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衛星定位系統他也要接下來?這個項目不是軍方的嗎?我們哪有權利把這個項目給非軍方的企業?”鄧家誠驚訝的看着楊靖,心裡頭在想着楊靖到底是什麼身份,竟然有實力接下HXTG系統,並且還想接下衛星定位系統。
衛星定位系統的收益並不如HXTG第二代數字通訊系統,但是這個系統未來的發展很有前景,不僅軍方能夠大量運用這套系統,就是民用也大有可爲。
不過需要全面開發出來的話,哪怕以華夏的價格,從衛星的生產研發到發射升空,數十枚衛星,需要的經費就不是一個小數字,雖然比不過HXTG系統的投入,但是也絕不會少於數十億華夏幣。
這還是出廠價,如果按照米國的衛星價格以及發射衛星的價格,只怕這些衛星起碼要過百億米金,這就是體制不同,機制不同的必然結果,華夏發射衛星的價格,比起米國要便宜很多,再加上衛星的研發都能以成本價提供,自然便宜很多。
“這小子的外公是李國良將軍,咱們不用擔心軍方那邊有什麼意見,他敢接手,我們就敢把項目給他!現在還是談談HXTG系統的合作事宜吧!”肖智濤說着把之前楊靖的提議說了一遍。
鄧家誠聽到楊靖竟然準備以全資佔有未來通訊公司70%的股份,不由的微微一愣,雖然這套系統未來的收益他不知道,但是以目前全球各地的發展來看,這個項目的收益絕不會太差。
自己方面能夠提供全套技術和產品,等於說只要楊靖出錢,這些東西就能馬上拿出去生產使用了,雖然手提電話還需要尋找廠家根據HXTG的標準生產,但是相關的技術通訊研究院也有了啊!
自己全套技術和未來的技術支持以及後續的衍生技術全都算在這30%地股份中。確實有些不划算。
“我不是個生意人,同樣對於技術到底在一個企業中能夠佔有多重要的地位。能夠在合資企業中佔有多少股份,說實話我並不知道。
但是以HXTG地成熟技術,以目前他在全球第一個能夠成熟應用數字通訊技術的實力,在未來成立的通訊公司中,就不應該僅僅佔有30%的股份。”鄧家誠很是嚴肅的對楊靖說起自己的看法。
楊靖聽着鄧家誠地話,並沒有反駁。等到他把話全部說完之後,這纔開始說道:“或許鄧教授您說的很對,但是此時咱們且不去說這套系統到底有沒有發展前景。只說目前歐洲和米國都有第二套數字通訊技術的研究成果,就足以說明,HXTG不是唯一地。
而且以西方國家地研發實力和經濟實力。這些技術地成熟和應用。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咱們華夏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一套領先世界地通訊系統。可是卻沒有資金來投入。只能看着國外地技術越來越完善。他們地公司越來越強大。
我之所以能夠說服投資人對這個項目進行投資。那麼在中間也是擔着巨大風險地。如果這個項目成功了固然好。能夠給雙方帶來巨大地經濟回報。如果這個投資失敗了。我們華夏地HXTG系統被歐洲地G**和米國地CDMA給取代。
那麼數百億投資就會一無所有。這個風險不得不說是投資商在承擔地。你們僅僅只是技術支持。而運營商則需要負責企業地正常運營。項目產品地推廣和商業包裝。另外你們地基站建設也需要投資商在每一個地方跟政府進行談判建設。
需要做地事情實在太多。這裡面涉及到了很多部門地利益。首先郵電部門就會率先發難。更別說與地方政府部門和電力、國土資源、文化部、安全部等等一系列地部門協調了。”
鄧家誠和肖智濤沒想到楊靖一說就把事情說地這麼透。華夏各部門確實會相互扯皮。一些政策地提出。首先就會被相關部門牴觸。在華夏可以說郵電部和鐵道部都是相當牛逼地部門。
如果移動通訊地大量建設。勢必會影響到郵電部地利益。現在模擬通訊系統。都導致了郵電部地大力抵制。通訊質量更好。花費更便宜地數字通訊系統一旦發展起來。到時候固定電話肯定會收到影響。
如果沒有強有力的背景,如果沒有強悍的實力,就算HXTG系統有投資人,都難以在華夏發展起來,只要不能快速推行,那麼就有可能被西方國家的系統所取代,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鄧家誠也沒想到一套這麼好的產品,需要推廣的話,竟然會這麼麻煩,做研究和經商果然有很大的區別,華夏政府的各種機制也確實沒完全轉化到市場經濟體制下來,依舊沿襲了數十年的古板保守態勢。
其實楊靖提出的股份算是不錯了,這套系統需要投資起碼超過數百億,30%的股份算起來,通訊研究院,僅此一項就能夠擁有上百億的股份,無形當中就給研究院創造了大量的利潤,今後只要產品增值上市,那麼研究院獲得的利潤將會更加豐盛。
肖智濤看到鄧家誠一時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不由的笑着說道:“其實股份的事情,咱們並不在意,在意的是你那邊能不能夠儘快把資金到位,目前我們的HXTG系統就是跟西方國家搶時間。
只要我們的系統成功的應用起來了,在各方面都比西方國家優秀的情況下,自然能夠在國際上佔有一定的市場,到那個時候,咱們才能賺到更多的利潤,研究院才能得到更多的分成。”
楊靖聽到肖智濤如此說,自然知道他們有心同意這個股份分配協議了,當下心裡頭一喜,只要這個東西能夠定下來,那麼就好說了,別看這百分之幾的股份沒多少。真正到創收的時候算起來,百分之零點幾都能有數以億計的分成。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知道鄧家誠點頭,算是答應了楊靖的分成提議之後,衆人才開始商討起關於組建公司的事情來,大家都不是小人物,說什麼自然能夠一口定下來,把這些具體的東西談好之後。才輪到律師來制定投資合同。
三人貓在總指揮地辦公室,談了一天,連吃飯都在辦公室吃的。好不容易把所有細節全部談好之後,楊靖跟着鄧家誠去了通訊研究院,實地觀看了這套設備地產品,並且在研究院試用了這套產品。
雖然在地底距離有限,但是其清晰的通話聲音和反應速度,確實讓楊靖感到滿意,而且第二代數字移動通訊設備的終端,也就是未來的手機,此時也比楊靖身上帶的大哥大要小上很多。
基地有專門研究能源的研究院,電池研究所是其下屬分機構。手機地研發涉及到了數個部門。其中電子、能源等相關研究所都參與了開發,做出來的原型機雖然不太好看。但是第二代該有的技術,還是能夠用原型機完成。
楊靖很是滿意HXTG系統。在基地律師制定商業合作合同地時候,楊靖打電話到了東港。跟鄧琪詳細的說了這個事情,讓金輝國際的負責人準備好接受華夏傳真過去的合同,並且由東港註冊一家通訊公司,名字就叫華夏移動通訊有限責任公司。
隨着一本厚厚的法律投資條款制定出來後,通過傳真機傳真去了東港,那邊接受到傳真後,馬上覆印了一份,這個年頭的傳真紙還是熱敏技術的,保存時間並不長,因此接受到傳真後,必須馬上覆印一份下來。
傳真發了一個晚上才徹底發完,東港方面將盡快把公司註冊好,然後請專業律師審覈這些條款,確認無誤後,會在公司註冊之後,加蓋華夏移動的公章,然後把合同傳真到基地去。
還好基地有專門的通訊線路出去,不用到外面去傳真打電話,在楊靖去基地各處巡視的時候,東港那邊已經忙碌了起來,寰宇公司地法律顧問有專門研究華夏法律地,他們接到合同之後,第一時間研究各個條款。
其他律師則在第一時間去申請註冊移動通訊公司,金輝國際也把大量流動資金準備起來,等到註冊的時候,200億港幣地註冊資金,確實一下子震驚了整個東港商界,不過這個被命名華夏移動通訊的企業,並不會落戶東港,也打消了不少東港商人地擔憂。
王家和李家的大量投資砸下來,讓整個東港地水都渾濁了,如果再來一個過百億的大企業落戶,那東港的小企業還真的不用活了,不過正是因爲這些華族大量投資東港,才逼得這些小企業進軍華夏。
面對華夏廣闊的市場和低廉的成本,所有東港商人都沸騰了起來,每天都有大量的考察團進入華夏,不少大中型企業也安排了考察團進入華夏各地考察,準備挖掘華夏的市場。
等到楊靖在天工基地尋找到數十個防禦漏洞,並且把基地101工廠的安全設施全部記錄下來之後,已經過去近一個禮拜了,東港方面的傳真也在註冊好公司之後,傳了過來。
依照法律,傳真的合同屬於有效合同,楊靖作爲東港方面的代表,在基地跟通訊研究院簽訂了合同後,整個天工基地都轟動了起來。
第一個商業合同竟然是通訊研究院簽訂的,而且涉及的金額竟然達到200億,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雖然此時港幣不如華夏幣值錢,但是算成華夏幣也有一百多億了,這麼大的合作投資協議簽署下來,通訊研究院的地位,在天工基地的基礎科研院所中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當楊靖準備離開天工基地的時候,大量院所的代表跟着楊靖一起返回燕京,準備跟東江商業聯盟的人商談投資的事宜,之前給東港發傳真的時候,楊靖已經把這個事情告訴了高海濱,並且由他向東江商業聯盟的所有會員發出邀請。
包括東港和海外的近20家會員,東江商業聯盟117家會員企業,都會安排副總以上的行政人員到燕京考察這些項目,如果合適的話,這些會員會一一吃進這些項目。
華夏高層對於這個事情自然是舉雙手歡迎,而且楊靖跟天工基地簽署了這麼大一筆合作協議,早就驚動了高層,事實上這個合同簽署與否,燕京方面是有知情權和決定權的,當然以楊靖的背景和身份,接受移動市場,拿到華夏的通訊牌照,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次離開倒是沒有走之前楊靖來的小路,而是直接走分基地的出口,一路去了機場,乘坐專機返回了燕京,對於這次楊靖的行動,首長很是滿意,不僅華夏多了一大批米制的裝備可以進行研究,而且還給天工基地創造了大量的經費來源。
科技只有應用出來,才能給人類帶來幫助,天工基地掌握了大量的技術和產品,卻不能應用出來,給基地給國家創造效益,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難事,現在東江商業聯盟能夠配合天工基地,全力支持國家的發展建設,確實得到了首長的讚許。
等到楊靖回到燕京之後,基地的談判團被軍方的人接走了,他們都是華夏的寶貝,屬於國寶級的人物,自然不可能讓他們出現任何一點風險,這次談判東江商業聯盟的人也被安全部門審覈過了,談判地點也在燕京一處軍事院校當中。
環境和安全都能讓人放心,東江商業聯盟的理事和19位海外會員被首長請到四合院見了一面,並且在談判的前一天,首長親自出席了東江商業聯盟所有會員的聯誼會,高海濱等數位東江商業聯盟的理事被首長當衆表揚。
這可極大的鼓舞了東江商業聯盟的會員,並且也極大的提高了東江商業聯盟在國內的地位,可以說今後再也沒有任何商業聯盟會比東江商業聯盟更有政治地位了,不說經濟實力,僅僅這個聯盟被首長關注的次數,就足以讓任何地方高官不敢隨意對這些企業伸手。
有了首長的鼓舞,這些會員自然明白這次投資不僅僅是一次經濟投資,更是一次政治投資,不過天工基地拿出來的產品和技術都是好東西,衆人看了之後,紛紛拿起自己在行的項目,跟天工基地的領導商談起來。
衆人也知道,有首長關注的項目,自然不會和其他商業談判一樣去談了,而是儘可能的按照雙方平等的原則去談,數百項產品僅僅一週的時間,就被東江商業聯盟的會員全部吃進了。
(三更送到!大大們多多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