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商市

自呂布任幷州牧以來,幷州的一切,也是也是變化頗大。但無論怎樣變化,在民衆眼中,都是朝着的好的方向越來越發展的……

左右有賈詡,李儒兩大能人,支撐起了幷州的內政!呂布的壓力,減輕了不少。十數天時間轉眼過去,整個幷州的人口統計以及丈量土地的事情,也是即將告一段落。而在這麼多天內,呂布看到的是李儒一個人前前後後的忙碌,頗爲勞累。

另一邊,整個幷州的吏治被賈詡一手抓了起來!賈詡這老狐狸,屬於那種你不讓他幹他就也懶得幹不會主動申請着幹,你讓他幹,他便給你幹得十分完美,頗爲盡職盡責的那種。在賈詡的管治下,各郡縣有能力的官吏被舉薦給呂布,無能的官吏,也是請求給呂布罷免。

一時間,整個幷州的風氣大變!

各郡縣、鄉、亭、裡,無一不是變化巨大!那些奔走的流民,猖獗的盜匪,在各地的官員的治理下,也是好上不少。這令呂布極爲的欣慰!事實證明,只有不想管,沒有管不了的。

剛剛由上黨替來的奏表。陳值任上黨太守後,整個上黨的風氣爲之一變!那些猖獗的盜匪,竟然在陳值的一力之下,爲之剿滅!陳值親自徵召鄉勇,用以計策,一舉攻破數以千計的盜匪,斬首百餘人!斬殺上黨最爲有名的盜匪燕樂等人,將上黨境內最大的一支盜匪,號稱是什麼“黑衣大盜”的匪徒給滅了!從而一舉震懾了上黨境內所有匪徒!在陳值的率領下,上黨匪患,就此平息。

“這陳值,可謂良才矣!”

看着奏表,呂布不由得感嘆,回顧賈詡道,“若非文和與文優勸我,險些錯過大才!”

“主公任賢用能,有識人之明!即便詡不舉薦,陳值也會被主公慧眼識珠。”

賈詡那精明的眼眸一亮,謙虛的道。

他從來不在意什麼虛名的!更不怎麼在意別人的誇讚!爲人低調,做事卻是認認真真,一絲不苟!這樣的謀士,難怪後世有人說,賈詡纔是三國真正的大智慧!堪比張良一類的人物。

“文和啊文和……”

看見賈詡這模樣,呂布沒好氣的說道,“這些日子,我聽到的諂媚之語太多了……連文優都是稱讚……再這麼下去,我怕我還真的有嬌縱之心了……這件事,你就不要謙虛了!若不是你和文優,這陳值,我還真不會用……”

這些時日,由呂布提拔上來的賢才也是不少,呂布慧眼識珠之名,也是不虛。可是陳值這一件事上,還真沒有呂布什麼功勞!若不是賈詡李儒兩人相勸,呂布還因爲張楊的事情,對於陳孟兩家子弟,多有偏見!自然而然的,這陳值也就沒有可能擔任這上黨太守一職了。

翻閱着奏表,呂布看見奏表上,陳值多次提起一人,高平縣長常林。在剿滅匪患的事情上,高平縣長常林表現得有勇有謀,忠義兩全。呂布看向賈詡,“這常林,你可知道是何人?”

“這常林乃是河內溫縣人,字伯槐。昔日在河內時,常林叔父爲河內太守王匡所捕,常林書信與胡母彪,胡母彪見信之後,斥責王匡,令王匡將常林叔父釋放。後來因爲河內之亂,常林避禍於上黨,在上黨陳家居住,與陳值等名士交好。”

“……昔日張楊圍攻陳孟兩家塢堡多日不克,據聞也與常林出謀劃策有關……”

說到這時,賈詡目光注視着呂布,想從呂布表情上,看出什麼來。

賈詡知道,因爲張楊的事情,呂布對於陳孟兩家並無好感!陳值還是他與李儒的勸諫之下,才得以任用!如今這個常林,呂布又會如何對待呢?

“既然這常林有才能……”

呂布撫摸了下鼻樑,沉呤道,“便讓他爲長子縣令吧!賜絹百匹,嘉勉其事。”

“諾!”

賈詡微微一笑。

看來陳值的事情,讓呂布釋懷了。並沒有因爲常林與陳家的事情,便抹除了常林的功勞。

長子縣令與高平縣長級別雖相同,可是權力,卻完全不一樣。長子乃是上黨的治所,在諸多的方面,比之高平,要強上不少。權力也是大了不少。呂布擢升常林爲長子縣令,若是常林政績出色的話,日後升任一方太守不在話下。

與後世一般,這個時代升官,也是要靠政績與資歷的。上黨治所長子縣令,無疑是給常林的政績與資歷提供了一個更好的鍛鍊平臺。

談論完上黨的事情後,賈詡又是向呂布訴說了關於商市的發展。

商市,顧名思義,便是交易的市場。

漢代採取的乃是重農抑商的政策,商人政治地位很低!可到了東漢,重農抑商依舊是基本國策,可是商人們的身影,卻依舊是不少!這些商人,大多都是依靠於世家大族,或者與世家大族達成什麼合作,販賣着許多的物品。甚至於鹽鐵這些東西,都開始販賣了。這些,本是由國家管治的。可漢末以來,官府威信日益下降,許多事情,也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含混過關了。

在這樣的情勢下,商人地位雖不高,可不能說商人不富!那些有錢的商人,家中田地阡陌交橫,幾乎不下於一些世族了。可以說漢末的田地兼併流失,除了世家大族之外,這些商人也是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東漢,對於商稅的徵收並不低!每個郡縣幾乎都有商市,有專門的官員負責治理。可諸多地方經歷戰亂之後,商市也就名存實亡了。官府不能有效的治理好商市,致使商市混亂不堪,頗爲蕭條。在那些太平的郡縣還好,可在那些老是經歷戰亂的地方,商市幾乎是“魚龍混雜”。成爲“三不管”的地方。

何爲三不管?

官府無能力管,世家大族無資格管,普通的百姓商人,既無能力也沒有資格管。這就造成了,商市在一些人眼中,便是成爲了“不良”之地。類似於後世一聽到酒吧,網吧這些地方,就認爲是混亂無序的地方。

第一更。

?

第343章 非人人皆是高循義第501章 王邑之夢第318章 甕中捉鱉第151章 典郡書佐第195章 孫伯符不似屈居人下者第199章 當直取王庭第91章 敢不從者,誅之!第347章 敢有騷亂者,立斬無赦!第103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198章 打出一個太平!第82章 唯纔是舉!第239章 錯失良機第77章 長安之亂(一)第140章 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國爲?第213章 敵將授首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操惜才第236章 羌亂第99章 三十煉第98章 環首刀第4章 安定軍心第59章 如若用之,河內太平!第225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四百八十四章 曹軍缺糧第303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380章 戰鼓響起第214章 一漢當五胡第368章 以勢壓人第7章 欲離長安第190章 白馬義從,騎射無雙!(爲本書第一個掌門糖的加更!)第411章 驅趕潰兵第162章 發怒的袁胤第143章 將軍若見此信,妾身已隨清風去第225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397章 祭祖第340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七十二章 鄄城破第273章 歸心似箭第79章 張楊讓幷州第393章 遊胡市第429章 休要瞞我!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395章 七星寶刀第362章 九原有故人第352章 貧賤之期相隨,富貴之日無忘!第357章 怒斬司馬第329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311章 掘汾水以灌晉陽?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361章 入九原!第228章 須禰之死(一)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409章 仁德(4k)第159章 伏義,救我第384章 制敵第471章 正名第176章 好色不是壞事第275章 立足之戰第34章 李儒獻計第210章 你不夠資格第92章 立威第101章 商市第229章 須禰之死(二)第148章 戰略宏圖第414章 帥旗所至,義從所往第256章 漢人不仁,我亦不義第221章 須禰的時代,結束了!第294章 大戟士第215章 弓弩手,發射!第四百六十二章 人死安能復生!第256章 漢人不仁,我亦不義第84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6章 你們是一起上,還是想單挑?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292章 長驅直入第179章 親嘗湯藥第295章 潰敗的袁軍第202章 張楊的決定第164章 亂世何問對錯?第394章 何人敢在胡市作亂?第403章 歲舉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237章 黃河起源第24章 李儒歸心第86章 不入山野之間,不知民間疾苦!第269章 爾等凡夫俗子,豈可與吾相提並論乎?第32章 胡軫之死(一)第322章 幷州義士何其多也!第273章 歸心似箭第187章 常山趙子龍第26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03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317章 帥旗,倒!第250章 亂世人心第45章 河內聯軍第3章 你的命是我給的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21章 牛輔之死第377章 會盟朔方第150章 袁術第244章 殺我同袍者,雖遠必誅!
第343章 非人人皆是高循義第501章 王邑之夢第318章 甕中捉鱉第151章 典郡書佐第195章 孫伯符不似屈居人下者第199章 當直取王庭第91章 敢不從者,誅之!第347章 敢有騷亂者,立斬無赦!第103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198章 打出一個太平!第82章 唯纔是舉!第239章 錯失良機第77章 長安之亂(一)第140章 一室之不治,何以家國爲?第213章 敵將授首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操惜才第236章 羌亂第99章 三十煉第98章 環首刀第4章 安定軍心第59章 如若用之,河內太平!第225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四百八十四章 曹軍缺糧第303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380章 戰鼓響起第214章 一漢當五胡第368章 以勢壓人第7章 欲離長安第190章 白馬義從,騎射無雙!(爲本書第一個掌門糖的加更!)第411章 驅趕潰兵第162章 發怒的袁胤第143章 將軍若見此信,妾身已隨清風去第225章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第397章 祭祖第340章 論功行賞第四百七十二章 鄄城破第273章 歸心似箭第79章 張楊讓幷州第393章 遊胡市第429章 休要瞞我!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395章 七星寶刀第362章 九原有故人第352章 貧賤之期相隨,富貴之日無忘!第357章 怒斬司馬第329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311章 掘汾水以灌晉陽?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361章 入九原!第228章 須禰之死(一)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409章 仁德(4k)第159章 伏義,救我第384章 制敵第471章 正名第176章 好色不是壞事第275章 立足之戰第34章 李儒獻計第210章 你不夠資格第92章 立威第101章 商市第229章 須禰之死(二)第148章 戰略宏圖第414章 帥旗所至,義從所往第256章 漢人不仁,我亦不義第221章 須禰的時代,結束了!第294章 大戟士第215章 弓弩手,發射!第四百六十二章 人死安能復生!第256章 漢人不仁,我亦不義第84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16章 你們是一起上,還是想單挑?第四百六十九章 半渡而擊第292章 長驅直入第179章 親嘗湯藥第295章 潰敗的袁軍第202章 張楊的決定第164章 亂世何問對錯?第394章 何人敢在胡市作亂?第403章 歲舉第203章 征戰前昔第237章 黃河起源第24章 李儒歸心第86章 不入山野之間,不知民間疾苦!第269章 爾等凡夫俗子,豈可與吾相提並論乎?第32章 胡軫之死(一)第322章 幷州義士何其多也!第273章 歸心似箭第187章 常山趙子龍第26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103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317章 帥旗,倒!第250章 亂世人心第45章 河內聯軍第3章 你的命是我給的第365章 廢棄的長城第21章 牛輔之死第377章 會盟朔方第150章 袁術第244章 殺我同袍者,雖遠必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