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 敵後第一戰四

“沒什麼,留點紀念而已,讓他們別那麼輕易的忘記咱們。”葉飛笑得越發地快樂,就像一個惡作劇的孩子終於捉弄了大人。

補充炮彈大家都能理解,畢竟中途星系外圍的兩個小行星帶長年穿行於危險區內,危險區裡那樣高的溫度,亂七八糟的雜質估計早就煉光了,剩下的都是耐高溫的金屬或者合金——古代的隕鐵是最堅硬的武器材料,世界三大名刃之一的馬來克力士劍即爲隕鐵打造。

由此可以看出,隕鐵的質地相當的優秀,即使比不上現代冶煉的特種合金,也可以保證隕鐵的機械強度在一定的水平線之上。

重力炮的炮彈不過是最普通的鋼鐵,甚至因爲冶煉批次的不同成分也有細微的差別,單純從強度上看,九成比不上中途星外圍那些耐高溫小行星。

況且危險區產生的高溫輕而易舉地熔化了無人機,而小行星進入危險區後卻可以保持固態。可見耐高溫小行星在飛入大氣層之後,比鋼鐵更能抵抗摩擦帶來的高熱!

無人機可以說是j-447的無人駕駛型號,原本就是可以進行大氣層內作戰的空天兩用型戰機,外殼能夠抵抗進入大氣層帶來的高溫,由此可以推斷,那些小行星很可能比人類的耐高溫材料更加優秀!

艦隊再次出發,爲了保證材料的質量,葉飛將艦隊帶到小行星帶脫離危險區的方向,艦隊停在小行星帶外圍警戒。十三艘工程艦則進入小行星帶,挑合適的小行星可勁兒往船艙裡裝。

宇宙中由於缺少傳播熱量的介質,高熱的小行星脫離危險區後只能慢慢地降溫,降溫的速度較慢,相當於天然的退火過程。

普通的星系中,越是遠離星系中心,各種冰質小天體就越多,而中途星系因爲危險區的存在,這兩條小行星帶裡找不到半點冰質小行星,完全是合金的天下!

葉飛藉助艦載計算機進行了一次簡單地計算。結果顯然兩條小行星帶上的所有小行星加在一起。體積最少有六小地球那樣大。

考慮到所有的小行星均爲合金質地,總質量少說有地球的十幾倍。

根據行星形成的規律,星系外圍的行星肯定是氣態巨行星,也就是說。行星上絕大多數物質已經被危險區“燒”乾淨了。剩下的只是極小的一部分。

葉飛簡直無法想象。這兩條小行星帶若是由破碎的行星演化而成,那麼這兩顆行星完好無損時該是多麼龐大的巨無霸!

一直以來人類都沒搞清楚木星的內部是否有個由重元素組成的內核,參考這兩條小行星帶。可以間接推斷木星之類的巨行星大多應該擁有固態內核,其大小說不定要比地球還要大得多。

工程艦收集小行星的工作完全沒有任何困難,只要體積在可用範圍之內的,直接往船上裝準沒錯。

而捕捉到隕石只是完成任務的第一步,接着還要運用艦內無重力艙裡的熔鍊設備,將金屬質地的小行星融化,按需要在微重力狀態下製造成標準尺寸的水滴狀實心金屬球。

在無重力環境下製造標準的球形其實更容易一些,使用起來也不比水滴狀差到哪兒去,只是球形在儲存的時候比較麻煩,水滴狀則容易一些。

軍方不怕製造有麻煩,只怕儲存有問題。

滿天的材料隨便取,沒多一會兒,十三艘工程艦的船艙就裝滿了,可是熔鍊設備的效率卻沒有這樣高,而且炮彈的冷卻也需要一段時間。

情況報告旗艦後,葉飛乾脆命令工程艦返航,與主體對接之後,生產一批轉移一批,一邊生產一邊運進重力炮的彈藥庫。

工程艦的船艙容積有限,即使裝滿了小行星,也無法彌補戰艦的炮彈缺額,本打算在消化了捕捉的小行星之後再跑幾趟,但是如此一來有點太耽誤時間了,葉飛乾脆命令戰艦用牽引光束吸引小行星,等小行星飛到戰艦附近的時候直接用力場捕捉送到工程艦附近,工程艦什麼時候需要,就什麼時候用機械臂將小行星抓進船艙。

大概消化了能夠裝滿工程艦三次的小行星,各個戰艦的炮彈艙終於裝滿了,幸虧重力炮使用實心炮彈的時候威力也不差,不然光爲了補充炮彈,就得跑回藍光星一次。

葉飛命令工程艦再次裝滿小行星之後,又把空置的導彈艙裡塞滿了小行星,然後帶領艦隊進行中途星系的中層,大概比巨行星軌道稍稍向外一些的位置上。

戰神號對中途星的公園軌道進行了嚴密的計算,得出結果之後打好提前量,低速向中途星軌道發射了數萬枚炮彈。

接着換了個角度重新計算提前量,再一次發射;接着再換角度,第三次射擊……一共換了八次角度,以各種速度向中途星發射了將近三十萬發炮彈,葉飛才滿意地下達了撤出的命令。

可以想象,在未來的一段時間之內,中途星都要面對無休止的騷擾。

大夥本以這樣就算完了,沒想到葉飛帶着艦隊撤出一段距離,到了星系的外圍之後又來了一次,連續的角度變幻差點把大夥轉暈了。

兩次射擊將庫存的炮彈清空了一半兒,可葉飛還是不肯放過可憐的中途星,又在星系外圍照葫蘆畫了一次瓢,將所有的重力炮彈徹底清空。

爲了保證炮彈不被小行星帶和巨行星的干擾,葉飛特意提高了炮彈的發射位置,令炮彈的飛行軌跡稍稍脫離黃道平面一點。

除此之外還仔細計算了巨行星的引力和位置,確保炮彈不會受到巨行星的引力影響。

全艦隊的官兵親自經歷了葉飛的計劃之後不由地爲之絕倒,這一手實在是太坑人了,哪怕身爲敵人,也爲生存在中途星上的亞特蘭蒂斯人捏了一把汗。

中途星系雖然比不上太陽系那樣大,可是也小不了多少,最外圍的炮彈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飛到中途星。

ps:??麻煩大夥即使沒興趣,即使不看正版,也懇請諸位登陸起點幫忙收藏一下!多謝!

1345 傳送門攻防戰420 拆彈493 勝利大逃亡82 一級戰備一1465 生死時速二1426 箭在弦上1258 太陽的故鄉1387 戰略失誤400 真菌21 一線生機146 轟炸一1526 行蹤618 意外變故520 星名中子二713 火中取栗1194 一門三烈士1314 功虧一簣1286 行動中止8 羣毆111 清剿七433 親月故舊521 超重元素1458 戰艦重生1166 模組化戰艦318 宿敵365 第三骨冢一234 暗流三1319 馳援佛巴塞1358 不撤的理由793 武器實驗1167 克隆狂潮1159 行星裂痕1529 隱藏的秘密二1323 計劃破產509 爭論194 一號實驗室三248 生物科技七304 遠航一272 死戰五489 核心區二40 追蹤332 巧合515 星雲二754 新裝備三1149 石中艦六395 魚死網破四104 簡單任務二98 救火隊一469 生死時速二1497 舷號022四448 脫逃735 南轅北轍87 久別一175 孵化場216 相親三655 撕破臉1240 地面衝突1261 來遲一步339 戰略傳承613 解剖四255522 計劃五203 談判二711 艱難營救二744 佩裡安德的算盤359 天狼羣落八192 一號實驗室53 絕命狂奔二1493 神秘傳送艦1378 氾濫的分解光束685 奇妙的感動角關係二59 回馬槍四875 葉飛的猜想1424 緊急動員三147 一石二鳥957 狗咬刺蝟812 壓迫與反抗429 新命令472 生擒活捉一1335 捕風捉影814 重組遠征軍394 魚死網破三697 勝利的天平683 黃雀在後487 無間道438 平凡是福二1341 克隆軍團在行動742 烽煙漸起二11 不休息的休息日1305 無間道563 邊界二714 火中取栗二921 佈局2 可憐天下父母心43 阻擊三971 戰鬥是最好的訓練今天狀態不佳內容較水11 不休息的休息日217 相親四1297 背後的推手6 陰差陽錯722 驚變四
1345 傳送門攻防戰420 拆彈493 勝利大逃亡82 一級戰備一1465 生死時速二1426 箭在弦上1258 太陽的故鄉1387 戰略失誤400 真菌21 一線生機146 轟炸一1526 行蹤618 意外變故520 星名中子二713 火中取栗1194 一門三烈士1314 功虧一簣1286 行動中止8 羣毆111 清剿七433 親月故舊521 超重元素1458 戰艦重生1166 模組化戰艦318 宿敵365 第三骨冢一234 暗流三1319 馳援佛巴塞1358 不撤的理由793 武器實驗1167 克隆狂潮1159 行星裂痕1529 隱藏的秘密二1323 計劃破產509 爭論194 一號實驗室三248 生物科技七304 遠航一272 死戰五489 核心區二40 追蹤332 巧合515 星雲二754 新裝備三1149 石中艦六395 魚死網破四104 簡單任務二98 救火隊一469 生死時速二1497 舷號022四448 脫逃735 南轅北轍87 久別一175 孵化場216 相親三655 撕破臉1240 地面衝突1261 來遲一步339 戰略傳承613 解剖四255522 計劃五203 談判二711 艱難營救二744 佩裡安德的算盤359 天狼羣落八192 一號實驗室53 絕命狂奔二1493 神秘傳送艦1378 氾濫的分解光束685 奇妙的感動角關係二59 回馬槍四875 葉飛的猜想1424 緊急動員三147 一石二鳥957 狗咬刺蝟812 壓迫與反抗429 新命令472 生擒活捉一1335 捕風捉影814 重組遠征軍394 魚死網破三697 勝利的天平683 黃雀在後487 無間道438 平凡是福二1341 克隆軍團在行動742 烽煙漸起二11 不休息的休息日1305 無間道563 邊界二714 火中取栗二921 佈局2 可憐天下父母心43 阻擊三971 戰鬥是最好的訓練今天狀態不佳內容較水11 不休息的休息日217 相親四1297 背後的推手6 陰差陽錯722 驚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