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三章:與諸葛亮之談

“老夫也曾聽人言,襄陽有臥龍鳳雛,二人得一人可安天下?”蔡邕問道,語氣中難免有質疑,畢竟這話說的太過驚世駭俗了。

司馬徽臉色微微一紅,這樣的話從蔡邕的口中說出來,給人的感覺總歸是沒有那麼好的“伯喈先生見笑了,不過是外人亂傳罷了,當不得真,當不得真。”

“未及弱冠,便有如此才華,若是孔明肯留在晉陽,老夫願意傾囊相授。”蔡邕亦是看出了司馬徽的窘迫,卻是將目光投向了諸葛亮。

諸葛亮心中一動,蔡邕是當世的大儒,能夠拜在他的門下,對於一名文人來說有着莫大的吸引力,這也是即便呂布在士子中名聲不好,依舊有士子前往幷州效命的原因,他們更多是看在了蔡邕的顏面上,且蔡邕編撰《漢書》,名氣更上一層。

“多謝蔡大家賞識,在下願意跟隨恩師回荊州。”諸葛亮稍作深思,便回絕了,若是幷州的統治者換成是袁紹的話,他定然會慎重的考慮一番。

蔡邕嘆息道:“如此也好。”他豈會看不出呂布對於諸葛亮的重視,這番話也是爲了呂布着想。

“恩師年邁,不若由弟子送他們一程。”呂布道。

司馬徽面色微變,經過諸葛亮的分析之後,他最爲害怕的莫過於見到呂布。

蔡邕聞言點了點頭“德操先生,相送之事就由奉先來辦,來日若是再到晉陽,老夫定與德操長談。”

“有勞晉侯了。”諸葛亮上前行禮道,有蔡邕出面,他的意圖就已經達到了,呂布就算是再不顧天下人的看法,也要顧及蔡邕。

“天色已晚,爾等也不急在一時,今晚本侯在侯府設宴,還望德操先生等人能夠前往。”呂布笑道:“明日定會送爾等離開幷州。”

呂布離開後,司馬徽也是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之處,見諸葛亮從始至終都泰然自若,欣慰不已。

“主公,水鏡山莊之人恐怕不願意幷州。”賈詡道。

“本侯何嘗不知,否則他們也不會請恩師相送了。”呂布道。

是夜,侯府內燈火通明,但凡是被呂布邀請的,也是在晉陽有頭有臉的人物,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呂布輕咳一聲道:“德操先生與水鏡山莊的士子能夠不遠前往晉陽,本侯甚爲感激,不知德操先生如何看待幷州?”

見衆人將目光投來,司馬徽放下酒盞笑道:“晉侯治下,百姓安定,軍力強盛,實乃是大漢之幸也。”

“德操先生謬讚了。”呂布大笑道。

“此乃本侯帳下謀士賈詡,賈文和,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不知與德操先生口中的臥龍鳳雛相比如何?”呂布問道。

場內的衆人聽到這番話,頓時明白,這是幷州與水鏡山莊的交鋒開始了,對於司馬徽口中的臥龍鳳雛,他們也是不以爲意的,之前從未聽說過二人的名聲,而諸葛亮不過是一個年輕人罷了。

司馬徽輕撫鬍鬚笑道:“晉侯麾下賈文和,老朽有所耳聞,但是孰強孰弱,卻是不好定論。”事關門下弟子的名譽,他自然不會示弱。

“如此就只有來日戰場之上方能比較一二了。”呂布似笑非笑的說道。

司馬徽神色一緊,拱手道:“晉侯說笑了,同爲大漢之人,自當攜手振興大漢。”

宴席散去之後,呂布卻是將諸葛亮留了下來,未曾與諸葛亮深談,他也不能確定到底諸葛亮是不是如同傳說中那般有着驚天地泣鬼神的能力。

看着面前面龐稍顯稚嫩,但是雙目炯炯有神的諸葛亮,呂布笑道:“孔明無需拘束,此處就你與本侯。”

諸葛亮神態自若的行了一禮,而後在呂布面前落坐。

“孔明想必明白本侯之意,諸葛家本侯亦是有所耳聞。”呂布緩緩道。

諸葛亮拱手道:“草民愚鈍。”畢竟是在晉陽,凡事都需更加的謹慎。

“孔明,以你觀之,這天下大勢將會如何?”呂布問道。

諸葛亮眉頭緊皺,旋即笑道:“晉侯心中自有定論,又何必詢問草民呢。”

“此間之話,不會爲外人所知,以本侯觀之,天下大勢,合久必分,漢室腐朽,黃巾起,諸侯擁兵自重,不聽朝廷號令,長此以往,無人知漢室矣,本侯起於卒伍,不及飽學之士,卻也心懷天下百姓,若是這世道,不能讓百姓生存,本侯便破了這世道。”

諸葛亮心神一凜,呂布的這番話,展現出了濃濃的自信,破了這世道,說難聽點就是有不臣之心,然而此時即便是朝廷知道,又能如何,荊州甚至專門派遣使者前往幷州道賀,由此可見呂布在劉表心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晉侯之志,草民不及矣。”諸葛亮道。

呂布眯眼打量了諸葛亮片刻緩緩道:“既然孔明不願意說,本侯便一併說了吧,荊州闇弱,聖上垂垂老矣,且聖上寵愛小皇子,至今未立太子,荊州上下人心浮動,一旦聖上有恙,則荊州勢必亂矣,且荊州討伐袁術之後,軍力凋敝,應付江東尚且稍顯不足,遑論號令諸侯了。”

諸葛亮暗中點頭,呂布的這番話很有道理,對於荊州,他也是不大看好的,劉表沒有強力的手腕,在繼承大統之前,一直是捲縮在荊州,最大的一次出手也是將曹操得罪了,且劉表對於荊州的統治也不是完全的,在宛城有張繡的兵馬駐紮,更多是劉表爲了抵禦曹操之故,在豫州倒是有華雄在,不想華雄爲曹操所破,流亡徐州。

“兗州曹操不可小覷,此人有雄才大略,用兵如神,來日天下定會有其一席之位,其手中有劉虞之子劉和,傳國玉璽就可能在其手中,若是荊州有變,奉劉虞之子繼承大統,號令諸侯,勢不可擋也。”

諸葛亮也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秘聞,曹操攻破壽春,他也猜測過曹操的手中會有傳國玉璽,但是曹操想要擁立劉和繼承大統和荊州對抗,豈不是說曹操想要對荊州動手,不過這也僅僅是呂布的猜測罷了。

第6946章 阿納多山見陸遜第4980章:兵貴神速第3424章:忌憚第5740章:這是晉軍的圈套第2465章:兩軍相遇第6582章:羅馬使者,怒不可遏第5397章:末將不辱使命第4055章:西域諸國以北的匈奴人第6951章 阿納多山:爲了安息穩定,盡心盡力第2365章:蠻人也會用計謀第2677章:典韋的任務第6899章 勝利的可能微乎其微第2687章:刀門建功第3775章:牽制第3646章:不惜一切代價第6006章:晉軍突破的影響很大第4815章:正是安息帝國的機會第1131章:強力手段第2791章:心情凝重第6255章:沒有面對晉軍的勇氣第六一五章:整治第1274章:張衛駐守陽平關(求訂閱)第4622章:康居王的信心源泉第八零八章:內應第6383章:貴霜勝利的難度很大第2141章:悽慘的劉備第2781章:交鋒第5667章:火光綻放安關崖第5725章:給晉軍一個深刻的教訓第一零四六章:魏延出兵第3961章:感嘆第3392章:不好的信號第2442章:攻破城池第6318章:王城,遙遙在望第一零一二章:呂布之威(求訂閱)第2945章:攻城第八三九章:封爲大將軍第5136章:王越發現第1525章:法正之死(求訂閱)第3187章:不得出城迎戰第1309章:孟達的選擇第2832章: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1121章:馬騰逃走讓隴關(求訂閱)第6350章:晉軍想要的是更大的好處第九六九章:韓遂的抉擇第2573章:若與曹軍開戰第九十八章:煤?第6723章:晉國發展態勢,不容破壞第1654章:青禾第4541章:黃忠的請求第6648章:謹遵太子令第八二三章:陳登獻計第2644章:如何破滎陽第1141章:改服飾第6340章:耶可汗陷入危機第七七零章:高句麗出兵第六三四章:陳到得秦弩第5317章:羅馬帝國之人亦是驕傲的第一七一章:虎豹騎第5272章:需要尋求幫助的貴霜7080.第7080章 此戰不容有失第1640章:選擇第5815章:主帥,就是軍中的一面旗幟7006.第7006章 空前巨大的壓力第3678章:狂妄之極第五四六章:督察巡察第4465章:趙功前來第5653章 神機營之進攻第七二三章:烏桓軍第1212章:趙雲會馬超(求訂閱)第4002章: 濃濃的煙霧第3243章:感受長安變化第4917章:高下立判第五六九章:恭喜侯爺第1369章:楊鳳身死,黑山騎兵潰敗第1142章:荊州之動盪第5085章:顧雍的建議第2639章:處置夏侯蘭第4529章:呂布見兩方使者第6757章:派遣使者彰顯大國風度第八二八章:北海的危機(求月票)第2776章:對策(求訂閱)第2079章:猛火油之厲害第1628章:追擊賊寇第1455章:戰事緊急(下)第5012章:郭嘉舉薦司馬懿第6842章 火炮怒吼第2383章:面色慘白第3774章:命令下達第2232章:大軍出動第6521章:此言大妙第2772章:冀州消息第1494章:鮑隆突襲第2334章:打探消息(求訂閱)第2594章:司馬懿之謀(求訂閱)第6806章 安息人的機會第2112章:本王會一會翼德第6225章:晉軍帶來的麻煩第3823章:晉軍遠道而來,必然疲敝第5953章:準備迎戰
第6946章 阿納多山見陸遜第4980章:兵貴神速第3424章:忌憚第5740章:這是晉軍的圈套第2465章:兩軍相遇第6582章:羅馬使者,怒不可遏第5397章:末將不辱使命第4055章:西域諸國以北的匈奴人第6951章 阿納多山:爲了安息穩定,盡心盡力第2365章:蠻人也會用計謀第2677章:典韋的任務第6899章 勝利的可能微乎其微第2687章:刀門建功第3775章:牽制第3646章:不惜一切代價第6006章:晉軍突破的影響很大第4815章:正是安息帝國的機會第1131章:強力手段第2791章:心情凝重第6255章:沒有面對晉軍的勇氣第六一五章:整治第1274章:張衛駐守陽平關(求訂閱)第4622章:康居王的信心源泉第八零八章:內應第6383章:貴霜勝利的難度很大第2141章:悽慘的劉備第2781章:交鋒第5667章:火光綻放安關崖第5725章:給晉軍一個深刻的教訓第一零四六章:魏延出兵第3961章:感嘆第3392章:不好的信號第2442章:攻破城池第6318章:王城,遙遙在望第一零一二章:呂布之威(求訂閱)第2945章:攻城第八三九章:封爲大將軍第5136章:王越發現第1525章:法正之死(求訂閱)第3187章:不得出城迎戰第1309章:孟達的選擇第2832章: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1121章:馬騰逃走讓隴關(求訂閱)第6350章:晉軍想要的是更大的好處第九六九章:韓遂的抉擇第2573章:若與曹軍開戰第九十八章:煤?第6723章:晉國發展態勢,不容破壞第1654章:青禾第4541章:黃忠的請求第6648章:謹遵太子令第八二三章:陳登獻計第2644章:如何破滎陽第1141章:改服飾第6340章:耶可汗陷入危機第七七零章:高句麗出兵第六三四章:陳到得秦弩第5317章:羅馬帝國之人亦是驕傲的第一七一章:虎豹騎第5272章:需要尋求幫助的貴霜7080.第7080章 此戰不容有失第1640章:選擇第5815章:主帥,就是軍中的一面旗幟7006.第7006章 空前巨大的壓力第3678章:狂妄之極第五四六章:督察巡察第4465章:趙功前來第5653章 神機營之進攻第七二三章:烏桓軍第1212章:趙雲會馬超(求訂閱)第4002章: 濃濃的煙霧第3243章:感受長安變化第4917章:高下立判第五六九章:恭喜侯爺第1369章:楊鳳身死,黑山騎兵潰敗第1142章:荊州之動盪第5085章:顧雍的建議第2639章:處置夏侯蘭第4529章:呂布見兩方使者第6757章:派遣使者彰顯大國風度第八二八章:北海的危機(求月票)第2776章:對策(求訂閱)第2079章:猛火油之厲害第1628章:追擊賊寇第1455章:戰事緊急(下)第5012章:郭嘉舉薦司馬懿第6842章 火炮怒吼第2383章:面色慘白第3774章:命令下達第2232章:大軍出動第6521章:此言大妙第2772章:冀州消息第1494章:鮑隆突襲第2334章:打探消息(求訂閱)第2594章:司馬懿之謀(求訂閱)第6806章 安息人的機會第2112章:本王會一會翼德第6225章:晉軍帶來的麻煩第3823章:晉軍遠道而來,必然疲敝第5953章:準備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