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總結

歷朝歷代總有些人綁架着道義去指責別人,同樣,對於別人寫的小說,也有那麼一小撮稱之爲“人”的傢伙,對別人妄加指責。勸告想要一一對證的“人”去看《新唐書》《舊唐書》《唐史》什麼的,別在這嘰嘰歪歪的。

不看滾蛋,老子不缺你的點擊與收藏。

我愛怎麼寫就怎麼寫,關你卵事。

有種你去指責隋末的書,那些個文臣武將在歷史上效力過那些突如其來的主角嗎?

真是不知理喻

虛僞之徒無恥之尤,一邊看人家的小說,一邊大放狗屁。

與前幾章的李綱有何區別?

發現一個放屁的我禁言一個。

……………………

秦風環視朝廷,但凡與他目光相觸,那些準備說他道德缺失的官員,一個都躲閃的地縮下了腦袋。秦風這樣的瘋子膽敢在李世民面前動刀子,把他惹毛了,誰也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來。

秦風環顧一圈,揚聲道:“仁義道德、忠孝禮義是先輩、祖宗留下來的瑰寶,是我們民族的根源,正因爲如此才造就我們壯麗的文明。”

衆人哭笑不得!這不是自己打臉嗎?

“可我們施予仁義道德之時,要看面對的是什麼人、什麼事。小錯小過,可以原諒。面對大惡,只有一個字——殺!以殺而警示他人。道歉有用的話,律法、刑部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秦風又道:“此之一戰,讓我明白了一件事。”

大生知己之心的魏徵配合着問:“秦將軍,你明白了什麼事?”

“突厥沒有平民百姓,只有軍隊。”

“噝……”頓時,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這尊殺神莫非是想把突厥殺個乾淨不成?

秦風沒有理會大家的種種眼神,對李業詡道:“業詡!解開你的衣衫!”

“遵命!”李業詡明白秦風的意思,露出了胸口上那一道長長的紅線。那一刀,他躲避及時,卻也傷到了皮膚。

秦風拉着李業詡,在文武百官中亮了一圈。

“這是突厥彎刀造成的傷痕,長一尺三寸,要是再深三分,業詡就永遠倒在草原上了,成爲烈士了。”

看了大家一眼,秦風又道:“你們萬萬沒有想到吧!砍這一刀的是一個孩子,一個幾歲大小的突厥人家的孩子。”

李業詡羞愧道:“面對突厥士兵的時候,我絲毫無損;這一刀被一個我認爲沒有威脅的孩子所砍傷。

若非反應敏捷,我早就死了。而我新…不,虎賁軍犧牲的將士,大多是死在所謂的百姓手裡。”

示意李業詡穿上衣服,秦風道:“如果業詡是領軍大將,如果犧牲了,那麼,我們虎賁軍全軍在沒有首領之下,將會喪命於大草原,這其中,又有多少個家庭被破滅呢?我不管你們怎麼想,怎麼看待我秦風。但是,在保證我屬下兄弟的性命安全的前提下,對敵人,我不介意大開殺戮。以後,在我不犯國法的情況下,誰敢拿維護敵人的仁義道德對我說三道四,別怪我上演今天的一幕。當然,如果我秦風做對不起大唐百姓的事情,你們儘管罵,讓我秦風下跪我也認。”

“哈哈,秦將軍的話是難聽,道理卻人盡皆知。作爲大唐的將軍,自然爲我大唐利益與百姓着想,對於這種殺我百姓的草原異族,若說什麼仁義道德的話,與背叛國家有何區別。此役若有我領兵,結果亦是如此,要他們血債血償。”

大笑之人,正是李承乾:“聖人先人留下的東西也要看對什麼人什麼時候,當遵守的時候自然遵守。對於一羣不講道義的異民族,更他們說仁義,與宋襄公有何區別?”

一句“話是難聽,道理卻人盡皆知”恰到好處、妙至巔峰,李承乾這句話掩飾了秦風大鬧朝堂的罪名。大家都是明白人,都是看道理而不是在於那番言辭滴。

杜如晦適時出聲:“皇上,太子言之在理臣亦贊成。若我大唐多幾位如同秦將軍這般鐵血勇士,臣做夢亦會大笑而醒。”

程咬金更道:“誰敢胡說八道,老程去他家阻門。”

房玄齡……

李靖……

尉遲恭……

……

諸多有影響力的大臣出面求情,餘者盡皆閉嘴。和這些人相比,那些湊人數的說話等於放屁,他們,不過是李世民用來裝點門面罷了。

李世民努力擺着一派怒火難當的表情,裝模作樣道:“封大人有海量。秦風,你傷了封愛卿的鬍鬚,朕罰你半年俸祿,賠償封大人,你可有意見。”

“沒意見!”

秦風心頭大樂,到現在爲止,朝廷沒給他一分錢,罰就罰唄。於是,一場鬧劇,總算在李世民的袒護之下結束了。

這麼多強勢人物都站出來爲秦風說話。朝中其餘文武哪敢有什麼多餘的意見。

再說了,人家秦風遵紀守法,在人家不觸犯國法的情況下,去數落別人不是找抽是什麼?

便是李綱也偷偷摸摸的退了下去,他並不怕李世民,李承乾,反而視與這些大人物針鋒相對爲樂,越是鬥得厲害,越能顯得他的不畏強權是一個敢於直諫的能臣,日後必定在史書上留名,爲後人敬仰。

但是今日面對秦風他卻心有餘而力不足,滿腦子的引經據典對方來一句聽不懂。直接秒殺。少了一腦子的迂腐文化,真比能言善辯。他根本就比不上秦風,爲了保住那一世英名,也就很可恥的匿了。沒辦法,要是再讓秦風糾住他問“怎麼證明”的問題,那就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封德彝瞧見李綱沒義氣的閃人了,心中的怨氣與怒火可想而知,可是一向綁架仁義道德去指責別人的他,經秦風如此一弄,他半個屁都放不出來,如果再作糾纏,那他就成了秦風嘴裡的虛僞的代名詞了。

李世民樂不可支,這些個老傢伙倚老賣老,淨撿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說三道四,如果能像魏徵那樣說出一個所以然也就罷了,可偏偏每次都是那套毫無新意的仁義道德之說,弄得他是煩不勝煩,如今,秦風秒殺了兩大boss,李世民沒理由不開懷。

同時,他也看清楚了這些人的真面目了,一個二個說得比唱還好聽,當事情降臨到自己頭上的時候,都變成怒目金剛了。

虛僞之徒!莫過於此了。

回想下秦風的言辭,又看了人羣中的李綱一眼,李世民心中一突,暗想:得把這太子殺手弄得遠遠的,千萬不能讓他去禍害乾兒。

災星、鬼神……學說在古代很有市場,要不然也不會有“舉頭三尺有神明”一說了。

經秦風破解了鬼火的秘密後,李世民對於鬼神也是置懷疑態度,可事關江山社稷,關乎兒子的生命安全,也不得不謹慎行事。也是因爲秦風的橫插一腳,使得李綱終生失去了第三次教導太子的機會。

經一波三折,李世民總算有機會宣佈了今晚的慶功宴。

面對一桌子由御廚精心烹飪的羊肉大餐,吃了很長一段時間牛羊肉的秦風等兄弟幾人,根本難以下嚥,在衆多長輩的起鬨下,一個二個都被灌成了半仙。

吃飽喝足,宴席散後。

秦風本欲隨同秦瓊回家見見闊別已久的母親兄妹,卻讓李世民讓人叫到了甘露殿。

“叔叔,我來了!”秦風走到了近前。

李世民親自走下來將秦風扶起,拍着秦風結實的肩頭,長笑道:“瘦了,也黑了。不過充滿了將軍應有的殺伐氣息,不錯不錯,總算有了男子漢的氣概了。你這小子沒有辜負朕的厚望,這第一次上戰場便有如此成績,那霍去病也不及你!最讓朕佩服你的是在草原上來去自如,且無人發現你們是大唐的軍隊。”

李世民在登基以前,本就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大將,情知長時間隱藏痕跡是多少困難的一件事,可秦風自始至終都沒有露出破綻,這一點難能可貴。

至於秦風在草原上捲起的血雨腥風,李世民沒有絲毫責怪的意思,作爲亂世中走來的皇帝,對於殺伐之事,早就引以爲常。秦風在突厥殺伐正和他心意,尤其是成功的挑起了突厥內部的矛盾的爆發,更是讓他讚歎不止,爲此高興的夜不能寐。

“朕見你在國宴上停著不食,只顧着喝酒了,特意準備了一些你愛吃的糕點。怎麼,國宴上的不合你口味?”他讓人送上茶水,還捎帶了秦風愛吃的糕點。

秦風哭喪着臉道:“若是平時,我肯定是大吃特吃。可是吃了這麼長一段時間的牛肉羊肉,聞着那味道就想吐。又哪來的胃口呢?”

李世民大笑道:“只顧着炫耀你等功績,卻沒想到這一點,罪過,uuknhu.co罪過。朕讓人給你重新準備吧。”

“不必麻煩!這些就成了。”秦風吃着糕點,吞字不清道。

李世民亦不堅持,道:“你們在北方的所作所爲,朕已從你與柴大將軍的奏章中瞭解,你在北方幹得不錯,朕倍感欣慰,這其中經歷一定是精彩紛呈……來,來,來,與朕說說,看有什麼不足之處,也跟朕說說,此行究竟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

稍微填了填肚子,秦風才道:“行軍路上沒好玩的,每天都要重複着同樣的事情:殺人放火睡覺而已。”他從離開長安開始,將如何潛入朔州,找到樑洛仁後並威逼利誘,又如何與柴紹裡應外合攻下朔州,斬下樑師都首級。之後,又如何扮演突厥軍,成功的挑起了頡利、突利、夷男所轄部落的仇恨,並從中慫恿突厥人自相殘殺,加深彼此間的矛盾。如何遇到烏氏部落五千騎後的追擊,自己又怎麼用放風箏的戰術消滅對方,迴歸途中,又如何遇到高成,並解救漢人奴隸,挑動漢人奴隸的反抗之心,一起解決途中的突厥人,最終在繳獲無數的情況下平安抵達朔州。

他的口才極佳,本來就匪夷所思精彩萬分的故事,經他一說更是讓人身陷其中無法自拔。

李世民聽的是津津有味,在腦中幾乎將自己當作故事的主角,聽到驚心動魄處爲之驚歎,聽到高興處爲之歡喜。

尤其是聽到秦風說起那場實力懸殊的戰鬥,更是讓他捏了一把的冷汗。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第037章: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466章:聚合無常第430章:地獄之旅第208章:良師益友第386章:絆腳石第217章:唐版羣英會蔣幹第592章:坑盟友第548章:血性第391章:野望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208章:良師益友第440章:玉羅剎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182章:掃黃先鋒第275章:巧遇故人第397章:易如反掌第一百零七章:開導第204章:殺雞儆猴第286章:李世民的反擊第520章:浮出水面第384章:閃電大神第544章:特赦第354章:傳承第503章:侯君集 三第179章:毒第080章:志同道合第118章:規劃第050章:劍走偏鋒、力挽狂瀾第027章:捨我其誰第196章:降服神駒第177章:沉不住氣第443章:契必何力第087章:縱論成敗第207章:考試第551章:星辰乍現第526章:授徒書法?第044章:大小狐狸互算計第237章:險而勝之第445章:威懾第349章:太上皇第270章:以戰養戰第178章:上鉤第367章:人因時而異第550章:天下第470章:五人,奮戰到天明第469章:如此父母第一百零四章:狼性迴歸第456章:悲喜兩重天第100章:逃奴第004章:將剽竊進行到底第543章:自毀前程第068章:女人心,海底針第295章:心神不定第216章:驚喜連連第509章:侯君集是雙刃劍第298章:火牛陣第534章:刮骨療傷第528章:險勝第262章:斥候第335章:突利使者第543章:自毀前程第458章:滅其形第016章:修羅七絕菇第022章:賭約第382章:背水一戰第413章:器重第042章:秦瓊教子第292章:義成之斷第301章:甕中之鱉第457章:李世民的剛柔第204章:殺雞儆猴第401章:捷報抵長安第404章:看小說的好處第270章:以戰養戰第326章:樂極生悲第564章:戰前第101章:相知滿天下第496章:難題第187章:軍事顧問第133章:決賽之歸屬第312章:李世民的提點第500章:神棍第410章:網開一面第356章:大唐英雄紀念碑第445章:威懾第401章:捷報抵長安第406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66章:入城第301章:甕中之鱉第319章:不忘初心第362章:妥協第352章:陪李淵聊家常第408章:新命令第374章:戰火的味道第369章:黑暗交易第353章:李淵的坦蕩第053章:驚險一瞬間第328章:朔方都督府第287章:困局第一百零六章:繳獲
第037章: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第466章:聚合無常第430章:地獄之旅第208章:良師益友第386章:絆腳石第217章:唐版羣英會蔣幹第592章:坑盟友第548章:血性第391章:野望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208章:良師益友第440章:玉羅剎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182章:掃黃先鋒第275章:巧遇故人第397章:易如反掌第一百零七章:開導第204章:殺雞儆猴第286章:李世民的反擊第520章:浮出水面第384章:閃電大神第544章:特赦第354章:傳承第503章:侯君集 三第179章:毒第080章:志同道合第118章:規劃第050章:劍走偏鋒、力挽狂瀾第027章:捨我其誰第196章:降服神駒第177章:沉不住氣第443章:契必何力第087章:縱論成敗第207章:考試第551章:星辰乍現第526章:授徒書法?第044章:大小狐狸互算計第237章:險而勝之第445章:威懾第349章:太上皇第270章:以戰養戰第178章:上鉤第367章:人因時而異第550章:天下第470章:五人,奮戰到天明第469章:如此父母第一百零四章:狼性迴歸第456章:悲喜兩重天第100章:逃奴第004章:將剽竊進行到底第543章:自毀前程第068章:女人心,海底針第295章:心神不定第216章:驚喜連連第509章:侯君集是雙刃劍第298章:火牛陣第534章:刮骨療傷第528章:險勝第262章:斥候第335章:突利使者第543章:自毀前程第458章:滅其形第016章:修羅七絕菇第022章:賭約第382章:背水一戰第413章:器重第042章:秦瓊教子第292章:義成之斷第301章:甕中之鱉第457章:李世民的剛柔第204章:殺雞儆猴第401章:捷報抵長安第404章:看小說的好處第270章:以戰養戰第326章:樂極生悲第564章:戰前第101章:相知滿天下第496章:難題第187章:軍事顧問第133章:決賽之歸屬第312章:李世民的提點第500章:神棍第410章:網開一面第356章:大唐英雄紀念碑第445章:威懾第401章:捷報抵長安第406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66章:入城第301章:甕中之鱉第319章:不忘初心第362章:妥協第352章:陪李淵聊家常第408章:新命令第374章:戰火的味道第369章:黑暗交易第353章:李淵的坦蕩第053章:驚險一瞬間第328章:朔方都督府第287章:困局第一百零六章:繳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