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

第908章 貞觀九年,武曌

貞觀九年,與大唐長安諸權貴朝官很不一般,周郡王洛玄夜兩次大發神威,從太子李承幹身後走出,讓所有人都見到了他。

據參加慶功宴的朝廷女眷傳言,那一日皇后在飲宴上,言笑晏晏,本略帶病容,後來卻神采奕奕。

貞觀九年,大唐蕩平了來自西燕的威脅,河西走廊以及關中徹底擺脫了劍鋒抵顎的危險。

貞觀九年,太子李承幹娶妻,是來自江南世家的妻子。

這是李世民的政治習慣,他的妹妹、女兒都嫁給了世家、功臣,以及契苾何力這樣出身高貴的外藩。

兒子娶得也都是大族,山東士族、關隴士族、江南士族,概莫如是。

李世民不願意用暴力除掉這些人,那就只能聯姻,綁到大唐的戰車上。

在李承幹婚後一個月,因爲平陽召公主去世而耽擱的婚事重啓,洛君成和長樂公主李麗質成婚。

洛君成被擢升爲太子左衛率,負責掌管太子府一半的軍事力量,他的前途在他這一代的洛氏子中,最爲光明燦爛。

貞觀九年很絢爛,滿是歡聲。

在歡聲過後,便是沉寂,李淵活了太久,在武德殿給李世民生了不少弟弟妹妹,從貞觀四年父子和解後,李淵終於走到了生命的重點。

在武德殿駕崩。

當李淵的死訊傳到太極宮,李世民怔愣了許久,待回過神來後,才只覺淚流滿面。

茫茫多的荒涼孤寂籠罩着他,現在他是個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李淵駕崩的消息傳往四方州縣,並未激起大的波瀾,距離武德年間已經快要過去十年了。

只有李淵那些一直在外飄零任職的,不曾返回長安中樞的舊部,有一些傷心過度。

譬如應國公武士彠,從玄武門之變後,就出鎮地方,一路高官顯爵不缺,但長安卻再也沒有回去。

他聽聞李淵駕崩,同樣在貞觀九年去世。

李淵的葬禮恢宏而盛大,以高祖武皇帝歸葬。

伴隨着他的逝去,一個時代徹底被翻過,最後一箇舊時代的殘黨也消散在紙錢的滾滾煙塵中。

……

大唐的龍興之地,舊稱晉陽,如今叫做幷州,武士彠的老家在這裡,他自然歸葬在這裡。

年僅十一歲的武曌隨着母親、姐姐和待她並不如何好的異母兄長,從洛陽扶靈來到了幷州,她對這裡很是陌生,只覺蒼涼和彷徨。

當車輦走進幷州武氏所在後,她見到蕭蕭秋葉飛舞,見到道路兩側掛着縞素。

漫天飄零的紙錢如同雪花以及黃葉,紛紛落在地上,有烏鴉啼叫。

有時她竟然看不清是紙錢,亦或者是烏鴉折斷翅膀落下來。

和哭泣的母親以及姐姐不一樣,武曌心中同樣帶着深深的悲慼,但她更清楚,過去無憂無慮的生活,將要結束了。

武曌的母親出生名門,她繼承了母親的美貌,又有堪稱卓絕的天姿,自幼由母親教導,不僅容貌秀美,舉止有度,在才學方面,也“卓然於衆人”,被稱讚“爾爲男,必能興家”。

她識人極其準,看問題也一陣見血,心性也堅韌勇敢,小時候她曾經遇到危險,躲藏了幾個時辰都沒有發出一絲聲音,最終脫險。

葬禮過後,楊氏母女只能孤零零面對武氏一衆豺狼之輩,承受欺誨和排擠。

楊氏望着年紀尚小的武順和武曌,最終決定離開武氏,到長安去投奔舊人。

畢竟武士彠還是有幾分舊交情,就算蕭瑀等人可能看不上出身寒微的武士彠,但還是會給一些幫助。

武士彠畢竟是太上皇的元從,大唐朝廷不會讓他的妻女流落街頭。

縱然武士彠的那幾個兒子對自己不滿,但自己畢竟不是妾室,而是正經的當家主母,那座長安城的應國公府,總是要迎接自己進去的。

武曌再次隨着母親和姐姐前往長安,那座她只在父親回憶中的城市。

在離開幷州的時候,她回身望了這裡一眼,在這裡短短時日,她就明白了什麼叫做世態炎涼,她不說話,是因爲她信奉力量,沒有力量的人就應該隱忍。

一路上的風景並沒有什麼變化,從幷州到長安,昔年戰爭的景象,已經隨着風雨漸漸逝去,直道兩側堆着土,土堆上則是雜草和已經被秋雨落打去的殘葉。

長安會是什麼樣子呢?

她腦海中有無數的幻想。

所有的幻想在長安突然出現在她面前的時候,戛然而止,因爲她的想象不能形容她此刻的震撼。 長安,東西南北各一萬里之內,最爲繁華的城池,當之無愧的世界之城,一百萬人的城市,在這個古典時代,無論用再怎麼至高的讚美詞彙,都只覺得不足。

原來這就是長安!

小小的武曌只覺心臟在砰砰的急速跳動,她曾經被相士稱讚爲“龍晴鳳頸”的美麗容顏上,揚起了明耀的光。

在這一刻,她的內心中充斥着對這座大唐明珠之城的嚮往,她要留在這裡,既而有一番作爲。

……

整個大唐王朝都在一片欣欣向榮之中,從武德後期到貞觀年間,因爲戰爭基本上結束,百姓開始恢復生產生孩子,以及朝廷重新丈量土地,清查隱戶,還有擊敗冬突厥和西燕國後,內附的人口,朝廷在冊的人口已經逼近六百八十萬戶大關。

這個數字自然不如漢朝鼎盛時,但在經過了楊廣一番逆天操作後,能夠迅速恢復到這個程度,已經是大唐君臣不懈的努力導致。

三千多萬的基本盤,在貞觀朝清明的政治治理下,讓大唐擁有極其渾厚的基礎,正如李世民所說的,“冬突厥、西燕,其雖強盛,朕遣偏師敗之”。

在大唐王朝周圍的所有敵人中,冬突厥能長驅直入到長安城下,高原上的敵人同樣可以直接進抵長安。

而長安城,是沒有防禦能力的。

這座史無前例的龐大城市,需要二十萬以上的兵力才能夠守得住。

所以長安城牆無用。周圍的關隘就是長安的城牆。

冬突厥和高原上的國家,都能夠直接避開四塞,所以大唐一騰出手來,第一時間就攻滅這兩個國家。

在剩下的三個地區政權中,吐蕃是國師洛蘇特意提起過的,但大唐進攻西燕就已經比較麻煩。

再往裡走,付出的代價太大,李世民認爲沒有必要。

作爲一個馬上皇帝,他反而對於武功的追求不太大,他最喜歡的是漢文帝,搞文治,讓老百姓生活變好。

所以在西燕國舊地扶持慕容氏,再建立雪域都護府,是目前針對吐蕃唯一所能做的。

至於西突厥,暫時還沒有脫離大唐的壓制,而且西突厥太遠,進攻關中,至少要過兩道關,屬於大唐戰略的後期經略對象。

數來數去,只有一個國家對中原威脅又大,又靠近中原,而且一直都蠢蠢欲動,那就是遼東國。

對遼東國,將隋朝拖入深淵,拖入亡國的遼東國,大唐君臣上下都抱有深深的戒懼。

遼東國一定要滅,這周圍五大國家中,只有遼東國是絕對不能存在的,這是大唐君臣的共識。

農耕加遊牧,三百萬以上的人口,而且還源源不斷的從遼東補充胡人增強戰鬥力。

這是——

唯一一個有實力和大唐皇帝競爭諸夏天子的國家。

李世民決不允許它的存在。

大唐君臣無時無刻不想滅亡遼東國,但一直擱置到現在。

因爲太難了。

遼東國的內鬥從上一任遼東王被刺殺後就一直到現在,傳統漢人派和諸夏派鬥,胡人派和諸夏派鬥,但這種內鬥還沒有嚴重到不顧及亡國。

如果大唐去進攻遼東,就要面對全副武裝的到牙齒的遼東國山城。

洛玄夜曾經親自給一衆將領以及李世民講過這種洛氏改造過的山城,聽的李世民背心直冒涼氣,“怪不得隋煬帝三徵而不得,縱然朕或者衛國公前往,也別無他法。”

李世民和李靖,擅長的都是野戰,或者說自然以來的名將,實際上都是擅長打野戰,所以李靖打起冬突厥和西燕來,得心應手,畢竟這兩個國家都無城可守。

但攻城,隨便來一座城高池厚的城池,只要守將水平不太差,糧草不短缺,守個一年半載,不成問題,就算是韓武穆在世,也沒有辦法。

就連洛蘇對遼東國給出的意見也是等,等遼東國中內鬥到白熱化,或者發生天災,總之軍事手段是最後壓上去,還是要等遼東國自己出問題。

相對於遼東國,洛蘇反而對李世民提起了一個曾經臣服於冬突厥的小部落,那就是薛延陀,實力增長的過於快,這麼下去,很快漠北就又會失控,進而破壞天可汗體系。

但李世民沒有辦法,漠北太遠,安北大都護府的人員又不夠。

在這種時候,洛蘇向李世民提出了一個建議,“天子有沒有想過,派遣一位宗王坐鎮哈拉和林,就像是河間郡王李孝恭坐鎮安息大都護府一樣。”

李世民沉默了,因爲漠北和西域的政治地位是完全不一樣的。

簡單來說,李孝恭在西域,李世民並不害怕李孝恭造反。

但如果把李孝恭放在漠北,他睡覺都不安穩,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691章 公子楚!第911章 皇后崩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213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292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第284章 擴大相權第53章 合諸侯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332章 陰雲第174章 韓非奔洛第913章 洛蘇談分封第111章 我全都要第912章 洛蘇見李氏宗子第1012章 旗幟第791章 我不是個聖人啊!第32章 姬涅崩第940章 大唐太宗文皇帝(卷末)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978章 諸事落畢第793章 正義的司馬懿!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505章 終結!第341章 弊端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212章 風來!第324章 激將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第153章 終入洛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279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29章 申戎入寇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161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560章 如何擾亂一場變法?!第149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431章 查商稅第900章 王朝戰爭!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126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830章 二朝鼎立第986章 遺志第91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737章 袁紹死!第798章 洛水誓,衆一心!第968章 君薇薨,武曌崩第14章 漢水之戰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160章 洛邑之戰第647章 極於情!第906章 青海道(33)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771章 大河風雪堅冰上!第454章 重罪令第559章 婚姻,神佑革命!第321章 孝第369章 天崩矣!第922章 武曌,原來是你第1005章 盡頭第199章 項羽第31章 天命在周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836章 爾朱榮,薊城之變!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87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228章 拜將第124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538章 巫蠱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249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301章 偉大的意義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2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282章 洛辰第499章 制典第271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174章 韓非奔洛第732章 戰三英!第961章 子嗣第322章 驚第122章 開整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
第550章 關東諸侯扛不住了!第561章 東海舉義!第129章 時光匆匆如流水第443章 洛氏來了,天就晴了第691章 公子楚!第911章 皇后崩第393章 洛陵隕,萬物生(二合一)第213章 風雨欲來,風雨已來第685章 喪鐘爲誰而鳴?第566章 上天助我!第503章 匈奴單于,我叫洛世,洛無疾的兒子第292章 我在紅塵,不能超然第284章 擴大相權第53章 合諸侯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332章 陰雲第174章 韓非奔洛第913章 洛蘇談分封第111章 我全都要第912章 洛蘇見李氏宗子第1012章 旗幟第791章 我不是個聖人啊!第32章 姬涅崩第940章 大唐太宗文皇帝(卷末)第740章 天命爲何?第528章 靈爵十二年,諸事落畢第978章 諸事落畢第793章 正義的司馬懿!第380章 稟素王,建元第590章 忠義兩肩擔,無雙劍向東第505章 終結!第341章 弊端第480章 洛世的態度第5章 東征與洛邑第212章 風來!第324章 激將第512章 一副燃爆長安的圖!第645章 都來了,亂成一鍋粥(二合一)第153章 終入洛第6章 天命所在,變夷爲夏第279章 呂雉攝政,封侯拜相第523章 死後聲名由我家!第29章 申戎入寇第612章 二洛終相見(求波月票!)第161章 白起願爲吾王效死第560章 如何擾亂一場變法?!第149章 奪鼎,洛氏準備拼命第431章 查商稅第900章 王朝戰爭!第622章 大廈將傾惡叢生,皇帝昏庸敗社稷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126章 世間活着的聖賢第830章 二朝鼎立第986章 遺志第91章 三君薨,一聖隕,仁者無敵第737章 袁紹死!第798章 洛水誓,衆一心!第968章 君薇薨,武曌崩第14章 漢水之戰第455章 求一封信第160章 洛邑之戰第647章 極於情!第906章 青海道(33)第452章 新一章,重新出發第771章 大河風雪堅冰上!第454章 重罪令第559章 婚姻,神佑革命!第321章 孝第369章 天崩矣!第922章 武曌,原來是你第1005章 盡頭第199章 項羽第31章 天命在周第757章 冀州之戰!第836章 爾朱榮,薊城之變!第478章 洛氏典藏第87章 陳國:你不要過來啊,我有爹第228章 拜將第124章 刺君,君非國家第829章 世上輝煌終落幕第538章 巫蠱第519章 殘酷清算第750章 關中竟然是四戰之地?第249章 帶着劉邦老婆孩子逃命第301章 偉大的意義第617章 我恭敬的執行上天諭令第766章 幻想番外:穿越者降臨2第629章 太平軍中第405章 戰終(補欠更一)第147章 天命難道在秦國?第282章 洛辰第499章 制典第271章 韓信,洛陵向北第174章 韓非奔洛第732章 戰三英!第961章 子嗣第322章 驚第122章 開整第527章 庇佑諸夏的天子啊第491章 元封第十八年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