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會議室裡三臺攝像機,兩臺機位固定,另外一臺肩扛的,則可自由發揮。

東甌電視臺資格最老的攝像師傅,扛着機器盯着秦風看了足有半個多小時,漸漸體力不支,略微心神渙散,不自覺的,就把鏡頭轉向了別處。他先是裝模作樣地給了整個會場一個動態全景,一鏡過去,滿眼皆是讓人倒胃口的四五十歲的“優秀青年”。而和這些人一比,此時站在演講臺後,身形勻稱、皮膚白嫩、五官清秀的秦班草同學,簡直堪稱國家級帥哥了。

鏡頭轉了一圈,老師傅專業架勢很足地往後退了幾步,然後焦點定格在了後排,一動不動,持續了足有七八秒之久。如果說在這個會場裡,秦風的顏值能排上國家級,那麼蘇糖和諸葛安安這倆姑娘,完全就是宇宙位面級的存在了。攝影老師傅看着蘇糖的側臉,心說甭管今天這場會議有多重要,等晚上片子剪出來在新聞上一播,但凡只要還有蘇糖和諸葛安安的鏡頭能被保留下來,明天全市的議論焦點就不會是市委擴大會議。

老百姓纔不管什麼城市發展規劃呢,美女纔是重點好不好!

秦風把空了一半的礦泉水瓶放下,會場的音箱裡又傳出了他的聲音。

攝影老師傅趕緊把鏡頭拉回去,同時眼角的餘光瞥到機器屏幕下角的時間,又暗暗嘆道:秦風這孫子,太特麼能扯犢子了,這都講了快40分鐘了,還有完沒完啊……

秦風拿過話筒,進入了下半場:“互聯網產業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到今年已經發展了10年時間。而互聯網產業大規模地進入中國,大概是在2000年前後,也就是說,從全球發展步伐上來講,中國在信息產業上,只比全球最發達的國家晚了5年,因此從市場開發的高度上看,我們和歐美、日本等傳統國家相比,差距並不大;另外我們國內對計算機軟件開發和計算機硬件基礎的研究,投入也很早,所以目前這個全新的互聯網時代,正是中國對歐美髮達國家實現技術趕超的最佳時機,也是中國參與國際資本金融市場下一**洗牌的絕佳機會。各位領導和專家,可能因爲長期在東甌市或者說曲江省範圍內工作,對國內的互聯網經濟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速度體會還不深,但是我身爲it行業的從業者,站在我們行業內部看中國,我們其實已經能很明顯地看到,中國現在已經初步發展出了互聯網產業的鏈條雛形。

京城已經出現了大規模的互聯網資本和技術集羣,擁有大量的互聯網技術開發和應用企業,還有大量的以互聯網產業爲主要標靶的投資型企業;長三角一帶,以杭城和滬城爲代表,同樣集合了大量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和資本交流市場,形成了類似於曼哈頓那樣的樓宇經濟和總部經濟,市場影響力輻射全國,十年之內,將逐漸輻射全球,但和曼哈頓不同的是,我們長三角的內生驅動力更大,因爲單從國內看,我們的潛在市場,就至少達到7億以上消費人口的體量,也就是說,如果將來有一款互聯網項目能做到全國頂尖,那麼這款軟件的用戶,將涵蓋半個中國,這種市場規模優勢,將是其他國家所完全不能比擬的,這就使得我們的互聯網產業鏈條,有了最基本的持續生存的市場基礎。最後還有粵三角地區,以近年來經濟發展勢頭最爲強勁特區深鎮爲代表,粵三角地區已經有了計算機硬件組裝的產業集羣,粵三角從計算機裝搭到零件資源整合,已經完全撐起了國內的計算機硬件低端組裝工業。

所以大家看,從設備和硬件構架,到技術和項目結合,再到資本和市場的連接,中國的互聯網產業,這條快車道,已經基本上鋪設完畢。但是,‘基本鋪設完畢’,其實也就是還沒鋪設完畢。

往上游看,雖然我們國內已經有了硬件設備的組裝體系,軟件自主研發的技術也在逐步發展,但在智能產品的基礎材料、基礎元件的供應上,我們還做不到自給自足。現在國外的公司生產一臺電腦,電腦處理器來自美國,電腦主板來自日本,電腦顯卡來自歐洲國家,然後由臺海的富土康將這些資源整合,運送到中國,最後通過我們深圳的廉價勞動力,完成最後一環的組裝工作。我們的互聯網產業的硬件上游,命脈還被掐在國外企業手裡。再看下游,眼下市場上的電腦和手機,主要品牌都來自於歐美日韓。電腦硬件中最主要的處理器,以英特爾爲代表,操作軟件以微軟公司的視窗系統爲代表,可以說幾乎已經壟斷了全球市場,但幸好我們國內用的都是盜版,省了不少版權費。還有手機市場,以最著名的諾基亞爲代表,諾基亞現在每年所創造的價值,佔到其註冊地芬蘭全年gdp的近80%,真正是一個企業,養活一個國家。”

臺下有不少市領導壓根兒就不知道諾基亞是芬蘭的,聽秦風說到這裡,不由得發出一陣驚歎。

秦風繼續道:“那麼我所說的這些,和東甌市未來的發展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是很有關係的。先說中國目前的互聯網產業,在產業鏈條結構上看,雖然上游和下游都把持在國外企業手裡,但將來未必不是說我們能在短時間內,在計算機的硬件技術和軟件開發技術上超過歐美,而是我們完全可以另闢蹊徑,通過改變市場,來改變我們的產業鏈條。而這其中的關鍵,就是避開歐美的技術壁壘,製造自己的產品技術鏈條。簡單來說,就是我剛纔所提到的智能手機。

智能手機,說白了就是把手機和電腦合二爲一。從技術上講,歐美和日本已經有不少國傢俱備了製造類似產品的能力,當然中國的頂尖大學和高精密儀器企業,也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如果以智能手機和互聯網工具應用爲出發點,我們和全世界所有的發達國家,現在其實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而如果再算上市場優勢和國家政策優勢,我們其實已經反過來,在發展基礎上,領先了歐美髮達國家。

而在智能設備上游市場開拓這一點上,東甌市現在已經走在了全國前頭。

在我們各位市領導的支持下,甌投去年已經和甌醫合作,成立了螺山鎮光學材料研究中心。這個研究中心將來所有的技術成果,大部分將成爲中國智能產品製造業的技術專利;另外一年之前,甌投還收購了深圳的加藍科技15%的股份,解決了特種玻璃的原料來源、規模生產和外銷渠道的問題。所以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三年之內,國內大部分智能手機屏幕、手機攝像頭、觸屏電腦屏幕,都將‘made-in-dongou’,做得好的話,甚至可以出口轉外銷,並且逐步從商品外銷過度到技術和資本輸出,讓東南亞或者印度幫我們代工,東甌市也很可能成爲繼京城技術中心、滬城資本中心、深圳硬件裝配中心之外,中國互聯網產業時代的第四個中心原材料技術開發和生產加工中心。”

陳榮動容了。

如果秦風不是在吹牛逼,如果這個設想真的成立,東甌市的經濟產業格局可就徹底改變了。而且不單是東甌市,如果真能在一個產業上做到全球領先,東甌市的經濟輻射力,就至少能和深鎮平起平坐,戴了幾十年的全省老三的帽子,那還不分分鐘就能摘掉?

“東甌市有這個基礎條件嗎?光一個光學材料研究中心,能撐起這麼大的產業鏈嗎?”陳榮忍不住打斷問道。

“能的。”秦風很淡定地回答道,“東甌市以前就是主要的眼鏡加工生產地,甌醫的視光學技術是國際領先,我們在光學材料的開發上,最上層有獨立的研發能力,這是技術和人才基礎;中間有大量的民間資本參與,資金雄厚,生產加工鏈條完整,這是資本和工業基礎;最下游,我們東甌市有許多已經和國外企業建立起穩定貿易關係的個人和團體,同時甌投本身也具有在國外投放商品的能力,這是平臺和渠道基礎。還有,不單只是光學材料這一塊,我知道東甌市以前一共有9家無線電元件廠,雖然無線電元器件和智能產品的元器件,差別還是挺大的,但在一些電路零件上,兩者應該還是能有共通的地方。市裡頭完全可以讓這些頻臨倒閉的國企轉移開發重心,把製造智能設備的配套零件,定位爲新的發展方向。如果東甌市能掌握2到3種智能設備的硬件研發技術,那麼我們所期盼的,東甌市成爲國內第四大互聯網產業中心的可能性,將非常非常大。”

秦風說完,停頓了一下,看了陳榮一眼。

但陳榮眉頭緊鎖,並不表態。他還是覺得秦風的話有點玄乎,或者說,似乎太過超前了。

現在別說是智能設備產業,就是一部智能手機的樣機,目前都還沒有面世。所以相比智能設備這玩意兒,陳榮覺得還是秦風之前說的o2o、b2b之類的概念比較靠譜。

秦風見陳榮不說話,也沒繼續在這個話題上停留,他拿出一個u盤,朝站在角落的市委工作人員招了招手。會場前方的投影設備,很快就落了下來,巨大的布幕上,顯示的是一段簡約而不簡單的東甌市次貸風險邏輯鏈條。

秦風拿起礦泉水瓶子,從容地喝完裡頭的最後一口水,說道:“剛纔說的,都是互聯網產業的一些概念,一切未來的設想。接下來,我最後說一點互聯網產業對東甌市的實際意義。爲了大家能更直觀地理解東甌市目前的一些現狀,我特地做了個簡單的ppt,大家請看一下。”

秦風拿着激光筆,在布幕上打紅點。

“我們都知道,東甌市的房價最近有點高。爲什麼高呢,主要三點,第一,過去幾年東甌市制造業發展迅速,經濟形勢好,帶動房價。第二,東甌市搞舊城改造,帶動了樓市市場的活力,一部分區域的房價,有客觀增值的必然性。這兩點呢,其實都是房價的良性增長。而第三點就屬於非良性增長了。用老百姓的話來講,就是炒房炒高的,市場盲動,調控失衡,裡面還包括少量的商業欺詐和金融犯罪等情況,這些全都導致了房產的溢價,催生了房產泡沫。可以說東甌市的房價,從2000年左右的均價每平方3000元左右,漲到現在的每平方10000元以上,6年時間漲了200%還多,這多出的這200%的房價當中,有至少120%都是泡沫,東甌市的房子,值不了這麼多錢。

但是大家覺得,如果只是單純的光憑高買低賣,房價可能連年炒高這麼多嗎?當然不可能。

所以市場盲動是假的,真實的情況應該是資本盲動。這其中不但有市場的參與,還有銀行,甚至還有政府,東甌市的房價,是多方力量共同炒高的,而且蘊含在這其中的風險,可能要遠超各位領導的想象。我去年在《中國政經通訊》上發表過一篇文章,講到過這個問題,談到東甌市樓市崩盤可能帶來的影響。但是那篇文章裡頭,沒有分析過東甌市的樓市之所以容易崩盤的原因,今天有機會,正好詳細地講一下。先從我們的銀行這方面說起吧。”

秦朝朝臺下前排一位四大行東甌市分行的行長微微一笑。

油光滿面的行長卻板着臉,不太給秦風面子。

秦風也不熱臉貼人家冷屁股,轉頭回望投影幕,分析道:“前幾年東甌市經濟勢頭好,所以企業向銀行貸款很容易,年利潤頂多三五百萬的企業,貸款2000萬都能問題。通常情況下,東甌市這邊的銀行給出的貸款利率大概都在6%到8%之間,相當合理,而一開始呢,咱們的企業也都能用這筆錢,去擴大再生產。但是自從2000年左右東甌市舊城改造項目上馬,隨着房價的自然增值,一部分企業開始將這部分貸款用於炒房。而且炒房鏈條越炒越長。那這個鏈條長到什麼程度呢,各位請看我這幅圖。

某甲,作坊型小鞋廠老闆,2000年個人總資產500萬,銀行存款200萬。2000年2月份,某甲所在小鎮拆遷,開發商預售樓盤每平方2500元,一個月後漲價到每平方3000元。某甲認爲買房有利可圖,就向銀行抵押所有資產,貸款1000萬,年息6%,再加上他自己的200萬,總共以1200萬現金,購得4000平方的房產。4個月後,新房建成,每平方又漲價500元,某甲所持房屋升值至1400萬元。某甲當月便全部賣出,獲得利潤200萬,再扣除4個月的銀行利息20萬,淨利潤180萬。4個月的炒房利潤,抵得上某甲之前差不多3年的收入。某甲當然十分激動,不過在激動之餘,他另外還有一種情緒,就是不滿足。

2個月後,某甲得知鄰縣某村又要拆遷,便想故技重施,再賺一筆。但是他嫌棄賺得太少沒意思,而向銀行貸款呢,借到的數額又有限,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就是非法集資。首先他承諾自己的親戚和朋友,只要借錢給他,每個月就返回比銀行貸款高2個點的利息,同時告訴那些沒錢的人,可以先向銀行貸款,然後把從銀行貸來的錢再轉借給他。

再看某甲親戚某乙,無業,但是家裡有房產。某乙好吃懶做,在家啃老,但酒肉朋友又多,所以每個月花銷不少。某乙被某甲說動後,就偷偷把家裡的房產抵押給了當地的農村合作社銀行,貸款200萬,借給了某甲,銀行年息4%。這樣一來,根據和某甲的協議,某乙每個月什麼都不用幹,就能坐享其成地從某甲那邊拿到1萬,其中元用以償還銀行利益,剩餘的3000多元就是白賺。而在這次樓市交易中,某甲通過向親戚朋友舉債,成功募集到超過5000萬元的現金。

又過了3個月,鄰縣某村新小區落成,因爲當地經濟形勢大好,該片房屋升值超過30%。扣除給親戚朋友們的借款利息後,某甲該筆交易淨利潤達到了600萬。半年時間,某甲通過銀行金融槓桿,成功獲利將近800萬,相當於連中了兩次稅後的500萬彩票。”

“這麼好賺?”坐在後排的蘇糖都聽呆了,嘴裡喃喃道,“這個笨蛋,道理這麼懂,怎麼自己不去做啊……”

諸葛安安看蘇糖一眼,淡淡道:“這樣的錢賺不久的,少賺點倒還沒關係,要是賺多了,要麼遭人恨,要麼最後砸自己手裡,反正左右不會有好結果。”

“哦……”蘇糖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第一百七十六章 親媽第四百一十章 謊言與腦洞第四百九十六章 京城遍地是妖孽第七百零五章 預備黨員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班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聽司機說那過去的事情第七百九十三章第八十六章 家宴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財政大權第二十三章 開張大吉第五百六十三章第八十四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六百零八章第五百四十八章第五百五十七章第八百零一章第五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28分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五百十六章第九十九章 大人的世界第四百九十八章 混世魔王第四百六十章 揚名第四百十八章 隆中對 中第六百二十六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346章 資金危機第五百三十六章第一百零四章 全家首富第一百六十九章 豬第三百七十章 人生太玄幻第一章 退學 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見不得好第六十一章 後媽第七十六章 裝修規劃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九十九章第四百七十五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贊助 上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好第三十八章 人言第六百二十八章第五百二十一章第六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七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廚師第五百三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營業前期準備 中第三百零四章第六百十七章沒心思碼字,隨便說兩句第七百五十三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英語測試第五百三十七章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六百四十九章第十五章 看衰第四百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信命第一百十二章 廣告效應第八十二章 逼婚第六百五十六章第五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冰淇淋成本第一百十五章 不靠譜的王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颱風第二百六十二章 就是厲害第三百八十章 蹦極第二百二十一章 辛苦的一天第七十五章 小叔出馬第五百七十三章第八百四十六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層動員 下第七十一章 流言第八百十七章第七百五十九章我的心裡話第一百八十二章 奧運來了第六百二十章第八百十六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洗腦第四百四十六章 熟人好辦事 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報稅第二百三十四章 接送第三百五十二章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七百九十章第二百九十八章 見不得好第二百十三章 早餐店計劃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二十三章 開張大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失敗者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七百四十一章第七百七十九章第六百十四章第二百零二章 單身不如狗第一百四十章 後媽的脾氣
第一百七十六章 親媽第四百一十章 謊言與腦洞第四百九十六章 京城遍地是妖孽第七百零五章 預備黨員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班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聽司機說那過去的事情第七百九十三章第八十六章 家宴 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財政大權第二十三章 開張大吉第五百六十三章第八十四章 我們是清白的第六百零八章第五百四十八章第五百五十七章第八百零一章第五百四十七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28分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五百十六章第九十九章 大人的世界第四百九十八章 混世魔王第四百六十章 揚名第四百十八章 隆中對 中第六百二十六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346章 資金危機第五百三十六章第一百零四章 全家首富第一百六十九章 豬第三百七十章 人生太玄幻第一章 退學 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見不得好第六十一章 後媽第七十六章 裝修規劃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七百九十九章第四百七十五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贊助 上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好第三十八章 人言第六百二十八章第五百二十一章第六百九十一章第四百七十五章第五百二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一章 廚師第五百三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營業前期準備 中第三百零四章第六百十七章沒心思碼字,隨便說兩句第七百五十三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英語測試第五百三十七章第八百二十二章第六百四十九章第十五章 看衰第四百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信命第一百十二章 廣告效應第八十二章 逼婚第六百五十六章第五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冰淇淋成本第一百十五章 不靠譜的王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颱風第二百六十二章 就是厲害第三百八十章 蹦極第二百二十一章 辛苦的一天第七十五章 小叔出馬第五百七十三章第八百四十六章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層動員 下第七十一章 流言第八百十七章第七百五十九章我的心裡話第一百八十二章 奧運來了第六百二十章第八百十六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洗腦第四百四十六章 熟人好辦事 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報稅第二百三十四章 接送第三百五十二章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七百九十章第二百九十八章 見不得好第二百十三章 早餐店計劃第七百五十七章第二十三章 開張大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失敗者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七百四十一章第七百七十九章第六百十四章第二百零二章 單身不如狗第一百四十章 後媽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