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隴西之戰

臨洮這場決戰,本來不想細說的,主角都沒參與,只是一個支線背景。

但昨天到現在我的運營官和朋友私聊了我好幾次了,我也簡單回覆過他們。大家似乎還有疑惑,詳細說說也好。

先說兵力吧。

歷史上,渾都海六盤山是7萬人,忽必烈西路軍6萬人。

我爲何寫六盤山是11萬人,西軍10萬人?

大概的邏輯是:

李瑕收復了川蜀、漢中。那成都的劉黑馬便回到了關中,所以寫劉黑馬的4萬兵力;利州屬於汪家的兵力也已回到隴西,所以設置汪良臣有6萬兵力。

另一邊,李瑕更早把蒙哥死的消息報到了六盤山,所以六盤山能更多的吸引蒙哥的南征軍。阿里不哥看到忽必烈的兵勢足,也能從漠北派兵到六盤山。因爲開戰初期,阿里不哥的兵勢是強於忽必烈的。

再說將領,歷史上,西軍主帥是合丹。

我爲何不寫合丹,有幾個原因:

一、這是小說,大家看得本來就很亂了,這時候再加幾個蒙古名字,要花太多的篇幅去解釋他們的背景,會導致大家更亂。(包括八春,也是這個原因不打算寫,這首先是小說,重要的是大家看得不吃力。)

二、合丹的封地在別失八里,也就是吉木薩爾,很遠。

三、在書裡的時間線,這一戰比史實提前了大半年,蒙哥的死訊也更早被阿里不哥知道,合丹是否支持忽必烈?我認爲是存疑的。雙方就算聯絡了,能不能及時趕來?

四、這是我一個很重要的伏筆,關係到隴西這個地方的戰略位置。李瑕如果拿下隴西,可以切斷忽必烈與遠疆的聯絡(這是下面一個大劇情的內容)

五、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本書中,因爲李瑕,忽必烈面對的是更加嚴峻的情形,他會更大力地啓用漢人。這也是我後面想要仔細寫的,如今只能是一點點揭開的小支線。

那我不寫合丹、八春了,涉及到一個邏輯就是:沒有他們西軍能不能贏?

先說合丹是誰,窩闊臺的第六子,庶子,宗王,封地在吉木薩爾。

“憲宗、世祖之立,合丹均有翼戴功。中統元年,御阿藍答兒、渾都海於姑臧,獲而斬之。”

這是關於這一戰,史書上對他這個主帥的描繪就這一句話。

還不如汪良臣等人豐富。

“適大風揚沙,白晝晦暗,良臣乘機命軍士下馬持短兵衝敵陣左,繞出陣後,再潰其陣右而出。”

由此,我先不說合丹厲不厲害,只認爲他任西軍主帥是因爲宗王身份,而非能力。

而歷史上這一戰,我通過看史料,認爲的真正操盤人是誰呢?

廉希憲、商挺。

他們一直是京兆宣撫官員,對地勢最熟悉。

歷史上,蒙哥死後,廉希憲說,“先發制人,後發人制。天命不敢辭,人情不敢違。事機一失,萬巧莫追。”

他們搶先動手,殺劉太平、霍魯懷、殺密裡霍者、乞臺不華,搶奪兵馬。

他們利用在秦隴的根基,就地收攏人馬,所謂“西師可軍便地”。

他們分析出渾都海的上中下去路,以及下一步計算,猜中了渾都海要北撤……

我認爲,廉希憲、商挺用兵能力,甩了渾都海、合丹一百條街。

先不爭論這些對不對。我是說這些,是我寫小說的邏輯。

之所以前面還花費半章的篇幅說廉希憲,就是在鋪墊這一戰的勝敗。

我認爲,“廉希憲”這個主要原因已經點出來,那足夠說明如果沒有李瑕的參與,渾都海就必敗無疑了。

……

這是將領,再說說兵員實力。

史書上沒說合丹具體帶了多少人來支援,只有“西師可軍便地良臣盡起二十四州之兵”。

再加上本書中忽必烈局勢嚴峻,所以我寫主力是漢軍。

鞏昌軍、關中軍,守土之戰。

而,渾都海手中的主力有兩方面,一個是駐守六盤山的守軍,一個是蒙哥南征的敗兵。

六盤山守軍,應該是多年不打仗,給成吉思汗守祭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分南征敗兵,在本書中幾乎是親眼看到蒙哥死於戰場的。

這是士氣。

輜重方面應該更不用多說了。

同時,參考了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大戰,我認爲漢軍是有實力打敗渾都海的。

更具體的關於漢軍、蒙軍具體戰力分析,後面的章節應該會說到,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說說戰況。

歷史上,渾都海是不敢進隴西、關中。

我認爲他應該也知道自己打不過,是打算回哈拉和林。

但被廉希憲料到了,西軍追擊,在耀碑谷“全殲”了他。

щшш. ttκan. ¢〇

耀碑谷這個地方,在河西走廊,總之是北邊很遠。

本書中,決戰地點在臨洮,李瑕把渾都海騙下來了。

爲什麼在臨洮?

臨洮就在鞏昌北面一點,渾都海想着,如果李瑕只攻打鞏昌,也能引起汪家兵的崩潰,所以主攻這裡。

地理上,臨洮與街亭隘口幾乎是平行。

有個邏輯是,渾都海知道自己打不過,因爲有李瑕的奇兵,他纔敢來的。

現在李瑕不來了,還殺了劉太平。

在這時候,渾都海就已經是註定要敗了。廉希憲歷史上的“上中下三策”,本書的下下策,已經解釋過了。

剩下的要交代的,無非是:

汪良臣6萬人正在和渾都海7萬人打。

這時候,阿藍答兒3萬人(他帶4萬人打劉元振2萬人,留下1萬守街亭),3萬人從街亭方向殺出來,這時他是打過一仗,急行軍過來的。

同時,劉黑馬2萬人從祁山道方向殺出來。

6+2萬,對陣,7+3萬(這裡昨天有個錯誤的地方是,7+3我寫成了11萬,其實是10萬)

然後,汪良臣從側翼殺過去,殺穿了渾都海。劉黑馬趕到,一起擊殺阿藍答兒。

渾都海自已都知道必敗,自然就輸了。

至少我認爲這邏輯是通的。

再說戰果。

爲什麼用“全殲”這個詞,因爲耀碑谷之戰也用的是這個詞,我認爲應該是指“沒有人逃走”。

爲什麼沒人逃走?

我認爲不是風沙太大,而是,能逃到哪去?

哈拉和林太遠了。

打仗打輸了,主將都被俘虜了,卻要從鞏昌這個汪家的老家一路逃回漠北,太遠。

也許,還不如當俘虜。

所以我說全殲、匹馬無還的意思,也是想扣一扣歷史。

以上,我不敢說全都是對的。

這是我寫隴西這場戰事的邏輯,我能做的也只是遵遁這個邏輯來寫而已。

寫書當然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要是覺得這個單章很無聊,說明這一戰也就是個背景支線而已,在小說裡我已經一筆帶過、儘量不花費太多筆墨了。

要是對這段歷史感興趣,就當是隨便聊聊。

第798章 南線第463章 良將第1223章 不滿第1020章 瞭解第832章 平叛第369章 後果第1009章 煽動第714章 攀比第1164章 湮沒第103章 歸籠第523章 危而復安第904章 遺孀與遺產第459章 壁虎第1288章 信徒第68章 脫鉤番外篇·物哀(爲盟主“隨時回火星”加更)第356章 父子第1194章 勸降第51章 輕薄第934章 故鄉與故人第678章 會子第164章 縣尉第1209章 離朝第125章 下半場(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5/10)第1314章 忠臣之心第117章 蛐蛐(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1/10)第149章 聖心第446章 失言第165章 打賭第1294章 河那邊第881章 個人消遣第748章 國第907章 繼父第299章 重歸第1338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番外篇·遺老(爲盟主“戶口他爹”加更)第530章 赴任第1047章 嘉獎第983章 後會有期第171章 人手第826章 叔侄番外篇·幕僚(爲盟主“blackmoon413”加更)第1100章 回馬槍第795章 全線進攻第998章 水師名將第898章 高昌本漢土第155章 敘州第55章 真名第1191章 偏師第1316章 召見第601章 夜伊始第1105章 戰場上的選擇第921章 繳獲第320章 真相第515章 蜀帥第197章 起砲第211章 堅壁清野第940章 逼殺第1079章 冒進第8章 水寨第677章 馬車第1070章 一意孤行第492章 打都打了(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6/11)第128章 相思箋第707章 順勢而爲第712章 統籌第508章 丁當第346章 推進防線第159章 縣官第557章 釣魚第597章 關鍵人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22)第1184章 寬仁第886章 西使記第382章 禍害第731章 盤活第706章 上善若水(爲盟主“金吾郎”加更)第29章 哨站第880章 賢主第769章 分功宴第1279章 避巷戰之短第609章 收尾(爲盟主“寸青絲年華”加更)第655章 古城第330章 箭灘渡第1032章 臨安來人第1179章 傳檄第708章 新的部下第938章 附庸第1232章 聰書記第1093章 旺盛第866章 曖昧第400章 推論第1243章 被挫敗的反擊第734章 鄧州第425章 沱江第123章 大朝會第685章 宋臣與名義第557章 釣魚第1003章 楚天千里清秋第759章 圍堵第317章 木偶人
第798章 南線第463章 良將第1223章 不滿第1020章 瞭解第832章 平叛第369章 後果第1009章 煽動第714章 攀比第1164章 湮沒第103章 歸籠第523章 危而復安第904章 遺孀與遺產第459章 壁虎第1288章 信徒第68章 脫鉤番外篇·物哀(爲盟主“隨時回火星”加更)第356章 父子第1194章 勸降第51章 輕薄第934章 故鄉與故人第678章 會子第164章 縣尉第1209章 離朝第125章 下半場(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5/10)第1314章 忠臣之心第117章 蛐蛐(爲白銀大盟“公子WV”加更1/10)第149章 聖心第446章 失言第165章 打賭第1294章 河那邊第881章 個人消遣第748章 國第907章 繼父第299章 重歸第1338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番外篇·遺老(爲盟主“戶口他爹”加更)第530章 赴任第1047章 嘉獎第983章 後會有期第171章 人手第826章 叔侄番外篇·幕僚(爲盟主“blackmoon413”加更)第1100章 回馬槍第795章 全線進攻第998章 水師名將第898章 高昌本漢土第155章 敘州第55章 真名第1191章 偏師第1316章 召見第601章 夜伊始第1105章 戰場上的選擇第921章 繳獲第320章 真相第515章 蜀帥第197章 起砲第211章 堅壁清野第940章 逼殺第1079章 冒進第8章 水寨第677章 馬車第1070章 一意孤行第492章 打都打了(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6/11)第128章 相思箋第707章 順勢而爲第712章 統籌第508章 丁當第346章 推進防線第159章 縣官第557章 釣魚第597章 關鍵人物(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21/22)第1184章 寬仁第886章 西使記第382章 禍害第731章 盤活第706章 上善若水(爲盟主“金吾郎”加更)第29章 哨站第880章 賢主第769章 分功宴第1279章 避巷戰之短第609章 收尾(爲盟主“寸青絲年華”加更)第655章 古城第330章 箭灘渡第1032章 臨安來人第1179章 傳檄第708章 新的部下第938章 附庸第1232章 聰書記第1093章 旺盛第866章 曖昧第400章 推論第1243章 被挫敗的反擊第734章 鄧州第425章 沱江第123章 大朝會第685章 宋臣與名義第557章 釣魚第1003章 楚天千里清秋第759章 圍堵第317章 木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