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聽聽你的意見

蘇愛民這一次前來日本,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是兩個任務,一個是考察日本農業的先進一面,供國內參考學習;另一個就是爲國內的農產品尋找商機。考察學習日本農業先進的一面這不難,但是要爲國內的農產品尋找商機,這就令人比較頭痛了。日本和韓國一樣,雖然農產品需要大量地進口,但是卻對國內農業保護地簡直是無微不至!

首先是對進口農產品徵收高額關稅,並建立綠色壁壘,從而使得本國農業不會直接面對外國農產品的直接衝擊。其次就是向農業提供補貼,日本農林水產省,包括林野廳和水產廳,各種各樣的補貼項目高達四百六七十種!可以說,農林牧漁各方面都得到了無微不至的補貼,根據國際上通用的p色“生產者支持估計”標準對日農業的評估,包括關稅和補助金在內的日本保護政策爲日本農民所帶來的收入佔到了農民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在全球範圍內僅次於挪威和瑞士,排到了第三名!所以,想要進入日本的農產品市場,難度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蘇愛民一行人在來日本之前,雖然也收集到了海量的資料,並且再三分析,但是他們仍然不敢說,已經有了明確的突破口。恰恰就在此時,蘇愛民從父親那裡得知方明遠恰好也在日本,而且還幫助日本與俄羅斯進行斡旋,促成了俄羅斯方面將那兩個不幸遇難的日本漁民遺體交還給了日本方面。蘇愛民立時眼睛爲之一亮,雖然說方明遠旗下的產業到目前爲止,除了大豆之外,並沒有涉及到農業,但是以方明遠對日本的熟悉。以及他出色的商業眼光,也許能夠爲自己排憂解難。就是指出個努力的方向,那也是好事。

“你蘇爺爺確實是讓我給你帶個話,這一次在促成日本對華日元貸款一事上,說你做得很好,中】央領導們會記住你的這一功勞的。”蘇愛民笑道,“你這次簡直是洪福齊天了!”事情怎麼就那麼的湊巧,俄羅斯和日本自五十年代以來,從未發生因爲漁業衝突而造成人員死亡的事件,這一次就偏偏打破了以往的慣例,而日本政府和俄羅斯政府在這件事情上。又都是態度強硬互不相讓,這纔給予了在俄羅斯和日本都有着不小影響力的方明遠這個機會。這件事的辦成,不僅僅國內要記得方明遠的好,就是日本政府都欠着他的人情呢日本人肯定還惦記着怎麼樣把那四名被扣留的日本漁民搞回國內呢,屆時,還可能要動用方明遠在俄羅斯的人脈!

“不過是我的運氣好罷了!”方明遠微笑道,“運氣這東西。可是靠不住的。”

“那你到今天所取得的這些成績,全部都是運氣好嗎?要是那樣的話,你可就是福神下凡了。”蘇愛民失笑道,“我這一次過來,也確實是有事想拜託你。你和丸紅株式會社的負責人熟悉嗎?”

“丸紅株式會社的負責人?”方明遠撓撓頭道,“我可以幫您問問負責日本事務的林家姐妹,我個人來說。和丸紅株式會社沒怎麼打過交道。”丸紅株式會社是日本知名的綜合商社。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

“那就麻煩你們了。”蘇愛民從公文包中拿出了一疊資料遞給了方明遠道,“這是我們這一次挑選出來的優質農產品。希望能夠進一步地打開日本農產品這個價值近四千億元的大市場。”

方明遠接了過來,放到了手邊的桌子上道:“蘇伯伯,事情我可以讓林家姐妹幫助您牽線搭橋,但是我也要提醒您一句,不要對結果抱太大的希望。日本人對於食品衛生和安全,可是比國內要重視地多。就算對方願意與你們接洽,如果說東西質量達不到標準的話,說什麼都沒有用的。”日本社會對於食品衛生和安全的容忍度,要遠低於國內!就是他們的一些經營幾十年的老牌食品公司,一旦爆發出食品安全醜聞,都大多以破產清算爲最終結局,能夠東山再起的,可以說是少而又少。”

“這個我們都知道。”蘇愛民頗有感慨地道,“咱們國家出口日韓兩國的農產品,爲了這個可是吃過了不少苦頭了。只要一旦查出有農藥超標的,甚至於整個縣的農產品就全部都拒收了。到了後來,不僅僅縣裡的質量監督部門常常去田間檢查,就是種植戶之間也在互相監督。嘿嘿……一等品出口,二等品才留給國內。”方明遠也無語地搖了搖頭,國內的現實就是如此,即便是他,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明遠,其實我這一次來找你,還有一件事情,父親說,讓我聽聽你的意見。”蘇愛民遲疑了片刻才道。

“您請說!”方明遠坐直了身體道。

“對於長江的漁業資源狀況,你平素裡有了解嗎?”蘇愛民道。方明遠怔了一下,說起長江,他當然是不陌生,但是要說長江的漁業資源,那可就是兩眼一抹黑了。

對於方明遠的反應,蘇愛民顯然是在意料之中地道:“那我就簡明扼要地和你說說,長江是華夏第一大河什麼的,這些你們地理都應當學過,我也就不浪費時間了,主要就說說這漁業資源。長江是我國的淡水魚資源寶庫,在我國淡水漁業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詳細的東西,就不多說了,真要說起來,三天三夜都有得可說的。我就和你說幾個數據,你就知道如今長江的漁業資源已經衰落到了什麼境地……”

蘇愛民顯然對這些資料已經是爛熟於心,根本就不看任何資料,隨口就一一地報了出來。方明遠越聽越是心驚,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長江流域天然資源捕撈量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差不多四十五萬噸,而到了六十年代就降到了二十餘萬噸,到了八十年代,就降到了二十萬噸以下,進入了二千年之後,更是降到了十萬噸左右!

再比如說長江流域有名的水產品中華絨毛蟹,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野生蟹的年捕撈量還能夠在四百噸以上,而到了二零零一年,年捕撈量已經降到了連二十噸都沒有的境地!

“你不要看如今市面上水產品似乎並不缺乏,但是那都是人工養殖出來的,真正的野生魚,產量已經很低了,而且是一年比一年少,一年比一年小!”蘇愛民嘆息道,“而且,你知道嗎,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長江流域裡的主要經濟魚類超過了五十種,而到了七十年代,就只有三十餘種了,而到了九十年代後,就只餘下了二十餘種了。那些消失的魚類,全部都從原本隨處可見的魚類變成了稀有品種!這其中固然有污染和水電站建設等原因,但是過度捕撈是最重要的原因!再這樣繼續捕撈下去,長江裡將不會再有成羣的野生魚”

方明遠皺了皺眉道:“蘇伯伯,我記得國內已經在去年還是前年,不是已經開始施行春季禁漁嗎?”

“那不過是聊勝於無、杯水車薪的緩解罷了!”蘇愛民一擺手道,“不說其他魚類,就拿最常見的四大家魚來說,一般情況下,需要四年時間才能成熟繁殖,也就是四年完成一代的生長週期。你覺得僅僅憑着兩三個月的禁漁期就能夠讓資源實現根本性恢復嗎?說一句不客氣的話,禁漁期開禁時,很多增殖放流的幼魚還沒有長大就被漁民捕獲了。真的要想讓長江流域的漁業資源得到真正恢復,很多專家都認爲,至少要禁漁兩個生長週期!”

“兩個生長週期?八年?”方明遠道。

“最好是禁漁十年,然後再根據恢復的情況,來定每年的捕撈配額。”蘇愛民道。

方明遠側頭想了片刻,直截了當地問道:“蘇伯伯,那麼困難在哪裡?是因爲禁漁之後,長江裡打漁爲生的漁民沒有了生路?還是說,這樣會影響到沿江市民們的餐桌?如果說僅僅年產量不足十萬噸的話,我覺得禁漁對餐飲業的影響應當不大吧?”

“是的,如今長江捕撈漁業產量不足國內淡水漁業產量的百分之一,所以我們認爲捕撈漁業退出長江及附近的大型湖泊,不會影響我國漁業的發展,對於市民們的魚肉供給,也並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但是卻能讓已經瀕臨崩潰的長江漁業資源得以恢復。最關鍵的問題是,據我們統計,如今在長江流域裡有各類漁船兩萬多艘,專門從事捕撈工作的漁民五萬多人,還有兼業的漁民近二十萬人,如果說長江實施禁漁,對他們的生活勢必會造成嚴重地影響。而要在不影響他們的生活的前提下,來實施禁漁,就必須要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但是部裡面實在是安排不出來這一筆資金。”蘇愛民無奈地道。(未完待續。)

第五百四十七章 尾隨的織田吾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舊事重提第九百五十四章期 機會、同意第八章 異樣的李馨真第六百五十一章 想法第七百四十章 刁難(求月票)第九百五十七章 誤會?第六百九十八章 底蘊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話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於上青天第九百一十四章 應對(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七章 好上加好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明遠,你真慫第一百六十四章 遺憾第四百九十四章 現實很骨感第八十四章 鐵路上的偶遇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明遠的選擇第九百七十章 今天都聽你的安排(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九章 胡蘿蔔和大棒第七百一十四章 你接着裝第八百三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車之鑑(求月票)第七十六章 打造西北的“烏孝”(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矛盾爆發第四百二十章 潑糞事件第五百五十六章 郭老爺子的緊急召喚第四章 松本正道開出的“優惠”條件第五百一十七章 這又與我何干?第九十七章 打了人了第九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警告第六十一章 就讓我再忽悠一把第一百五十三章 未來的席位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方保護主義要不得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現競爭對手第一百九十章 重現淋池第八百九十八章 舌尖上的安全(求月票)第八百四十八章 上門的褚平東(求月票)第八百四十章 爲之頭痛第三百九十九章 只相信自己第九十九章 喜訊第二百零三章 郭氏航運集團的未來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報價第一百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三十四章 出海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七十六章 美國的營運總部(求月票)第三十一章 求助第一百六十章 餌第十八章 舉國皆悲第五百四十七章 重託第九百九十四章 更難第一千三十七章 亂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家宴第六百八十一章 我對它有信心第二百七十章 提醒第一百零七章 我就是法律第一百章 糾結的輩分第五百五十八章 必須給予補償第三百一十章 退路(下)第七十五章 去刷好感第一百八十二章 狂喜的施志輝第三百三十八章 很好的新聞第三百二十五章 九五年的“睡覺死”第三百九十二章 家宴第一百九十六章 欣然前往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會員專享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片冰心第八百九十四章 新的鮎魚(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無事生非第五百四十八章 倭國地下世界第三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一十三章 對手第二百三十二章 言笑甚歡第八百八十一章 千金市骨第八十四章 震驚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建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醉酒第四百零五章 挑撥第三百零二章 誰是好萊塢最神秘的編劇?第一百七十一章 難產的改革方案第三百六十二章 看穿用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零五章 國有資產管理局的獅子大開口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法按時交貨第八十二章 “英俊二人組”第一百一十一章 踢正鐵板第九十三章 惡意搶注?第五十三章 目標和差距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葉正治的底氣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益廣告——開業的第一炮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有所得第四百八十章 壽禮第四百六十二章 事態繼續擴大第七十九章 考場門前的故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怪病、禍害第一百四十四章 採訪第六百三十章 內務部的維亞切斯拉夫中校第三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醫院探視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險?機會?
第五百四十七章 尾隨的織田吾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舊事重提第九百五十四章期 機會、同意第八章 異樣的李馨真第六百五十一章 想法第七百四十章 刁難(求月票)第九百五十七章 誤會?第六百九十八章 底蘊第五百三十七章 後話第五百一十一章 難於上青天第九百一十四章 應對(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七章 好上加好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明遠,你真慫第一百六十四章 遺憾第四百九十四章 現實很骨感第八十四章 鐵路上的偶遇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明遠的選擇第九百七十章 今天都聽你的安排(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九章 胡蘿蔔和大棒第七百一十四章 你接着裝第八百三十一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車之鑑(求月票)第七十六章 打造西北的“烏孝”(下)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矛盾爆發第四百二十章 潑糞事件第五百五十六章 郭老爺子的緊急召喚第四章 松本正道開出的“優惠”條件第五百一十七章 這又與我何干?第九十七章 打了人了第九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警告第六十一章 就讓我再忽悠一把第一百五十三章 未來的席位第二百六十三章 地方保護主義要不得第三百七十四章 出現競爭對手第一百九十章 重現淋池第八百九十八章 舌尖上的安全(求月票)第八百四十八章 上門的褚平東(求月票)第八百四十章 爲之頭痛第三百九十九章 只相信自己第九十九章 喜訊第二百零三章 郭氏航運集團的未來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報價第一百章 “無妄之災”第二百三十四章 出海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輕裝上陣第一千七十六章 美國的營運總部(求月票)第三十一章 求助第一百六十章 餌第十八章 舉國皆悲第五百四十七章 重託第九百九十四章 更難第一千三十七章 亂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家宴第六百八十一章 我對它有信心第二百七十章 提醒第一百零七章 我就是法律第一百章 糾結的輩分第五百五十八章 必須給予補償第三百一十章 退路(下)第七十五章 去刷好感第一百八十二章 狂喜的施志輝第三百三十八章 很好的新聞第三百二十五章 九五年的“睡覺死”第三百九十二章 家宴第一百九十六章 欣然前往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會員專享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片冰心第八百九十四章 新的鮎魚(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無事生非第五百四十八章 倭國地下世界第三百五十七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一十三章 對手第二百三十二章 言笑甚歡第八百八十一章 千金市骨第八十四章 震驚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建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醉酒第四百零五章 挑撥第三百零二章 誰是好萊塢最神秘的編劇?第一百七十一章 難產的改革方案第三百六十二章 看穿用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零五章 國有資產管理局的獅子大開口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法按時交貨第八十二章 “英俊二人組”第一百一十一章 踢正鐵板第九十三章 惡意搶注?第五十三章 目標和差距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葉正治的底氣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益廣告——開業的第一炮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有所得第四百八十章 壽禮第四百六十二章 事態繼續擴大第七十九章 考場門前的故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怪病、禍害第一百四十四章 採訪第六百三十章 內務部的維亞切斯拉夫中校第三十四章 迎難而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醫院探視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險?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