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握住時代關鍵的武曌!

利刃自太極殿之上升起,鋒芒似乎能直接刺死人一般。

武曌的寢殿並不如何煊赫,她在宮中最得李治寵愛,賞賜自然是極多,但她都分給了其他宮人,這對於武曌而言,就如同天生的手段一樣。

“郡主,這是從益州快馬送回來的水果,叫做荔枝,你嚐嚐看。”

武曌將荔枝剝開殼餵過去,她的手指鮮嫩白皙,甚至還要勝過荔枝的果肉三分,洛君薇張開櫻脣將果肉吞下,甘甜的汁水在嘴中爆開,讓人只覺回味無窮,流連忘返。

武曌見狀笑着取了一枚荔枝餵給自己,微微眯眼,在這座時時刻刻暗藏殺機的宮殿中,武曌誰都不會相信,包括她喜歡的皇帝李治,皇帝的諾言就像是用過的廢紙,只有傻女人才會相信皇帝的海誓山盟。

武曌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李治永遠信任她,喜歡她,站在她這一邊,但主動權必須掌握在她的手中,而不是完全依靠皇帝所謂的愛情,她武曌可不是嬌滴滴的小娘子,有的是心機和手段。

但眼前的洛君薇是不一樣的,如果這世上有一個人,真的能夠讓她百分百信任,那就是洛君薇,這是一種極度複雜的感情。

“這些時日,郡主可曾去過國師那裡?說來我也有許多年不曾見過國師了,不知國師身體可還康健?”

武曌挑起話題,將話題牽引到洛蘇身上,洛君薇微微一笑,“老祖宗百病不侵,端坐靈天閣,俯視着人間,一切蛛絲馬跡,都不能脫離老祖宗的視線。”

武曌手一頓,而後便是驚喜在眼底閃過,“那我就放心了。”

洛君薇聞言微微頷首,二人的言語有些像是在打機鋒,但這正是互相尊重,洛君薇乃是女史,身負記錄史實的責任,但有些事又沒有必要記載,所以武曌不能將許多話說的太明白,否則就會讓洛君薇爲難。

只可惜女眷長留宮中,要麼是宮女、妃嬪女官,要麼就是女史,洛君薇當然不可能當前面的那些宮廷職務,所以她必須得有女史身份,才能長時間留在宮中,否則武曌真想建議李治,換掉洛君薇的女史之位,這樣她說話,就不用拐彎抹角了。

武曌略一思索,緩緩說道:“皇后膝下無子,所以想要過繼一個宮女的兒子,作爲嫡長子,這是因爲外朝有大臣上書,請求陛下立太子,以正社稷,唉,在我看來,這卻不能安定社稷,而是禍亂之事啊。”

洛君薇神色一凜,皇后沒有兒子,這是皇后大位不穩的一大因素,實際歷史上,這也不是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收養一個地位卑微的皇子,是解決這件事的最好方法。

地位卑微的皇子一躍成爲嫡長子,而皇后則能夠順利穩固地位,日後成爲皇太后,還能力壓皇帝,可以說是爭權奪利的雙贏之舉。

但收養皇子能不能成功,不在於皇后本人,而在於皇帝的態度,以及外朝的態度,即,誰纔是說了算的那個人,那個人拍板同意,這件事才能成功。

而現在,外朝能夠決定這件事的人,就是長孫無忌,反而是皇帝李治的態度不太重要。

實際上李治對於立太子是非常反感的,尤其是大臣們逼着他立太子,李治是貞觀二年生人,他的年紀還非常小,他認爲自己完全不到要立太子的時候,當初對於太子之位的爭奪,也讓他心中有陰影。

最重要的是,要立太子的人,一個是皇后,一個是長孫無忌,都是他當下最討厭的人,內廷和外朝聯合起來要立太子,這更讓李治憤怒又恐懼。

這是什麼意思?

現在立了太子,是不是我這個天子,如果惹得不滿,都可以被換掉了?

這種想法的出現,簡直就是人之常情,身爲天子,本就在政壇中,一直都處於邊緣地帶,現在還在皇宮中,出現一個另外冠之以“君”稱呼的人,李治就如同被侵入領地的山君猛虎,渾身的汗毛都在直立起來,本就不多的安全感,讓他徹底被刺激到了。

武曌敏銳的感覺到了這件事對她的計劃大有助益,她本就在思索怎麼讓皇后和長孫無忌聯繫起來,現在都不會她推波助瀾,二人就主動的靠近了,簡直天助她一般。

聽罷武曌的感慨,洛君薇作爲一個上好的捧哏,立刻問道:“早定儲君,以安社稷,召儀爲什麼說是在禍亂社稷呢?”

武曌柔聲道:“太子之位,豈能夠輕易立呢?

我大唐建朝以來,因爲太子之位所託非人,而造就的結局,難道還不能讓人警醒嗎?

國家沒有嫡子,太子乃是國之根本,陛下不立太子,正是要考量諸皇子,擇其中的賢能之人,以真正安定國本。

但現在太子之位卻成爲某些人爭奪權力的工具,成爲某些人安身立命之本。

這豈不是將個人放在國家之上嗎?

妾身認爲這是不正確的,所以深深爲之感慨啊。”

這一番言語,讓洛君薇笑着頷首,“召儀所說的很有道理,想必陛下會因爲這番話而欣喜,外朝聽到這番話後,也會有人理解召儀和陛下的顧慮。”

太子,對於現在的大唐來說,是一個並沒有絲毫神聖性的詞彙,因爲剛剛進入第三代的大唐,前面兩代太子,都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沒能登上帝位。

無論是對於皇帝、后妃還是外朝的朝臣,太子都只不過是一個更大的靶子罷了,當然,這並不是說太子之位就不重要,作爲守擂之人,只要能夠扛得住八面來風,那最後就能夠贏得一切,還是比其他人勝過半分的。

武曌得到洛君薇認可很是欣喜,洛君薇願意將這番話傳出去,這就是在幫助武曌。

武曌的目標很簡單,既是以此討李治歡心,在這種時刻,她依舊和李治站在一起,又是將長孫無忌立太子的行爲,塑造成爲了自己的權勢,而枉顧朝廷未來的形象。

而那位可能會被立爲太子的皇子,也將會在身上蒙受一層名聲,那就是他的太子之位,是因爲長孫無忌爲了自己的權勢,以及皇后爲了尋找一個好控制的人,纔得到的,他本身是一個既沒有品德,又沒有能力的人,武曌這一招,一石三鳥,簡單卻好用。

武曌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得到洛氏的幫助,讓雍國公真正的下場去幫助李治,而現在最能影響雍國公的人,就是國師,只要國師透露一點意思,雍國公就會全力以赴。

而如何去影響國師,武曌輕聲道:“郡主,妾身多年不曾見過國師,甚是想念,郡主可願意爲妾身給國師送一封信嗎?”

洛君薇微微眯眼,“自然無不可,還請召儀將信件寫下。”

武曌笑道:“不必寫了,郡主過目能誦,便直接口頭轉達吧,妾身相信郡主不會拆開信件看。”

洛君薇差點有點沒繃住。

武曌讓洛君薇口頭轉達,還要讓洛君薇裝作不知道信件內容。

真的挺會開玩笑。

武曌開個玩笑後,神情略微肅然了一些,“國師親啓:

妾身這數年中隨陛下理政,見到了一些有關於大唐的現實,從中發覺了一些不妥的動向。自貞觀年間,大開分封,諸王、諸公出外建國,固然是開拓甚多,但是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在先漢年間,諸王諸侯旋起興盛,轉而衰落,多有白衣卿相之事,後漢年間,門閥大族勢力強大,但伴隨着外戚以及宦官的爭鬥,亦多有破滅,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但不過是新興數十年而已。

東漢破滅後,門閥士族愈發鼎盛,但不過是旋起旋滅,多有房支被滅。

山東士族、江南士族,現在都依靠着祖上的名聲來做官,使得世人敬仰,但按照三百年來慣例,若是多代之後,沒有人顯耀,終究還是會敗落。

妾身認爲科舉將會是改變這一切的法門。

但這些年來以妾身所見,這些高門大閥,依靠着諸王諸公的外拓,族中子弟多有累功而高升者,在王國、公國中高升,進而通過族中、姻親舉薦,入調中原,僅僅不過十年,大唐六品以上官職,便多由這些高門大閥所佔據。

妾身深深畏怖,認爲此風絕不可再漲,否則大唐將國之不國。

如今王皇后、蕭淑妃出身煊赫,長孫無忌亦出身關隴,與那衆多舊門多有聯繫,天下已經板結,妾身以爲,這絕不是國師所願意見到的場景。”

洛君薇深深望着武曌,眼中並沒有驚訝,只是噙着笑意,這就是她認識的武曌,總是能夠敏銳的意識到問題的關鍵所在。

在這個爭鋒的關鍵時刻,她抓到了洛氏或者說是洛蘇很關心的問題,那就是上層完全固化的問題。

這是分封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在外分封,不是說簡簡單單那的在外分封貴族、在內郡縣科舉就可能的。

即便是在邦周那個完全分封制度的時代,諸侯們也在追求進入天子的王畿執政,成爲三師、三公,就比如當初洛氏連續九代都在王畿內執政。

現在的大唐同樣如此,分封的王國和公國,又不是完全就獨立於大唐,那依舊是大唐的領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那就存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六大王國就算了,那些小王國和小公國的王公,難道就真的讓他們一輩子待在國中,而不給上升渠道嗎?

不可能的!

那豈不是離心離德?

而且王公就不提了,他們的子嗣,以及跟着那些王公出外的門閥大族,難道也永遠不回來嗎?

那更不可能。

這些門閥士族出去之後,是比普通人更容易立下功勞的,一旦立下勳爵,再加上本就有極強的關係,就算是吏部想要將這些人阻礙在選官之外,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

寒門就算是科舉過關,能夠從九品開始當官,但這些門閥大族直接一開始就是六七品的官員,後面升官也更快,有功勞傍身,讓他們升官也理所應當。

科舉只要降低成本,數量衆多的寒門完全可以和高門大閥競爭。

而分封纔是寒門難以參與的遊戲,更恐怖的是,分封相當於給了高門大閥一個刷功勞的場合,高門大閥的人,尤其是現在的諸夏,那些有私人部曲的世家子弟,是不容易死在戰場上面的。

有功勞、有人脈,寒門憑什麼和門閥對抗?

這就是當初洛玄辰爲什麼知道要大開分封之後,就有些絕望,他知道科舉要被打死了。

但分封能有效的開拓諸夏,這是老祖宗的千年大計,他又能說什麼呢?

只能說是時運不濟。

武曌看到了這一點,這個後果雖然是國師造成的,但武曌知道,國師並不願意徹底看到這一點,這是她和洛君薇相處了這麼多年而感知到了。

打通上升渠道,對於洛氏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現在這種情況雖然不能徹底逆轉,但並不意味着,就要放任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只要能夠抑制一些它固化的速度,那就是善政。

而讓王皇后以及長孫無忌這麼搞下去,那肯定是不可能了。

只有她,武曌。

只有她才能看到這一點,並且願意付諸實行,她武曌本就出身寒門,祖上沒有什麼顯赫的背景,父親是個商人,所謂的宗族勢力,也只不過是小門小戶,隨着父親的逝去,已經開始漸漸破落。

她沒有什麼負擔,能夠全力的去壓制那些世家大族,而且她能夠影響到天子李治,但這需要一件事,那就是她能夠成爲皇后,她要能掌握權力才行。

“召儀,老祖宗肯定會喜歡你這封信的,你已經摸到了這個時代的關鍵鑰匙之一。”

洛君薇眼中有綺麗的光彩,她神情很是認真的說道。

開啓洛氏的關鍵鑰匙之一。

武曌猛然有種放鬆的感覺,她先是輕聲笑兩聲,而後低聲感慨道:“希望能夠早日見到國師。”

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36章 天下形勢第989章 唐業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第197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540章 天意如刀(結婚欠更還1)(求月票!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151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290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984章 託孤第483章 請你喝茶你不喝第975章 開元之後是天寶第238章 洛陵踐法(下)第760章 洛氏現代番外:碰瓷引發的一場血案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311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498章 殷商第296章 這麼有錢?打劫!第91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802章 寒風悽雪衆前行!第266章 稱號功能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775章 風雪間吾族於此而立!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962章 秦國第15章 姬完山崩 姬息監國第259章 洛採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705章 與神廟軍和敢戰士的差距!第855章 洛蘇向北第191章 落幕第163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713章 災!第16章 勤王之師第192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243章 驚變第210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184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177章 再離間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501章 這是我此生最後所能做的!第36章 天下形勢第56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247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778章 風流冠冕已落地!第926章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賜予君王荊棘冠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642章 回家嘍第256章 我是楚人的王,諸夏的天子第51章 蒼翼之盟第332章 陰雲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431章 查商稅第154章 白起第800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第261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186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172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214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149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208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71章 問道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778章 風流冠冕已落地!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針第981章 本地主義,諸國伐唐!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161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72章 孫武與慶忌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180章 且先戰一場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226章 備戰第934章 齊國立,扶桑危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213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
第456章 公車上書!第569章 蒼天也救不了你,素王說的!第36章 天下形勢第989章 唐業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第197章 抹掉洛氏存在的痕跡第540章 天意如刀(結婚欠更還1)(求月票!第510章 兩難之地第151章 天子託鼎,地階唯一道具第290章 我安排皇帝的婚事沒問題吧?第488章 呂瑩遺言第984章 託孤第483章 請你喝茶你不喝第975章 開元之後是天寶第238章 洛陵踐法(下)第760章 洛氏現代番外:碰瓷引發的一場血案第651章 去徐州見糜貞第311章 大漢仁宗孝惠皇帝(卷終)第399章 爲盟主竹蘭白菜加更第421章 陰霾籠罩大漢第498章 殷商第296章 這麼有錢?打劫!第91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802章 寒風悽雪衆前行!第266章 稱號功能第517章 我輸給了洛氏啊!第775章 風雪間吾族於此而立!第500章 大概是日常第881章 貞觀元年!(10000字,感覺我要燃盡第962章 秦國第15章 姬完山崩 姬息監國第259章 洛採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705章 與神廟軍和敢戰士的差距!第855章 洛蘇向北第191章 落幕第163章 洛載薨,白起出第482章 跳梁鼠輩,神器之威!第713章 災!第16章 勤王之師第192章 諸國覆亡(元旦加更)第243章 驚變第210章 諸夏,洛氏回來了第392章 舉薦,周亞夫薨第184章 洛人爲何而戰第22章 再行封建,十二諸侯第606章 霄於人間全無敵!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357章 再次掀開改革大幕第177章 再離間第437章 關中的震驚發現第671章 非英雄也!(求月票)第502章 人世間的悲哀第501章 這是我此生最後所能做的!第36章 天下形勢第56章 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第247章 簞食壺漿,喜迎漢軍,優勢在我第778章 風流冠冕已落地!第926章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賜予君王荊棘冠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356章 洛陵的憂慮第642章 回家嘍第256章 我是楚人的王,諸夏的天子第51章 蒼翼之盟第332章 陰雲第434章 天下人心如流水第597章 勤王軍合圍滎陽,洛子凌揚刀諸侯第431章 查商稅第154章 白起第800章 古來征戰幾人回?第261章 項羽想要和談第834章 燕國裂,樑國亂!第186章 秦洛之戰:寧鳴而死!第172章 秦國的王,天下的王!第214章 吾乃大秦擎天白玉柱第149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391章 一言退萬敵第208章 陳王奮起揮黃鉞第71章 問道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778章 風流冠冕已落地!第604章 見豪傑洛霄霸氣第763章 洛氏現代番外:“尊老愛幼”改造“第700章 告祭上天與醫會第932章 神器:定海神針第981章 本地主義,諸國伐唐!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161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72章 孫武與慶忌第632章 我要行的路走完了第749章 關中之變!第466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180章 且先戰一場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226章 備戰第934章 齊國立,扶桑危第530章 麒麟閣上(卷終)第213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