章 會是誰呢第139章 最高舞臺之賽前準備第579章 連勝紀錄何時止第212章 中腹出現的"大頭鬼"第489章 教科書般的對局第660章 苦心構思第595章 直線算路七十步第71章 一觸即發第529章 了斷第684章 你的第716章 運氣好的李小強第514章 意志的一手第173章 聰明人第796章 千里追殺第216章 點撥第620章 他會讓你們大吃一驚第378章 真正的“閒着之妙手”第598章 合謀第305章 這是一門技術活第684章 你的第282章 敬畏之心第191章 活學活用“韓國流”第291章 終局前的故事第705章 王朝誕生第716章 運氣好的李小強第597章 有因纔有果第423章 宣判第759章 名師未必出高徒第217章 探尋未知領域第128章 李小強專題研討會第747章 全盛時代第60章 提前奪冠第212章 中腹出現的"大頭鬼"第680章 小強見“小強”第753章 “李小強王朝”的掘墓人第164章 大平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