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七章 情義二字,更重江山

福王年幼時,曾經對虞渢心懷妒嫉。

那時還是太宗在位,當今天子位居東宮,福王在諸位皇孫中最不受重視,若非太子妃也就是眼下的廢后孔氏還費了些心,也許連溫飽都不能保有。

福王的乳母很不屑地告訴他,他的生母是宮奴,因罪沒籍,身份卑賤,若非太子妃仁慈,福王甚至沒有資格記名玉牒宗譜。

福王甚至不知自己的生母是因何過世,以及過世的準確時間。

他不敢與當時的皇長孫比較,也不敢眼紅西樑公主所出的三弟,至於另一位太子側妃所出的四弟,兩夫人所出的五弟、六弟,福王盡都只有迴避容讓。

可是他到底是太子血脈,虞姓嫡系皇孫,眼看着祖父太宗帝對並非親孫子的楚王世子都比他來得重視,甚至爲了多病的世子廣尋良醫,就連他的親生父親重視這個堂侄也遠比他這個親生骨肉要強上幾番,小小的孩子心裡難免憋屈。

尤記當年,他因患風寒,有孕在身的麗嬪生怕感染病症,將他禁於冷室,祖父與父親不聞不問,唯有一二宮女在旁侍候,連太醫都沒有得到通知,堂堂嫡系皇孫,生死無人過問,全靠自愈。

他想起名義上的生母,也就是麗嬪見他親近太子妃,曾經告訴他的那一番話。

“傻孩子,你以爲太子妃是好人?她是看着宛妃獨得太子寵愛,心懷不憤,才使計讓你生母色誘太子,讓宛妃親眼目睹了太子‘偷腥’,你生母因爲對太子下藥,險些被處死,太子妃出面做了好人,勸說宛妃饒了你生母一命,但宛妃因爲這事,與太子鬧了不愉,兩個人狠鬧了一場。”其實當時,麗嬪還沒有入東宮,不過是後來聽了一些閒言碎語自己推斷出來的真相罷了。

其實福王生母是受了當時側妃陳氏的挑撥,孔氏不過是順水推舟。

但也是運數,那宮婢色誘功成,雖沒有飛上枝頭,卻幸運地有了身孕,孔氏樂見其成,庇護了宮婢產子,又提出留子去母,宮婢最終沒能達成所願,福王卻得幸存活。

孔氏是想在宛妃心裡留下這顆釘子,挑撥太子與宛妃之間生隙,倘若宛妃將二郎看做眼中釘,下毒手謀害最好。

但她低估了宛妃的癡情,雖然身爲西樑公主,嬌身慣養長大,可宛妃生性良善,雖對太子與宮婢私通一事儘管有些懊惱,但並沒有任性妄爲,很快原諒了太子。

後來宛妃過世,太子無意間在芳林宴上邂逅麗嬪,見她與宛妃有三分相似,纔將人納入東宮,並將二郎記在麗嬪名下,讓她撫養,爲此,麗嬪當年甫一入宮,就得了夫人的品階,若非她後來因爲聽說了太子寵她是因宛妃之故,大是懊惱之餘,言辭上對宛妃多有不敬,勢必力壓另一個夫人德妃,又怎會只居嬪位?

妃嬪之間的爭鬥並不能改善福王備受冷落疏漠的童年。

也養成了福王沉默寡言、萬事不爭的性情,小小的孩子通過自己的眼睛,看到的盡是不屑冷落、惡意算計,當年真相如何他自有判斷,對於人心,也自有體會。

這時,福王聽虞渢直言不諱,稱天子有意考量,他大有機會問鼎帝位。

福王搖頭,輕輕一笑。

“遠揚,當年父皇賜婚,我的確受寵若驚,完全不曾預料以我的身份,有朝一日,竟有幸迎娶衛國公府嫡女,記得父皇下旨賜婚不久,你便登門拜訪……你我雖爲堂兄弟,但素來沒有任何來往,不可否認,我對你忽然交近甚是孤疑,也有所防備,尤其是聽你直言相告,說衛國公府不願與三弟、四弟聯姻,獨獨有意於我……你說姑祖母於子孫姻緣並不獨斷專行,也非僅圖權勢富貴,你是有所意會,我之所以得此良緣,固然有一定政治因素,關鍵是旖辰自己屬意於我。”

福王輕挽錦袖,託壺斟茶,坦然直視虞渢:“我明白你的意思,是勸我善待妻子,可是我並不明白你的用意……我知道你能得父皇看重,絕非僅因先帝對楚王府的愛顧,有你過人之處,你當然有所洞悉,看穿我備受冷落小看,雖身於富貴,卻孤苦無依,別說赫赫權貴,只怕普通官宦,也不情願讓女兒與我婚配。”

虞渢也回以坦然,輕輕一笑:“二哥當年處境的確艱難,但我明白二哥並非心懷怨謗之人,只要衛國公府以誠相待,當二哥明白二嫂的情義,必會珍惜。”

在那一世,福王娶的是當今太子側妃卓氏,雖經天子賜婚,卓家無可奈何,但卓氏婚後不僅跋扈不賢,甚至對福王諸多輕視,到了後來竟然紅杏出牆,事敗後引天子盛怒,欲將卓氏賜死,多得福王求情,卓氏才得了個和離的機會,保得性命。

福王的確心善,虞渢斷定他必然懂得珍惜。

“可是你還是走了那一趟,從那以後,更是主動交近,我疑惑了很長一段時間。”福王也不併諱言,搖頭笑道:“直到後來父皇賜婚,你與五妹妹締結良緣,我才恍然大悟,感情遠揚是早有意與我親上加親,才爲將來妻姐的幸福美滿盡力。”

虞渢:……

“內子賢惠寬和,雖我有誓在先,是因能得她真情實意一生足矣,並不願再納妾室,可內子這些年來,自覺對我懷愧,很是不安……最近風波不斷,孔家滅門皇后被廢,三弟又莫名遠走西樑長留異國,儲位岌岌可危,太后卻忽然插手,要賜嚴氏女爲我側妃,便是我與世無爭,也意識到事態緊急。”福王舉盞,品了一口茶水:“遠揚早前曾有試探,我也表明心意,無意涉及儲位。”

早在虞渢篤定天子決意廢儲之時,的確試探過福王的心意,有意與他商談政務,福王卻直言並不關心,顯然對儲位權勢避之千里。

“二哥,這時已不同當時。”

有時候就是這麼身不由己,想爭的爭不來,不想爭的也不能如願袖手。

虞渢肅色:“並非我危言聳聽,就算二哥無意權位,只怕旁人也會視你爲心腹大患。”

福王頷首:“我也知道,不過遠揚,我之所以能被父皇納入考量之中,全因岳丈一門威重,也有楚王府的緣由,沒有你們,父皇決不會考慮由我繼承大統,之所以用嚴氏女做爲試探,父皇是擔心我將來無能,不能掌握大局,被外戚控制君權。”

福王儘管沒有爭位之心,但他並非懵懂愚昧,反而因爲當年艱難坎坷,於時勢更迭自有敏銳之處。

這時他似乎自嘲般的一笑:“若非我繼承大業,父皇對蘇、楚兩府勢必信重,可偏偏是我坐上帝位,天家對兩府反而心生戒備,嚴氏女只是一個起頭,若我答允,將來還會有無數勳貴、世家女兒納入後宮。”

這是當然,嚴家與蘇家本來交厚,僅有嚴氏女,天子可不會徹底安心,無非是用嚴氏女探路,考量福王是否明智,能看清時勢罷了。

福王問道:“遠揚,以你之見,眼下我若要在爭儲之戰中立於不敗,應當如何?”

虞渢微微蹙眉,沉吟片刻後才說道:“二哥的對手,唯慶王而已,慶王野心勃勃,諸位皇子中勢力也佔首位,聖上對他勢必忌憚,若當真決意立二哥爲儲,便要先行壓制秦、陳兩家,可若真是如此,聖上也會擔憂權勢失衡,將來岳丈大權握於一手,未必不會漸生貪慾,故而纔要考量二哥,能不能未雨籌謀……慶王左膀爲秦家,陳家是右臂,相較之下,秦家更具威勢,二哥若能拉攏秦家,將來即能制衡,聖上也才能安心。”

相比秦家而言,陳家是慶親王的外家,聯繫自然更加牢固,秦家只是慶親王的妻族,秦相決非僅只慶王妃一個嫡孫女,而在短時之內要籠絡另一家族,也只能通過聯姻。

假若福王納秦氏女兒爲側妃,就算不能立即造成慶王與秦家反目,可秦家勢必會產生猶豫,再不會對慶王死心踏地。

福王又是搖頭,又是頷首:“遠揚此計甚佳,可秦相待嫁閨中的嫡出孫女兒唯有一個七娘,相信遠揚也有所瞭解,此女善謀多計,若她將來入駐後宮,必會不擇手段暗害皇后,以得統御後宮之權,除了秦氏,將來更會有不少名門閨秀充斥後宮,不知會有多少陰私詭謀,我瞭解內子,她並不適合處理這般險惡陰私,將來,也許我連她都不能安保。”

所以……

“我甚至沒有信心能保妻子平安,又怎麼擔負大隆江山大業?”福王頓下手中杯盞:“遠揚不需多言了,我心意已決。”

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後,並非添花第兩百一十四章 言說舊事,漸明禍因第一百零六章 漸近重陽,途中歸人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兩百二十章 不知不覺,已有行動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計釀成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漸次浮現第一百三十五章 衆叛親離,千人唾棄第三百六十章 儲位爵位,各方利益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勢,三姓混戰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強勢繼任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一百六十章 雖未攜手,早已並肩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甘吃虧,直言分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二十八章 噩夢驚醒,道出真相第四百章 將來弟婦,眼下判者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惡浪暗來第四百五十二章 攬事上身,旖辰登門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師”,遼王示誠第三百六十三章 鄭村死者,隴西歸人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三百一十八章 原無嫌隙,兩心契合第四百五十章 離家出走,姐妹交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確有預感,瀕臨橫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四百七十五章 違逆“慈母”,教訓頑劣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撥,小小報復第兩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憤,殿下發狠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難雪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撥,小小報復第兩百五十四 驚人隱情,滔天惡行第七百三十章 三娘“更衣”,小嫚出頭第六百四十章 甘心臣服,不懷妒恨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無心,唯求自保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見舊詞,卻署新主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七百一十四章 家有不肖,隱疾之患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有漁翁,皆是蚌鶴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禮數,你待如何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爭執爆發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撥,小小報復第四百零二章 兩個棄權,一個請賞第七十二章 依偎之間,兒女情長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六十九章 閨秀風範,但爲良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鴻門宴近,鬥志昂揚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竄下跳第五百九十章 致勝心腹,故人遠歸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理論,忠義難全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難捺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難雪第兩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險,無可選擇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塗第六百二十章 馬革裹屍,還你自由第三百八十一章 聯宗族親,原來是你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辭奪辯,委實傲奴楔子第三百三十章 我必親迎,再無遺憾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險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情天家,誰主輸贏第五百九十四章 徹底摧毀,一筆勾銷第四章 夢時夢醒,愧疚如山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計,釜底抽薪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一百零五章 是友是敵,曖昧難分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機智轉寰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七百五十六章 錢江伯府,緊接“出局”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漸涼,男女秋月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禮數,你待如何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塵新世,一般哀涼第三百七十章 仗勢欺人,欺得徹底第兩百二十章 不知不覺,已有行動第二十二章 暗下決心,脫胎換骨第七百四十章 臨朝監政,死仇重逢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難捺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關注,風浪將來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錯之間,關要漸顯第兩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喪盡天良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樂陽之謀
第五百一十五章 機鋒對恃,“公主”落敗第六十四章 紊亂開場,勝負難說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五百五十三章 高中之後,並非添花第兩百一十四章 言說舊事,漸明禍因第一百零六章 漸近重陽,途中歸人第七百零四章 諫言立儲,慈安頓悟第兩百二十章 不知不覺,已有行動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計釀成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第三百二十三章 怪人怪事,漸次浮現第一百三十五章 衆叛親離,千人唾棄第三百六十章 儲位爵位,各方利益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勢,三姓混戰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強勢繼任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一百六十章 雖未攜手,早已並肩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甘吃虧,直言分家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入分析,引蛇出洞第二十八章 噩夢驚醒,道出真相第四百章 將來弟婦,眼下判者第五百三十七章 晴空如洗,惡浪暗來第四百五十二章 攬事上身,旖辰登門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七百五十九章 江薇“拜師”,遼王示誠第三百六十三章 鄭村死者,隴西歸人第三百零五章 策動前夕,偶然偷窺第七百七十九章 近衛臣服,勝局奠定第三百一十八章 原無嫌隙,兩心契合第四百五十章 離家出走,姐妹交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確有預感,瀕臨橫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毛遂自薦”,大言不慚第四百七十五章 違逆“慈母”,教訓頑劣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撥,小小報復第兩百八十三章 淑女怨憤,殿下發狠第兩百零六章 廖氏阿晴,暗中助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難雪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撥,小小報復第兩百五十四 驚人隱情,滔天惡行第七百三十章 三娘“更衣”,小嫚出頭第六百四十章 甘心臣服,不懷妒恨第七百六十七章 分吞北原,暗下協定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作聰明,子若入陷第七百五十七章 你本無心,唯求自保第一百五十八章 再見舊詞,卻署新主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七百一十四章 家有不肖,隱疾之患第五百三十九章 沒有漁翁,皆是蚌鶴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禮數,你待如何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爭執爆發第五十四章 略微挑撥,小小報復第四百零二章 兩個棄權,一個請賞第七十二章 依偎之間,兒女情長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六十九章 閨秀風範,但爲良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鴻門宴近,鬥志昂揚第五百六十七章 孔家遭疑,陳家犯案第三百二十六章 夫人很忙,上竄下跳第五百九十章 致勝心腹,故人遠歸第兩百七十二章 冤鼓敲響,是爲何人第四百四十一章 如此理論,忠義難全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難捺第三百八十九章 癡心狼心,生不如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難雪第兩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險,無可選擇第二十九章 有人忠直,有人糊塗第六百二十章 馬革裹屍,還你自由第三百八十一章 聯宗族親,原來是你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辭奪辯,委實傲奴楔子第三百三十章 我必親迎,再無遺憾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五百三十四章 媚娘香夭,玉郎陷險第五百八十四章 無情天家,誰主輸贏第五百九十四章 徹底摧毀,一筆勾銷第四章 夢時夢醒,愧疚如山第二十五章 宋氏之計,釜底抽薪第四百八十章 陳年舊案,狹路相逢第六百六十四章 城禁解除,永別西樑第一百零五章 是友是敵,曖昧難分第四百七十六章 得此孝女,正該此報第九十六章 英明世子,機智轉寰第一百九十九章 歸來錦陽,婚前教育第七百五十六章 錢江伯府,緊接“出局”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漸涼,男女秋月第七百二十四章 不依禮數,你待如何第兩百三十四章 戲已開演,各歸各位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塵新世,一般哀涼第三百七十章 仗勢欺人,欺得徹底第兩百二十章 不知不覺,已有行動第二十二章 暗下決心,脫胎換骨第七百四十章 臨朝監政,死仇重逢第一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盛怒難捺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關注,風浪將來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錯之間,關要漸顯第兩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喪盡天良第五百零四章 年氏逞兇,反被氣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挑釁有因,獠牙畢現第五百二十四章 早通款曲,樂陽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