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調兵遣將

不管謀士們如何出謀劃策,然而最後的決定權卻是在主公的身上。在有些事情上,身爲人主,就當有一定的魄力!在官渡之戰前,郭嘉十勝十敗論,其中便是有一點兒說道袁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便是說袁紹有很多的謀略,但是在大事上卻沒有什麼魄力,有些時機都是稍縱即逝的。等你慢慢思考的時間,黃花菜都涼了。

“何人願守井徑關?”

呂布威嚴的聲音響起,“我只能與他五千兵馬,且皆是新卒。文和之言,你們也是聽清楚了,若是袁紹來攻,將有數萬大軍!我不會給你們一兵一卒以爲援軍,可是你們在這井徑關,必須給我堅守兩月!誰敢爲此任?”

衆將,神情皆爲肅穆。

五千新卒!卻要守衛井徑關兩月之久,這實在是殊爲艱難。若是袁紹真的以數萬大軍來攻,恐怕粉身碎骨,也不知道能不能抗住兩月。

“末將,願守!”

一道高呼聲響起,衆皆視之,出口之人,乃是徐晃徐公明!

徐晃本是白波軍楊奉麾下,軹縣一戰中,徐晃爲呂布所擒,故降之。又隨呂布一起平上黨,入晉陽。千里奔襲代縣,斬殺普富盧,多立功勳,讓一些跟隨呂布多年的諸將不敢小覷。

只是,這守城,可是不同於征戰。能夠衝鋒陷陣之將,並不意味着能夠據守堅城。故而在聽聞呂布之言,連成廉魏越這些勇猛之士,都不敢妄自應命。

“公明可有把握?”

張遼看向徐晃,他本欲開口的,卻未曾想到徐晃先開了口。

“願立軍令狀!”

徐晃應道。

“好!”

呂布讚歎一聲,“公明真乃義士!有公明據守井徑,我無憂!我予你五千將士,據守在這井徑關!兩月之內,不可放袁軍一人,入這井徑道!”

“諾!”

徐晃應道。

在一旁的徐庶見狀,諫言道,“主公,我願意輔佐徐將軍共守這井徑關。”

“準。”

呂布應允。

井徑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徐晃徐庶兩人鎮守,呂布卻是無憂了。

“子興,河內交付於你了。”

任命徐晃爲井徑關的守將,徐庶爲輔之後,呂布將目光又放在了徐榮的身上。這位出自西涼的名將,曾敗孫堅與曹操兩大當世梟雄,卻在三國之中籍籍無名。這一世,呂布將不會再讓徐榮之才隱沒,“我也予你五千兵馬,爲我鎮守這河內,防止那曹操西進……”

“諾!”

徐榮領命。

曹操,曾經是他的手下敗將。

但那一次與曹操交手之後,徐榮心知,這一位敗於自己,並非無能!曹操那一次慘敗的原因有很多,絕對不容小覷。這一次呂布讓他鎮守河內,恐怕又要和那個老對手對上了。

“循義。”

呂布又是下令,“大軍征伐,則晉陽勢必空虛!可晉陽,乃是我軍之根本!晉陽若失,則我軍如喪家之犬,晉陽不失,各地縱然有亂,也可輕易平定!我與你兩萬兵馬,同文和,一同守住這晉陽。”

轉身看向賈詡,呂布沉聲道,“文和,我走之後,晉陽交付與你了!”

“啊?”

賈詡一愣。

呂布出征之後,誰留在後方,衆人也是隱隱有猜測的。從目前來看,定然是李儒賈詡兩人無疑。但是李儒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且在郭嘉徐庶兩人加入之後,呂布的謀臣,也不少了,有可能讓李儒賈詡兩人都留在後方也不一定。畢竟征戰普富盧時,便是將兩人都留在了後方。可是如今呂布卻是讓賈詡留在後方,還是讓衆人有些訝異。

“文和沒信心麼?”

盯着賈詡,呂布嘴角翹起,浮現一絲笑意。

這賈詡好中庸之道,實屬佛系人生,不爭不搶,與世無爭。可呂布偏偏要把這重任交付於賈詡!如此的信任,將會讓賈詡竭盡全力,不敢有絲毫懈怠之心。

“不……”

賈詡慌忙搖頭,俯身拜道,“詡定不負主公重託!”

任命賈詡與高順兩人之後,呂布又是掃了一眼衆人,“餘者,皆隨我征戰須禰!我要斬須禰,平定匈奴!收復我大漢的西河五原定襄雲中朔方等郡!在我幷州治下,漢人獨尊!勢必不讓我們腳下這些父輩曾經奮戰過的漢土,曾經拋頭顱灑熱血護衛過的漢土,丟失半寸!”

“願隨主公征戰!”

衆人高呼!

在這一刻,所有人的心中,皆是燃起了熱血!無論是謀臣,還是武將,他們眼中只有一人,呂布!只有這樣的主公,才值得他們效之以死命!

衆人,皆退去。

呂布卻將李儒給留了下來。

這一次征戰須禰,呂布可謂是將所有的家底都露出來了。除了那新徵召的三萬新卒鎮守井徑關,河內,晉陽之。其餘的,那些從呂布百戰的幷州精銳,追隨呂布從長安出走,平定整個幷州的精銳之師,都隨他一同征戰這須禰。

“文優,這所有的一切,我都吩咐下去了。可我心中還有一件心事……”

面對李儒,呂布沒有絲毫的忌諱。在李儒面前,呂布纔會將陰險狡詐,多疑猜忌的一面,顯露出來。因爲,李儒是他救回來的!也是他給了李儒浴火重生的機會!更因爲,李儒還掌握着這天下間最可怕的組織,暗司。

“主公是說張稚叔?”

李儒的目光中,閃現出一絲陰狠,“主公多疑是對的,這張楊麾下可有萬餘人……昔日,張楊又是與袁紹爲同盟,同袁紹關係甚密……主公掌幷州後,卻與袁紹決裂,聯盟袁陶公孫,想那袁紹豈不會在此事上,另起心事?”

“大軍若是出征,晉陽可留之卒,不過兩萬餘人,且非精銳……若是那張楊與袁紹裡應外合,晉陽翻掌之間,便是易主耳……”

李儒的話,讓呂布也是深以爲然。

縱然他與張楊,乃是生死之交。可在一些特殊的時間地點,他也不得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想當初,曹操與張邈的關係,豈不是與他和張楊兩人之間的關係甚爲相似?那時的曹操多麼信任張邈?征戰徐州,將後方完全交付給了張邈。可是結果呢?

張邈卻是聽從了陳宮之言,迎接呂布入兗州。給了曹操一個,永生難忘的教訓!

多疑,乃是人之本性!

大戰在即,張楊這一個擁有上萬兵馬的異數,呂布豈能不疑?

第二更!求推薦!

?

第154章 無酒,萬萬不可!第412章 斬將刈旗第106章 龐德公(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質第43章 君之道,用人識人!第118章 大漢,萬歲!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77章 要糧不要馬第119章 諸君,還能戰否?第105章 招賢令(求訂閱!)第264章 永不背漢!第391章 九原義從第166章 他們不給,我們便搶過來第80章 合四州之地,攬天下豪傑!第19章 第一毒士第134章 何敢在我面前自稱爲孤?第209章 郭嘉之謀第35章 寧我負人!第281章 顏良,休逃!第95章 三老第201章 調兵遣將第194章 晉陽樂,不思歸第四百五十八章 營亂第186章 張遼戰曹純第47章 白波軍第411章 驅趕潰兵第68章 才女傾心!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366章 禍亂四起,遂使宵小之輩猖狂第373章 民屯與軍屯第372章 屯田制第263章 立單于第235章 吾乃呂布第23章 溫侯遇襲?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360章 秦直道第12章 征戰誰爲先?第220章 匈奴王庭第358章 軍心民心,孰輕孰重?第307章 天生郭奉孝第401章 那一箭的風采第76章 典韋殺人第322章 幷州義士何其多也!第292章 長驅直入第113章 跪降,以迎漢軍!(爲書友糖的一萬打賞加更!)第300章 土雞瓦狗第78章 長安之亂(二)第466章 呂布送兗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督軍第77章 長安之亂(一)第259章 從今始,匈奴臣服第227章 受傷的須禰第220章 匈奴王庭第384章 制敵第366章 禍亂四起,遂使宵小之輩猖狂第143章 將軍若見此信,妾身已隨清風去第213章 敵將授首第237章 黃河起源第234章 踏破沙南第178章 幷州李彥第293章 傲嬌的袁紹第141章 莫言將軍,與乞索爾何異?第20章 收服徐榮第315章 喜訊第2章 我的人你也敢動心思?第399章 太行賊寇第305章 發怒的袁紹第239章 錯失良機第14章 牛輔,我反掌可擒之!第343章 非人人皆是高循義第213章 敵將授首第255章 我養你們四千騎有何用?第四百四十七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08章 荀攸之問(4k)第114章 拖下去,斬了!第58章 下一個白馬將軍第333章 扶犁親耕第330章 長安的天子第279章 世間幾人,爲吾三回合之敵?第326章 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乎!第472章 故人相見第269章 爾等凡夫俗子,豈可與吾相提並論乎?第四百五十八章 營亂第436章 盛極必衰第223章 憑什麼,讓我們放下屠刀?第291章 白丘之戰(三)第305章 發怒的袁紹第174章 河北名士,無禮之極!第12章 征戰誰爲先?第110章 我們是狼!(求訂閱!)第199章 當直取王庭第四百八十一章 戲忠病危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220章 匈奴王庭第8章 一曲斷腸曲,回首千年身第201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六十章 不循私情,只依國法第171章 我也會訓練出一支驍勇之騎第93章 抄家致富第四百五十四章 陶謙讓徐州
第154章 無酒,萬萬不可!第412章 斬將刈旗第106章 龐德公(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人質第43章 君之道,用人識人!第118章 大漢,萬歲!第249章 使匈奴中郎將第277章 要糧不要馬第119章 諸君,還能戰否?第105章 招賢令(求訂閱!)第264章 永不背漢!第391章 九原義從第166章 他們不給,我們便搶過來第80章 合四州之地,攬天下豪傑!第19章 第一毒士第134章 何敢在我面前自稱爲孤?第209章 郭嘉之謀第35章 寧我負人!第281章 顏良,休逃!第95章 三老第201章 調兵遣將第194章 晉陽樂,不思歸第四百五十八章 營亂第186章 張遼戰曹純第47章 白波軍第411章 驅趕潰兵第68章 才女傾心!第248章 我知奉孝,奉孝知我第366章 禍亂四起,遂使宵小之輩猖狂第373章 民屯與軍屯第372章 屯田制第263章 立單于第235章 吾乃呂布第23章 溫侯遇襲?第70章 壺關攻防戰(一)第360章 秦直道第12章 征戰誰爲先?第220章 匈奴王庭第358章 軍心民心,孰輕孰重?第307章 天生郭奉孝第401章 那一箭的風采第76章 典韋殺人第322章 幷州義士何其多也!第292章 長驅直入第113章 跪降,以迎漢軍!(爲書友糖的一萬打賞加更!)第300章 土雞瓦狗第78章 長安之亂(二)第466章 呂布送兗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督軍第77章 長安之亂(一)第259章 從今始,匈奴臣服第227章 受傷的須禰第220章 匈奴王庭第384章 制敵第366章 禍亂四起,遂使宵小之輩猖狂第143章 將軍若見此信,妾身已隨清風去第213章 敵將授首第237章 黃河起源第234章 踏破沙南第178章 幷州李彥第293章 傲嬌的袁紹第141章 莫言將軍,與乞索爾何異?第20章 收服徐榮第315章 喜訊第2章 我的人你也敢動心思?第399章 太行賊寇第305章 發怒的袁紹第239章 錯失良機第14章 牛輔,我反掌可擒之!第343章 非人人皆是高循義第213章 敵將授首第255章 我養你們四千騎有何用?第四百四十七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08章 荀攸之問(4k)第114章 拖下去,斬了!第58章 下一個白馬將軍第333章 扶犁親耕第330章 長安的天子第279章 世間幾人,爲吾三回合之敵?第326章 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乎!第472章 故人相見第269章 爾等凡夫俗子,豈可與吾相提並論乎?第四百五十八章 營亂第436章 盛極必衰第223章 憑什麼,讓我們放下屠刀?第291章 白丘之戰(三)第305章 發怒的袁紹第174章 河北名士,無禮之極!第12章 征戰誰爲先?第110章 我們是狼!(求訂閱!)第199章 當直取王庭第四百八十一章 戲忠病危第10章 離開長安的契機到了第220章 匈奴王庭第8章 一曲斷腸曲,回首千年身第201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六十章 不循私情,只依國法第171章 我也會訓練出一支驍勇之騎第93章 抄家致富第四百五十四章 陶謙讓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