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藍關

涼州城外,蒙軍大營。

合丹坐在那,聽着耶律希亮說完西域形勢,漸漸放下了捧着酒囊的手。

阿里不哥的傀儡阿魯忽召集了十五萬大軍,要助阿里不哥爭奪汗位……

在心中咀嚼着這個消息,合丹已在思慮也許忽必烈很快就要召他回師,那接下來的攻關隴的戰事也許該換一種打法了。

他纔打算詢問耶律鑄的意見,已聽到耶律鑄自語了一句。

“李曾伯打仗真是厲害,詞也寫得好。但官場權謀一道,真是……”

耶律鑄沒有繼續說下去,只是搖了搖頭。

他顯然十分看不上李曾伯的政治才能。

“耶律丞相想說什麼?”

“李曾伯是故意放回我的兒子,讓我們知道阿魯忽的消息,希望我們因此放緩攻勢或因此退兵。但他根本不瞭解草原……”

耶律鑄緩緩說着,嘴裡的話與心中所想卻有些不同。

大蒙古國是什麼?

шωш▲ttκa n▲¢○

暫時還稱不上國,稱作“黃金家族們的兀魯思”更爲貼切。

兀魯思是何意?封地、領土、國、民,各種意思都有。

各個宗王半獨立的小汗國、一整個蒙古汗國,都能稱作兀魯思。

但換一個角度想,兀魯思不過就是人口與土地,不過就是財產。

大蒙古國,就是“黃金家族們的財產”而已。

那大汗是什麼?

是給黃金家族子孫們分配財產的人,是當家的。

只有愚蠢的牧民們相信“忽必烈背叛黃金家族”。

真正的黃金家族反而不在乎這些。

只在乎利益。

宋人以爲汗位之爭轟轟烈烈,支持兩位大汗的人們各自秉承着綱常禮法,如他們的士大夫一樣誓死悍衛綱常禮法。

錯了,沒有什麼綱常禮法。

若把大蒙古國看成一個國,理解不了汗位之爭。

得把它看成一個家。

成吉思汗打下了家財,過了半百之年,子孫們想要什麼?

分家。

分家才符合家族中最有權勢的一批人的利益,如別兒哥、阿魯忽、旭烈兀、海都。

阿里不哥給不了這種利益,阿里不哥太狂妄,領地也不如忽必烈,做不到像忽必烈那樣能輕鬆說出“大不了就分家”。

就是一羣子孫們互相拉攏,互相爭家產的過程罷了。

……

“大汗的智慧如長生天上的星光一樣閃耀,早已說服了阿魯忽歸順。”

耶律鑄讚頌了忽必烈的英明神武之後道:“在我們出征之前,阿魯忽的使節已經到達開平覲見大汗,只要大汗也支持他繼承察合臺汗國,他願意支持大汗繼承汗位。可見阿里不哥無能,並不能成爲大汗的心腹之患,李瑕纔是。”

合丹愈發慶幸自己支持忽必烈。

他慧眼如炬,做出了對的選擇。

耶律鑄又道:“請宗王一定全力攻下關隴,儘快。”

他們還有殲滅李瑕的時間。

六路兵馬齊攻,西路軍是兵力第二多的,絕不能拖了後腿。

合丹明白了這些道理,問道:“耶律丞相認爲該怎麼才能儘快擊敗關隴的宋軍?”

開戰以來,他兵力雖未遭到太大的損失,卻屢屢因李曾伯、廉希憲而受挫。

耶律鑄略略沉吟,道:“宗王不如‘將計就計’,作出得到西南消息已起意退兵的姿態,我看那些宋軍兵將很有進取之心,貪功冒進,到時必驅兵追來、搶奪後方輜重,可以伏擊。”

合丹點頭不已。

他東征西討打了幾十年仗,對方兵將是什麼脾性一交手便知,對耶律鑄的計劃深爲贊同。

只要殲滅宋軍的騎兵,那關隴便像是被砍掉腿的鹿,可以肆意蹂躪。

~~

正月二十三日。

一夜的大雪已蓋住了黃河戰場上的血腥。

宋軍士卒猶在打掃戰場。

城樓上,林子正站在李瑕身邊,低聲稟報着,又遞出了幾封信報。

“這是蘭州消息今日到了,是五日前傳出的。”

李瑕接了看過,稍鬆了口氣。

廉希憲的意思是,他與李曾伯已展示出了足夠的威脅,讓合丹知道,如果領騎兵殺入關隴,是會被斷了後路,會被追上、會被包圍的。

相當於告訴合丹“我們的防線安排得很好,我們也有騎兵,你要敢迂迴穿插有可能死得很慘,阿術就是前車之鑑。”

但另一方面,隴西防線實在是太長了,它不是潼關或武關那樣只有一條險道、一座關城。

哪怕有李曾伯在河西牽制,廉希憲也表示兵力太少,很難保證一定能拖住合丹。

防守便是這樣,防得了百日千日,只要一個破綻便可能敗亡。

李瑕瞭解廉希憲,這種程度的叫難就是暫時還守得住。

這是西線的情況。

北面張珏的情況差不多。

事實上,張珏面對的楊大淵並不簡單。

在蒙哥攻打釣魚城之前,楊大淵在蜀中的資歷、威望、戰績原本高於王堅,且楊家子侄人才衆多。

後來楊大淵投降,王堅則是堅守到底,王堅所展示出來的膽魄、創下的功業已不可同日而語。

而與同樣是降將的劉整相比,楊大淵雖無十二驍勇取信陽的名氣,其打仗水平該是遠強於劉整。

這是李瑕通過一些戰例做出的個人判斷。

楊大淵投降之後,還連帶招降了許多宋將不提,打的幾場仗也全都是硬仗,攻的是蜀中堅固山城,助蒙哥長驅釣魚城下。

而劉整從箭灘渡之敗開始,就有種欺弱怕硬的架勢,遇強則敗,遇弱則勝。

蒙古給楊大淵的官職也更高,先是拜侍郎、都行省,後封川陝都元帥,同署事徵南都元帥。

但比起劉整,楊大淵這人總是顯得默默無聞,因爲他四平八穩。

四平八穩的敵人最難對付,還最不顯功勞,有時李瑕也容易忘了張珏還在北邊苦守。

“郝天益的兵馬找到了嗎?”

“沒有。雪下得大,並未在北面發現人馬行動的蹤跡,是否情報有誤?”

“不,我們引爆了禹門冰面他都沒出來,很可能是繞到北面去了,要提醒張珏別被背後偷襲了。”

“是,已經派了加急快馬。”

“再派,這次我確定了,郝天益就是去偷襲張珏了,提醒他。”

西北由三個最能獨當一面的人坐鎮,李瑕卻還是擔心,因爲他沒分配給他們足夠多的兵力物力。

那他們就沒有足夠多的容錯空間,蒙軍可以小敗許多次,他們卻是一次都不能敗……

至於潼關、漢水兩道防線,相比隴西就好守許多了。

劉元振戰前見過董文炳一面,氣勢上把對方壓住了,這便是他精明老練之處,而且這人一有難處就懂得叫苦,從李瑕這裡喊走三千援兵,算是穩當。

劉元禮守着漢水河谷,兵力雖不多,縱深卻長,重慶的高長壽也做好支援的準備,當不至於迅速失守。但這部人卻是不能調動的,因關係到漢中乃至整個川蜀的安危。

確認過這些防線的消息之後,李瑕嘆息了一聲。

“武關可有新的消息?”

“吳相公已往藍田縣去了……”

~~

戰國時,秦惠文王派張儀欺詐了楚懷王,遂有了秦楚丹陽、藍田一戰。

先是秦軍順漢水而下,在丹陽擊敗楚軍。

之後,楚國集中精銳,孤注一擲,殺上武關道直逼咸陽。

楚軍殺到藍田,秦國形勢危急,秦王甚至爲此祭天祈求諸神保佑。

但這一戰的結果並非在藍田戰場。而是韓國、魏國聯軍攻打楚國,而楚國也無力在後路被斷之前攻破藍田,只好連夜撤軍、向秦國割地求和。

歷史總是相似的。

不久前,李瑕的兵馬正是順漢水而下,在丹陽擊敗了蒙軍。

現在,蒙軍也是殺上武關道,一邊兵圍商州,同時分兵直抵藍田。

藍田自古據秦楚大道,有“三輔要衝”之稱,縣城南臨嶢山,有嶢關,爲關中與南陽之交通要隘。

嶢關即藍關。

正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藍關。

藍關是武關道出秦嶺的最後一個關隘,出了藍關,便是豁然開朗的關中平原,離長安不到八十里。

正是這樣只隔一道關城的距離,曾經讓秦王也覺得危險,只好祈求上蒼保佑。

今時今地與戰國時不同之處在於,李瑕在關中的兵力已經調空了。

唆都只要殺破藍關,即可蹂躪關中。

他跨馬望向藍關城頭,問道:“那是什麼字?守將是誰?”

“摟。”

通譯上前道:“宋人也很少見這個姓,小人也沒聽說過有哪個將領是這個姓,是個不出名的宋軍將領。”

“去招降他。”

“是。”

通譯策馬向前,纔出軍陣,尚未到一箭之地,忽覺眼前一閃。

“嗖!”

“噗!”

馬背上一空,馬上的人已經摔落在地。

城頭上竟是一箭射落,射穿這通譯的喉嚨……

兩軍俱靜。

蒙軍下意識等了一會,卻沒聽到關城上的宋將放什麼狠話。

只有那一箭,顯出那宋將的冷峻寡言。

“額秀特!”

唆都大怒,伸手便要舉自己的弓,動作到一半卻又停住。

他沒有信心能在同樣的距離仰射並射中對方。

“準備攻城!”

……

唆都攻藍關的同時,董文蔚則是在圍攻商州。

商州已是死地,他真正在乎的是金州的劉元禮。

並非害怕,須知金州是漢中的東面要隘,若劉元禮敢順漢水而下來斷蒙軍後路,南陽隨便可調出一支兵力,收復漢中。

因此,董文蔚不怕劉元禮來,想的是劉元禮若來,是個很好的機會。

當然,這其實是不太可能的,哪有這樣的好事?只能是先收復關中,再走蜀道收復漢中了。

那該不會有人來斷後路了……

想到這裡,董文蔚想起入武關時白陽關還未攻下。

當時,白陽關防守頑強,他留了麾下最穩當的將領石同甫領着三千人包圍,斷了關城水源,又擲火燒了關城內倉房,加上關城其實也沒剩幾百人了,必能拿下。

現已五日過去,若兩日拿下關城,三日急遞消息,消息該到了纔是。

“石千戶派信馬來了沒有?”

“報將軍,沒有。”

董文蔚皺了皺眉,有些疑惑。

他再次思考了一遍,是否有像秦楚藍田一戰的楚軍般被前後包圍的可能。

他很快想到自己已佈置好兵力防着金州劉元禮、襄陽呂文煥,且劉元禮不可能敢出兵,呂文煥不可能會想要出兵。

宋軍沒有援兵,那己方取白陽關便絕不會有意外。

無非是晚了兩日攻下罷了。

“快馬催促,讓他速取白陽關……”

第600章 山陵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2/22)第402章 爭吵第917章 是狼是狗第589章 盡力第876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57章 心意第593章 孰爲皇嗣第79章 通敵第951章 忽裡勒臺第8章 水寨第951章 忽裡勒臺第222章 僱兇第69章 反骨第1067章 圍棋第352章 關撲第464章 換帥第1101章 包克圖第769章 分功宴第1333章 右相盜寶第45章 智鬥第981章 李元昊第1248章 後方第375章 住處第1108章 逃的後果第873章 一根木頭第1049章 禮賢下士第444章 權知筠連事第789章 黃河夜雪第214章 山脈第694章 暖意融融第117章 蛐蛐(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1/10)第17章 選擇第887章 高昌回鶻番外篇·國王(爲盟主“宸寶最可愛”加更)第865章 懷疑第1050章 規範的皇帝第157章 心意第233章 水戰之失第720章 下三濫第181章 巡檢第158章 慶符縣第910章 搶功第399章 凌霄城第330章 箭灘渡第113章 失望第73章 胡笳十八拍第1218章 衆叛第162章 排斥第806章 唐詩第975章 聚衆第288章 淹水第1220章 未降者第983章 後會有期第855章 甜棗第255章 生意人第1169章 外甥女第312章 箭毒木第394章 輕薄兒第365章 破綻第475章 決戰第47章 應對第1305章 軟骨第1065章 日月山第191章 駐守第1272章 燕雲第979章 流放第775章 秦腔第426章 露餡第783章 張騫第1123章 瘋牛番外篇·福將(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470章 怯薛軍第1308章 尸位素餐第386章 狂徒第761章 搦戰第211章 堅壁清野第1085章 董大哥第184章 新兵(爲盟主“niema”加更)第117章 蛐蛐(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1/10)第905章 女兒與嫁妝第682章 平穩第659章 明朗第1004章 刁民第496章 歸家子第645章 家與書第468章 勇者(爲盟主“niema”加更)番外篇·次子(爲盟主“上帝的塵封”加更)第353章 人口第1338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1209章 離朝第19章 說客番外篇·西北望(爲盟主“知還需行”加更)第680章 狼與狗羣第1109章 雞鹿塞第904章 遺孀與遺產第153章 中秋第1119章 牽制第311章 暗格第792章 黃鼠狼第650章 俘虜
第600章 山陵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2/22)第402章 爭吵第917章 是狼是狗第589章 盡力第876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157章 心意第593章 孰爲皇嗣第79章 通敵第951章 忽裡勒臺第8章 水寨第951章 忽裡勒臺第222章 僱兇第69章 反骨第1067章 圍棋第352章 關撲第464章 換帥第1101章 包克圖第769章 分功宴第1333章 右相盜寶第45章 智鬥第981章 李元昊第1248章 後方第375章 住處第1108章 逃的後果第873章 一根木頭第1049章 禮賢下士第444章 權知筠連事第789章 黃河夜雪第214章 山脈第694章 暖意融融第117章 蛐蛐(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1/10)第17章 選擇第887章 高昌回鶻番外篇·國王(爲盟主“宸寶最可愛”加更)第865章 懷疑第1050章 規範的皇帝第157章 心意第233章 水戰之失第720章 下三濫第181章 巡檢第158章 慶符縣第910章 搶功第399章 凌霄城第330章 箭灘渡第113章 失望第73章 胡笳十八拍第1218章 衆叛第162章 排斥第806章 唐詩第975章 聚衆第288章 淹水第1220章 未降者第983章 後會有期第855章 甜棗第255章 生意人第1169章 外甥女第312章 箭毒木第394章 輕薄兒第365章 破綻第475章 決戰第47章 應對第1305章 軟骨第1065章 日月山第191章 駐守第1272章 燕雲第979章 流放第775章 秦腔第426章 露餡第783章 張騫第1123章 瘋牛番外篇·福將(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470章 怯薛軍第1308章 尸位素餐第386章 狂徒第761章 搦戰第211章 堅壁清野第1085章 董大哥第184章 新兵(爲盟主“niema”加更)第117章 蛐蛐(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1/10)第905章 女兒與嫁妝第682章 平穩第659章 明朗第1004章 刁民第496章 歸家子第645章 家與書第468章 勇者(爲盟主“niema”加更)番外篇·次子(爲盟主“上帝的塵封”加更)第353章 人口第1338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1209章 離朝第19章 說客番外篇·西北望(爲盟主“知還需行”加更)第680章 狼與狗羣第1109章 雞鹿塞第904章 遺孀與遺產第153章 中秋第1119章 牽制第311章 暗格第792章 黃鼠狼第650章 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