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六章:督察巡察

蔡琰見此,盈盈行禮道:“妾身先行告退。”

“昭姬就在此處聽聽也是無妨,日後也便於教導學堂內的學子。”呂布笑道。

蔡邕的嘴角動了動,但是看到女兒滿懷期待的眼神,他只好將想說的話憋了回去,在他看來,女子相夫教子即可,無需太多的才華,偏偏自己的女兒博學多識。

蔡琰小心的打量了蔡邕一眼,乖巧的站在了呂布的身旁。

“恩師,學生在河內之時,曾見到很多不好的情況,如鄉里的三老、薔夫、遊繳,甚至是亭長與賊寇沆瀣一氣,爲了從賊寇的手中獲取利益,不惜一切手段,不少百姓因此而流落他鄉,此類情況,在治下定然還是有很多的,幷州雖然一直致力於剷除賊寇,但是涌入幷州的難民如此多,仍舊會有窮兇惡極之徒鋌而走險,最讓學生擔憂的是,地方官員仗着官職在身,不顧百姓,欺壓之事,更是尋常,若是縣鄉亭如此,豈能讓百姓真正的安定,還請恩師爲學生解惑。”

蔡邕沉默良久嘆道:“爲師也知曉奉先是真心爲了百姓,否則也不會有那番驚人的水舟之論,自古以來,君王皆是注重百姓,但是下面的官員真心爲民者卻是寥寥無幾,更多的是爲了家族的利益,若是在其他諸侯的治下,這樣的事更是屢見不鮮了,然而這種制度已經延續了數百年。”

“欲要改變,何其難也。”

蔡琰也是目露沉思之色,她讀過的書很多,但大多也是如何治理,若是一個地方上的三老等人聯合在一起,就算是幷州的政策再好,百姓也不能得到任何的實惠,欺上瞞下,就是他們行爲的最好詮釋。

“恩師,學生想在各郡、縣、鄉設立監察機構,專門負責清查官員中的宵小之輩,不知恩師以爲如何?”呂布緩緩道,這個想法他已經醞釀很久了,地方官員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張膽的侵害百姓的利益,皆是因爲缺乏有力的監督,似郡守以上的官員就收斂了很多,主要是因爲在暗中有督察府的存在,他們可不想被督察府請去喝茶。

“夫君此計雖好,但這些負責監察的官員到了地方之後,豈不是處處受人排擠,難以長久。”蔡琰道。

蔡邕也是點了點頭,打內心裡,他是不想要改變祖宗定下來的規矩的,郡縣鄉亭,自古以來皆是如此,若是擅自改變,定然會引來儒生的口誅筆伐,且明目張膽的改變大漢的制度,在外人眼中就是有不臣之心的舉動。

“學生亦是想到了這一點,恩師應當知曉在幷州有督察府的存在,他們負責監察官員不法,若是地方上負責監察的官員,只是聽從督察府的命令,而不歸於地方官員呢。”呂布道。

蔡邕皺眉沉思,不可否認,呂布的方法的確很好,督察府的事情他也聽說了,只是督察府在幷州很神秘,連辦公的府邸都沒有,至於說督察府內有什麼人,尋常官員更是不知道的,督察府可以說是懸在呂布治下官員頭上的一柄利劍,諸侯只知其名,卻不知督察府之人,倒也沒有落人口實。

“奉先此策雖好,但是到了地方之後,難保這些官員不會爲了自身的利益而相互爭鬥。”蔡邕道,一旦地方官員突然多出來一支,勢必會引起當地官員的反感,這些負責監察的官員也會承擔着巨大的風險,監察的官員和地方上的官員相互監督倒也好,一旦他們互相爭鬥,就極大的影響到了地方。

“夫君可以設置一個機構,負責懲治監察官員中的不法之徒,如此則監察官員和地方官員定然不敢胡作非爲。”蔡琰道。

呂布眼前一亮,他考慮的是讓督察府和地方官員互相牽制、監督,從而能夠避免更多的不法之徒,若是有這樣的存在的話,地方官員和督察府的官員也不敢肆意妄爲了,督察府就相當於御史,雖然這種制度會有一些弊端,對於當前卻是很適用的,至於說以後會暴露出什麼樣的壞處,及時糾正便是,他可沒有漢朝官員那種祖宗之法不能改變的念頭,隨着時代的發展,以往的制度肯定會暴露出種種的弊端,這個時候不是想着去維護舊的制度,而是如何改變,才能讓弊端被消除。

“昭姬真乃爲夫的賢內助。”呂布脫口而出,旋即意識到蔡邕就在身旁。

紅暈再次攀上了蔡琰的臉頰,低頭小心翼翼的看了蔡邕一眼,見蔡邕沒有責怪的意思,才放下心來,心中也是歡喜不已,能夠爲呂布解決問題,對於她而言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

“此機構可名爲巡察府。”呂布想起自己在河內曾以河內巡察的身份行走,直接將名稱定了下來。

“奉先可曾顧及過祖宗的制度,大漢數百年來,歷代帝王皆是循規蹈矩,不敢違背祖宗之法,而奉先在幷州設置督察府,就已經是超脫了大漢的制度,若是聖上得知,定然會降旨責問的。”蔡邕嘆道,他何嘗不知如今皇室的影響力在諸侯間越來越少,比如軍中,各種名號的將軍層出不窮,這些都是違反制度的,諸侯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在遵守大漢的規矩,卻也在改變着。

“恩師,如今天下動盪,百姓受難,若是一味的沿襲祖宗之法,何以改變大漢,何以令四海平定,學生雖然是一介武夫,卻是明白這個道理。”呂布道。

蔡邕沉默片刻道:“奉先且回吧,爲師有些累了。”

呂布起身行了一禮後,與蔡琰一道離開了。

“夫君,妾身看父親生氣了。”蔡琰低聲道。

“恩師是心懷漢室之人,幷州的改變也是在所難免的,如大漢報,大漢以往何曾有之,而今諸侯不也是適應了大漢報的存在嗎?秦朝爲何能夠橫掃八荒,不是因爲秦朝足夠強大,而是他敢正視自身的問題去改變。”呂布道。

“夫君切莫讓父親聽到這番話,否則定會寢室難安了。”蔡琰急忙道,秦朝的例子,在大漢歷代一直是當做教訓的,呂布卻是將其當做典範。

第6750章:給他們一個體面的死法第4669章:三千鐵甲第3116章:何愁不能擊退敵軍第3973章: 準備投靠晉軍之事6989.第6989章 晉軍行動,寄予厚望第1697章:三千對七千(求訂閱)第4215章:關鍵第1384章:東萊張家(求正版訂閱)第6135章:東面城牆,形勢最爲嚴峻第2089章:連弩迎戰飛騎第二七九章:整治演武堂(求訂閱)第6515章:長安至金城鐵路,修建妥當第三一六章:無功而返第一零三四章:張燕奪鉅鹿第4659章:驕傲的民族第七七七章:救援(求訂閱)第3950章:朕無憾矣第5243章:試探,是充滿着危險的第3949章:撤離江東第4897章:猛火油、火藥第4283章:不少正是出自本官之手第6403章:晉軍攻勢下取得成就的難度第3375章:郭嘉的辦法第3257章:三郡太守第5353章:本官就拭目以待了第2651章:戰爭重要轉折點第4806章:讓晉國使者進來吧第五八一章:線索第1680章:密探第七一五章:蹋頓逃走第4029章:震動不已第1755章:劉備進位漢中王第3640章:愚蠢的舉動第5698章:耶可汗傳達命令第6834章 安息人的應對第5425章:特有的發展方式第3410章:來勢洶洶第四二一章:黃忠箭術(上)第5779章:耀眼戰績第4823章:本王決定與晉國結盟第2207章:劉備中埋伏(求訂閱)第2190章:行動開始第一零四零章:臧霸謀下邳(求訂閱)第1952章:局勢緊急(求訂閱)第5381章:交給郭嘉處置第4609章:圖謀不小第七三六章:柳毅被放第二一五章:對戰尹雄(下)第五五六章:行蹤露第1817章:黑冰臺出手第1666章:羌人的挑釁第2128章:雒縣世家的選擇(下)第2375章:孟獲的條件第八七八章:事成第七零八章:兵發肥如第2141章:悽慘的劉備第5926章:親衛,迎戰第3481章:切磋第4935章:脆弱的抵抗第1960章:典韋戰關羽(上)第1640章:選擇第5009章:等待着聖上迎娶他們的女王呢第3928章:我軍已經無路可走了第6827章 出其不意,方能有奇效第4647章:可否發現馬蹄鐵?第4528章:曹操的後人情況如何?第2798章:賈詡的分析第6486章:王子已經準備多年,只需晉國皇帝支持第4106章:再次出動第1801章:秦陽(求訂閱)第五四六章:督察巡察第4843章:阿爾達班見晉皇(下)第3637章:進攻城池第5075章:利益驚人第4942章:追上去第七五一章:膽怯的公孫康第1956章:趙雲、典韋登涪關第1164章:襄陽城內風雲動(求訂閱)第八四四章:黑冰臺的消息第3531章:魯肅的決定第2745章:擋住敵軍退路(求訂閱)第2598章:破武關之策第3683章:不容許失敗第2730章:無恥典滿第4816章:更加廣闊的天地第3223章:該付出一些代價了第6659章:安息帝國的優勢第1744章:回兵長安第1724章:大軍進城第4566章:任命第1719章:典韋戰古獳第6966章 沒有利益,晉國不會罷休第2712章:撤退吧第八二八章:北海的危機(求月票)第1551章:宴請第4991章:左谷蠡王之死第1910章:李嚴之死(下)第4384章:懷念李儒第1456章:江東的機會第6719章:與晉國爲敵,不是明智之舉
第6750章:給他們一個體面的死法第4669章:三千鐵甲第3116章:何愁不能擊退敵軍第3973章: 準備投靠晉軍之事6989.第6989章 晉軍行動,寄予厚望第1697章:三千對七千(求訂閱)第4215章:關鍵第1384章:東萊張家(求正版訂閱)第6135章:東面城牆,形勢最爲嚴峻第2089章:連弩迎戰飛騎第二七九章:整治演武堂(求訂閱)第6515章:長安至金城鐵路,修建妥當第三一六章:無功而返第一零三四章:張燕奪鉅鹿第4659章:驕傲的民族第七七七章:救援(求訂閱)第3950章:朕無憾矣第5243章:試探,是充滿着危險的第3949章:撤離江東第4897章:猛火油、火藥第4283章:不少正是出自本官之手第6403章:晉軍攻勢下取得成就的難度第3375章:郭嘉的辦法第3257章:三郡太守第5353章:本官就拭目以待了第2651章:戰爭重要轉折點第4806章:讓晉國使者進來吧第五八一章:線索第1680章:密探第七一五章:蹋頓逃走第4029章:震動不已第1755章:劉備進位漢中王第3640章:愚蠢的舉動第5698章:耶可汗傳達命令第6834章 安息人的應對第5425章:特有的發展方式第3410章:來勢洶洶第四二一章:黃忠箭術(上)第5779章:耀眼戰績第4823章:本王決定與晉國結盟第2207章:劉備中埋伏(求訂閱)第2190章:行動開始第一零四零章:臧霸謀下邳(求訂閱)第1952章:局勢緊急(求訂閱)第5381章:交給郭嘉處置第4609章:圖謀不小第七三六章:柳毅被放第二一五章:對戰尹雄(下)第五五六章:行蹤露第1817章:黑冰臺出手第1666章:羌人的挑釁第2128章:雒縣世家的選擇(下)第2375章:孟獲的條件第八七八章:事成第七零八章:兵發肥如第2141章:悽慘的劉備第5926章:親衛,迎戰第3481章:切磋第4935章:脆弱的抵抗第1960章:典韋戰關羽(上)第1640章:選擇第5009章:等待着聖上迎娶他們的女王呢第3928章:我軍已經無路可走了第6827章 出其不意,方能有奇效第4647章:可否發現馬蹄鐵?第4528章:曹操的後人情況如何?第2798章:賈詡的分析第6486章:王子已經準備多年,只需晉國皇帝支持第4106章:再次出動第1801章:秦陽(求訂閱)第五四六章:督察巡察第4843章:阿爾達班見晉皇(下)第3637章:進攻城池第5075章:利益驚人第4942章:追上去第七五一章:膽怯的公孫康第1956章:趙雲、典韋登涪關第1164章:襄陽城內風雲動(求訂閱)第八四四章:黑冰臺的消息第3531章:魯肅的決定第2745章:擋住敵軍退路(求訂閱)第2598章:破武關之策第3683章:不容許失敗第2730章:無恥典滿第4816章:更加廣闊的天地第3223章:該付出一些代價了第6659章:安息帝國的優勢第1744章:回兵長安第1724章:大軍進城第4566章:任命第1719章:典韋戰古獳第6966章 沒有利益,晉國不會罷休第2712章:撤退吧第八二八章:北海的危機(求月票)第1551章:宴請第4991章:左谷蠡王之死第1910章:李嚴之死(下)第4384章:懷念李儒第1456章:江東的機會第6719章:與晉國爲敵,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