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前塵新世,一般哀涼

旖景尚且記得,前世那些並不明晰的往事——遠慶四年,諸爲皇子陸續大婚,黃氏五娘所嫁之人,卻是陽泉郡王。

建寧候嫡女何故落選皇子正妃,在當年本就讓人疑惑難解,就算“御前失儀”的秦氏三娘,好歹也成了太子側妃,儘管沒有落得什麼美滿,也是因爲命數,委實難料。

可黃氏五娘並未有任何疏失,卻從一開始就“淪落”到讓諸位貴族同情的地步。

陽泉郡王雖是宗親,可處境卻相當尷尬。

要論根源,就得從高祖時候說起。

東明哀帝時,高祖爲楚州守將,因正妻嚴氏要留守錦陽,侍奉高堂、撫育幼子,不能隨往楚州,便作主將身邊通房丫鬟擡了妾,讓她隨往楚州侍候,這便是後來的德妃——先楚王生母,德妃之位實乃追封,當年她生先楚王時,便難產而亡;高祖因身旁無人照顧,幼子又嗷嗷待哺,經人勸說,才納了下屬之女爲妾,便是慧妃劉氏。

劉氏先後育有兩子,分別行三、四,因長年隨高祖遠在楚州,自恃勞苦功高,又是上無正室彈壓,公婆拘束,極爲任性跋扈,而隨着高祖舉反旗起義,其父更受信重,又有兩個兒子也立下不少功勳,當大隆建國,劉氏之父被封英國公,家族顯赫,劉氏便生爭儲之心,最終釀成了後來的焦月謀逆。

又說賢妃姚氏,爲高祖另一大將之女,其父被封威國公,卻是高祖起兵後,所納之貴妾,據說十分貌美,很得高祖寵愛,所生一子,爲高祖最幼之子,此子出生之時,恰逢哀帝自絕、東明國滅,大隆立國,高祖認爲此子來得逢時,因此對這六皇子極盡嬌寵。

自從大隆立國,因內憂外患不斷,征戰不休,一直未立東宮。

而皇后嚴氏除外,慧妃與賢妃各有英國公、威國公支持,儘管六皇子年幼,手無寸功,但賢妃奪儲之心依然固執。

高祖在位十年,一夕因急病猝亡,不及留下遺旨,冊立新君。

自然引發了四子奪位。

高祖突然崩逝,朝臣俱驚,當時二皇子先楚王任着京衛指揮使,而衛國公蘇庭身任大都督,節制着五軍都督府,聞得哀訊,生怕動亂突生,立即調防,禁嚴錦陽與皇城,又馬不停蹄地入宮與嚴後商議。

一國皇帝突然駕崩,皇儲未立,四個皇子皆已成年,並且都曾隨高祖征戰疆場,分別有功,母族也是各有勢力,比的就是誰反應更加迅速,勝負實在一線之間。

威國公雖任兵部尚書,卻只有持符調兵的權利,兵符卻不在他手上;而英國公當時是中軍左督使,雖有統兵權,但卻因聞訊太遲,不及反應,就已經被蘇庭持嚴後懿旨傳召入宮。

嚴後於長生殿齊集衆臣,商議冊立新君,實際上,卻是已經掌握了先機,將威國公與英國公兩人控制起來。

自從德妃薨逝,慧妃先後產下親子,待先楚王極盡冷漠,那一段時日,先楚王生活過得甚是艱辛,直到虞氏一族因哀帝聽信讒言被誅,嚴後帶着子女歷盡艱辛到了楚州,先楚王有了嫡母照管,日子才順遂了些,故而先楚王視嚴後所出的五皇子、上元公主仿若一母同胞的親生手足。

先楚王與蘇庭一個視嚴後爲生母,一個是嚴後之婿,當然力主立嫡;可也有朝臣提出疑議,說高祖遲遲不立東宮,便是要擇賢者立。皇子共有五個,前邊四個已經成年,唯有六皇子,尚是幼學之年,又是手無寸功,無論立賢還是立嫡,與他都是無干。要論功勞,當年高祖徵利州,由三皇子隨駕,不想在天南關遇伏,若非三皇子勇猛,護得高祖全身而退,只怕這江山還不知道姓什麼。

若是立賢,慧妃所出三皇子勝算最大。

正當羣臣爭執不下,賢妃卻闖了進來,哭訴着高祖曾有遺旨,立的是六皇子繼位。

空口白牙的話自然算不得數,於是賢妃又說高祖曾於元立八年,慶賀收復朔陽的宮宴上,提過六皇子乃福星轉世,能庇護天下蒼生,有意待他行冠立之時,便立爲皇儲,否則也不至於這麼多年,膝下有四個成年皇子,有嫡有賢,卻遲遲不立東宮,緊跟着又提出了旁證,便是其父威國公。

賢妃以爲有威國公相助,一口咬定高祖留有遺言,便有極大的勝算,就算有人不服,威國公到底是兵部尚書,又佔着名正言順,也足以震懾羣臣。

這原本就是婦人之見——兵部雖有調兵之權,可各衛所只看兵符行事,威國公沒有兵符,就是一隻無牙老虎。賢妃只以爲她年輕貌美,又有兵部尚書的父親撐腰,竟然想效仿前朝肖氏,不過高祖可不是哀帝,若真有立六皇子爲儲的念頭,爲何讓威國公任兵部尚書,反而剝奪了他的領兵之權?高祖根本就防備着姚家,賢妃不知,威國公卻是明白的——兵符所在之處,除了高祖,就只有嚴後知道。

再兼高祖將京都與地方的統兵權分別交給蘇庭與先楚王,而他們倆人,無疑是站在五皇子的陣營。

可見,高祖雖說不及立儲,但心中真意,還是偏向於嫡子。

於是戲劇化的一幕又再發生!

當賢妃望着父親殷切期待時,威國公卻出列,義正言辭地斥責賢妃無中生有!

威國公明知事不可爲,只得舍了女兒與外孫,換得闔族安穩。

賢妃當場如顛似狂,嚷嚷着高祖確有遺命,若是不立六皇子爲帝,便是公然謀逆,可她的話自然再無人信,賢妃與六皇子被軟禁在紫薇宮,待太宗登基,才放鬆了對他們的戒備,不想賢妃還不甘心,整日琢磨着怎麼篡位,就在這時,三皇子、四皇子與英國公策動中軍所轄的衛所謀反,掀起了焦月逆謀案。

當時,五軍都督指揮使皆爲從龍有功的勳貴,英國公所領中軍都督轄制冀州衛、承河衛、臨榆衛等二十餘部衛所,共十餘萬兵士,這些兵士都是英國公的舊部,對他極爲信服,英國公以嚴後、太宗串通楚王、衛國公隱匿高祖遺旨爲名,於顯慶元年六月起兵謀反。

已是太宗登基的第二年,北原又再蠢蠢欲動,似有跡象進攻朔陽,英國公請令出征,因當時三皇子與四皇子分別被封樑王、桂王,雖未就封,卻甚是老實,彷彿已經認命,對帝位再無奢望,太宗不防,便允了英國公率中軍衛所出征。

沒想到英國公與樑王、桂王早有反心,一直籌謀待機,當英國公出徵,樑王與桂王前往送行,卻是一去不返,直接在冀州起兵。

外患未除,又遇蕭牆之禍,大隆朝的政局風雲突變。

卻無疑讓賢妃喜出望外,趁着太宗親征剿伐翼州叛黨,她竟然買通了部份文臣,欲再提高祖曾有遺命的舊事,立六皇子爲帝,又買通宮人,想在嚴後藥膳裡落毒,栽個畏罪自殺的罪名在嚴後身上。

嚴後早起了防心,自然不會讓賢妃得逞,非但沒有飲下毒藥,還捕獲了賢妃收買的宮人,賢妃獲罪,被賜三尺白綾,對外只稱她與英國公、樑王等人勾結,才被處以極刑。

賢妃收買的文臣無一漏網,皆被處死。

至於焦月逆謀案,不過兩月之後,就以樑王戰敗落下了帷幕,楚王作爲先鋒,親手射殺了樑王、桂王,而英國公,卻在倉促而逃時被自己的部卒殺死,斬落人頭一枚,獻於太宗面前,以求將功贖罪。

六皇子當年尚才十一,並沒因賢妃之罪獲死,太宗帝爲防有心懷叵測之人借之生事,將其終身幽禁于禁苑。

六皇子未曾婚配,卻有宮婢爲其產下一子,後,太宗帝病重,崩逝之前,終於將六皇子處死,卻赦其子嗣,並解除幽禁。

後,當今聖上登基,又將此子封爲陽泉郡王。

要論來,這陽泉郡王算是聖上同輩,旖景得稱一聲表叔。

雖說建寧候府並非國戚,只是臣子,與宗親聯姻倒可不拘輩分,可畢竟是衛國公府姻親,當年黃氏五娘被封陽泉王妃,一躍成了旖景之長輩,多少還是讓雙方覺得怪異尷尬。

當年,勳貴世家對聖上這一旨意皆覺訥罕,黃氏五娘自從婚後,更是深居簡出,就連自家姐妹也罕與會面,同旖景姐妹更加生疏。

這其中的隱情,在重新來過的一世,已無從溯原。

旖景當然不知,上一世時,黃氏五娘正是中了算計,在中秋宴上,竟然與陽泉郡王私相會面,並被皇后遇了個正着,兩人當時,神智不清,共赴雲雨……黃氏五娘當然失去了成爲皇子妃的資格,若非大長公主求情,險些被秘*死,聖上冊封她爲陽泉王妃,委實是看在大長公主的顏面。

黃氏五娘一直鍾情於三皇子,卻不得不嫁給一個地位尷尬的郡王,終其一生尚且不知,究竟是誰算計了她,在宮宴之上,糊里糊塗地飲了情藥,糊里糊塗就失了身。

當年,她雖註定與三皇子無緣,可未必就沒有與金氏六娘一爭四皇子妃的資格。

惡人一直在身邊,不過沒有現形而已。

但當年之“錯”,委實讓她至少保住了性命,儘管鬱郁終生。

而這一世,正在盼望着來年,得嫁“良人”的黃氏五娘又哪裡想得到,地獄之門已經在足下開啓,她以爲的幸福,終究是場,鏡花水月。

此時候府閨閣裡,黃五娘膝上擱着尚待繡成的嫁衣,看向軒窗之外——歲末就在轉眼了,她迫不及待地開始盼望來年盛夏——與他結髮。

一旁高案上,蓮臺烏硯下,靜靜壓着一支花籤,正是此年六月,行令時得。

曇花含苞,待時而綻。

只無論當時抑或眼前,無人料得,那本就只有瞬息的驚豔,註定不會綻放了。

第六十六章 花簪風波,荷包傳情第五百零七章 諸子弒母?人倫悲劇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籌謀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四百九十章 鴆殺李氏,遷怒旖景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問名第兩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嫗,張或是殷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復寵”,六娘出閨第六百三十六章 總算通信,大勝歸來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陰謀第五百三十一章 只恨當初,不該遇見第兩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喪盡天良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第七百一十五章 轉折一日,忽爲側妃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一百五十三章 閨閣之間,小有芥蒂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兩百一十一章 多方攜手,關健一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聯宗族親,原來是你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籌謀,實難料定第十三章 細紵有跡,花簪無蹤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應招,不妨見面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三章 細論諸女,蹊蹺宋氏第三百三十一章 從此之後,再不分離第一百六十一章 倉促之間,吐露情意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心相許,早在當時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四百零八章 正當得意,貴客駕臨第兩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險,無可選擇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黃氏被斥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順現形第五章 再見故人,深藏愛恨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圓場,各人計量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爭執,風波漸釀第七百四十三章 繾綣懷憂,病勢日沉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爺“耍賴”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峙雙方,狡言不斷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四百一十四章 禍從口出,無端遭妒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機會,能否重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親事定,誰更及時第六十八章 兩相之爭,風雨釀成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三百二十七章 原本“閒談”,卻生驚疑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兩百八十二章 籌資賑災,悍婦下場第三百零六章 一時衝動,惹火燒身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閣,悲喜難明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三百六十章 儲位爵位,各方利益第九十九章 別出心裁,掌管茶樓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審案,世子旁觀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九十二章 誰是棋子,誰是棋手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關注,風浪將來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難雪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兩百二十五章 不過如此,棋高一着第三百七十章 仗勢欺人,欺得徹底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問君知否第三百零一章 解劍待縛,聽之任之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漸涼,男女秋月第六百零五章 慘死秋月,救下夏柯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計,連連告負第六十一章 拋磚引玉,奇恥大辱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七章 娘子撐腰,丫鬟樹威第兩百九十六章 奪秒赴險,爭分勸諫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蹺,指向何處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七十六章 美色誘惑,郎心浮躁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敞心扉,委婉相勸第三百五十一章 彌生之幸,得君傾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黃氏揚眉第兩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議,不料變故第二章 焚書明志,疑惑難解第九十三章 戲裡戲外,誰主浮沉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風暴,暗器脅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攜手合作,並肩共進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個許諾,兩世糾纏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辭奪辯,委實傲奴第七十二章 依偎之間,兒女情長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斷,廷益清白
第六十六章 花簪風波,荷包傳情第五百零七章 諸子弒母?人倫悲劇第七百一十章 顯王示意,子若跪地第三百零三章 婚事未定,已有籌謀第七百六十五章 莞爾之間,有若朝晞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四百九十章 鴆殺李氏,遷怒旖景第一百九十六章 分析案情,忽遇問名第兩百四十五章 瞎眼老嫗,張或是殷第七百二十章 小嫚“復寵”,六娘出閨第六百三十六章 總算通信,大勝歸來第一百八十章 痘疹之疾,抑或陰謀第五百三十一章 只恨當初,不該遇見第兩百六十五章 瞞天過海,喪盡天良第四百六十五章 興師問罪,虎狼之心第七百一十五章 轉折一日,忽爲側妃第兩百六十一章 相隔十里,恨不能見第一百五十三章 閨閣之間,小有芥蒂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兩百一十一章 多方攜手,關健一子第三百八十一章 聯宗族親,原來是你第一百四十九章 未雨籌謀,實難料定第十三章 細紵有跡,花簪無蹤第四百八十八章 良宵切切,兩情無猜第六百一十六章 等着應招,不妨見面第二十四章 雞飛狗跳,銀釵墜井第三章 細論諸女,蹊蹺宋氏第三百三十一章 從此之後,再不分離第一百六十一章 倉促之間,吐露情意第兩百四十一章 兩心相許,早在當時第兩百零八章 各人城府,深淺不一第四百零八章 正當得意,貴客駕臨第兩百八十六章 以身犯險,無可選擇第七百零七章 子若心急,黃氏被斥第四百三十章 謝公壽辰,註定鬧劇第八十一章 史四恍悟、三順現形第五章 再見故人,深藏愛恨第四百零四章 天子圓場,各人計量第一百四十五章 母女爭執,風波漸釀第七百四十三章 繾綣懷憂,病勢日沉第七百一十二章 王妃返家,王爺“耍賴”第一百三十一章 對峙雙方,狡言不斷第五百六十一章 期盼入宮,衛昭之願第四百一十四章 禍從口出,無端遭妒第一百二十六章 若有機會,能否重頭第一百六十七章 化險爲夷,漸入死地第五百三十三章 和親事定,誰更及時第六十八章 兩相之爭,風雨釀成第七百一十三章 添妝之賀,秦氏試探第三百二十七章 原本“閒談”,卻生驚疑第十九章 猝然重逢,果然隔世第一百七十一章 多年怨恨,一朝暴發第兩百六十九章 當面過招,請猜勝負第兩百八十二章 籌資賑災,悍婦下場第三百零六章 一時衝動,惹火燒身第六十二章 再遇高閣,悲喜難明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三百六十章 儲位爵位,各方利益第九十九章 別出心裁,掌管茶樓第三百六十六章 皇子審案,世子旁觀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動,大不尋常第九十二章 誰是棋子,誰是棋手第七百零三章 早有關注,風浪將來第兩百七十七章 已在死路,尚不知悔第一百八十三章 佳人已逝,含冤難雪第四百一十六章 “新婚”次日,“婆婆”逞威第七百一十七章 暖春響雷,猝然當頭第兩百二十五章 不過如此,棋高一着第三百七十章 仗勢欺人,欺得徹底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情深,只望互利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問君知否第三百零一章 解劍待縛,聽之任之第四百二十三章 秋意漸涼,男女秋月第六百零五章 慘死秋月,救下夏柯第七百三十三章 擺開陣勢,好戲開鑼第三百三十七章 反感漸重,浴室意外第六百六十三章 又再中計,連連告負第六十一章 拋磚引玉,奇恥大辱第四百八十六章 飛花渡頭,人約子夜第七章 娘子撐腰,丫鬟樹威第兩百九十六章 奪秒赴險,爭分勸諫第一百七十三章 小小蹊蹺,指向何處第六百二十三章 奇葩皇后,令人歎服第七十六章 美色誘惑,郎心浮躁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敞心扉,委婉相勸第三百五十一章 彌生之幸,得君傾心第六百二十二章 子若“立功”,黃氏揚眉第兩百八十一章 婚事在議,不料變故第二章 焚書明志,疑惑難解第九十三章 戲裡戲外,誰主浮沉第兩百五十一章 再訪喬縣,攻心爲上第六百九十四章 無奈妥協,損兵折將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提謝三,哭笑不得第七百零九章 仲春風暴,暗器脅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攜手合作,並肩共進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個許諾,兩世糾纏第兩百一十八章 亦假亦真,打情罵俏第三百八十四章 強辭奪辯,委實傲奴第七十二章 依偎之間,兒女情長第六百九十三章 王妃智斷,廷益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