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輕鬆破城

成皋北面和西面臨黃河,南面和東面爲深澗,故成皋之名是取山嶺高矗瀕臨黃河之義。可以說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不過在此之前也曾有過被楚軍攻陷的歷史。

現在滎陽已經陷落,成皋完全成爲一座孤城。即便如此的情況下,周勃依舊選擇堅守於此,成爲越軍背後的一顆釘子。

在搞定了彭越之後,尹旭的目標對準了齊國,成皋這顆釘子必然是要拔掉的。尹旭一早便開始籌劃,可是成皋的地勢確實難以進攻。當初楚軍也是在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之後纔拿下城池的,顯然尹旭並不想着這樣。

那麼想要破城自然就需要智取,不需苦思冥想,老天爺早已幫忙安排好了。成皋在客觀條件方面那是十分堅固,但是其他方面是在不怎麼樣,缺糧就是一個嚴峻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漢國在中原之地,糧草主要依賴於敖倉的供應,滎陽和成皋這樣的城池糧食存儲並不是很多。不過距離並不是很遠,也沒什麼大問題,可是漢軍的進攻太快,以至於漢軍根本來不及運送足夠的糧食進城。

即便是運送,主要也都是集中運往滎陽,畢竟哪裡纔是主要的都城,漢國最初的打算也是最後退守滎陽。

可是事情的發展與預期的出入很大,越國竟然先一步攻陷滎陽,最後困守孤城的竟然是成皋。成皋城中儲存的糧食並不多,如今城中卻有十二萬大軍,時間略微一長根本堅持不住。

周勃爲此可是苦惱不已,滎陽陷落,漢軍的士氣和信心幾乎全都散了。成皋的漢軍將士士氣低落,人心惶惶,若非劉盈還活着一個象徵,再加上週勃的彈壓和管束,只怕在已經亂了套。

可是長此以往下去終究不是個辦法,圍城的時間越長,漢軍士兵的信心和精神支柱就越是會瓦解的更快。周勃也沒指望能夠堅守住,只是希望能夠堅持更長的時間,從而拖住越軍。或許他還奢望着出現什麼奇蹟,讓漢國再次起死回生。

但是糧草危機的出現,卻讓他不得不重視,甚至是焦頭爛額。漢軍暫時這樣維繫着,若是城中一旦缺乏糧草,士兵們要是餓了肚子,軍心馬上就會大亂,成皋馬上就會失陷。因此如何籌集到糧草,成了擺在周勃眼前最緊要的問題。

成皋城中的糧食有限,老百姓家中的存糧已經被漢軍竭澤而漁,全部收攏起來,定量分配。城中存糧終究有個數量,戰爭年代的存儲自然也不會很多,根本不夠用,必須還要從城外想辦法,而城外唯一能辦法就是敖倉!

敖倉位於滎陽東北側的敖山,位於大河與濟水的分流之處,乃是秦代所建。爲的就是將中原濟水和大河下游的糧食收集起來聚集於此,可以通過水運和旱路運往關中和附近的城池。秦朝修建敖倉本身的目的是爲了應對東方隨時可能發生的戰爭,可以從敖倉隨時調運糧食來支持平叛戰爭。

最初章邯平叛征戰所用的糧草大多都是從此處調運的,可是章邯早早就在鉅鹿戰敗。敖倉的糧食充足,數量之大超乎想象。秦朝並未很好地利用好他的積蓄,反倒是造福了後來的漢王劉邦。

劉邦在楚漢之戰之中,之所以能堅持那麼久,最終獲取勝利,就是因爲有敖倉糧食的支持。即便到了現在,打仗多年,敖倉的糧草依舊有存留。這也正是周勃打敖倉主意的原因,在成皋和滎陽附近,唯一此處可以儘快搞到糧食。

想要取得糧食,並且將糧食運到成皋,最大的威脅自然是越軍。

但是這個時候,越軍的調動和一些地利優勢,讓周勃覺得並非全無可能。

成皋緊鄰大河,敖倉也緊鄰大河,是否可以通過水路繞過越國大軍,襲取敖倉獲得糧食呢?何況越國大軍現在主要集中前去威壓樑國,正是一個好機會。

於是乎周勃派出了一支兵馬由大河水路前去襲取敖倉,他們的行動出奇的順利。根本不需要進攻敖倉,越軍正好已經運出一批糧草已經裝船,準備運往河內。

漢軍以爲自己撿個大便宜,準備將這些船隻直接運回成皋。可惜一上船就發現上當了,準確的說他們從成皋出發的那一刻就落入了越軍的監視之中。

於是乎大部分的漢軍將士被殺,拖入了茫茫大河之中,只有少部分將領被留了下來。如此一來,一支押糧軍很快就運送糧食回到了成皋。

見到糧草回來,周勃的心情相當的興奮,有了這些糧草,可以後顧無憂了。城門口,派出的將領欣然前來向他稟報,周勃見到沒有問題,當時派人打開城門,前來搬運糧食。他全然沒想到手下將領已經在越軍的威逼利誘之下倒戈相向,自己的士兵也有大部分葬身大河的魚腹之中。

成皋城中的將士們見到糧草運來,自然很是興奮,匆匆打開城門前去搬運。可是當他們打開城門之後,迎接他們的不是一袋袋的粟米,而是一柄柄鋒利的環首刀。

假扮成漢軍運糧兵的漢國士兵,趁着搬運糧食的時候,瞬間佔領了成皋北門。與此同時,早已準備好的越國船隻,從上游而來,船隻上無數的漢軍士兵。

直到此時,周勃才知道自己上當了,知道一切都完了。

其實,越國飛影在滎陽安插了不好眼線,也策反了不少的漢國將領。成皋這邊也不例外,這次通過水路襲取敖倉,運回糧食的計策就是一位副將所獻之計,而這計策本身是出自於越王尹旭。

於是乎,尹旭有意無意的安排,經過一段時間,不着痕跡地將軍隊調開,給周勃一種錯覺。

實際上,精銳早已埋伏在成皋周圍,尤其是通過大河來運送士兵,搶攻成皋北門。成皋的軍心比滎陽還是不穩,城門被搶佔的消息一傳開,加之城內缺糧的消息鋪天蓋地,頓時全線崩潰,再也無心抵抗。

越軍可以說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了成皋,周勃知道大勢已去,率領親兵隊伍突圍,準備逃亡前去齊國。結果走在路上,被彭越所截殺。唯一幸運的是,樊噲當初是直接帶着劉盈和魯元去了臨淄,才得以逃過一劫。

第208章 金帳藏嬌(上)第437章 冰釋前嫌第645章 包圍齊魯第325章 糧倉下落第20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68章 楚懷王第114章 葬禮安排第503章 撤往趙地第348章 善解人意(下)第570章 合理解釋第320章 蒲將軍的論斷第450章 依蘭花開第324章 徐家內亂第418章 南歸之路第362章 詐降之計(上)第612章 北地戰略第47章 首次合作第320章 蒲將軍的論斷第45章 劉三哥的風格第262章 三大神器第333章 紅顏禍水第107章 文軻獻計第642章 輕鬆破城第173章 新安殺降(上)第536章 破城計策第189章 第二位客人第462章 遷都計劃第96章 渡而不渡第108章 黃鼠狼來了第147章 破釜沉舟第643章 攻齊部署第535章 天下形勢第618章 錯失良機第473章 對付漢國第566章 呂雉說夫第296章 保持優勢第57章 百分百確定第335章 偶然發現第443章 故佈疑陣第433章 聯合反楚第345章 衆將質疑第488章 李左車第280章 齊國局勢第556章 察覺危險第47章 首次合作第55章 范增初見劉邦第638章 滎陽告破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終章四海歸一第286章 狗屁不是第252章 兩封信函第33章 合兵一處第536章 破城計策第47章 首次合作第158章 後續影響第460章 光明磊落第457章 越國公主第273章 遲暮老人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144章 有來無回第593章 霸王悲歌第527章 不懷好意第513章 韓信提議第409章 鐵騎衝陣第217章 分封初計劃第18章 水漫青石第81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616章 棄暗投明第101章 鴻門宴(三)第308章 滿懷期待第627章 困守孤城第508章 用兵巴蜀第333章 紅顏禍水第335章 偶然發現第345章 衆將質疑第522章 後位風險第186章 項伯到訪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569章 漢國使臣第100章 天意難測第45章 劉三哥的風格第660章 千載難逢第332章 美女關懷第148章 王離的心思第314章 商議對策第488章 李左車第545章 不省人事第45章 劉三哥的風格第371章 親情與大義第85章 最好的藉口第545章 不省人事第307章 諸先生?第448章 留點面子第197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43章 白水峽第56章 沛公的提議第404章 彭城急報第613章 退而求其次第292章 自信的本錢第25章 不知死活
第208章 金帳藏嬌(上)第437章 冰釋前嫌第645章 包圍齊魯第325章 糧倉下落第20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68章 楚懷王第114章 葬禮安排第503章 撤往趙地第348章 善解人意(下)第570章 合理解釋第320章 蒲將軍的論斷第450章 依蘭花開第324章 徐家內亂第418章 南歸之路第362章 詐降之計(上)第612章 北地戰略第47章 首次合作第320章 蒲將軍的論斷第45章 劉三哥的風格第262章 三大神器第333章 紅顏禍水第107章 文軻獻計第642章 輕鬆破城第173章 新安殺降(上)第536章 破城計策第189章 第二位客人第462章 遷都計劃第96章 渡而不渡第108章 黃鼠狼來了第147章 破釜沉舟第643章 攻齊部署第535章 天下形勢第618章 錯失良機第473章 對付漢國第566章 呂雉說夫第296章 保持優勢第57章 百分百確定第335章 偶然發現第443章 故佈疑陣第433章 聯合反楚第345章 衆將質疑第488章 李左車第280章 齊國局勢第556章 察覺危險第47章 首次合作第55章 范增初見劉邦第638章 滎陽告破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終章四海歸一第286章 狗屁不是第252章 兩封信函第33章 合兵一處第536章 破城計策第47章 首次合作第158章 後續影響第460章 光明磊落第457章 越國公主第273章 遲暮老人第239章 各懷鬼胎第144章 有來無回第593章 霸王悲歌第527章 不懷好意第513章 韓信提議第409章 鐵騎衝陣第217章 分封初計劃第18章 水漫青石第81章 進攻是最好的防守第616章 棄暗投明第101章 鴻門宴(三)第308章 滿懷期待第627章 困守孤城第508章 用兵巴蜀第333章 紅顏禍水第335章 偶然發現第345章 衆將質疑第522章 後位風險第186章 項伯到訪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569章 漢國使臣第100章 天意難測第45章 劉三哥的風格第660章 千載難逢第332章 美女關懷第148章 王離的心思第314章 商議對策第488章 李左車第545章 不省人事第45章 劉三哥的風格第371章 親情與大義第85章 最好的藉口第545章 不省人事第307章 諸先生?第448章 留點面子第197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243章 白水峽第56章 沛公的提議第404章 彭城急報第613章 退而求其次第292章 自信的本錢第25章 不知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