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前路漫漫

而潼宜第一人民醫院的建成,還只是一個開始。

潼宜的醫療系統,在蘇愛軍、方明遠、趙緒安的心目中,要成爲一個金字塔型,最尖端的自然是像第一人民醫院這樣的綜合型大型醫院,但是下面還要有諸多的中小型醫院做爲基礎,爲綜合型大型醫院分流篩去大部分的病人。

在新城區的另一邊,第二人民醫院已經開始開工建設,這將是一座硬件設施不在第一人民醫院以下的綜合型大型醫院,這兩座醫院建成之後,也就是潼宜縣醫院、縣二院這些原有醫院暫時退出醫療服務市場的時候,屆時,市政府會根據具體的情況,是覓地重新再建,還在是在這些醫院的原址上,對這些建築物進行重新修繕裝修,重新購置醫療設備,招聘人員,設立成二級醫院。而在之後,潼宜還打算根據實際情況,在十年到十五年間再興建兩到三座大型綜合醫院,從而滿足潼宜和潼川兩地的人民的醫療需要。

蘇愛軍和趙緒安都想在潼宜,將自己對醫療系統的一些想法給予實踐,而方明遠對此也是持樂見其成的態度。前世裡,華夏的醫療改革可以說是越改越亂,改到了最後,交醫保的城市職工,每年的平均醫療費用不過五六百元,而不交醫保的體制中人,平均下來每年的醫療費用倒是能有好幾千元,可以說華夏每年的公費醫療支出,大頭全部被只佔人口總數的一小部分人所佔用!對於這一結果,國內民衆自然是怨聲載道。

方明遠對此也是深有體會,當初有一段時期他每年繳納的醫保都在一千四五左右,但是一年都不見得去次醫院。若不是擔心會出現家庭收入無法承擔的大病,這種一有上限,二來還有諸多藥品不能報銷的醫保,他也看不上眼。

不過在潼宜,方明遠相信,有蘇愛軍和趙緒安盯着,自己又有財政知情權,公費醫療的亂象。怎麼也會比其他地方少上一些。這種東西,就是在國外,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雖然有大的方向。但是實際的規章制度,還是要依靠自己的摸索。方明遠並不介意,蘇愛軍和趙緒安在這個問題上的試水,反正從最初,他也沒有想過,真正要從潼宜的稅收中,受益多少。他只是希望潼宜,能夠在某些方面,爲國家日後的發展改革。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不管最終的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終究都可以給後來人一些啓迪或者說警示。當然了,方明遠也不會允許在潼宜出現,在河裡摸石頭摸個沒完,總不上岸的情況。蘇浣東上位這十年裡,就是潼宜大發展的最佳時期。要在這十年裡,讓潼宜發展成爲了華夏國內西北地區的一面旗幟,讓即便蘇浣東退了下來,其他人想要在潼宜咬兩口也得提防崩了牙。

“這第一人民醫院建設地還真不錯,硬件設施和奉元的大醫院有的一拼了。”林蓉跟他並肩而行,打量着兩邊道,“就是別因此而加大了醫療成本,造成患者有病無錢莫進來。”雖然說。這些年來,林家早就不爲看病花錢而操心了,但是當年林啓東入院時,家裡連住院費都湊不出來的情景,她們姐妹們有的時候說起來,依然是倍感辛酸和後怕。當時若不是方明遠恰逢其事。後來又將林啓東夫妻調入了方家產業,林蓮當初都有犧牲自己嫁給予廠領導兒子的念頭了。而那個混蛋,和他的混賬老爸一樣都不是東西,後來,據說都因爲經濟問題而入獄了。這些年來,林蓮和林蓉其實在暗地裡都在資助着香港的一家基金會,而這家基金會的主要任務,就是在秦西省裡選擇那些真正家貧而又得了大病的家庭給予資金上的幫助。

方明遠自然是知道這些的,而且他自己其實這些年來,也有上億元的資金通過香港的基金會進入內地,做一些慈善活動。雖然說,這樣一來,手續會麻煩很多,也有諸多的不方便,但是方明遠他們都不認爲,將大筆的慈善款交給國內的慈善基金會運做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在國內的慈善基金會財務透明狀況沒有明顯的改善之前,他是絕對不會考慮的。

“飯要一口口地吃,事要一點點的做,你該不會以爲我是神仙,能輕而易舉地改變現狀吧?”方明遠苦笑道。華夏的醫療亂像,其實追根究底還是體制沒有捋清楚。一方面,國家財政方面的投入太少,另一方面,這些醫院本身也需要發展,醫生、護生什麼的也要吃飯,也要過好日子,總不能要求醫療行業的人都是活雷鋒,只管埋頭幹活,不看重個人收入。那麼在不能夠保證財政投入的情況下,醫院亂收費、醫生拿紅包吃回扣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蘇愛軍和趙緒安其實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國家的政策大方向,他們也是無權改變,只能在政策許可的範圍內,盡最大可能地給予改善。而且這其中,多方的利益糾纏其中,做爲一個行外人,方明遠雖然是經歷了網絡時代,對於這其中的黑幕,依然是隻見皮毛。想要切實地改變這一切,可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夠做到的。

方明遠相信至少在蘇愛軍和趙緒安執政的時代,潼宜人會比國內很多地方的人都會幸福,因爲在三公消費這一塊,潼宜已經在逐步地開始透明化和大力限制,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更多的財政資源向民生傾斜。前世裡,曾經有人算過,國內的三公消費,哪怕只能打下去一半,那麼節省下來的資金,就完全可以填補上民衆的養老、醫療費用,如果說能夠全盤打掉,達到香港、新加坡的水平,那麼教育、養老、醫療這新社會三座“大山”就完全可以抹去!雖然說,這只是網上一家之言,也並沒有什麼詳實的數據支撐,但是國內的三公消費之大,遠超世界平均水平,更是遠不及發達國家,卻是不折不扣的現實!

“你不是已經改變了潼宜的現狀了嗎?”林蓉摟住了他的胳膊,笑嘻嘻地道,“前一陣子我還聽於姐說呢,現在好多潼川人都對潼宜人羨慕不已,不但好多人到潼宜來打工,還有不少人想要落戶潼宜呢。”

“這也叫做改變?什麼時候潼宜不需要大量的外來投資,自身造血功能完善了,能夠達到財政的收支平衡,那纔是真正的改變了!”方明遠搖頭道。如今潼宜的繁華,在他看來只是資金堆砌出來的假像。而這些資金一旦轉移走,留下來的就只會是一堆爛攤子。

林蓉吐了吐舌頭,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爲了潼宜,方家在這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向潼宜投資了數十億元,這對於原本只是一個窮困的農業縣的潼宜來說,是它的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十幾倍至幾十倍!加上潼宜原本的底子太薄,基礎太次,所以這變化才顯得如同翻天覆地一般。這要是換成平川區,哪怕是離山區,這數十億元的投入,改變就遠不如潼宜這樣明顯了。

想要讓潼宜達到平川區現在可以不指望方家的大量投資,自己也能夠保證經濟穩步發展的地步,所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也需要很長的時間。平川區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繁華,那也是經歷了十餘年的時間。而且,當年平川區的經濟底子,比起潼宜來,可是好得不是一星半點的。

不過,潼宜也是幸運的,看看它一年多來落戶的企業,就已經平川區的區委區政府的這些官員們羨慕地口水都要流了出來了,方明遠如今和平川區的這些官員們直接接觸已經不多了,但是林蓉卻從很多渠道都聽過,很多人都私下裡埋怨,方家當初怎麼沒把平川爭取成爲特區呢,不管怎麼說,那裡纔是方家真正的家鄉。

兩人一邊打聽一邊走,喬文光做爲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歸國的高級專業人才,得到了蘇愛軍和趙緒安的高度重視,在潼宜第一人民醫院擔任神經外科副主任,首席專家,這還是他在國內行醫的資歷不足,否則的話,直接就是科室主任了。

“他在那邊!”林蓉一扯方明遠的胳膊,指着不遠處道。

順着林蓉所指的方向,只見在樓道的盡頭,一身白大褂的喬文光正和一個年輕女子在那裡說話。

“好像不是胡海婷。”林蓉嘟囔道,胡海婷也隨同喬文光一同回國,也在第一人民醫院裡工作。而這個女子卻是一身合體的職業裝,看起來像是大公司、企業裡的高級白領。

方明遠有意地放重了腳步,喬文光聽到了聲音順着看了過來,怔了片刻,這才反應了過來,連忙和那個女子說了幾句,快步地迎了上來。

“方少,你怎麼來了?”喬文光倍感詫異地道。

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起爐竈?第一百零四章 借一步說話第五十九章 態度明確第四十章 生命中的貴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問青紅皁白的軍官第三百六十九章 條件第三百一十四章 伸出“援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失調的人口比例第六百零六章 採購大單第四十六章 詭異第五百七十三章 吞下去的都給我吐出來第八百三十六章 問題(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在算計誰第八百零三章 華夏速度(求月票)第四百零五章 許諾第二百七十九章 宣佈第七百四十八章 焦點第四百零八章 刺!第六百六十六章強烈看好的惠特尼第八十五章 我的夢想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震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僅僅是爲了出一個難題嗎第六百二十五章 廢鐵價第四百七十一章 悔之晚矣第六十九章 離開第九十四章 目標,第一大鋼鐵企業第二十五章 私下裡的會面第六百九十章 對你有信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友好援助夥伴第七百八十四章 單殼油輪的末日第八百八十八章 借東風蹭聲望第三十一章 老套的故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個消息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新主機第四十一章 接二連三的驚詫第六百六十二章 減稅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筆橫財第三十一章 合作第七百九十四章 有意鬧大第九百九十七章 重要來客第四百四十三章 把握何來?第二十九章 一場奇特的拍賣與拜訪邁克爾·克萊頓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需要你的幫助第一千六十九章 勝利第五百八十七章 投鼠忌器第五百一十九章 被拋棄的盟友第七百八十八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路邊搭訕第五百四十七章 重託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No zuo no die第三百八十章 響鼓就要重錘第二十九章 說服三上真司第六百一十七章 問策第七百二十五章 海上油田第一百二十四章 小小的保安也不容易第七百六十六章 上任、罷工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豆換鐵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熔爐效應第十五章 面對強拆怎麼辦?第十八章 禁不起推敲的小手段第四百零一章 王八的醫術纔是最強的第六百九十五章 一鳴天下曉(求月票)第一百零一章 小題大做第五百一十二章 投身官場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個新難題第四百一十三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七十二章 變化第六百零三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八百六十八章 結束和開始第四十九章 不走正途第十九章 巧遇第四百三十九章 免職、再議第六百九十一章 回報第六百七十五章 攪局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加法還是減法第五百三十五章 困境第九百零四章 蓋子揭開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華海油來人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五億美元的項目第三百零六章 寒都第九百章 競爭(求月票)第十一章 你這是訛詐第十九章 資金的缺口第四百九十章 指條道第八百九十四章 新的鮎魚(求月票)第五百六十五章 宣佈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番話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女林蓉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略佈局第三章 探寶尋金第一百五十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十五章 發難第一百零五章 我陰死你第二百八十八章 羣雄聚首第四百零四章 做僞證有風險第六百九十九章 好消息五百零三章 惹火燒身第八百八十六章 紛亂的局面第三百九十一章 得與失第一百零八章 巨大的隱患
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起爐竈?第一百零四章 借一步說話第五十九章 態度明確第四十章 生命中的貴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不問青紅皁白的軍官第三百六十九章 條件第三百一十四章 伸出“援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失調的人口比例第六百零六章 採購大單第四十六章 詭異第五百七十三章 吞下去的都給我吐出來第八百三十六章 問題(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在算計誰第八百零三章 華夏速度(求月票)第四百零五章 許諾第二百七十九章 宣佈第七百四十八章 焦點第四百零八章 刺!第六百六十六章強烈看好的惠特尼第八十五章 我的夢想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震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僅僅是爲了出一個難題嗎第六百二十五章 廢鐵價第四百七十一章 悔之晚矣第六十九章 離開第九十四章 目標,第一大鋼鐵企業第二十五章 私下裡的會面第六百九十章 對你有信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友好援助夥伴第七百八十四章 單殼油輪的末日第八百八十八章 借東風蹭聲望第三十一章 老套的故事第五百一十四章 三個消息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新主機第四十一章 接二連三的驚詫第六百六十二章 減稅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筆橫財第三十一章 合作第七百九十四章 有意鬧大第九百九十七章 重要來客第四百四十三章 把握何來?第二十九章 一場奇特的拍賣與拜訪邁克爾·克萊頓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需要你的幫助第一千六十九章 勝利第五百八十七章 投鼠忌器第五百一十九章 被拋棄的盟友第七百八十八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路邊搭訕第五百四十七章 重託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No zuo no die第三百八十章 響鼓就要重錘第二十九章 說服三上真司第六百一十七章 問策第七百二十五章 海上油田第一百二十四章 小小的保安也不容易第七百六十六章 上任、罷工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豆換鐵路第四百八十四章 熔爐效應第十五章 面對強拆怎麼辦?第十八章 禁不起推敲的小手段第四百零一章 王八的醫術纔是最強的第六百九十五章 一鳴天下曉(求月票)第一百零一章 小題大做第五百一十二章 投身官場第七百七十二章 一個新難題第四百一十三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七十二章 變化第六百零三章 福兮禍之所伏第八百六十八章 結束和開始第四十九章 不走正途第十九章 巧遇第四百三十九章 免職、再議第六百九十一章 回報第六百七十五章 攪局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加法還是減法第五百三十五章 困境第九百零四章 蓋子揭開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華海油來人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五億美元的項目第三百零六章 寒都第九百章 競爭(求月票)第十一章 你這是訛詐第十九章 資金的缺口第四百九十章 指條道第八百九十四章 新的鮎魚(求月票)第五百六十五章 宣佈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番話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女林蓉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略佈局第三章 探寶尋金第一百五十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十五章 發難第一百零五章 我陰死你第二百八十八章 羣雄聚首第四百零四章 做僞證有風險第六百九十九章 好消息五百零三章 惹火燒身第八百八十六章 紛亂的局面第三百九十一章 得與失第一百零八章 巨大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