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調任晉西

隨着新年的鐘聲,人類進入了二零零一年,在院子裡瘋玩的少年、孩子們,總算是回到了他們各自的房間裡睡覺去了,被這些弟弟妹妹們揪着不放的方明遠,也總算是可以獨自一人清靜一會了。

方明遠給自己泡了一杯咖啡,站在窗前,藉着燈光,看着院子裡飄飄揚揚的雪花,享受着這難得的清靜時光。

他回平川的消息一傳開,這兩天,他就沒有片刻的清閒。方家在秦西省的這些產業負責人,都要向他當面彙報一下去年的工作情況——雖然說他們所說的這些,方明遠早就通過種種渠道清楚地瞭解了。省裡市裡的這些老朋友,也紛紛登門,至不濟也是電話裡認真地問候一番。

楊均義要走了,做爲秦西省政法委書記兼警察廳長的他,將在農曆年後,五一之前,到晉西省擔任省委副書記,考慮到如今的晉西省的省委書記,到二零零一年的年底,除非能夠在今年的換屆中再進一步,否則的話,就應當退了下去。而他如果說在換屆中再進一步,也不會在晉西省省委書記一職上繼續呆下去,所以不出意外的話,楊均義應當是能夠晉位省委書記一職。這件事,早在一年多以前,蘇系就在運作,一直到現在,這纔算是正式塵埃落定。

楊均義可以說是從方家還沒有從秦西省崛起的時候,就與方家結下了良好的關係,這些年來,雙方通過多次的合作,達成了共贏,楊均義一步步地成爲了省委常委,並在多個方面,照顧方家在秦西省內的產業。

這一次調動,楊均義之所以能夠順利地調入晉西省。成爲現任省委書記的接班人,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央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吸引方家的資金向晉西省流動,從而促進晉西省的經濟發展。

晉西與秦西,這兩個省份在華夏的歷史上曾經是極其輝煌,同樣的黃土高原,近似的鄉音,隔河相望的兩省在資源、文化與歷史上都曾有着許多的相似之處。歷史上的八百里秦川,曾經是那麼地富饒。這裡曾經是華夏上千年的經濟和政治中心。而晉西,在明清時代,曾經是海內最富的地方,在這裡誕生了大名鼎鼎的晉商!晉商在最興盛時,真是堪稱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僅僅晉商建在全國各地的晉西會館就有五百餘座之多,由此可見,晉商當年的實力有多麼的雄厚。

但是在到了近現代,無論是秦西省還是晉西省。都已經衰落下來,在國內的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均大幅度下滑。

在改革開放之前,秦西省被人稱之爲“科教是大省,經濟是小省。收入是窮省”!這是因爲,奉元擁有着國內僅次於京城和滬市的科研和教育實力,但是秦西經濟,卻是呈兩極分化。一方面以航空航天爲代表的最先進產業在這裡,而另一方面,秦西省的地方經濟又十分地落後。

而與它一河之隔的晉西省。從某種角度來說,還不如秦西省。雖然有着國內最豐富的煤炭資源,是我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曾經爲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地方,卻是嚴重的環境污染現狀和支柱產業極其單一的產業結構。人們對於晉西的印象只有煤炭、礦難、晉商、礦工、貧窮和死亡……

而改革開放之後,秦西省可以說是抓住了機遇,在香港資本和方家諸多投資的帶動下,迅速地進入了經濟發展的高速路,雖然說與東南沿海地區相比起來,還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在中西部地區,除了蜀中還能夠藉着歷史底蘊壓它一頭,其他的省份,在它的面前都不得不低下頭來。如今,中西部的這些省份,除了蜀中和秦西省還能躋身在國內省份排名比較靠前之外,其餘的差不多都是位於中下游。

而晉西省,由於處於中部,既不沿海,也不沿邊,地理位置相對封閉,經濟結構單一,加上晉西省的投資環境惡劣、資本力量薄弱、勞動力素質偏低、技術力量落後、對外形象差等諸多因素,使得晉西的經濟實力與全國的平均水平差距不是在逐年縮小,而是在不斷地拉大。這造成了晉西省的經濟發展滯後,省內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偏低。除了賣資源以外沒有主導產業,煤炭產業可以說在省經濟中佔據了絕對多數。

而且隨着國內外高新技術產業的飛速發展,加上近些年來,煤炭的價格一直都處於低位,以煤炭爲主的支柱產業開始呈現出嚴重滑坡的局面,晉西省的經濟前景不容樂觀。這也是爲什麼當初晉西省主動地向時文生伸出了橄欖枝,以省委常委一職虛位以待。

雖然說,最終時文生還是選擇了晉寧,但是晉西省的這一態度,卻是給蘇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當楊均義在秦西省內面臨着升無可升的時候,晉西省則成爲了他的選擇。

雖然說,晉西省的經濟底子薄弱,有着這樣那樣的缺陷,但是一來,它離方家的大本營秦西近,第二它有着豐富的煤炭資源!楊均義可是心裡很清楚,爲什麼方明遠爲時文生選擇了晉寧市,不就是因爲他判斷在未來不久,煤炭產業將面臨着一波行情,時文生在晉寧,會更容易拿到耀眼的政績。

而要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意味着,作爲煤炭大省的晉西,在未來也將會有一次大發展?

對於楊均義的這一想法,方明遠着實是不知道要如何說纔好,從他個人的選擇來說,選擇晉西省,不能說錯。在國內煤炭價格飆升的那些年裡,晉西省的經濟可以說確實是揚眉吐氣,出現了一堆暴富的煤老闆,令全國人都爲之側目,省經濟水平也有一個很大的提升,但是當煤炭的那一波行情過去之後,晉西省就很悲催地成爲了國內這些省市裡經濟增長排行倒數的一個了。

如果說僅僅從任期來說,就算楊均義連任兩屆,煤炭價格的回落也在他要卸任前後了。而在華夏,官員們能夠幹完兩屆任期的,絕大多數都是升無可升的職位,比如說什麼總理、副總理之類的,就是省長、省委書記這樣的,也有幹個三五年就調任的。所以除了礦難多一些,楊均義倒是不用發愁沒有政績。

但是如果說,楊均義僅僅滿足於這一點的話,那麼他的到任,對於晉西省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只要不是一頭豬坐到那個位子上,在煤炭大行情來臨時,誰都可以拿到耀眼的政績,從而取得更好的晉身之階。而方明遠想得卻是,如果說晉西省不能夠利用好這一波煤炭的大行情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話,那麼當海外的煤炭大舉進入華夏的時候,晉西省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在二零零一年的時候,誰又能夠想到,在不到十年之後,一直都是煤炭出口國的華夏,居然會成爲了煤炭的重要進口國!而國內的煤炭價格居然還要高於進口煤炭!被進口煤炭大量侵吞市場的國內煤炭產業,處境可想而知。

而像其他省市,雖然煤炭產業面臨窘境,但還有其他產業可以倚仗,只有晉西省,如果說不能夠在這一波煤炭大潮中成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話,它的處境,屆時也許會比現在的處境還要糟糕!

方明遠已經在電話中儘可能地將這一切和楊均義說清楚,同時也明確地告訴他,等到他調任晉西省之後,方家會向晉西選擇性地進行投資,但是卻不會在煤炭產業中投資。

黑金產業,雖然說被國內的很多人所垂涎,但是方明遠卻不願意在手上沾染國人的鮮血。國內越是守法生產,越是可能虧損的情況決定了進入這個產業的資本少有不染血的。

方明遠並不介意在合適的時機時,爲這個產業盡一份心力,也算是爲那數以百萬計的礦工們,但是他卻不想把方家也攪盡這一潭混水中去。方家的資本雖多,在國內也有一些影響力,但是面對着整個產業,方明遠依然有一種無力的感覺。想要改變國內的採礦現狀,除非中\央有大魄力,而且捋順了煤炭的市場價值,否則的話,神仙來了也沒有用。

“唉!”想到了這裡,方明遠不禁嘆了一口氣,將手中喝了一半的咖啡放到了桌上。

晉西省的事情,現在是多想無益。倒是楊均義離開秦西省之後,所留下的這個省委常委的職位,恐怕現在省裡這些有資格的官員們已經要打破頭了。少了楊均義,方家在省委和警察廳裡的影響力就小了很多,這倒是不得不認真考慮。

還有就是雪佛龍石油公司新加坡煉油廠的運輸合同,雖然郭氏航運集團公司拿不到,但是也不能讓日本鑽石郵輪株式會社舒舒服服地拿到手!

第三百八十四章 轟動第五十九章 態度明確第一百三十九章 別有用心的提議第三百七十三章 折節下交第六百二十五章 廢鐵價第五百四十六章 瘋了嗎第二十七章 行前的攤牌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到心裡去了第一百八十章 屈才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會館第九百四十九章 信心(求月票)第四百零四章 過來幫我吧第五百九十七章 太給力了第七十二章 畫蛇添足第二百零六章 引薦第七十章 赤裸裸地乘火打劫第五百二十章 基因有問題第八十章 至少百分之六十第四十四章 新的一年的到來第八百七十二章 他們是證人第一百五十章 “量身打造”的作品第一百四十章 針鋒相對的領導第三百三十三章 發售前夕第二十一章 意外的違約第六百六十二章 減稅第七百三十八章 無法拒絕第三百九十章 輪誰的大米?第七百七十三章 撞槍口來(求月票)第二百二十八章 絕對不可能第五百八十八章 另一個冤大頭第八百五十二章 控股股東(急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也不傻第五十七章 強烈的危機感第四百三十四章 記住一件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八十五章 投桃報李第九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三百零九章 到底是誰?第十四章 直播的會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採購大禮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給面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索要授權第六百八十一章 我對它有信心第七百四十章 邀請第九十一章 那就改變好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五元錢的門票第七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四百二十六章 求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再跪一次第四百二十七章 超喜歡第四百八十章 清清白白的關係第三百一十三章 如何將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二十六章 你是誰的前輩?(求月票)第九十七章 吃飯是個難題第四百三十四章 林中有人第三百八十章 抱大腿第二百一十四章 油荒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新的驚喜第六百三十八章 首相辭職第四百二十九章 信用不足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負期望第三百二十四章 協助收購第五百五十三章 努力改變第三百四十三章 熱情第三百六十三章家人(求月票)第一百零五章 一個旗手名額引發的“血案”第一千三十六章 一根稻草第一千六十四章 香餑餑(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三章 儘快決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反對第七百零八章 新思路第五十五章 楊均義的煩惱第四十六章 晴兒怎麼辦第四百零四章 牽紅線第六百五十八章 是不是太多了?第五百三十章 爲難第三百七十章 三個方案第一百零四章 幕後操控者第五百二十九章 威脅第一百六十七章 要被拆除的外灘十八號第一百二十四章 尾聲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拿出更多的誠意來第五百三十九章 立陶宛要獨立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一千七十章 安妮璐;海瑟薇第二百一十二章 心動第八百八十六章 紛亂的局面第二十八章 淳淳誘導第三百八十六章 糖衣留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狂喜的施志輝第四百六十三章 擠水份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五百五十四章 藥物第一百零一章 小題大做第五百零六章 關注第三百九十二章 家宴第七百六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章 教父?第五百六十一章 賠罪第三百零九章 擔憂
第三百八十四章 轟動第五十九章 態度明確第一百三十九章 別有用心的提議第三百七十三章 折節下交第六百二十五章 廢鐵價第五百四十六章 瘋了嗎第二十七章 行前的攤牌第一百六十七章 說到心裡去了第一百八十章 屈才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會館第九百四十九章 信心(求月票)第四百零四章 過來幫我吧第五百九十七章 太給力了第七十二章 畫蛇添足第二百零六章 引薦第七十章 赤裸裸地乘火打劫第五百二十章 基因有問題第八十章 至少百分之六十第四十四章 新的一年的到來第八百七十二章 他們是證人第一百五十章 “量身打造”的作品第一百四十章 針鋒相對的領導第三百三十三章 發售前夕第二十一章 意外的違約第六百六十二章 減稅第七百三十八章 無法拒絕第三百九十章 輪誰的大米?第七百七十三章 撞槍口來(求月票)第二百二十八章 絕對不可能第五百八十八章 另一個冤大頭第八百五十二章 控股股東(急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也不傻第五十七章 強烈的危機感第四百三十四章 記住一件事第三百二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八十五章 投桃報李第九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三百零九章 到底是誰?第十四章 直播的會議第二百五十一章 採購大禮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給面子第八百六十三章 索要授權第六百八十一章 我對它有信心第七百四十章 邀請第九十一章 那就改變好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五元錢的門票第七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四百二十六章 求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再跪一次第四百二十七章 超喜歡第四百八十章 清清白白的關係第三百一十三章 如何將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二十六章 你是誰的前輩?(求月票)第九十七章 吃飯是個難題第四百三十四章 林中有人第三百八十章 抱大腿第二百一十四章 油荒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新的驚喜第六百三十八章 首相辭職第四百二十九章 信用不足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負期望第三百二十四章 協助收購第五百五十三章 努力改變第三百四十三章 熱情第三百六十三章家人(求月票)第一百零五章 一個旗手名額引發的“血案”第一千三十六章 一根稻草第一千六十四章 香餑餑(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三章 儘快決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反對第七百零八章 新思路第五十五章 楊均義的煩惱第四十六章 晴兒怎麼辦第四百零四章 牽紅線第六百五十八章 是不是太多了?第五百三十章 爲難第三百七十章 三個方案第一百零四章 幕後操控者第五百二十九章 威脅第一百六十七章 要被拆除的外灘十八號第一百二十四章 尾聲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拿出更多的誠意來第五百三十九章 立陶宛要獨立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一千七十章 安妮璐;海瑟薇第二百一十二章 心動第八百八十六章 紛亂的局面第二十八章 淳淳誘導第三百八十六章 糖衣留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狂喜的施志輝第四百六十三章 擠水份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五百五十四章 藥物第一百零一章 小題大做第五百零六章 關注第三百九十二章 家宴第七百六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章 教父?第五百六十一章 賠罪第三百零九章 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