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放權

洛陽。

李瑕已經進駐了洛陽城,還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故事感。

這裡有牡丹,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裡也有梨花,洛陽三月梨花飛,秦地行人春憶歸;有梅花,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有柳絮,爭得大裘長萬丈,與君都蓋洛陽城。

但這些詩情大多來自於盛唐。

至於靖康之變以後,寫洛陽的詩句便少了。若真叫李瑕想,他只能想到一句。

永懷河洛間,煌煌祖宗業。

這是陸游的《登城》,十多年前,李瑕第一次北上中原,遇到了兩個往洛陽求學的年輕人,一個叫姚燧,一個叫閻復,他們給他念了這首詩。

大部分句子他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個別幾句。

橫流始靖康,趙魏血可蹀。遺民世忠義泣血受汗脅。系箭射我詩,往檄五陵俠。

還有一句是誰能提萬騎,大呼擁馬鬣?

時隔多年,李瑕給出了回答,他提萬騎而來,想要回答洛陽城的詩情、遺民的血淚。

當然這些都是感受,談感受簡單,而遇到具體的實務,困難便多了很多

陛下,如今北路軍既然在孟津渡渡河,船隻與船伕便十分不足。臣提議就地招募船伕。

這日議政,當奚季虎提出這個問題,韓祈安便道:此事已經在辦了,只是進展不快。

因何緣由?

伯顏撤出洛陽前,已將大量的船隻派往開封。

還有,王師才進洛陽,百姓還存有恐懼,且不認我們的紙幣。

既說到此事。李冶忽然開口,岔開了話題,問道:河洛百姓一直在用的都是蒙元的中統元寶交鈔,接下來是作廢或是置換,須及早定個章程。

提到中統元寶交鈔,衆人都是一陣頭痛。

最後,還是李瑕拍板定了主張,道:蒙元的交鈔必是要廢,與其擔心對民心的影響,不若想想如何挽回民心。

就民心之事又談了一會,素來不常在奏對時發言的元嚴難得站了出來,也提出了一個問題。

臣以爲洛陽暫時並無發行報紙之條件,凡朝廷詔諭、文章,宜使人張榜宣讀爲宜

之所以這般確定,因城中百姓僅剩兩千多戶,且基本無人識字。

一百多年間都處在異族統治之下,僅這短短十餘年施行了並不算徹底的漢法,整個城池彷彿處在矇昧之中。

李瑕所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百廢待興的情形。

隨後又談及了傷病士卒的救治、戰亡士卒的撫卹、城中細作的清理、戰後瘟疫的防治等等等等。

他很慎重地準備一點點地將這些、以及更多沒有暴露出來的問題處理好。

前陣子,他時常會看到趙昀那個女兒在自己面前晃來晃去,提醒着他,連趙昀那種皇帝也曾一度收復三京。

而他現在都還沒收復開封,依舊有被蒙古人趕回去的可能。

不過,困難雖多,李瑕所面對的情況卻好過三十多年前宋軍端平入洛。

首先宋軍是從兩淮北上,在黃河氾濫的地域運糧異常艱辛,而李瑕先收復關中,再由關中東進,輜重線穩當得多。

其次三十年前的蒙軍對中原的破壞遠遠超過了宋廷的想象,根本無法就地補給,而如今不說恢復了多少生機,至少李瑕對此早有心理準備。

每天就這般忙得天昏地暗。

這日奏對結束,李瑕回到韓巧兒的居所,卻正遇到了趙衿。

趙衿卻也不怕他,見他來了便起身要走,

然後又想起來問了幾個問題。

洛陽城沒有宮殿嗎?你爲什麼住這麼小的府衙?

原本是有的,洛陽紫微城最近一次修建是朱溫從長安將木材遷來,作爲其樑國的都城。宋承平年間還在,稱爲西京。

現在不在了嗎?

燒光了。李瑕道:靖康之變時,金兵遷西京之民於河北,盡焚西京而去。你看,不是每一個勝利者都會善待征服地的。

趙衿眼神中便閃過一絲恐懼,沒再說什麼,而是轉頭跑掉了。

~~

幾日之後,新的一批糧草運到洛陽,李瑕纔算鬆了一口氣,將關注的重點移回戰事上來。

隨着幾封戰報傳來,他再次鋪開地圖,召集將領,展開了軍議。

先說東路軍吧。遵旨。

在軍議上給諸將領解釋戰報的是易士英。

這位文官出身的武將其實極爲擅長分析局勢。

張珏的主力沿洛水向東,如今正在攻打鄭州。但出了邙山、嵩山這些山地之後,元軍的戰術開始趨於靈活。

易士英說着,在地圖上標註了一下,於是可以清楚地看到,從鄭州開始,東面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地形。

伯顏沒有固守城池,而是命令騎兵四散而出,避開張珏的主力,轉而偷襲我們的輜重線。這是蒙元的老伎倆了,宋蒙交戰數十年來,宋軍難以收復失地的原由便在於此,固守山地堅城可勝,而一旦遠征,則糧草必定不濟。

但我們也有騎兵,可以放過來追擊元軍。不錯,然元軍退入城中又如何?

如此一來,攻城的進展依舊是慢了。如今陸秀夫駐守在鞏縣,安排糧草調動。若鄭州未下,則輜重不敢前行。至於克鄭州之後大軍攻打開封,輜重如何運送,依舊是個問題。

李瑕這纔開口,問道:可有更好的辦法?

一衆文臣武將商議了許久,最後,易士英道:稟陛下,此戰,唯有依張帥如今這種穩紮穩打的打法,方可功成。若成功之心太急,則長驅之師無援、糧草不繼,或可招致敗亡。

東路軍的情況大概便是如此了,攻下開封未必不行,但在元軍騎兵的不停騷擾之下,註定不會太快。

李瑕的目光落回地圖上,道:說說北路軍的情形。

易士英不急不緩道:河北情形與河南不同,河

南乃蒙元與趙宋交界之處,忽必烈收世侯之權、提

拔的心腹將領,多置於河南,兵馬屯集,大將雲齊。而河北地處蒙元腹地,世侯林立,可謂腹中空虛之地。如今,張弘道的先鋒兵馬已經在孟津渡渡過黃河,首先要面對的第一個堅城就是沁陽。

李瑕只略略一想,道:沁陽由世侯鄭鼎鎮守。

是,鄭鼎之父鄭皋

才議到一半,今日缺席了軍議的林子才匆匆趕到,在門外稍稍一停,大步趕到了李瑕面前。

陛下,西北的情報到了,張弘範受任爲蒙古漢軍都元帥、主管西北戰局,如今已收攏大量潰兵,想必要趕回河北鎮守

李瑕喃喃道:忽必烈不拘一格用人才啊。易士英則已有些焦急起來。

陛下,這不是玩笑的時候!

李瑕與易士英之間亦有默契,不必多說什麼也明白這對局勢會有怎樣的影響。

簡單而言,伯顏守河南、阿合馬鎮山西,如今北伐的突破口就是河北。

若是讓張弘範再率大軍回守河北,那蒙元的整個防線就將穩固起來。

思來想去又與衆人商議之後,這日到了最後,李

瑕派人給張弘道傳了一封親筆信。

~~

小船晃晃悠悠過了黃河。

放眼看去,到處都是人,士卒、輜重都還在渡河,大批的物資還堆積在北岸,讓人有種永遠都搬不完的無力感。

打仗啊,打來打去,打的都是民脂民膏。史槓這般嘆息着,卻帶着些許事不關己的語氣。

以他的出身,哪能真體會什麼民脂民膏?

不過是因爲現在歸附新唐了,得要融入清廉愛民的氛圍當中。

但他不是主動歸順的,而是戰敗被俘的,目前爲止顯然不會有太大的前程。此時臉上不免掛了些鬱悶之色。

一路向北而行,很快便到了孟州城。

城外的血跡還未清理乾淨,在炎炎夏日泛起一股難聞的腥臭。

從這殘存着的痕跡可以看出攻克孟津渡、孟州城是一場艱難的戰鬥。元軍並非不重視孟津渡這個

要地,而是沒想到洛陽城會那麼快失守。

進了城門,登上城頭,史槓那鬱郁不得志的表情便一掃而空,換上了熱情洋溢的語態。

五郎了得啊!大軍還未完全渡河,五郎竟已進了孟州城!

前方,張弘道正在與董文用談話,轉頭一見史槓,眉頭便微微皺了起來。

他素來覺得史家幾個子弟裝模作樣,明明也是貪圖權柄,偏要裝得淡泊懶散。

而史槓其實也看不上張家子弟,覺得張家人愛現眼,早晚沒有好下場。

當然,因張家有個好女兒,如今他遠沒有與張弘道相提並論的資格了,此時喚一句五郎不過是攀交情罷了。

你怎來了?

張弘道只這般語氣淡淡地問了一句,史槓氣勢便完全被壓了下來。

給張帥帶了聖諭,陛下已答應由張帥全權招攬河北世侯,凡於蒙元官職遷擢兩秩以下者,皆有張帥定奪

史槓說着,看張弘道的眼神也越發炙熱起來。接下來的河北大地都不知有多少人要巴結這位舊日風評有些平庸的張五郎了

第897章 黃雀第203章 幕僚番外篇·交接(爲白銀盟主“公子WV”加更)番外篇·國王(爲盟主“宸寶最可愛”加更)第1338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1256章 天元第1301章 豚犬第1254章 見相第429章 賞罰第1338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885章 強盜的頭腦第1252章 民夫第956章 條件不變第859章 犰狳第1256章 天元第543章 炸藥第332章 逆流第80章 重陽觀第422章 九斿白纛第996章 起居注第1230章 預設戰場第710章 郡王府第1002章 登武昌樓第399章 凌霄城第1315章 融入第225章 糊弄第1218章 衆叛第891章 汗國之秉權者第1053章 武將之殤第182章 五尺道第1221章 黨羽第796章 同姓番外篇·易俗(爲盟主“深刻不等於接近事實”加更)第1306章 人定勝天第522章 攻守(爲盟主“寸青絲年華”加更)第1310章 樊城第410章 奔波第625章 條件第185章 埋伏第1159章 無名小卒第318章 破城第349章 小戰第439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270章 私仇第589章 盡力第494章 攻城之法第1239章 順勢者第1157章 象輿第1190章 新的命運第647章 星垂平野闊第584章 期待第1202章 門戶第1096章 大龍第805章 藍關第558章 忠臣逆臣第948章 虧本第1126章 先回防第509章 老實人第720章 下三濫第454章 峽谷第304章 段延慶第803章 潰逃第443章 戰果第498章 相投(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8/11)第294章 退兵第163章 後衙第483章 馬不停蹄(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723章 着眼於前第1136章 帶偏第1111章 舉國之兵第185章 埋伏第309章 大理總管第71章 羊第1117章 餘暉第20章 小畜生第557章 釣魚第195章 老卒第35章 亳州第1278章 都城第744章 圍堵第466章 穩攻與速勝第1088章 局部第1289章 退路第684章 青蛙第645章 家與書第39章 接手第696章 豈曰無兵第946章 古戰城南第900章 甘肅第127章 通敵第1015章 背疽第1166章 時代的落幕第95章 微山第546章 舊事重演第561章 爲官(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21)第1020章 瞭解第520章 雄主第503章 家鄉第37章 臨江仙第1296章 沒開始
第897章 黃雀第203章 幕僚番外篇·交接(爲白銀盟主“公子WV”加更)番外篇·國王(爲盟主“宸寶最可愛”加更)第1338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1256章 天元第1301章 豚犬第1254章 見相第429章 賞罰第1338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885章 強盜的頭腦第1252章 民夫第956章 條件不變第859章 犰狳第1256章 天元第543章 炸藥第332章 逆流第80章 重陽觀第422章 九斿白纛第996章 起居注第1230章 預設戰場第710章 郡王府第1002章 登武昌樓第399章 凌霄城第1315章 融入第225章 糊弄第1218章 衆叛第891章 汗國之秉權者第1053章 武將之殤第182章 五尺道第1221章 黨羽第796章 同姓番外篇·易俗(爲盟主“深刻不等於接近事實”加更)第1306章 人定勝天第522章 攻守(爲盟主“寸青絲年華”加更)第1310章 樊城第410章 奔波第625章 條件第185章 埋伏第1159章 無名小卒第318章 破城第349章 小戰第439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第270章 私仇第589章 盡力第494章 攻城之法第1239章 順勢者第1157章 象輿第1190章 新的命運第647章 星垂平野闊第584章 期待第1202章 門戶第1096章 大龍第805章 藍關第558章 忠臣逆臣第948章 虧本第1126章 先回防第509章 老實人第720章 下三濫第454章 峽谷第304章 段延慶第803章 潰逃第443章 戰果第498章 相投(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8/11)第294章 退兵第163章 後衙第483章 馬不停蹄(爲盟主“色如多”加更)第723章 着眼於前第1136章 帶偏第1111章 舉國之兵第185章 埋伏第309章 大理總管第71章 羊第1117章 餘暉第20章 小畜生第557章 釣魚第195章 老卒第35章 亳州第1278章 都城第744章 圍堵第466章 穩攻與速勝第1088章 局部第1289章 退路第684章 青蛙第645章 家與書第39章 接手第696章 豈曰無兵第946章 古戰城南第900章 甘肅第127章 通敵第1015章 背疽第1166章 時代的落幕第95章 微山第546章 舊事重演第561章 爲官(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21)第1020章 瞭解第520章 雄主第503章 家鄉第37章 臨江仙第1296章 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