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7章:厚葬

左賢王親自出戰,對於匈奴的將士來說是極大的刺激,左賢王可是匈奴部落的勇士,昔日率領匈奴部落的騎兵,在戰場上取得了一場場的勝利。

現如今跟隨在左賢王的身後征戰,對於匈奴的將士來說,也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手起刀落,一名康居士卒尚且沒有擡起手中的兵刃,就爲左賢王直接斬殺,乾脆利索的出手,讓衝殺而來的匈奴士卒振奮不已。

這就是他們部落的勇士,就算是康居的大軍在最後的關頭,進行着拼死的抵抗,這樣的抵抗,又會有着多少的意義呢,最終還是要在匈奴大軍的進攻下承受失敗的。

接連斬殺三名康居的士卒之後,左賢王的臉龐上滿是鮮血。

戰爭,激起了左賢王內心的鬥志,他是匈奴部落的勇士,在面對戰爭的時候,從來沒有過退卻,現如今也是如此,必須要讓康居的將士在這場交戰中感受到匈奴人的厲害。

這樣一來的話,以後匈奴人統治康居的時候,就不會有着更多的反抗,與晉軍治理敵軍城池的手段不同,匈奴人崇尚的是強者,在他們看來,反抗之人就要受到相應的懲處,最好是讓這些人有着更多的死傷,這樣的話,才能讓他們更加的服帖。

理念的不同,他們選擇的方式就會有着諸多的不同之處。

血腥的殺戮,能夠在治理地方的時候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但是一味的殺戮,並不能在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會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治下子民的反感,當這樣的反感積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就會爆發叛亂。

晉軍在進攻敵軍的時候是兇猛的,但是在治理城池的時候,卻是有着溫柔的手段。

強硬與溫柔結合在一起之後,治理城池會更加的迅速。

當然,這等時候,晉國的官員不會告知匈奴人如何更好的治理地方。

匈奴人與康居人之間是有着仇怨的,之前戰爭的進行,讓匈奴多少部落遭受到了損失,讓更多的康居士卒在這樣的過程中付出代價,是有着很大的必要的。

左賢王親自率領大軍衝鋒,在更大程度上鼓舞了匈奴將士的鬥志,他們在應對敵軍的時候,有着更爲瘋狂的表現,最爲明顯的結果就是康居將士不斷的倒下。

一名名士卒的身死,讓塔坨沒有更多的畏懼,這場交戰開始之前,他就已經心存死志,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不會任由敵軍將士在城內任意妄爲,就算是付出性命的代價又有何妨,讓敵軍明白康居的尊嚴是不容踐踏的。

有些時候,死亡並不可怕,關鍵是這樣的死亡之後,會有着什麼樣的結果。

對戰敵軍,拼死奮戰,讓敵軍能夠感受到己方的頑強鬥志,甚至對於以後的交戰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兩軍交鋒之前,爲何軍中的將領要鼓舞軍中將士,就是因爲他們的鬥志會在接下來的交戰中,產生很大的幫助。

如果當前高鹽城內的守軍,沒有爲康居王抽調的話,塔坨是有着足夠的信心阻擋匈奴大軍的進攻的。

軍中雖說補充了青壯,並且經過了簡單的訓練,想要他們在作戰的過程中有着更加頑強的鬥志的話,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當戰事陷入到比較艱難的時候,這些青壯是很容易出現逃跑的情形的。

再說這樣的狀況,放到普通將士的身上,想要從戰場上離開是很正常的。

匈奴大軍的兇猛進攻,給康居的守軍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

能夠在這種時候人,仍舊選擇在戰場上頑強堅持的將士,是不會輕易的退卻的。

塔坨手持長槍,亦是加入了戰鬥。

雙方不斷有將士倒在血泊之中,總體上來說,卻是康居方面處於弱勢。

四目相對,塔坨和左賢王從彼此的目光之中看到的是熊熊燃燒的鬥志,從對方的裝束上,他們能夠感受到的彼此身份的不凡。

無論是塔坨還是左賢王在家進攻的時候,周邊都是有着不少軍中將士的保護的,如此一來的話,身份上的事情,很容易就能判斷的。

左賢王緊了緊手中的長刀,向着塔坨快步而來。

塔坨的長槍微微一抖,迎戰左賢王。

不少將士將目光投向了兩人交戰的地方,如果塔坨能夠獲得勝利的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阻擋匈奴大軍的進攻,當然,說的是一定程度,並非是阻擋住匈奴大軍的攻勢。

戰爭進行到現在,其實結果已經註定了,就算是塔坨有着再英勇的表現,想要將匈奴大軍從城內趕出去,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兩軍的主要將領,在這等時候對戰,吸引的是更多將士的關注,他們希望己方的將領能夠在這樣的對戰中取得勝利。

兩人的戰意,在前行的過程中不斷的攀升,左賢王乃是匈奴猛將,塔坨在康居軍中也是有名的將領。

長槍與長刀碰撞在一起,迸濺點點火花,迅速分開之後,長刀和長槍分別向着對方的胸膛而去。

不管是左賢王還是塔坨,都是從征戰中磨練出來的將領,他們的招式或許沒有什麼太過高明的地方,但是這樣的招式,在戰場上往往是最爲實用的,能夠以最爲簡短的方式解決敵軍的性命,纔是最爲有效的手段。

左賢王從塔坨的神色間看到是堅定和瘋狂,微微一愣之後,當即收刀,阻擋住了長槍的攻勢,康居的大軍如今已經陷入到了危險的境地,隨時有可能爲匈奴大軍攻破,但是左賢王的處境就不同了,他在匈奴軍中是赫赫有名的存在,地位崇高,可不想在對陣敵軍將領的時候身死。

而塔坨擺明了是心存死志,與這樣的將領對戰的時候,一身實力往往發揮不出八成。

拼命之人,在作戰的時候是不會畏懼死亡的,在這一點上,左賢王已經輸了三分。

長刀與長槍不斷的碰撞,招式的變化越來越快,簡單明瞭的招式,在兩人的手中仿若蘊含了無窮的力道一般。

塔坨暗中深吸一口氣,與左賢王的對戰,給了他很大的壓力,左賢王的一招一式,可是蘊含着很強悍的力道,稍有不慎,就會爲左賢王手中的長刀將長槍盪開,這樣的交鋒中,一旦長槍被盪開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景是能夠想象的。

長槍的招式變化,比之長刀要更加的精妙一些,但左賢王豈會是易於之輩,仗着力道上的優勢,與塔坨不斷的遊鬥,消耗着塔坨的體力。

在之前的對戰中,塔坨就曾不止一次的出手,力量上的消耗還是比較大的,此時對戰左賢王,肯定是有着劣勢的。

轉眼之間,兩人已經交手超過了三十合。

塔坨的面色漲紅,但仍舊堅持與左賢王的戰鬥。

左賢王看向塔坨的目光中,亦是有了一絲敬佩,不管塔坨處於什麼樣的情景,又是有着什麼樣的想法,僅僅是塔坨展現出來的武藝,都是值得稱道的。

匈奴軍中有着不少的勇士,但是能夠與左賢王對戰如此多招式而不落敗的將領是屈指可數的。

然而左賢王明白,想要在這等時候招攬塔坨進入匈奴軍中,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從塔坨的表現來看,分明是對康居有着絕對的忠誠,得到這樣的將領的效忠,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既然如此,左賢王也就沒有留手的必要了,只要將塔坨殺死,這場攻城戰就能宣告結束了。

暴喝一聲,左賢王手中的長刀直接盪開了塔坨的長槍,而後長刀以無可匹敵之態勢直接劈砍向塔坨的胸膛。

刀光一閃,塔坨身上的鎧甲,沒能阻擋住長刀進攻的時候所帶來的威勢,直接裂開,塔坨的長槍和左賢王的長刀,皆是百鍊鋼鍛造而成,鋒利程度可想而知。

血如泉涌,塔坨以長槍駐地,堅持不倒,看向左賢王的神色滿是仇視。

左賢王喝道:“進攻,不需要俘虜。”

匈奴大軍進攻康居的城池,就是外來的入侵者,肯定會遭受到康居將士的拼死反抗,在這等時候,更多的斬殺康居的將士,對於以後城池的穩定是有着好處的,而匈奴大軍進入城內之後,能夠縱情的劫掠,這也是許多匈奴的將士最爲希望看到的情景。

劫掠的物資之中,有着不少是歸屬他們自己所有的,有了這些財富之後,回到匈奴部落之後,他們能夠過上比較安逸的生活,甚至會讓所在的部落得到更多的好處,尤其是匈奴軍中的將領,更加喜歡的就是在敵軍的治下進行劫掠了。

長刀帶起一抹鮮血,塔坨的頭顱,直接爲左賢王一刀劈砍而下。

塔坨仍舊保持着站立的姿勢,想要在匈奴大軍進攻的時候,做出抵抗的動作已經不能。

“將此人的屍體收斂起來,厚葬。”左賢王道。

不管怎麼說,塔坨是爲了康居城池的穩定而戰,塔坨在交戰中表現出來的氣勢和意志,讓左賢王頗爲認同,這種認同,是不會有着陣營的分別的,純粹是武將對於武將的欣賞。

塔坨戰死之後,康居軍中的將士雖說仍舊有着不少的堅持,但是在如狼似虎的匈奴士卒面前,他們的抵抗是脆弱的。

康居的主力被消滅之後,匈奴大軍一擁而入,他們要在高鹽城內,盡情的狂歡,釋放戰爭所帶來的壓力。

高鹽城內的康居子民,此時正在經受着巨大的挑戰,雖說不少的子民正在逃離高鹽城,但是他們的逃離在匈奴將士的面前,顯得是那般的不堪一擊,走出家門的百姓率先受到了攻擊。

攜帶出來的物資,直接爲匈奴的士卒瓜分。

當城門被清理乾淨,晉軍將士進城之後,呂布的耳邊縈繞着喊殺聲,街道上隨處可見屍體,這些屍體之中,不僅有着康居士卒的,還有着普通百姓的。

這就是殘酷的戰爭,如果不能阻擋住敵軍的進攻的話,就意味着己方的城池將會遭受敵軍的劫掠。

匈奴人的行徑是殘忍的,這就是敵人攻破城池之後帶來的危害。

晉軍之中的將領對於這一切表現的比較冷漠,征戰疆場多年的將領,見識過太過殘酷的戰爭,但是晉軍的士卒,對於匈奴大軍的行徑有些不恥,以往晉軍攻破城池之後,可是不會有着如此的舉動,他們在對待城池內的百姓的時候,也是比較和善的,當然,如果有敵軍治下的子民站起來反抗的話,軍中的將士是不會有絲毫的猶豫的。

“告知匈奴單于,高鹽城到王城的三座城池,歸屬晉軍所有。”呂布道。

典韋得令而去,呂布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要告訴匈奴人,在進入城內之後,不要太過放肆,以後高鹽城是屬於晉軍的。

雖說這樣的舉動有些霸道,這也是強悍的實力所帶來的,如果匈奴人有所不滿的話,大可以前來詢問呂布,晉國的皇帝會給他們滿意的答案的。

晉軍將士征戰多年,什麼樣驕傲的敵軍沒有見到過,當初晉軍與烏孫大軍合作的時候,受到烏孫騎兵的挑釁,晉軍的騎兵給予了烏孫騎兵狠狠的教訓,讓烏孫騎兵見到晉軍騎兵的時候,不敢有絲毫的放肆。

絕對的實力所帶來的好處,是尋常軍中的將士難以想象的,晉軍將士的驕傲,也是如此。

多少殘酷的戰爭中,晉軍將士走了過來,面對敵軍的時候,晉軍將士的驕傲,更是不會容許他們有着絲毫的後退。

如果有敵軍攻入晉軍的城池,感受到的將會是晉軍的瘋狂抵抗和晉國子民的對於軍中將士的支持。

匈奴將士在城內瘋狂的劫掠,這樣穩定勝利,對於軍中的將士來說有着很大的刺激,仿若通過這樣的劫掠,能夠讓他們在戰爭中帶來的壓力得到徹底的釋放一般。

典韋率領百名親衛騎兵來到匈奴軍中,並沒有受到絲毫的爲難,而今匈奴大軍與晉軍是聯盟的關係,並且在聯盟的過程中,晉軍的將士是有着不低的地位的,所以匈奴將士在面對晉軍的時候,是比較慎重的。

第九八二章:飛騎突襲霹靂車第三四六章:槍下留人(求訂閱)第3884章:保證內城的安全第2698章:交鋒第3404章:求情甄宓第6698章:戰爭,爲晉國壯大的方式之一第2557章:呂布稱帝第5120章:丹陽兵,藤甲兵第6920章 莫大的諷刺第4270章:讓晉軍之威名遍佈大宛第5920章:晉軍強悍帶來的刺激第1453章:世家捐資產第3681章:爲本使做主第5850章:都是貴霜所第5608章:晉國軍隊,讓貴霜人認識到了危險第2470章:恭迎晉王(求訂閱)第一零七五章:高覽撤兵,鄴城震盪(求訂閱)第6594章:羅馬使者對匠作坊的興趣第6841章 牀弩上前第5962章:局勢危險帶來的衝擊第八三八章:冀州甄家第6019章:損失慘重又如何?出擊第四六八章:牀弩之威(求訂閱)第4312章:相大祿前來第3555章:破口大罵第4292章:大將軍,大王有請第七五九章:公孫康敗走第4486章:休怪我等不義第2481章:艱難的抉擇第2733章:屬下無能(求訂閱)第3826章:一切聽從都督吩咐第4404章:顧雍、耶可汗第4812章:究竟是意欲何爲?第五五九章:撤第4730章:會激起什麼樣的火花呢第6322章:到了王城,未必沒有機會第1976章:不服輸的劉備(求訂閱)第5459章:確定了征戰事宜第一四八章:郭嘉歸心第一零八章:任命郭嘉第4097章:本王不能鬆口第七七三章:龐德之計第5415章:圖拉多再次前來第2473章:本王不能坐視不理第3818章:喜出望外第5843章:傳令高順、鞠義進攻第3441章:黃忠之言第2359章:飛騎進攻第6658章:羅馬使者心情低沉第3643章:不安的感覺第3563章:親征第4992章:噩夢第3861章:帳外有人求見第5979章:白馬義從衝擊第3004章:降者不殺第3088章:陳登第6544章:如何割讓給晉國?第3022章:決戰曹軍(一)第3272章:燒掉所有糧草輜重第6919章 中軍混亂第六十四章:交談第五四六章:督察巡察第6453章:選擇,在預料之中第1672章:對壘第5024章:文長切莫懈怠啊第6871章 羅馬人的傲氣第5097章:對三眼神銃的嚮往第3254章:垂涎交州第2024章:懲罰第6881章 羅馬人的高傲,終究要付出代價第3472章:憋屈不已第五零七章:伏兵(求訂閱)第七八四章:鮮卑欲聯合第6613章:羅馬使者、安息使者求見第5232章:請求聖上懲處第6765章:應對羅馬人還不是手到擒來第2700章:幽州軍的恐怖第二九七章:賈詡勸徐晃第2265章:發起衝鋒(求訂閱)第3734章:不能掉以輕心第1280章:風聲鶴唳第1647章:奪城之策第2853章:迎戰第2406章:勸說(求訂閱)第5189章:態度第四一零章:再入襄陽第2112章:本王會一會翼德第2969章:何人前往下戰書第6303章:一輪進攻,心神緊繃第六一二章:臨近春節第3759章:某願意前往一試第六一八章:神璃第4582章:必須要讓匈奴人付出代價第3373章:已經研製出來第1737章:韓遂(求訂閱)第二八零章:呂布大婚第4637章:貴山城7007.第7007章 安息高層忽略了晉國皇帝的野心第4926章:騎兵衝擊第3004章:降者不殺
第九八二章:飛騎突襲霹靂車第三四六章:槍下留人(求訂閱)第3884章:保證內城的安全第2698章:交鋒第3404章:求情甄宓第6698章:戰爭,爲晉國壯大的方式之一第2557章:呂布稱帝第5120章:丹陽兵,藤甲兵第6920章 莫大的諷刺第4270章:讓晉軍之威名遍佈大宛第5920章:晉軍強悍帶來的刺激第1453章:世家捐資產第3681章:爲本使做主第5850章:都是貴霜所第5608章:晉國軍隊,讓貴霜人認識到了危險第2470章:恭迎晉王(求訂閱)第一零七五章:高覽撤兵,鄴城震盪(求訂閱)第6594章:羅馬使者對匠作坊的興趣第6841章 牀弩上前第5962章:局勢危險帶來的衝擊第八三八章:冀州甄家第6019章:損失慘重又如何?出擊第四六八章:牀弩之威(求訂閱)第4312章:相大祿前來第3555章:破口大罵第4292章:大將軍,大王有請第七五九章:公孫康敗走第4486章:休怪我等不義第2481章:艱難的抉擇第2733章:屬下無能(求訂閱)第3826章:一切聽從都督吩咐第4404章:顧雍、耶可汗第4812章:究竟是意欲何爲?第五五九章:撤第4730章:會激起什麼樣的火花呢第6322章:到了王城,未必沒有機會第1976章:不服輸的劉備(求訂閱)第5459章:確定了征戰事宜第一四八章:郭嘉歸心第一零八章:任命郭嘉第4097章:本王不能鬆口第七七三章:龐德之計第5415章:圖拉多再次前來第2473章:本王不能坐視不理第3818章:喜出望外第5843章:傳令高順、鞠義進攻第3441章:黃忠之言第2359章:飛騎進攻第6658章:羅馬使者心情低沉第3643章:不安的感覺第3563章:親征第4992章:噩夢第3861章:帳外有人求見第5979章:白馬義從衝擊第3004章:降者不殺第3088章:陳登第6544章:如何割讓給晉國?第3022章:決戰曹軍(一)第3272章:燒掉所有糧草輜重第6919章 中軍混亂第六十四章:交談第五四六章:督察巡察第6453章:選擇,在預料之中第1672章:對壘第5024章:文長切莫懈怠啊第6871章 羅馬人的傲氣第5097章:對三眼神銃的嚮往第3254章:垂涎交州第2024章:懲罰第6881章 羅馬人的高傲,終究要付出代價第3472章:憋屈不已第五零七章:伏兵(求訂閱)第七八四章:鮮卑欲聯合第6613章:羅馬使者、安息使者求見第5232章:請求聖上懲處第6765章:應對羅馬人還不是手到擒來第2700章:幽州軍的恐怖第二九七章:賈詡勸徐晃第2265章:發起衝鋒(求訂閱)第3734章:不能掉以輕心第1280章:風聲鶴唳第1647章:奪城之策第2853章:迎戰第2406章:勸說(求訂閱)第5189章:態度第四一零章:再入襄陽第2112章:本王會一會翼德第2969章:何人前往下戰書第6303章:一輪進攻,心神緊繃第六一二章:臨近春節第3759章:某願意前往一試第六一八章:神璃第4582章:必須要讓匈奴人付出代價第3373章:已經研製出來第1737章:韓遂(求訂閱)第二八零章:呂布大婚第4637章:貴山城7007.第7007章 安息高層忽略了晉國皇帝的野心第4926章:騎兵衝擊第3004章:降者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