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7章:三千對七千(求訂閱)

這也是得知尉黎國的兵馬將會馳援敦煌的時候,於範排斥的原因之一,雙方本就是有些仇怨的,而董武卻是與尉黎國在暗中有所勾連,讓他對董武有了更多的不滿。

“張將軍,敵軍可是有着七千兵馬。”於範提醒道,方纔他之所以提出讓關內的守軍出城與尉黎國的兵馬決一死戰,也是爲了讓張郃能夠安心。

張郃道:“本將軍明白於將軍的意思,晉王帳下,皆是驍勇善戰之士,不過是區區七千的尉黎國兵馬罷了,於將軍且看本將軍如何大破尉黎國的兵馬。”

而今城內的主將乃是張郃,對於張郃的決定,於範有所懷疑,尉黎國的兵馬以驍勇善戰而聞名,以往攻打玉門關的時候,沒少讓玉門關的守軍折損。

關內,三千兵馬聚集,除了大戟士、狼騎之外,其餘皆是步卒,而玉門關原先的守軍亦是出動了千人,不過這些士卒看着張郃麾下的將士鬥志昂揚,有些不解。

三千人對戰七千人,還是勇猛善戰的尉黎國兵馬,甚至於軍中將領看向張郃的目光有些懷疑。

不過跟隨張郃而來的將士卻是有着充足的信心,城外尉黎國的大軍是什麼樣的情況,張郃已經做了簡短的說明,對付這等大軍,他們有着信心取勝,他們的信心是在一場場戰爭的勝利之中歷練出來的。

城外,韓步看着尉黎國的兵馬在關外搦戰,只是暗中搖頭,在這等時候,守軍是不會出戰的,而他要做的就是找到合適的機會,將尉黎國兵馬的具體情況傳遞到關內。

出乎韓步預料的話,關門竟然緩緩的打開。

那延奇見到這一幕,也是有些驚訝,以往的漢軍是什麼模樣,他是極爲清楚的,面對敵軍到來的時候,恨不得能夠將玉門關修建的更高,如今卻是出城與尉黎國的兵馬交戰,這種情況太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了。

且從關門出來的漢軍將士最多不過三千餘人,己方可是有着七千的大軍,這一瞬間,那延奇有一種被輕視的感覺。

漢軍的強大,在西域諸國流傳已久,然而這些年來,大漢在西域諸國的影響越來越小,就如同漢室在手握兵權的諸侯面前一般,他們的實力已經足以撼動長史府。

“不想漢軍竟然這般猖狂,尉黎國的勇士們,跟隨本帥殺上去!”那延奇大喝道,至於說陣前答話,在尉黎國的軍隊中是不存在的,他們需要的是戰場上的勝利,這些年來,漢軍給他們的感覺就是憑藉着玉門關的優勢死守,如今有了機會,他們豈會輕易的放過。

而且在漢軍剛剛出城的時候,大軍就衝上去,能夠佔據更大的優勢,那延奇領兵作戰的時間不短了,這點道理還是明白的,他要在漢軍立足未穩的時候將漢軍擊敗,讓西域諸國之人看看,尉黎國的兵馬是何等的強盛。

張郃見到這一幕,嘴角露出一絲冷笑,既然是敢於出城交戰,自然是有着取勝的把握,而取勝最爲關鍵的便是五百名狼騎,從斥候打探來的情況看,尉黎國的軍中有着一千名騎兵,這等數量的騎兵絕對是恐怖的,然而張郃卻是沒有畏懼。

涼州的騎兵是什麼模樣,他是極爲清楚的,論驍勇,其他諸侯軍中的將士與之相比有着不小的差距,若是論騎兵的實力的話,則是有所不如了,主要是狼騎裝備了馬鐙,這就是在戰場上最爲主要的優勢,五百名狼騎衝鋒起來的威勢,足以將敵軍的陣型撕開。

而敵軍的騎兵若是衝擊大軍的話,憑藉着大戟士的力量,完全能夠阻擋,大戟士乃是重裝步兵,他們平時訓練的內容,更多是對付騎兵,若是一支步卒在對戰騎兵的時候尚且能夠佔據優勢的話,面對步卒的時候可用橫掃來形容,如同呂布軍中的陷陣營、先登死士。

尉黎國的大軍發起衝鋒的時候,張郃率領五百名狼騎發起了進攻,這場戰鬥,他要身先士卒,一舉樹立威名。

尉黎國的大軍在張郃的眼中就是功勞,僅此而已。

最初的時候,尉黎國的兵馬並沒有注意到狼騎的存在,而今見到狼騎之後,神色間的畏懼可想而知,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就是移動的鋼鐵堡壘,面對這等騎兵的時候,尉黎國最爲前方的將士,竟然有一種不知所措,無從下手的感覺。

以張郃爲首的狼騎,就如同一柄利劍,直接的刺入了尉黎國的大軍之中,所過之處,尉黎國的將士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重騎兵一旦戰場上衝鋒起來之後,是何等的強悍。

從玉門關上看去,城外的狼騎如同一道黑色的洪流,所過之處,尉黎國的兵馬紛紛避讓,如同長風破浪一般。

玉門關上,於範注意到關外的一幕幕之後,眼中流露出興奮之色,對於己方的大軍能夠取得戰場上的勝利,有了更大的信心。

這些年來,漢軍的表現給人的感覺是孱弱的,實際上也正是這種情況,使得掌控軍權的諸侯並起,諸侯之間的紛爭是爲了各自的利益,尤其是當諸侯手中的實力達到了一定的地步之後,他們的野心就在逐漸流露出來,在這等情況下,對於涼州的情況,自然很少有諸侯會關注。

在野心面前,沒有所謂的忠臣義士,爲了利益,他們會放棄掉以往的僞裝,成爲漢室眼中的亂臣賊子,如此一來,大漢對於涼州的關注自然就越來越少了,再說涼州經歷過的戰亂太多了,縱然是大漢重新得到了涼州之後又能如何,難道還指望漢室每年能夠給涼州更多的糧草補助嗎。

亂世也有亂世的好處,讓朝廷不用爲了各地的紛爭而擔憂,當然,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會丟失掉更多的東西,諸侯不會放棄手中的利益,朝廷想要重新找回尊嚴,中原更多情況下成爲了交戰的所在。

中原富庶,不比涼州久經戰亂,且民力凋敝,在諸侯的眼中,涼州就是得到之後也沒有用的地方。

第八八七章:中計第二七八章:張燕的決定(求訂閱)第3472章:憋屈不已第3163章:缺乏信心的曹軍將士第4989章:準備突圍第5666章:可怕的晉軍神機營第二一一章:上谷太守的戰書(求訂閱)第4891章:什麼時候向匈奴人出手第5765章:騎兵衝入城內第4318章:晉軍攻破赤谷城(三)第一四七章:步度根低頭第1965章:呂布之怒(下)第3133章:殘酷的現實第四十五章:飛騎露鋒芒第5796章:進攻安關崖關鍵之所在第5247章:犯我大晉者,雖遠必誅第一八九章:文聘守山陽第二九二章:顧雍入幷州(求訂閱)第2808章:重騎兵之威第5101章:考覈方式第5877章:各自佔據一半第一零一三章:懲治將領第3833章:陣前對質第6556章:勝利,帶來的是更大的優勢第5967章:投降氣息蔓延第三零一章:山賊帶路第八八七章:中計第6780章:本王到時會親自指揮第3954章:何不欽定儲君第4887章:厚葬第4936章:王雙第6217章:晉軍攻勢,帶來的困擾第6819章 作戰利器,熱情高漲第1109章:高覽投靠第1677章:三方聯合之策第6003章:恐慌在情理之中第3687章:見司馬懿第1639章:龐德斬將,羌人潰敗第4151章:康居?第六零六章:劍術比試第一一三章:離別前的溫馨(上)第一七五章:青釭劍第一四五章:步度根潰敗第3456章:不成功便成仁第2229章:敗的速度太快第2243章:未曾發現敵軍蹤跡?第5724章:一萬兵馬第6058章:全面爲晉軍騎兵壓制第6123章:覆滅就在旦夕之間第1936章:益州世家第一零七九章:自大的守將第4169章:任命第1872章:識破第1981章:猛火油之作用第4651章:目瞪口呆第5005章:沮授、匈奴單于第3814章:臣羞愧難當第4306章:晉軍已經做好了準備第三五六章:出兵(求訂閱)第3802章:江東軍慌亂第4221章:利器第3322章:百廢待興第5890章:晉軍在戰場上的成就第3729章:一馬當先第1148章:憤怒的劉琦第3618章:拭目以待第3365章:該諸位表現了第四六零章:顏良襲蕩陰第4873章:誓死跟隨將軍對戰敵軍第2903章:決戰(七)第2654章:涼州軍進城第6505章:封神機侯、著書立傳第4065章:烏孫使者的要求第1596章:交待第1874章:孫權的決定第3352章:吾皇萬歲第1787章:學子考覈第4528章:曹操的後人情況如何?第6952章 羅馬貴族,依然相信他們的大帝第3879章:陸遜之見第6199章:援兵,很快就會到來第5032章:封禪的事情關乎重大第3642章:方形坑第1615章:破羌之戰(五)7019.第7019章 進攻安息,再次壯大的開始第九六二章:羣英彙集(求訂閱)第6564章:密切關注羅馬使者動向第4137章:糜竺第3437章:需要的是草原穩定第1389章:臨淄城內的背叛(求訂閱)第6865章 最後的機會第2426章:沙摩柯撤兵第三十二章:奪晉陽第1141章:改服飾第二八六章:打入牢中(求訂閱)第5515章:不認輸的貴霜第6868章 爲晉國皇帝盯上,會有大麻煩第1646章:破白馬羌(下)第2185章:世家的異常第3965章:馬鈞、蒲元、程鐵
第八八七章:中計第二七八章:張燕的決定(求訂閱)第3472章:憋屈不已第3163章:缺乏信心的曹軍將士第4989章:準備突圍第5666章:可怕的晉軍神機營第二一一章:上谷太守的戰書(求訂閱)第4891章:什麼時候向匈奴人出手第5765章:騎兵衝入城內第4318章:晉軍攻破赤谷城(三)第一四七章:步度根低頭第1965章:呂布之怒(下)第3133章:殘酷的現實第四十五章:飛騎露鋒芒第5796章:進攻安關崖關鍵之所在第5247章:犯我大晉者,雖遠必誅第一八九章:文聘守山陽第二九二章:顧雍入幷州(求訂閱)第2808章:重騎兵之威第5101章:考覈方式第5877章:各自佔據一半第一零一三章:懲治將領第3833章:陣前對質第6556章:勝利,帶來的是更大的優勢第5967章:投降氣息蔓延第三零一章:山賊帶路第八八七章:中計第6780章:本王到時會親自指揮第3954章:何不欽定儲君第4887章:厚葬第4936章:王雙第6217章:晉軍攻勢,帶來的困擾第6819章 作戰利器,熱情高漲第1109章:高覽投靠第1677章:三方聯合之策第6003章:恐慌在情理之中第3687章:見司馬懿第1639章:龐德斬將,羌人潰敗第4151章:康居?第六零六章:劍術比試第一一三章:離別前的溫馨(上)第一七五章:青釭劍第一四五章:步度根潰敗第3456章:不成功便成仁第2229章:敗的速度太快第2243章:未曾發現敵軍蹤跡?第5724章:一萬兵馬第6058章:全面爲晉軍騎兵壓制第6123章:覆滅就在旦夕之間第1936章:益州世家第一零七九章:自大的守將第4169章:任命第1872章:識破第1981章:猛火油之作用第4651章:目瞪口呆第5005章:沮授、匈奴單于第3814章:臣羞愧難當第4306章:晉軍已經做好了準備第三五六章:出兵(求訂閱)第3802章:江東軍慌亂第4221章:利器第3322章:百廢待興第5890章:晉軍在戰場上的成就第3729章:一馬當先第1148章:憤怒的劉琦第3618章:拭目以待第3365章:該諸位表現了第四六零章:顏良襲蕩陰第4873章:誓死跟隨將軍對戰敵軍第2903章:決戰(七)第2654章:涼州軍進城第6505章:封神機侯、著書立傳第4065章:烏孫使者的要求第1596章:交待第1874章:孫權的決定第3352章:吾皇萬歲第1787章:學子考覈第4528章:曹操的後人情況如何?第6952章 羅馬貴族,依然相信他們的大帝第3879章:陸遜之見第6199章:援兵,很快就會到來第5032章:封禪的事情關乎重大第3642章:方形坑第1615章:破羌之戰(五)7019.第7019章 進攻安息,再次壯大的開始第九六二章:羣英彙集(求訂閱)第6564章:密切關注羅馬使者動向第4137章:糜竺第3437章:需要的是草原穩定第1389章:臨淄城內的背叛(求訂閱)第6865章 最後的機會第2426章:沙摩柯撤兵第三十二章:奪晉陽第1141章:改服飾第二八六章:打入牢中(求訂閱)第5515章:不認輸的貴霜第6868章 爲晉國皇帝盯上,會有大麻煩第1646章:破白馬羌(下)第2185章:世家的異常第3965章:馬鈞、蒲元、程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