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二徵葛爾丹(十三)

這石破驚天的一劍,讓衆臣惴惴之餘,也使康熙的耳邊少了退兵的聒噪之音。隨即,康熙遣侍衛薩爾哈察口諭費揚古曰:“葛爾丹與中路軍相近,中路軍必將戰而勝之。然此賊最爲狡詐,潰退時,未必退回土喇。朕深切憂慮之下,特遣人諭爾,爾等應妥當籌度戰局,萬不可致使噶爾丹逃脫。須細訪彼處地方,凡賊可以脫逃之路,加意堵截,勿以其順(克魯倫)河而下,遂輕視之,爲此特諭。”

撫遠大將軍費揚古在跪聽口諭之後,又細細問了所謂六萬羅剎兵馳援葛爾丹之事,半晌沉思不語,良久,才拱手對前來傳諭的侍衛薩哈爾察道:“煩請老兄稟報皇上:皇上對奴才及軍中三萬將士厚恩,費揚古便是來生結草銜環也無以爲報。奴才此番若是縱了葛爾丹去,不用皇上行軍法,奴才自個兒也得羞臊死。”

薩哈爾察雖是傳旨天使,自己卻不過是二等侍衛,四品而已,怎敢在費揚古面前託大。費揚古是董鄂妃的幼弟,算起來還是當今聖上的舅舅,襲一等伯爵,更是康熙最看重的將才,而況費揚古還任着內大臣,也算是侍衛們的頭兒。於是一邊側身讓過費揚古的禮,一邊笑道:“大帥這話忒重了。葛爾丹不過一小賊而已,豈能當得大帥的虎威?標下在皇上身邊當差,皇上對標下等常常說起大帥,要標下等多學學大帥,於公則利社稷,於私則善其身。”

費揚古素來是個持重之人,其之所以戰功累累,便在於從不輕視任何一個對手。此刻聽薩哈爾察言語中鄙夷葛爾丹爲小蟊賊,心中雖然並不以爲然,只是顧及薩哈爾察傳旨欽差的身份,這才輕輕一笑而過。聽到後來,卻不免暗自動容。前面聽那侍衛言語粗鄙,末了幾句卻用辭甚文,想來確是轉述康熙對自己的評價,念及此節,神情不免肅然,道:“得皇上褒獎如此,費揚古夫復何求。便以五日爲限,西路軍便是爬,也定要爬到土喇!”

而此時御營之中,在與福全等人會商之下,康熙估計葛爾丹與中路軍交手潰退之後可能渡克魯倫河,奔色棱格斯克,投靠俄國;或者繞烏顏巴蘭之後逃遁,若果真如此,西路軍便將與葛爾丹部堪堪地擦肩而過。於是康熙在亥時再次召集衆王大臣會議,並派出身邊的侍衛,火速往西路通知孫思克、張誠二將,令其分兵由後路壓向敵人,封鎖葛爾丹一切逃遁之道。

五月初四晚,費揚古在第五日到達土喇,而孫思克也在此時趕上了費揚古。兩將合兵一處,研讀了康熙的旨意之後,便迅速從己方軍中精心挑選了一萬五千人,加之孫思克軍中的兩千精兵,不顧疲累,只修整了一天便一齊直奔昭莫多設伏,旨在切斷葛爾丹後路,餘下兵士半數留在翁金守糧,半數由尾後跟進;而康熙之中軍也於四日之後抵達克魯倫河畔紮下營來,按照探馬之報,此時距離葛爾丹大營,不過數十里而已。

當日入夜時分,康熙安坐在榻上,眼簾稍垂,也不知在想些什麼。大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在一旁立着規矩,見康熙不作聲,便也不敢打擾,只各自想着心事。胤禔偷眼觀察着康熙的臉色,一面在尋思什麼時候開口求戰最好。胤祉頭一回軍前效命,多少有些緊張,卻又生怕被身邊的兩位兄弟笑話,便暗自默誦着蘇軾的卜算子,努力想讓心情平復下來。倒是胤禛另有心事。

上回會商,胤禛於衆臣之前強力諫議沒有羅剎援兵,纔出了帳子,便被佟國維拽住,拉到一旁無人處,佟國維緊皺着眉頭道:“四爺這回可是惹出了大麻煩。剛纔瞧着索老三板着臉子,怕是被您適才那番話堵的不輕。索老三可不是什麼善茬兒,四爺可得時時防着些。再者,別怪奴才倚老賣老,四爺似乎太莽撞了,雖說此刻您遂了皇上的意,看似風光,可萬一出了事,難保……。”雖然佟國維欲言又止,胤禛卻明白他沒有說出的那半句,無非就是三個字:“替罪羊”。胤禛並不怕得罪了索額圖,若是因此和索額圖翻臉,他正好此機會離所謂的*遠些。戴鐸寫了好幾封信給胤禛,次次都隱晦地提及太子的荒唐事,還說起馬齊與太子似乎正在置氣,已經連續十天告病不朝。若是連戴鐸這樣的部院司官都已經得知太子舉止不端,難道康熙會一無所聞?而馬齊與太子的不睦,是否也與此事有所關聯?胤禛曾經這麼想過。所以,當與索額圖所議相左之時,胤禛便也顧不得這許多,言詞很是不客氣。但是佟國維也確實說中了胤禛的隱憂。固然現在所有的探報都表明了葛爾丹並沒有援兵,但是兵不厭詐,會不會實中有虛,虛中又有實呢?若是如此,眼前便有一場惡仗。大不了,真的敵他不過,自己便第一個衝上前去,無非一個死字而已,沒準死了以後,還能回到後世的時空中去,正如自己莫名其妙地投生於這個時代一般,胤禛暗自想着。

“胤禛,胤禛!”突然聽到康熙叫出自己的名字,沉浸在思緒之中的胤禛先是愣了一下,看到康熙探究的目光,連忙道:“兒臣在。”

見胤禛應的有些慌亂,康熙便帶了笑意,道:“怎麼,怕了?”

胤禛此刻已然回過神來,恬然道:“兒臣不怕。兒臣只是剛剛想得出神了。”

“哦?”康熙饒有興趣道:“在想什麼?”

胤禛自然不能把真正的想法和盤托出,便將早先和年羹堯討論過的策略此刻談了出來:“兒臣在想,皇阿瑪一路要大軍偃旗息鼓,就是爲了不使葛爾丹有所防備。此時我軍已與葛爾丹隔山相望,聽今日探馬之報,葛爾丹像是並不知道我軍已悄然至此。此刻若是皇阿瑪再遣一名使者前往其營中,正告天子聖駕親征,我十數萬大軍已枕戈待旦,若是他順天時來降便也罷了,若還是執迷不悟,負隅頑抗,便舉族以滅之禍可期。同時,令中路軍各營各帳全部舉燈點火,並將我中路軍御營之中天子纛旗高高豎起……。”

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27 傷逝一第212章 驚變(八)第115章 家宴(三)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78章 出征(一)27 傷逝一第21章 圍獵(五)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71章 從軍(二)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48章 議儲(一)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81章 出征(四)第382章 問鼎(六)第28章 傷逝(二)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44章 麻煩(四)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15 家祭二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56章 洗三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170章 南巡(一)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76章 從軍(七)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83章 問鼎(七)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70章 從軍(一)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28章 渾水(九)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21章 圍獵(五)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41章 麻煩(一)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27章 渾水(八)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169章 封爵(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114章 家宴(二)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106章 嫌隙(一)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08章 嫌隙(三)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248章 議儲(一)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209章 驚變(五)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45章 麻煩(五)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30章 萬壽(七)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83章 出征(六)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83章 出征(六)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77章 南巡(八)第257章 議儲(九)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23章 兄弟(一)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
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27 傷逝一第212章 驚變(八)第115章 家宴(三)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78章 出征(一)27 傷逝一第21章 圍獵(五)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71章 從軍(二)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38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八)第248章 議儲(一)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81章 出征(四)第382章 問鼎(六)第28章 傷逝(二)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57章 誰言寸草心(一)第44章 麻煩(四)第123章 波瀾橫生(六)15 家祭二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156章 洗三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170章 南巡(一)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76章 從軍(七)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383章 問鼎(七)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70章 從軍(一)第56章 初識愁滋味(十)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28章 渾水(九)第50章 初識愁滋味(四)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21章 圍獵(五)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41章 麻煩(一)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227章 渾水(八)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169章 封爵(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196章 風雷涌動(三)第114章 家宴(二)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106章 嫌隙(一)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08章 嫌隙(三)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248章 議儲(一)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98章 風雷涌動(五)第209章 驚變(五)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45章 麻煩(五)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30章 萬壽(七)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87章 首戰葛爾丹(三)第365章 風雲漸起(十一)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83章 出征(六)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238章 渾水(十九)第307章 南山遺恨(六)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83章 出征(六)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177章 南巡(八)第257章 議儲(九)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234章 渾水(十五)第23章 兄弟(一)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