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營遭岐邑

話說豳人得知君主南遷,便舉國扶老攜弱,追隨姬亶至岐山腳下。姬亶和貞姜正在爲缺少民衆而犯愁時,突然來了如此衆多的舊臣舊民,心中難免百感交集。這難道不是姬亶仁德所致嗎?貞姜想,他沒有看錯了姬亶。

姬亶立刻召見舊臣,把自己建立國家的想法告知舊臣。

舊臣發現君主變了,變得有野心了。他們爲之感到欣慰,表示願意輔助君主建造城邑,成立新邦。

動工之前,姬亶設壇祭天,祈求上天佑護新城順利建成,保佑豳人今後繁榮昌盛。祭祀完畢,姬亶登上高臺,對臣民說道:“自今日起,我等不能再像從前那樣,猶如戎狄部落,官無職民無禮。懇請諸位與我一道營築城郭,設官制興禮樂,營建新邦。”衆人以歡呼擁戴之。

說幹就幹,姬亶下令,挖除叢叢灌木,砍去簇簇枝杈,還有那些奇形怪狀的檉木和腫節多出的椐木,也要一併砍去;清除掉乾枝枯木。

最後,在清理出來的山坡荒地,種上高聳筆直的松柏。

一片片荒野變成耕地,一座座荒山變成森林。貞姜看在眼裡,喜在心上,她確實沒有看錯人,姬亶是她心目中的君侯,他正在努力朝她期待的方向一步步前進。

姬亶命令臣屬,將整理好的平整土地劃分爲不同區域,或爲農田,或爲村落,或爲宮室,或爲大廟。無論田壟村落,還是宮室大廟,姬亶皆要求正、直,以彰顯新城儀容。午時光影爲正,合乎拉緊繩索爲直。

農田區域,自東至西,修築條條小徑,將田地分隔成帶,方便進出,易於耕種。自南至北,挖鑿道道溝渠,用以灌溉。

設村落分族而居,劃分院落確保家家有屋室。民居耕田劃分完畢,將村落分給各族,再由族長將居處和耕田分給各家。還設置公田供庶民耕種,收取定額稅賦。

要求民衆從房屋動土到房屋落成,都要依禮行祭祀,求天地衆神保佑,築建屋室順利。

設司空官職來管理耕田、山林。設司徒以教化衆民,傳授族人種植之技與祭祀之禮。

姬亶命司徒率勞役以長木板搭建宗廟、社稷,爲臣民提供祭祀場所。

一時間,周原之上,車馬交錯,人聲鼎沸,其聲賽過鼓鳴,其塵直衝雲霄,民衆繁忙而欣悅。東邊嗵嗵嗵剷土入筐,西邊轟轟轟投土成堆;打夯之聲登登作響,削牆之音嘭嘭齊鳴。不多時日,一道道屋牆長出地面,一所所房屋坐落而成,村落隨之日漸成型。

在村落民居營造期間,宮室築建亦相繼完工,宮城大門赫然屹立,宮室門窗莊嚴氣派。工役們積極勤勞,豪不懈怠,動作敏捷,鏘鏘有聲。

宮城前堆起土壇,只爲君主姬亶祭祀天地。

城牆建得高聳寬厚,足以防禦戎狄入侵,這可是姬亶最關心的地方,他已經被戎狄入侵嚇怕了。爲此,他還派士卒拔去道路上的柞櫟和白桵,使道路寬闊通暢。讓走道者賞心悅目,讓往來車馬順暢無阻,讓入侵者難以遁形。

城邑營造畢,因臨岐山,故稱爲岐邑,今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

姬亶端坐宮廷,依殷制,設五官有司,設鄉正里君。制禮儀教化民衆,昭告民衆貶戎狄之俗,勤於耕織。

旁國民衆素聞姬亶篤仁愛民,亦多歸附之。姬亶欣然打開城門,接納萬民。有附近更小城邑甘願臣服者,姬亶一併接納。歧邑變成了一座有模有樣的新都邑,姬亶變成了一位像模像樣的君主。

姬亶知道,所有這些都是夫人貞姜的功勞,如果不是夫人指導,如果不是他遇事都與夫人商量,他還是一個部落首領。他躬身感謝夫人,並且邀請羌侯前來做客。

貞姜明白姬亶的心思,便攜姬亶赴邰,邀請羌侯指點。

羌侯聞聽女兒求見,便佯裝怒氣未消,拒絕召見女兒。

貞姜懂得父親的心思,推開侍衛,衝入宮廷。他告訴君父,當年的荒野已經變成了岐邑,當年的窩囊廢已經變成了一位有模有樣的君主。這些都是君父您的功勞,今姬亶前來,欲向君父求取治國方略,若君父不肯接納,他們便立刻離去。

姬亶攔住貞姜,向羌侯行大禮,肯請羌侯接納,羌侯見姬亶誠懇,便不再爲難他們,同意前往歧邑看個究竟。

觀看之後,羌侯回到宮廷,他告訴姬亶:“國有八政:民食,財貨,祭祀,民居,教化,賊寇,朝賓,師旅。作爲君王,你不能只考慮民食、民居、祭祀,還要學會財貨,教化,賊寇,朝賓,師旅。你不能自我封閉,要學於今人,要效仿古賢,古賢不只有你家的后稷、公劉。”

羌侯停頓了一下繼續說:“你一定要訓練師旅,否則日後賊寇入侵,你該如何抵禦?你總不能像之前一樣,繼續逃亡吧?爲了貞姜,爲了追隨而來的豳民,你不能再固執己見,篤守你所說的仁義了。”

姬亶能看得出來,羌侯仍然看不起他,不過羌侯的教導是有道理的,他得尋求立國方略,使豳人能夠屹立於諸民族之間。

羌侯能知道姬亶,就說明他已經認同了,貞姜和姬亶的關係,另個人便放下心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當姬亶與臣民轟轟烈烈創建新國時,殷都王宮出現了一件令人恐懼的事情。王宮牆體部分滑落,嚇得商王子瞿抱頭逃出王宮。就在工匠們修繕宮牆的時候,又挖出地下埋有累累白骨。巫官驚悚,以爲不祥,立即上報商王。預知爲何宮牆之下有白骨累累?不祥之兆如何處置?且看下回分解。

第3章 姬亶逃亡第15章 季歷兵敗燕京戎第25章 同胞兄弟分庶嫡第22章 帝乙歸妹第5章 營遭岐邑第4章 情定周原第27章 徵人方途遇盂伯反第37章 酒池肉林第2章 坎坷的周人先祖第32章 八百諸侯朝靈山第25章 同胞兄弟分庶嫡第22章 帝乙歸妹第27章 徵人方途遇盂伯反第26章 子受立爲儲君第28章 姬昌訪賢遇膠鬲第31章 商王田獵選賢第46章 諸侯朝周,姬昌宛如天子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26章 子受立爲儲君第32章 八百諸侯朝靈山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7章 謂水田獵第3章 姬亶逃亡第41章 斬元銑,元姓誕生第44章 商王子受斷脛視髓第11章 商王伐歸敦庸第21章 關關雎鳩第6章 商王辱天射神第32章 八百諸侯朝靈山第15章 季歷兵敗燕京戎第17章 戰勝始呼戎、驅除翳徒戎第11章 商王伐歸敦庸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44章 商王子受斷脛視髓第11章 商王伐歸敦庸第40章 刀刮鬼侯幹嗮鄂侯第4章 情定周原第31章 商王田獵選賢第47章 四臣歸周第3章 姬亶逃亡第15章 季歷兵敗燕京戎第46章 諸侯朝周,姬昌宛如天子第47章 四臣歸周第45章 有亡荒閱第12章 伯泰讓位於季歷第37章 酒池肉林第24章 聚工商興沬邑第17章 戰勝始呼戎、驅除翳徒戎第41章 斬元銑,元姓誕生第4章 情定周原第21章 關關雎鳩第9章 周摯聯姻第24章 聚工商興沬邑第12章 伯泰讓位於季歷第2章 坎坷的周人先祖第4章 情定周原第1章 殷、商由來第23章 太姒生百子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37章 酒池肉林第12章 伯泰讓位於季歷第37章 酒池肉林第1章 殷、商由來第3章 姬亶逃亡第16章 戰勝餘吾戎、無皋戎、受封牧師第22章 帝乙歸妹第5章 營遭岐邑第19章 姬昌反商第43章 十五祀東征、刨剔孕婦第36章 寵幸妲己第30章 姬昌薦膠鬲第45章 有亡荒閱第15章 季歷兵敗燕京戎第43章 十五祀東征、刨剔孕婦第21章 關關雎鳩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23章 太姒生百子第22章 帝乙歸妹第2章 坎坷的周人先祖第21章 關關雎鳩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44章 商王子受斷脛視髓第43章 十五祀東征、刨剔孕婦第26章 子受立爲儲君第44章 商王子受斷脛視髓第44章 商王子受斷脛視髓第40章 刀刮鬼侯幹嗮鄂侯第9章 周摯聯姻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32章 八百諸侯朝靈山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25章 同胞兄弟分庶嫡第17章 戰勝始呼戎、驅除翳徒戎第3章 姬亶逃亡第47章 四臣歸周第32章 八百諸侯朝靈山
第3章 姬亶逃亡第15章 季歷兵敗燕京戎第25章 同胞兄弟分庶嫡第22章 帝乙歸妹第5章 營遭岐邑第4章 情定周原第27章 徵人方途遇盂伯反第37章 酒池肉林第2章 坎坷的周人先祖第32章 八百諸侯朝靈山第25章 同胞兄弟分庶嫡第22章 帝乙歸妹第27章 徵人方途遇盂伯反第26章 子受立爲儲君第28章 姬昌訪賢遇膠鬲第31章 商王田獵選賢第46章 諸侯朝周,姬昌宛如天子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26章 子受立爲儲君第32章 八百諸侯朝靈山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7章 謂水田獵第3章 姬亶逃亡第41章 斬元銑,元姓誕生第44章 商王子受斷脛視髓第11章 商王伐歸敦庸第21章 關關雎鳩第6章 商王辱天射神第32章 八百諸侯朝靈山第15章 季歷兵敗燕京戎第17章 戰勝始呼戎、驅除翳徒戎第11章 商王伐歸敦庸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44章 商王子受斷脛視髓第11章 商王伐歸敦庸第40章 刀刮鬼侯幹嗮鄂侯第4章 情定周原第31章 商王田獵選賢第47章 四臣歸周第3章 姬亶逃亡第15章 季歷兵敗燕京戎第46章 諸侯朝周,姬昌宛如天子第47章 四臣歸周第45章 有亡荒閱第12章 伯泰讓位於季歷第37章 酒池肉林第24章 聚工商興沬邑第17章 戰勝始呼戎、驅除翳徒戎第41章 斬元銑,元姓誕生第4章 情定周原第21章 關關雎鳩第9章 周摯聯姻第24章 聚工商興沬邑第12章 伯泰讓位於季歷第2章 坎坷的周人先祖第4章 情定周原第1章 殷、商由來第23章 太姒生百子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37章 酒池肉林第12章 伯泰讓位於季歷第37章 酒池肉林第1章 殷、商由來第3章 姬亶逃亡第16章 戰勝餘吾戎、無皋戎、受封牧師第22章 帝乙歸妹第5章 營遭岐邑第19章 姬昌反商第43章 十五祀東征、刨剔孕婦第36章 寵幸妲己第30章 姬昌薦膠鬲第45章 有亡荒閱第15章 季歷兵敗燕京戎第43章 十五祀東征、刨剔孕婦第21章 關關雎鳩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23章 太姒生百子第22章 帝乙歸妹第2章 坎坷的周人先祖第21章 關關雎鳩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44章 商王子受斷脛視髓第43章 十五祀東征、刨剔孕婦第26章 子受立爲儲君第44章 商王子受斷脛視髓第44章 商王子受斷脛視髓第40章 刀刮鬼侯幹嗮鄂侯第9章 周摯聯姻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32章 八百諸侯朝靈山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25章 同胞兄弟分庶嫡第17章 戰勝始呼戎、驅除翳徒戎第3章 姬亶逃亡第47章 四臣歸周第32章 八百諸侯朝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