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李左車

陘,意爲山脈中段的地方!

太行山橫亙在河東和河北之地中間,高高的山脈隆起,兩地之間往來要翻越高山,無疑會非常困難,到底路難行。

因此兩地之間一直希望有便利的來往通道,於是乎經過不斷的摸索之後,山脈之之中某些山石斷開的地方便被大家找到,從而成爲便捷之道。

太行山中有八陘,井陘就是其中的一處,井陘口就是這條便捷之道的關鍵關口。

自古以來,井陘口素有太行八陘之第五陘,天下九塞之第六塞說法,足可見井陘口的關鍵性和重要性。

正是因此井陘口除了是民間來往的便捷之道外,在戰爭年代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從河東之地出發征討趙國一帶,井陘口幾乎是必經之地。

聽完張耳的介紹,韓信心中也就更加有數,他最趙國之戰已經有了初步的計劃。如今張耳到來介紹了更多的情況,對自己而言也是個巨大的幫助和補充。

灌嬰道:“山中不是總共有八條通道嗎?我們不必一定選擇此處啊?”

張耳搖搖頭道:“確實如此,但是井陘口的道路直接溝通兩地,關口那邊就是趙國主要地區所在,也是趙國主力所在的方向。如今中原楚漢已經開展,想必韓元帥征討趙國的計劃也需要加快,所以速戰速決還是很必要的。

若是選擇從其他地方進攻,漢軍的行動距離就大大的增加,無疑會變成勞師遠征,這對我們並非很有利的事情。而且漢軍在河東的兵力少於趙國。此戰就更重要重視的還是謀略和出其不意。拖得越久對漢軍的形勢越是不利,所以井陘口無疑是最好不過的選擇,只要經過此地,直接和趙軍主力展開激戰,趙國之戰也就勝利了一大半。”

韓信暗自點點頭。這張耳到底是有些才能的,看出了漢國現在面臨的狀況,也看出了自己手下軍隊的劣勢所在,從而提出了速戰速決的必要性。韓信確實是這樣認爲的,若是採用常規的思路和方式。就自己手上這四萬軍隊如何儘快平定河北諸侯?

速戰速決,對於糧草和將士消耗都是最少的,而且在時間上也能節約不少。更爲重要的是韓信有心想要在趙國的事情上給予諸侯一定的震懾,提高士氣和自己的威望。如果想要有所發展,個人威望還是非常重要的。

張耳續道:“趙國那邊可能也會大意,或許會認爲漢軍不敢從井陘口直接進軍。這樣一來我們也就有出其不意的感覺,在戰略上也就勝了一籌。即便是稍後他們知道我軍從此進軍。調動大軍佈置也正好。

如此正好和我們想要速戰速決的想法不謀而合,趙軍的數量相對比較多,也會使得他們生出驕縱自大的心思來。敵人越是輕視我們,我們有機會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韓信輕輕點點頭。說道:“張耳將軍言之有理,那麼那個李左車呢?”

對此灌嬰也是比較感興趣的,對於趙國需要注意的地方,井陘口無疑是個重點。不過在人的方面,張耳並未提及趙王歇,也沒有提及自己曾經的好友。現如今的大仇敵陳餘,而是提起了李左車。能夠讓張耳如此重視,足可見這個李左車必定有非常之處!

張耳道:“李左車。在趙國的身份不一般,首先一點是他的出身,此人祖父便是昔年的趙國名將李牧!”

李牧在這個時代算是威名赫赫,其影響還是非常重大的。雖然已經去世數十年了,但是當人提起來的時候在衆人心目中還是有着一種莫名的震撼。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這是一個戰火不斷的年代。戰鬥何其之多,將領更是輩出。能夠排進這數百年來。前四的名將,足可見李牧的厲害之處。

草原上的匈奴人是何其厲害,曾經襲擾趙國北部邊境難有寧日。可是當李牧鎮守雁門的時候,大破匈奴,匈奴人根本不是趙國的對手。後來在對於戰國其他國家的戰爭之中,李牧發揮的作用更是巨大。

尤其是廉頗死後,李牧更加成爲趙國的頂樑柱。當時的秦國之所以遲遲無法攻陷千瘡百孔的趙國,正是因爲李牧的存在。秦軍遲遲無法攻陷趙國,無可奈何之下,秦國人只得採用頻頻使用的反間之計。

買通趙國臣子在趙王面前聲稱李牧有不臣之心,想要投降秦國。可憐的趙王竟然相信了有些拙劣的反間計,殺了李牧,自毀長城。李牧一死,趙軍再也擋住不秦軍的進攻,最終邯鄲失陷,趙國滅亡。

正是因此,在趙國民間,李牧有着崇高的地位,受到戰國百姓深深的尊敬和懷念。如今他的孫子復出,更加受到很多人的重視。因此李左車在趙國民間有着崇高的聲望,趙王歇封其位廣武君,頗有補償的意思吧!

韓信心中暗暗點頭,李牧的孫子,身份上自然是非同小可,不得不重視。

張耳道:“當然了,現在很多名將,名仕的後裔看似身份顯赫,但是很多都是空有虛名。但李左車並非如此,他頗有乃祖風範,兵法韜略都很高深。李左車於李牧,就如同王賁如同王翦是一樣,當真是名劍世家的傳承。”

這也是韓信最爲在乎的地方,一個人的出身有多厲害他不在乎,也沒有多少實際作用。更爲在乎的還是其實際才能,要知道實際的作戰之中,將領的素質直接決定了戰爭的勝負。

張耳續道:“在趙國君臣之中,值得一提的也就四個人,趙王歇、陳餘、李左車,還有之前的代相夏說!趙王歇不過是機緣巧合,有趙國王室後裔這個身份在,當時爲了穩定趙地的局勢才立他爲王的,但實際上他本人一般,不足爲慮!”

說起此事,張耳的心情也頗爲複雜,當初趙王歇可以說是他一手扶上王位的。結果到頭來卻落得如此結果,兩人互爲仇敵,刀劍相向,當真是此一時彼一時,讓人唏噓不已。因爲這個常山王的位置,讓趙王歇恩將仇報,好友陳餘也和自己徹底決裂,這事情到底該怎麼說呢?

韓信理解張耳此時的心情,溫言安慰道:“事情都已經過去了,此事可以說是項羽一手促成的悲劇。不過趙王歇,陳餘之流也過分在乎權勢地位,頗有些涼薄,對將軍也算是恩將仇報。不過用不多久,將軍就可以隨着本帥一起一雪前恥!”

從韓信的角度出發,他當然是想要儘量將張耳爭取到自己身邊。讓他誠心誠意地爲自己效命,不只是爲了趙國之戰,韓信還有者更爲深遠的打算。他有着自己的抱負和計劃,但是他身邊缺乏足夠的人手。普通的士兵想要招募並不難,但是想要聚集一些有識之士,人才將領可就不容易了。

張耳此番前來投靠,在韓信看來正好是個機會。張耳雖然以前和劉邦也算是熟識,但是畢竟年代久遠,現如今尚未有機會接觸劉邦。若是自己儘量努力,將他拉攏到自己身邊,自然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

儘管今日纔是第一次見面,但是從言語之中可以看出張耳此人的才能,確實有非凡之處。想當年他能夠成爲信陵君無忌府上的門口,在秦末也能混的風生水起,果真有不凡之處。若是有他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呢?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韓信待張耳更加的重視和誠懇。

張耳道:“多謝韓元帥關心,說正事吧!至於陳餘,此人心胸狹隘,軍事上雖然有些才能,但是膽子卻小,作戰的時候有些畏首畏尾!當年鉅鹿被圍困,他在城外有駐軍,末將向他求助,他卻害怕章邯的兵鋒,因爲不敢出戰。

末將正是因此他和生出嫌隙來,雖然過去了很多,但是此事還是有影響的。當年爲此生出嫌隙何止是末將一個人,還有就是趙王歇。秦軍並未鉅鹿,他險些身首異處,更有一個兒子陣亡。以一個諸侯的身份先去向陳餘求助,卻得到了那樣的待遇!趙王歇倒是可以說是暴怒不已,陳餘多有不滿。

現在他們之間雖然在一起,趙王歇還對陳餘頗爲重用。這些都是表現現象,不過是趙王歇頗有形勢,利用陳餘罷了!他們君臣之間並非是一條心,而且彼此之間還有還要互相防着對方。想來元帥明白末將的意思!”

韓信輕輕一笑:“禍起蕭牆,內部不和向來是大忌諱。尤其是大敵當前,兩軍對陣的時候,趙王歇看似恢復了趙國土地,但實際上還是風險重重啊!”

張耳笑道:“正是如此!那個夏說雖然曾爲代相,但是才能不怎麼樣,只是在口舌上有些長處吧。更爲關鍵的是他曾經陳餘的門口,趙王歇怎麼敢輕易地用他呢?說不定重用夏說只是爲了安撫陳餘罷了!這些都不打緊,最爲關鍵的還是在這個廣武君李左車身上!”!~!

第121章 最後一搏第231章 令人咋舌第558章 杏花影裡見郎君第11章 劫匪救人第14章 剿匪第620章 生存代價第73張 危險氣息第41章 答疑解惑第281章 好消息第579章 走不了了第536章 破城計策第150章 親自出馬第450章 依蘭花開第36章 宴會比劍第379章 洞房花燭第487章 一個關口,一個人第590章 霸王別姬第96章 渡而不渡第447章 只是如此?第309章 君臣相見第32章 心繫伊人第651章 快樂寵妃第81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216章 完美願望第626章 水淹洛邑第74章 血戰長街第600章 魔由心生第541章 誘敵第187章 打定主意第212章 掛名夫人(上)第209章 金帳藏嬌(中)第667章 大破匈奴第314章 商議對策第122章 偏向虎山行第435章 越國國策第57章 百分百確定第127章 韓王到訪第558章 杏花影裡見郎君第244章 有個想法第644章 許忻獻計第352章 疑兵之計第53章 跳樑小醜第165章 無奈嘆息第6章 生死考驗第619章 秘不發喪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362章 詐降之計(上)第425章 放開她,我讓你們走第296章 保持優勢第140章 各家得失第457章 越國公主第59章 陳平的心思第295章 再戰平武第466章 一絲希望第483章 巴蜀之謀第355章 響徹彭蠡之濱第107章 文軻獻計第639章 眼中釘第475章 亡國之仇第31章 悲喜交加第161章 早圖良謀第79章 點將聚兵第345章 千古奇謀第23章 震驚的消息第429章 越王二年(上)第663章 渴飲匈奴血第212章 掛名夫人(上)第97章 不留一舟第432章 爲難選擇第62章 是敵是友?第663章 渴飲匈奴血第284章 紅衣少女第226章 回江東第578章 交給你來做第192章 范增的憂慮第608章 報仇雪恨第70章 失落的紹興侯第393章 取捨得失第394章 關鍵人物第459章 雲浩,雲青山第350章 車廂旖旎第384章 帶上一個人第596章 條條小路通關中第548章 亞父離世第350章 車廂旖旎第2章 半夜鬼敲門第95章 一把火第529章 一好一壞第357章 父女重逢第490章 大戰開啓第245章 以火制火第447章 只是如此?第567章 一點犧牲第220章 西楚霸王第310章 因禍得福第102章 突圍與救援第183章 陳平夜訪第489章 趙國君臣第626章 水淹洛邑第567章 一點犧牲
第121章 最後一搏第231章 令人咋舌第558章 杏花影裡見郎君第11章 劫匪救人第14章 剿匪第620章 生存代價第73張 危險氣息第41章 答疑解惑第281章 好消息第579章 走不了了第536章 破城計策第150章 親自出馬第450章 依蘭花開第36章 宴會比劍第379章 洞房花燭第487章 一個關口,一個人第590章 霸王別姬第96章 渡而不渡第447章 只是如此?第309章 君臣相見第32章 心繫伊人第651章 快樂寵妃第81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216章 完美願望第626章 水淹洛邑第74章 血戰長街第600章 魔由心生第541章 誘敵第187章 打定主意第212章 掛名夫人(上)第209章 金帳藏嬌(中)第667章 大破匈奴第314章 商議對策第122章 偏向虎山行第435章 越國國策第57章 百分百確定第127章 韓王到訪第558章 杏花影裡見郎君第244章 有個想法第644章 許忻獻計第352章 疑兵之計第53章 跳樑小醜第165章 無奈嘆息第6章 生死考驗第619章 秘不發喪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362章 詐降之計(上)第425章 放開她,我讓你們走第296章 保持優勢第140章 各家得失第457章 越國公主第59章 陳平的心思第295章 再戰平武第466章 一絲希望第483章 巴蜀之謀第355章 響徹彭蠡之濱第107章 文軻獻計第639章 眼中釘第475章 亡國之仇第31章 悲喜交加第161章 早圖良謀第79章 點將聚兵第345章 千古奇謀第23章 震驚的消息第429章 越王二年(上)第663章 渴飲匈奴血第212章 掛名夫人(上)第97章 不留一舟第432章 爲難選擇第62章 是敵是友?第663章 渴飲匈奴血第284章 紅衣少女第226章 回江東第578章 交給你來做第192章 范增的憂慮第608章 報仇雪恨第70章 失落的紹興侯第393章 取捨得失第394章 關鍵人物第459章 雲浩,雲青山第350章 車廂旖旎第384章 帶上一個人第596章 條條小路通關中第548章 亞父離世第350章 車廂旖旎第2章 半夜鬼敲門第95章 一把火第529章 一好一壞第357章 父女重逢第490章 大戰開啓第245章 以火制火第447章 只是如此?第567章 一點犧牲第220章 西楚霸王第310章 因禍得福第102章 突圍與救援第183章 陳平夜訪第489章 趙國君臣第626章 水淹洛邑第567章 一點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