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

第702章 洛楚對洛彰言!

此次來昭城的諸侯中,數江東人數最多,洛楚爲首,二喬以及橋氏的衆人,還有江東的一些臣子,組成了一個浩浩蕩蕩的使團。

概因洛楚將要在昭城婚姻。

諸侯們事務繁忙,各自離去,但昭城中的士人依舊極多。

久在英侯國中的英侯洛川攜妻子回到了昭城。

當他自馬車上走下時,昭城之外頓時響起了震天的呼喊之聲,無數士人都在高聲呼喚着:“子川公!”

其聲若雷,其情極真,甚至有的人拼命的將要向前擠着要一睹洛川真容。

衆洛氏子皆震撼的望着這一幕。

作爲洛氏子,大多數人出行之外,一般都會被以禮相待,但和洛川這種完全不同。

外人對他們洛氏子尊敬,是因爲家族顯赫,本質上和尊敬袁紹這種公侯之子沒有區別。

但對洛川,他們毫不懷疑,只要洛川一句話,這裡面就有人願意爲他付出生命。

洛川甚至沒有聖痕。

這就是洛川數十年來積攢的聲望,這種聲望甚至超越了當代昭公。

英侯國是洛氏聲望的支柱之一。

洛川向着那羣士人躬身作揖,永遠溫文爾雅,這是天下人對洛川的印象,隨着洛川躬身作揖,昭城內外的士人漸漸安靜下來,同樣躬身作揖。

袁紹望着這一幕,對身側的衆人感慨道:“年少時,我便見過子川公,那時子川公已經以經學而名傳洛陽。

我袁紹活到如今歲月,經歷也算是頗多。

少時因爲顯赫的家世而得到了不低的地位和聲望,卻並不以此而自豪。

直到太平一亂,舉兵勤王,之後董卓亂政,我在洛陽中冒着生死與董卓相對,等到離開洛陽,那時我覺得天下不過爾爾,或許只有子川公當初直面靈帝能勝我一籌了。”

衆人皆緩緩點頭當初袁紹和董卓拔劍相對,爲他贏得了崇高的聲望,直到如今都受用無窮。

洛川和靈帝相對是同樣的道理。

不要說那些按照正常情況來說不會有危險的話,這個世界總是不正常的,否則陳蕃就不會死在回鄉的路上,否則大漢就不會落到如今的地步。

洛川和洛倩進了昭城,然後見到了許久未曾見到的洛楚。

相比於剛剛離開英侯國時的洛楚,如今的洛楚已經帶上了幾分成熟,身上貴氣凜然,且有一種身居上位的威勢。

小喬寸步不離的跟在他的身邊,她僅僅站在那裡就是一道最美麗的風景線。

不僅僅是洛川夫婦,還留在昭城中的洛氏衆人皆在此爲洛楚祝賀。

尤其是洛楚的叔父們,這大侄子真是福星啊。

等到筵席散罷,洛楚隨着洛彰來到後室中,伯祖將自己喚來,自然是爲了真正的大事。

洛彰仔仔細細的望了洛楚幾眼,似乎是透過他在望着未知的存在。

“袁氏四世三公,袁紹和袁術就分別獲得了冀州和汝南,成爲了天下有數的諸侯,以如今的實力來看,單說錢糧,可能是第一第二的諸侯。

洛氏又會有多強呢?

早在邦周時代若是我們放開手腳,那秦國就不可能得到天下。

直到現在,若是家族願意,得到天下的就是家族。

阿楚,你知道爲什麼家族有不王天下的祖訓嗎?”

洛彰第一句話就直接開門見山,洛楚瞬間直起了身子,他感覺自己又要知道一些家族秘幸了。

他微微垂下頭好奇道:“楚不知,還請伯祖解惑。”

洛彰在回憶着一些東西,緩緩說道:“我們洛氏能有今日,雖賴以家族子弟奮勇而先。

但究其根本,是因爲先祖素王的庇佑。

然天道茫茫,貴在公平。

洛氏太強,又總是逆天而行,所以遭遇天譴,正如邦周之時。

在民間有無數家族的傳言,有人將家族稱之爲上天所眷顧的家族,但實際上呢?

恰恰相反,自邦周後,天子纔是真正被蒼天所眷顧的存在,家族只是被先祖所庇佑。

不王,便是素王所特意提出的一點。

家族不是不能做王,而是隻能做一次!”

做一次?!

洛楚震驚的擡起頭,這是他所沒想到的,他感覺自己真的要探知到家族的隱秘了。

洛彰回憶着家主的傳承知識中有關於不王的部分,“一個王朝的壽命是有限的,即便是洛氏建立王朝同樣如此。

因爲有素王老祖的庇佑,一旦洛氏建立王朝,想要滅亡就會很難。

但天命就在那裡,到了天命快要終結的時候,就會有種種災難出現。

隱隱約約之間,甚至家族會迎來滅亡的危機。

從素王先祖透露的未來能看到,那是嫡系斷絕的未來,血染遍了天下的一切。

那是家族絕對不可能接受的未來!”

洛彰的聲音很是堅決,洛氏子當然有自己的自由,但絕對不能影響到家族的存亡。

洛霄這樣漠然到極點的子弟都要爲家族奪下數十年的皇道氣運後纔去做自己的事。

這就是洛氏子!

洛楚深吸一口氣道:“伯祖,我明白了,看來我所準備做的,的確是沒有錯。”

洛彰聽到洛楚這句話就知道洛楚並未產生過王天下的想法。

“伯祖,一開始是江東吳郡士族邀請我進入吳郡,作爲他們的保護者,那個時候我的想法是據江東自保。

但是等到孫堅出現,我就知道這是不現實的。

江東是一塊讓人垂涎欲滴的肥肉,每一個諸侯,尤其是那些流寓的諸侯,都想要在這上面咬上一口,甚至佔據它作爲基業。

周瑜、魯肅、張詔、張紘,這些都是不世出的人傑。

若是我不將他們收入麾下,他們就會加入孫堅或者其他諸侯的麾下,然後在江東掀起戰火。

這些人傑共同輔佐一個人,是足以成就大業的,以吳郡之力,絕對不是對手。

但將這些人收入麾下,就要承受這些人傑所帶來的壓力。

他們有更高的政治目標,如今能與我和諧共處,是因爲我在放任他們去奪取更多。

但是等到我不願意讓他們進步的時候,會發生什麼呢? 我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這就是洛楚所遇到的問題,有時候不僅僅是他不想要進步就可以不進步的,他麾下的文武羣臣都接受不了那樣的結局。

洛楚所代表的是整個江東集團,而不僅僅是他自己。

漢初時,呂氏一直想着讓洛氏成王,但是洛氏的底線就在那裡放着,他也不敢去做什麼。

可洛楚面對的情況不同。

洛彰沉吟道:“如今天下諸侯雖然紛爭,但好歹還都在漢室的框架中,暫時不需要考慮爲君的事情。

但天下的局勢終將走到那一日。

所謂已有的事,後必再有。

當年邦周時諸侯相王之事,在這大漢極可能要再發生一次,若等到了那一日,江東羣臣定然要奉你爲君,你要如何做?

倘若不答應的話,恐怕江東將要劇震,伱和江東羣臣辛苦建立的基業都要動盪。

甚至現在效忠你的臣子,會出現別樣的心思,甚至擁立其他人來建國,這是極其可能的。”

臣子們效忠主君基本上都是在政治上有所抱負。

現在大家都是大漢的臣子倒還好。

若是有朝一日其他諸侯都獨立建國,封侯拜相,只有江東羣臣低人一等,那就是一場巨大的政治災難。

一旦天下的局勢走到了需要建國的那一日,江東必須要有一個君主,但是洛楚卻不能做這個君主,這就是洛楚所遭遇的最大的問題。

洛楚皺着眉頭說道:“我之前想過推位讓國之事,與其走到那麼難看的一步,不如我直接自己培養一個繼承人。

這種方式還能夠避免他們互相爭鬥,但這個方法最大的問題是,現在找不到一個非常合適的人來接替我的位置。”

推位讓國?

洛彰聞言略微思索了一下,這倒算是一個辦法,這種事情若是其他人做出來,可能比較出乎預料,甚至會以爲是什麼試探。

但是洛氏這麼幹,大部分人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從內心深處會覺得,這像是洛氏會幹出來的事情。

這種推位讓國的事情對一個無心於君位的家族自然是有好處的。

尤其是對洛氏來說,能夠極大的增強政治信譽,到手的王位我都能直接扔掉,這將是對洛氏不王的再一次貫徹。

而且禪讓可是價值觀中最大的美德之一,若是洛楚真的推位讓國,這將是絕殺,只要繼任者靠譜,他會留名青史,永遠的被刻在不朽的豐碑之上。

他將會成爲新一代的聖人。

一個視王位而不見的聖人!

洛彰沉吟道:“推位讓國最大的問題在於,你將來要在新的政治秩序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曾經那些在你這一代得到利益的人,會同意你這麼幹嗎?

比如你的岳父橋巍。

他邀請你前往江東吳郡,若是你將江東推位讓國,你從一個主位落到一個次位,你還能保證那些吳郡士族的安全嗎?”

洛彰當了這麼多年昭公,對這方面的事情實在是太清楚了,政治是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事務之一。

洛楚自然是考慮過這些問題的,他嘆口氣說道:“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我放棄了完整版的推位讓國。

一個完全掌握一切權力來源的君王,將是最不可控的因素。

江東之主的權力必須得到制衡,從根子上限制他,簡單來說,就是從權力的來源上,讓他得不到完整的名與器。

這世上只有天子纔有無可爭議的權力來源,那是自上天所賜予的權力。

若是江東真的能統一天下,成爲天子那所有人都無話可說,但只有一日不做天子,就能限制。

我想到了先祖文公時代的攝政會議,那是第一次在王畿將君王的權力分割成幾塊,最終的效果非常好。

還有三公九卿的制度,自後漢時起,權力漸漸的進入了尚書檯中,三公九卿如果不加尚書令的話,權力反而還不如尚書。

我想要在江東重整三公九卿的制度,將江東的各種軍政大權都分割成一個個具體的官職和爵位。

核心的軍權和行政權以及地方實力派之間的利益平衡都要考慮進去。

同時培養一個合適的繼承人。

讓江東士族以及文武羣臣與未來的江東之主共治江東,這樣就能夠保護基本上所有人的利益。”

洛楚不能當王是註定的,畢竟若是對家族有些許損害那還是小事,但是可能導致家族走向毀滅,那洛楚自然是不能那麼幹。

推位讓國、分而治之,將這兩條結合起來,就是洛楚爲江東找到的答案。

有點不符合潮流,但是卻是最適合江東政治土壤的政治模式,否則江東就要陷入流寓系臣子和江東本土士族的相互殘殺之中。

洛彰對江東的未來自然是不在意的,見到洛楚心中對江東有了一些腹稿,他也算是放下了心,洛楚還是那個好孩子,洛氏子都是好孩子。

“那按照你的想法,最關鍵的就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繼承人了,一個能夠讓各方都接受的繼承人,心中可有頭緒嗎?”

洛楚緩緩點了點頭,輕聲道:“雖然還沒有徹底想好,但大概的思路還是有的,像是劉備這種肯定是不行,孫堅這樣的軍事諸侯同樣不行,要弱、要有身份、又不能真的無能。

這需要好好挑選一番。”

————

素聞洛氏祖訓不王,衆甚奇之,問曰:“天子位居於九五至尊至貴,洛氏尊貴,得之易爾,千百餘年,敬而遠之,爲之何?”

公乃曰:“昔殷商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邦周有鳳鳴岐山,遂有天命。

秦有黑龍出水項羽奉命誅秦,漢有赤霄神聖,此皆上天鍾之,遂奄有四海。

洛氏尊貴,未有天命垂佑,故不王也!”

又問曰:“天命之說,虛無縹緲,未曾見之,何謂天命垂佑洛氏?”

公曰:“鳳凰鳴九州,九鼎出洛水,風雷皆作而天下安寧,此爲天命垂佑洛氏。”

衆皆笑曰:“鳳凰無蹤,九鼎無影,此不王之奇語爾。”——《世說新語》

推書~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者的書,這不僅僅是友情推薦,相信我,這個作者絕對寫的牛逼!

————————

“你妹妹又在做奇怪的事情!”

傅天青無奈回頭看向正坐在門邊一下一下拿腦袋輕輕砸門的那個看上去只有一米五的女孩兒,“你幹嘛呢?”

那精緻可愛的小姑娘僵硬回頭,漆黑的雙眸毫無焦距,甚至連聲音也毫無起伏,“沒事。”

接着她四肢着地如同蜘蛛俠一樣爬上了門,然後是天花板,接着就從傅天青二人頭頂爬過往她自己臥室的方向去了。

傅天青回頭朝面容驚恐的租客聳聳肩,“她只是運動神經比較發達而已。這個世界上壓根沒有詭異。”

第917章 一鯨落而萬物生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234章 項羽的野望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907章 洛氏扶龍,煊赫名門!第319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43章 血色王畿第907章 洛氏扶龍,煊赫名門!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191章 落幕第992章 反撲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121章 素王歷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53章 合諸侯第159章 洛載不服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62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658章 後事!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311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915章 讖言,女主天下(3200月票加更)第732章 戰三英!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168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第243章 驚變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203章 韓信第124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201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794章 人之噁心,一至於斯!第169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558章 劉秀第630章 過府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聖王之道!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585章 大漢忠良董仲穎第229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780章 風起西域爲哪般?第113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928章 貞觀十三年!第8章 商議勤王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344章 洛陽第323章 念想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190章 天日垂虹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315章 白刃不相饒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213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259章 洛採第802章 寒風悽雪衆前行!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第257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752章 曹操死兒子了!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144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135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91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576章 唯我獨法,蚍蜉撼樹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965章 走過一路路,天下將何第96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851章 洛蘇看見了竇建德第639章 看看人第289章 看好了,洛氏祖傳傳播王化第963章 洛蘇走了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961章 子嗣第1005章 盡頭第80章 《洛宮春秋》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1007章 遜位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866章 策勳十二轉,卷卷有洛名!
第917章 一鯨落而萬物生第378章 上長安,稟素王!第234章 項羽的野望第839章 洛蘇降世第907章 洛氏扶龍,煊赫名門!第319章 在這個世界線中改變的賈誼第57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第43章 血色王畿第907章 洛氏扶龍,煊赫名門!第634章 天下人,婦人心!第571章 天下楷模洛子川!第191章 落幕第992章 反撲第892章 國師真不愧是國師!第121章 素王歷第547章 王莽與昭城第600章 洛子凌少智無謀第53章 合諸侯第159章 洛載不服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62章 王室宮闈之亂第196章 文化正統之爭第658章 後事!第495章 史官風骨,不過是不屈權貴 秉筆直書第311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397章 鷹揚校尉洛無疾第915章 讖言,女主天下(3200月票加更)第732章 戰三英!第589章 佛道相爭鋒,無雙欲向東第168章 秦王的承諾,難道能夠相信嗎?第845章 拂衣飄然去。第243章 驚變第677章 第二次化國爲家!第203章 韓信第124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201章 苦尋長生而不得的始皇帝第794章 人之噁心,一至於斯!第169章 王侯將相,黎民百姓,終有一死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第178章 全部帶走,留下空城第558章 劉秀第630章 過府第10章 抽獎大豐收第882章 霸道乎?王道乎?聖王之道!第861章 李爲王,洛做公!第461章 繁星千萬,鑑照吾心!第585章 大漢忠良董仲穎第229章 給蒙恬一點韓信震撼第583章 黨錮大開,羣雄紛亂第801章 四時之神,神廟!第623章 兵臨洛陽城!第384章 爲盟主與道合真加更(求月票)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780章 風起西域爲哪般?第113章 邀請墨家入洛第928章 貞觀十三年!第8章 商議勤王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344章 洛陽第323章 念想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388章 劉徹:大漢慈父第190章 天日垂虹第386章 大型資料片開啓,天命的猜測第315章 白刃不相饒第654章 劉合的死第213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259章 洛採第802章 寒風悽雪衆前行!第809章 如何斬斷所謂的千年世家?第257章 大王真豪傑矣第578章 渡河!上洛!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752章 曹操死兒子了!第537章 洛與劉,本就共天下!第144章 儒家兩大法寶:拿來主義和素質教育第135章 韓國:毀滅吧,我累了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91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576章 唯我獨法,蚍蜉撼樹第448章 洛氏的道路第877章 父子衝突,玄夜重擔。15號了,大夥第965章 走過一路路,天下將何第96章 宋國下場,籌謀周天子第851章 洛蘇看見了竇建德第639章 看看人第289章 看好了,洛氏祖傳傳播王化第963章 洛蘇走了第422章 南國罪己詔第367章 皇太子徹第961章 子嗣第1005章 盡頭第80章 《洛宮春秋》第843章 洛蘇爲洛氏選擇的道路!第1007章 遜位第818章 洛氏如今若何!第866章 策勳十二轉,卷卷有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