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玲玲真心感謝前世古裝電視劇中各式各樣的美麗服飾啊,加獨特繪畫和兩年的服裝品經歷給了她獨特的品位和豐富的靈感。畫起衣裙來那叫創意泉涌,興致勃勃,好像回到前世小時候畫古代仕女圖。
繡娘們都是軒轅浩的人,趕製出了二十多套精美新穎的裙衫根本不是問題,單款單色單碼。她們這一套獨有的“碼”,將是大夏服裝的首創,是趙玲玲參照前世“xl”、“l”、“m”、“s”、“xs”碼的規格,結合劉嬤嬤和的瑤瑤意見,制定出來的古代女裝碼數,分別是“福”“韻”、“秀”、“纖”“瓏”。
鋪子軒轅浩是按照趙玲玲的方案裝修的。一樓是主賣場,分爲展示區、收銀區、和休息區。
展示區佔賣場三分之二的面積,放置着六個四臂落地展示架。正中那一個高些,圍繞着它擺成一圈的五個矮一些。每個衣架的四臂上都掛着一個木製纏着白色棉布的衣撐,到時衣裙就會掛在那些衣撐上。
休息區由一長兩短三張擺成凹形的長靠背椅和一張茶几組成,長的可做四人,短的可做兩人,都包着厚厚的綠色棉墊子,坐着靠着都軟軟的很舒適。
依閣的收銀區由一張長長的半橢圓形賬臺隔出來,賬臺後面有一個套櫃,下面是儲物櫃子,上面是四層多寶格,放着很多小木盒子,裡面裝着一朵絹花、頭飾或一個穿着可愛衣服的木豬木狗木娃娃之類。這些都是買衣服贈送的禮品,要單買也可以。
絹花、頭飾是用零碎的布料做的,趙玲玲按照前世飾品的樣子畫出來,主要由麗櫻、麗桃、麗蘭製作。
二樓是量身定製區,東面靠牆擺放着一張包着墨綠色墊子的大長臺子,那裡將用來擺放各式布料。北面牆上斜嵌着3面一般大小的銅鏡,前面還擺放着一面落地大銅鏡,趙玲玲很懷念玻璃鏡啊,可是她不知怎麼把會制玻璃的事兒說出來,趙玲玲各種糾結中,南面則用木板隔出了三間試衣間。
中間區域則是呈三角形狀擺置着三套四人圓桌椅,全都包着墨綠色墊子。每張桌面上都放着紙、筆、軟尺,和一個長形花瓶,到時花瓶裡都會放進一枝花。
趁機趙玲玲和瑤瑤上了趟省城,第一站自然就是應天學院了。只見面朝門口的位置上坐了一位年過六旬的老者,趙玲玲對於省城學院都不熟悉只好上前打探了。
“老伯好,請問老伯可以幫我找一位叫趙子軒的人,就說趙玲玲找他。”在學院的門口趙玲玲讓人打招呼。
“小丫頭,你知道他是幾班的嗎?現在學子們都在上課,只有下課纔可以探親的嗷。”這位看門的老伯還有點老頑童的架勢,看們她們姐妹長的粉粉嫩嫩的,竟然逗起了趙玲玲來。
於是趙玲玲兩姐妹一直等到中午才見到了闊別了兩個月的大哥。
“大哥,你瘦了。”姐妹倆見了子軒的第一句話竟然是說着個,鬧了子軒一了沒臉。
“沒有,大哥是長個兒了。不信?你們比比。”子軒哭笑不得的對大姐和小妹說道。
“大哥,這是我們給你做的,出門在外的別苦了自己。還有這是二百兩銀票,你拿着。……”趙玲玲絮絮叨叨的說着,讓子軒感覺怎麼自己這個大哥還有小妹照顧呢?
吃過午飯進來的室友看到兩姐妹帶來的各種吃食立馬興奮了,也不客氣坐下就開吃了。
“子軒兄,這就是你們就的小妹吧!”邊吃邊打聽消息。
“恩,這是家姐和小妹。”趙子軒本不予多說奈何那三位卻不願。
“兩位妹妹好。”打了聲招呼就不吭聲了。能在這讀書的都不是笨人,畢竟能有家人還看誰不想和家人多聊幾句。
“我叫謝恩朝,玲玲妹妹你的點心真好吃,這個是怎麼做的啊?”到是這個沒眼色的逗比男跟本沒看出來人家不想搭理他。你看那兩位努力模糊自己的存在感。
子軒看到自己的這三位室友也是醉了。交友不慎啊!開學來的時候帶的絕大部分就進了這三位的肚子了。怎麼現在自己身邊多了這麼多的吃貨呢?子軒那聰明的腦袋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咦,這是竹筍,能好吃嗎?”某人又張開了那欠扁的嘴。
“那是讓哥哥配飯的小菜,很好吃的。”趙玲玲笑眯眯的說道。
“子軒真羨慕你。”這句話充分得到了另外兩位的的贊成。來讀書的大部分都不是什麼有錢人也就一般家庭的居多,書院的飯菜那也是醉了,子軒他們都懷疑吃多了會不會影響自己的味覺了。現在趙玲玲她們送來的這些可不就是無上美味了嗎?
很快所有的東西都被吃的差不多了,還是看人家姐姐妹妹都在的情況下不好意思都吃光留下了一部分,李瑞不現在已經叫趙傑,看着被吃空的袋子心裡憋屈,唉!自己都沒有嘗一口呢,幸好姑娘另外給自己準備了一份,就連少爺帶着的吃的自己也有一份,要不也得委屈自己的肚子了,在趙家的那段時間可是知道姑娘做的吃食可是頂頂好吃的。
“哥哥們,我走了,下次如果有機會還給你們帶好吃的還喲!”趙玲玲甜甜的聲音霎時征服了這三位學子的心。
“大哥,我和妹妹還要去看玲玲準備開的成衣鋪子這幾天都會在省城的,大哥有時間的去看看。就東大街18號。”還是趙瑤瑤細心告知了大哥地址和她們準備回程的大概時間。
“會的,我明天下了課就去找你們。”趙子軒聽大姐如此說還是有些放心不下的,再怎麼說她們兩個女孩也是讓人擔心的。
“大哥,來的時候帶上你同寢室的三位哥哥吧!我們請他們吃飯。”趙玲玲故意點趙子軒,無論任何時候社交都是必不可少的。有可能是你人生的一大助力呢。最主要的趙玲玲看那三人應該都不錯的樣子。趙玲玲有心爲子軒拉攏些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