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想法

“也是,你小子什麼時候幹過吃虧的買賣。”蘇愛軍啞然失笑道,“我也就沒有必要替你去多操這一份心了。嗯,你蘇爺爺讓我告訴你,收購鐵路通信信息有限責任公司一事急不得,得尋求更好的時機,不過現在已經有幾位領導認同你的想法,有個不錯的開始。”

方明遠點了點頭,能夠有人認可這就是好事,想要打破電信產業的壟斷局面,他可是早就有了啃硬骨頭的心理準備。

“蘇叔,既然你過來了,剛好,我想和你談談關於潼宜土地利用的一些問題。”方明遠道。

“嗯?你又有什麼新想法了?”蘇愛軍怔了一下道。

“嗯,有點新的想法。”方明遠道,“潼宜,包括奉元在內的城市耕地指標從長遠來看,很緊張,而且兩地的水資源也很緊張。我認爲,應當換一種思路來解決耕地保護問題。”

“你說說?”蘇愛軍立即坐直了身體,正色道。

“隨着城市經濟發展,市區的面積不斷擴大,聚集來的人口越多,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我個人認爲有兩個,一個是水資源的不足,另一個就是能夠使用的土地越來越少。”方明遠道。

“嗯!”蘇愛軍點了點頭,這並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國內的一線城市裡,水資源不足,不得不大量開採地下水,甚至於由於地下水開採過多引起了地面塌陷,這都不是什麼新聞了。至於可供城市建設的土地越來越少,也已經初顯端倪,像鵬城,就是目前國內城市裡建設用地最緊張的一個,連填海造田都已經被提上了日程。

這主要是因爲在國內,建設用地指標、耕地保留指標、基本農田指標……這幾個指標,向來都是縣政府、市政府、乃至省政府,向來不得觸碰的紅線!華夏雖然有着近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真正適合做爲耕地的土地卻只是其中相當少的一部分,加上國內人口衆多,人均耕地面積就更是少得可憐。爲了保障國人的糧食安全,中央劃定了耕地保護紅線!

耕地保護紅線,東北三省有,秦西省有,晉西省有,蜀省有,京城有,滬市有,羊城有,潼宜和奉元自然也不能夠例外。所以也就有了建設用地指標、耕地保留指標、基本農田指標……這些指標。對於那些經濟發達的地區來說,這些指標就成爲了當地政府經濟發展頭上的緊箍咒!

方明遠道:“蘇叔,這件事,對於奉元和潼宜來說,並不算迫在眉睫的問題,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又是無可避免……”潼宜發展到了今天,趙緒安和馬永福有時也會和方明遠談起來,雖然說如今潼宜的建設用地指標還是相當充裕,但是如果說按照目前的這個速度發展下去,十年之後,建設用地指標就不夠用了。而潼宜做爲一座新興城市,原本的縣城,面積本來就有限,就是啓動舊城區改造,所獲得的建設用地也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而且,大量耕地的存在也帶來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農業用水一直居高不下。在國內,農業用水佔水資源利用率的全國平均水平是百分之七十左右,工業用水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居民生活用水佔了餘下的百分之五。當然了,具體到某一地區,這個比例也是有浮動的。但是除非是純工業區,在全國的這些縣市裡,正常情況下,農業用水基本上都會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潼宜現在已經要面對着水資源吃緊的困境,就是使用地下水,也不可能無限制的。據趙叔他們預計,即便是我們全面推廣節水用具,大量地使用中水,也改變不了一個現實,就是潼宜的人口再繼續聚集下去,很快就會到達極限。”方明遠道。

“這事我聽老趙說過,不過你們不是在推行那個節水農業嗎?”蘇愛軍道。

“節水農業,也是有着侷限的,用在普通作物上,沒有盈利!”方明遠道,“國內的糧食生產成本太高了。所以,潼宜周邊的耕地是打算種植花卉等高價值的經濟作物。”

“直說了吧,你的想法是什麼?”蘇愛軍直截了當地道,“你該不是想把潼宜的耕地全部變成建設用地吧?”

“那怎麼可能?”方明遠啞然失笑道,“怎麼也得五六年之後再這樣做。”

蘇愛軍怔了一下,用力一拍方明遠的大腿道:“你小子這和我繞圈子呢,五六年之後再這樣做……你還是想把潼宜的耕地全部變成建設用地!”

華燈高照,李東星應邀來到了蘇愛軍在奉元的小樓,身爲省委常委的他,住處與蘇愛軍只是相隔了幾百米而已。

“聽說方少從韓國回來了?”李東星落座後笑問道,“你和他談了一路,有沒有什麼好消息?”

“韓國韓金集團公司旗下的韓國第一大航空公司韓國全球航空公司想和秦西航空公司、秦西機場集團公司進行合作,開拓更多的航線。”蘇愛軍端起茶壺給李東星倒了一杯茶,“這是和咱們有關係的,其他的我沒多問,那小子也沒多說。請你過來,是那小子在回來的路上和我談了一個想法,我想聽聽你的意見。”

“唔?方少又有什麼想法了?”李東星立時大感興趣地問道。

“我問你,奉元現在的建設用地指標、耕地保留指標、基本農田指標……這幾個指標緊張嗎?”蘇愛軍問道。

李東星立時坐直了身體,正色道:“怎麼?上面有消息,要調整新一輪的規劃了?我們可是等了好幾年了。”

“沒有消息,那就是說,你們送交上來的材料都是真實的了?”蘇愛軍擺手笑道。他還記得,奉元市去年遞交的報告中,就一再要求,省裡能夠多給一些建設用地指標。

“嘿,和你說句實話,肯定是不真實了,實際情況是恐怕用不了兩年,就要踩省裡給劃下的紅線了。爲了能夠多一點建設用地指標,現在市裡各區的頭頭腦腦們簡直就要打成一鍋粥了。”李東星給蘇愛軍遞了根菸道,“現在經濟發展地不錯的地區,這幾個指標哪有不緊的?”奉元這幾年來的經濟發展也是蒸蒸日上,城區建設大發展,人口也在不斷地增長,建設用地指標怎麼可能不緊張?

“明遠的意思是,將耕地保留指標分配在城市的周邊地區是很不划算的,像潼宜和奉元市區周邊的農田,由於享受着交通的便利,還有所在城市外溢好處,可以說是拿這些土地做什麼都比種地掙錢。而這樣的一畝地用來種植糧食所得到的價值,和偏遠地區一畝地用來種植糧食所得到的價值是基本上相等的。現在是經濟發達地區發愁建設用地指標不夠,而那些經濟不發達地區,建設用地卻是根本就用不完。而且,在很多地區,根本就不具備上馬工業的條件,即便是上馬了,也無法保證有足夠的收益。這是不是一個問題?”蘇愛軍點燃了煙,吸了一口道。

“嗯,確實是存在這種現實,其實在奉元,各區之間,也存在這種現象。”李東星沉吟了片刻道,“方少對這個有什麼想法?”

“他說能不能夠實現耕地保留指標全省統籌,只要保證耕地的總量不減少以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具體到這些耕地是在奉元和潼宜,還是在濰南市、康安市或者說倉府市,省裡就不用管了。從而在全省範圍內實現,工業區和農業區的劃分。奉元和潼宜這種城市就不要將農業生產列爲考覈的重點,像那些農業條件合適,又不合適發展大規模工商業的地區,就不要將工商業的發展列入考覈重點。”蘇愛軍道。

李東星皺眉道:“方少的這個想法,那些被劃入農業地區的市縣,怎麼可能同意?”以華夏目前的現實狀況,一個農業佔據了主導地位的縣市,九成也是窮困縣!無工無商怎麼可能富裕起來?

“如果說,置換的這些耕地保留指標上附帶利益呢?”蘇愛軍道,“比如說,這個例子可能不那麼準確,潼宜和安康市置換了一平方公里的耕地保留指標,那麼日後潼宜在這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獲取的所有稅收,都有二十分之一劃歸安康市名下,你覺得安康市會不會同意?”

“啊?”李東星大吃了一驚,隨即陷入了沉思中,方明遠的這個想法確實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要是這樣的話……安康市爲什麼不同意呢?潼宜如今已經是秦西省境內gdp第二大的城市,安康市雖然在時文生執政的時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它的底子實在是太薄弱了,即便是在境內發現了大規模的氣田,如今的年gdp連潼宜的五分之一都達不到!而且這一差距還在迅速地拉大中!潼宜市區裡一平方公里土地一年所產生各種稅收,恐怕是安康市同等面積農田一年純收入的……李東星算不出來了,但是他知道,國內的很多城市裡,一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年產值能夠達到數億元以上,而一平方公里的農田,雖然說因爲種植的作物不同,產值自然也不同,但是想要達到一億元這一標準,是絕對絕對不可能達到的。

如果說真的如蘇愛軍所說的那樣,像潼宜這類建設用地指標吃緊的城市和那些建設用地指標寬裕的市縣進行耕地保留指標的置換,並且給予這些市縣經濟上的補償的話,這些市縣爲什麼不同意?他們不需要投入鉅額資金在工商業上,不需要費心費力地去吸引外來資金,不需要舉債來進行城市建設,他們的gdp水平就會有大幅度的增長!而且,隨着置換的土地面積越來越大,他們的收益也會越來越驚人!

“我覺得,在符合我國國情的基礎上,方少的這一想法,有很大的意義。”李東星緩緩地道,“雖然說,在細節方面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但是我覺得這樣做,對於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就算是這一塊土地同樣發展工商業,潼宜和安康市也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就像潼宜的非農業土地產出價值目前遠遠比不上京城、滬市同樣大小土地一樣!

“而且,明遠認爲,如果說這條路能夠走通的話,日後實現全國範圍內宏觀調控耕地保留指標,各大城市的建設用地指標將大爲寬鬆,而且市區周邊的耕地即便是保留下來,也可以用於種植那些市場價值高的經濟作物,而市場價值高的經濟作物,就可以發展節水農業,對於那些水資源緊張的大城市來說,也可以寬鬆很多,而不需要大量抽取地下水。而那些不適合發展大規模工商業的地區,也可以從這些經濟發達地區的發展中受益。”蘇愛軍道,“說實話,從機場回來之後,我就在一直考慮這件事。”

“如果說水資源緊張的這個問題能夠得到有力的緩解的話,我相信奉元的經濟發展可以再快一些!”李東星興奮地道。奉元缺水,這已經令奉元市政府頭痛了很多年了。爲了保證市區的用水,奉元市政府甚至於投入巨資專門修建了包括一條長達一百五十公里的引水渠在內一系水利工程!但是這條引水渠每年也只能供水四億噸左右,只能說是有力地緩解了奉元市區用水的需求如果說將奉元現在抽取地下水的用量減去,奉元市區的用水還是相當地緊張,這無疑嚴重地限制了奉元經濟的發展,也限制了奉元市區的進一步擴大。

如果說能夠將奉元境內的建設用地指標放寬,減少普通灌溉的農田面積,大面積推行節水農業,未來這一塊節省出來的水資源,可能相當於再建設幾個類似的水利工程!(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六章 各有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在算計誰第二百四十八章 活雷鋒?第八十三章 日本得敲打敲打了第九十四章 巧合還是有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司私有化第七百六十章 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第九百八十六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單第二十八章 過於樂觀第七百九十八章 變化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的制度第四百七十章 美妙的未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十一章 上供一隻雞腿第二百六十一章 站對陣營第八百一十八章 胡蘿蔔有時還是很管用的第一千五十一章 聚會(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發怒第一百八十五章 誰也不傻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收購第九百五十章 拒絕(求月票)第二百六十九章 轉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污染第五百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二百七十六章 到了開始收割的季節第四百七十六章 餌第八百五十四章 鍾南剡(急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五章 霸氣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人物的紛至沓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他們就那麼傻嗎第八百四十三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大的人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曖昧第一百零七章 二期石油儲備庫第九十五章 方案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三十一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五十章 通風報信第四十章 冤大頭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得不爲之第四百零三章 大有收穫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急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個平臺第七百三十四章 馬永福的請求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情第二百九十八章 狗急欲跳牆第七百三十三章 意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計第五百三十六章 阿諾,拍部廣告吧第二百五十八章 合作草案第四十八章 艱難的抉擇(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你們幹得好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有想摘桃子的第四百一十八章 追之不及第三百一十九章 走着瞧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就是個笑話第三百一十七章 挖牆腳就要挖個徹底第三百九十章 輪誰的大米?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看好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級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勳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喜訊第一百零八章 巨大的隱患第六百五十六章 禮物第四百三十三章 哥家鄉第四百六十二章 事態繼續擴大第五百四十七章 能行嗎?第四百零二章 冰山一角第七百八十四章 單殼油輪的末日第五百六十二章 美蘇聯手第四百六十五章 迴歸前的香港第六百三十四章 姨娘養的都不如第四百一十五章 保外就醫變成了脫逃第三十九章 新的投資方向第三卷 第一章 冀北赤縣第四百二十章 潑糞事件五百三十五章 卡梅隆的邀請第二百八十一章 難以置信的高價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準備上市第六百八十五章 重大突破第一百六十一章 亂成一團的周家第九章 給個面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夾帶私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略佈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下手晚了(求月票)第五百三十六章 阿諾,拍部廣告吧第八百二十七章 七月(求月票)第五百五十一章 維斯布魯克的爭取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書記怎麼來了(三更)第二百三十八章 要看主流第九十四章 搶桃子的第六百五十三章 新助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建議第八百一十三章 牢騷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爭爆發第四百九十三章 緊張第四卷 第一章 說客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口可以,要限制用途第三十七章 吃驚的蘇浣東
第六百零六章 各有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在算計誰第二百四十八章 活雷鋒?第八十三章 日本得敲打敲打了第九十四章 巧合還是有意第一百六十八章 公司私有化第七百六十章 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第九百八十六章 禍從口出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單第二十八章 過於樂觀第七百九十八章 變化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的制度第四百七十章 美妙的未來第三百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十一章 上供一隻雞腿第二百六十一章 站對陣營第八百一十八章 胡蘿蔔有時還是很管用的第一千五十一章 聚會(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發怒第一百八十五章 誰也不傻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收購第九百五十章 拒絕(求月票)第二百六十九章 轉機?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污染第五百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二百七十六章 到了開始收割的季節第四百七十六章 餌第八百五十四章 鍾南剡(急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五章 霸氣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人物的紛至沓來第四百四十五章 他們就那麼傻嗎第八百四十三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三十九章 大大的人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曖昧第一百零七章 二期石油儲備庫第九十五章 方案一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三十一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五十章 通風報信第四十章 冤大頭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得不爲之第四百零三章 大有收穫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大打擊(急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三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九十六章 一個平臺第七百三十四章 馬永福的請求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情第二百九十八章 狗急欲跳牆第七百三十三章 意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計第五百三十六章 阿諾,拍部廣告吧第二百五十八章 合作草案第四十八章 艱難的抉擇(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你們幹得好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有想摘桃子的第四百一十八章 追之不及第三百一十九章 走着瞧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就是個笑話第三百一十七章 挖牆腳就要挖個徹底第三百九十章 輪誰的大米?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看好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級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勳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喜訊第一百零八章 巨大的隱患第六百五十六章 禮物第四百三十三章 哥家鄉第四百六十二章 事態繼續擴大第五百四十七章 能行嗎?第四百零二章 冰山一角第七百八十四章 單殼油輪的末日第五百六十二章 美蘇聯手第四百六十五章 迴歸前的香港第六百三十四章 姨娘養的都不如第四百一十五章 保外就醫變成了脫逃第三十九章 新的投資方向第三卷 第一章 冀北赤縣第四百二十章 潑糞事件五百三十五章 卡梅隆的邀請第二百八十一章 難以置信的高價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準備上市第六百八十五章 重大突破第一百六十一章 亂成一團的周家第九章 給個面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夾帶私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略佈局第二百五十八章 下手晚了(求月票)第五百三十六章 阿諾,拍部廣告吧第八百二十七章 七月(求月票)第五百五十一章 維斯布魯克的爭取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書記怎麼來了(三更)第二百三十八章 要看主流第九十四章 搶桃子的第六百五十三章 新助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一個建議第八百一十三章 牢騷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爭爆發第四百九十三章 緊張第四卷 第一章 說客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口可以,要限制用途第三十七章 吃驚的蘇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