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開發江南之議

“都坐下說話!來人……上茶!”李世民了小口,感受那濃郁的茶香,笑道:“秦愛卿,你可送給了朕一些寶貝啊!這茶回味悠長……沒得說!”

秦風有些自傲的翹了翹嘴巴,嘴上卻恭敬的應了一句:“陛下妙讚了,臣少不更事,就喜歡這些旁門左道,有傷大雅,有傷大雅……呵呵……”說道最後,他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火然文??ww?w?.

讓在場的諸位翻了一個白眼,暗自鄙視:“德行!”同時也有點酸酸的,這才發現如果有一個了不得的兒子,也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好了!”李世民眯眼而笑,道:“秦愛卿,你說的海上絲綢之路,朕很有興趣,不過,你可知道海上絲綢之路的困難麼?”

“大型海船、航向!”秦風說道。

“是的!”魏徵點了點頭,道:“以我們目前的技藝,還無法造出大型海船,航向更是前所未有。”

“魏大人所言極是,不過,凡事都要有一個先行者,如果沒有漢朝張騫,就沒有絲綢之路,難道我朝就出不了一個唐之張騫?”

“這話說得好。”秦風這話說到李世民心坎上去了。

“所以說,現在不行,不代表以後不行,以後不行,不代表子孫後代不行。海上絲綢之路可以納入未來發展的方向,作爲遠景。但是,有件事情臣認爲是迫在眉睫之事。”

“何事?”李世民與衆臣都盯着秦風。

秦風篤定道:“開發江南!”

“開發江南?”

“沒錯。”秦風見大家都是一副意外與不可思議的模樣,心下暗歎不已:看來大家還沒有意識到江南的富足與重要性啊。

古話說“江南自古富裕繁華”這話即對,也錯,這自古並不包括隋唐以前的朝代。

自宋以前中國發展的重心都在北方、中原、關中這一塊地方,這也是爲什麼有“得北方者得天下”、“得中原者得天下”、“得關中者得天下”,卻沒有得江南者得天下的說法。

江南真正發展開拓起來是因爲南宋初,金國佔據了中原關中,打的宋朝縮在江南,江南這纔在真正意義上開發了出來。

在此之前,對於江南沒有一個朝代真正在意義上耗費力量去開發,所以也沒有多少人知道這江南的真正潛力。

別人不知,但秦風卻是知道,知道這江南一但開發起來,經濟上更勝關中中原,只是江南現在算不上荒蕪,但卻遠遠比不上關中中原。要開發這一塊區域,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將不亞於楊廣當年搞的南北大運河,而且成效也不是立竿見影的。以唐朝現在的情況,若全力開發江南,那無疑是自取滅亡,空費財力物力。

所以,秦風也一直沒有提出這個建議,在他看來,開發江南需要一個過程,徐徐而行,就如跑馬拉松一樣。沒有人可以一口氣跑到終點,慢慢來。每年開發一些,終有一年,能夠發現江南存在的好處。到那時再來下一計勐藥,江南因先天特有的條件可呈現後世的繁華。

只是目前大唐完全沒有整頓江南的意圖,這讓秦風有些鬱悶,但因他從來沒有踏入江南也不知如今的江南是個什麼樣子,不好開口,只能悶在心底。但是,他這些天讓李世民給丟到了六部裡頭去學習,他看到了大唐的人口與立朝之時,有了迅勐的發展,再這麼下去的話,北方將會出現人滿爲患的境況,若是一旦出現了土地兼併的形象,那麼,天下離大亂就不遠了。後來,他旁敲側擊之下又發現江南是塊處女地,故而,有想到了以江南這塊廣袤的土地來緩解關中的壓力。

“開發江南,有必要麼?”哪怕房玄齡這樣的智者也提出了讓秦風啼笑皆非問題。

秦風暗歎,以李世民爲首的頂級團隊還是沒有察覺江南的潛力,想來也是,古代交通極不便利,關中裡江南遙遙萬里,李世民恐怕終其一生都沒有踏足過江南,又豈會知道江南的潛力。當下也不去強求,這事實勝於一切,等重整江南的時候,取得的效果能夠說明一切,大家越不重視江南,他越要說服大家去重視江南。

“非常有必要。”秦風有些無力的說着。

李世民沉吟道:“江南固然比不上關中、中原,但終究是我大唐的領土,朕往日的也不注意,也沒有重視,可爲了避免江南人心缺失,也確實要在意江南一些了,好在亡羊補牢,爲時未晚,如今發現,又怎能對此無動於衷?”

秦風決定給大家下一記勐藥,鄭重道:“陛下,諸位大人,你們難道沒有發現我大唐一個致命的隱患麼?”

“哦?”衆人驚悚而起,無不驚訝的看着秦風。大家知道秦風的不凡,沒有人敢膽小視,見他說得如此鄭重其事,一個二個心頭有些發顫,以爲又發生了什麼事情了。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道:“說說看。”

“前天,我在戶部閱讀一分公文時,發現我大唐的人口劇增。難道,這不是致命的隱患?”

“哈哈,你小子危言聳聽。都嚇了朕一大跳了。我大唐地廣人稀,缺少的就是人口,人口劇增是大喜事啊。”

“陛下言有之理。”

“諸位,關中的八百里秦川,物產相當豐富,唯一的缺陷就是人口太少,這是眼下的現狀,從短期來說,人口劇增確實是大喜事,可未來呢?一但人口激增,一但人口達到隋文帝時期,甚至超過了文帝時期,八百里秦川如何供養那麼多人口?當人口勐增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那麼,八百里秦川就像是一個筷子筒,而百姓則是一根根筷子,這所謂的八百里秦川分攤到個人頭上,一個人又能分到多少寸土地?諸位,朝代農民起義,幾乎都是因爲土地、糧食而引發的啊!前車之鑑後世之師,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咱們就得考慮到人口劇增所帶來的各種問題,也必須要考慮到怎麼去安置那些無糧無地的百姓。如果把勐增的百姓比作洪水,那麼,江南廣袤的土壤無疑是吞下洪水的水庫,而現在,正是我們興建水庫的時候,以免得洪水到來時手足無措。”

衆人聽罷,無不倒抽了一口寒氣,他們只看到人口增長的好處,卻從未考慮到人口過多所帶來的社會問題,經秦風這麼一提,大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愧疚啊,陛下,臣等短視了。”過了半晌,杜如晦深吸了一口氣道:“這豈止是洪水啊!這簡直是毀天滅地的濤天巨浪!”

“是啊,是臣等太過樂觀於現實了。秦將軍視野開闊,走一步看三步,比臣等看得深遠多了。”房玄齡亦說道。

李世民道:“不止是你們,朕又何嘗不是短視了呢?好小子,今天可真是給我們這些長輩們上了一課啊?不過朕對於江南,瞭解的也是不多,但你小子似乎能掐會算,說的事情匪夷所思,可回想起來處處都是事實。若是他人說這話朕會嗤之以鼻,但從你小子口中說出來,還真不能不將它當回事。滿朝文武對江南瞭解的人不多,你既然如此堅決的要開發江南,這江南肯定有值得重視值得開發的地方,朕想聽聽,這江南究竟有何奇妙之處能夠與讓你這般重視?”

關中,自古就是繁華之地,從最初的先祖軒轅黃帝和神農炎帝起,一直以來都在天下大勢中佔據着非同凡響的地位。

秦因關中而富,漢因關中而強,唐也因關中而昌。

在《史記*留侯世家》中,司馬遷記載着這麼一句話“夫關中左餚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將關中譽爲金城千里,天府之國。關中地區不僅是史上最早稱爲“天府”的地方,也是史上最早被稱爲“天府之國”的地方,也是中華五千年史帝都之首。

可見在世人眼中,關中是天下罕見的風水寶地,獨一無二。

說偏遠的江南能於關中相提並論,這話說出來是沒有幾個人相信的。

也只有秦風這個後世人才說的出這種話來,也只有李世民這位明君能夠接受秦風那滿腦子匪夷所思的思想。

秦風聽李世民已經有意開發江南,大是歡喜,初步整理了腦中的資料,道:“臣對於江南自有足夠的瞭解。那裡瀕海又臨江,境內湖泊縱橫,以致物產豐富,稱之爲魚米之鄉一點也不爲過。”

“這一點關中也不差吧”李世民聞言,問了一句,在他的心底還是偏向與關中的,畢竟關中才是大唐的立足根本,根基所在。

“這個不假”秦風也不否認,關中瀕臨渭水,而渭水是黃河的源頭,僅僅長安這一城附近就有八條河流,俗稱“八水繞長安”。論水資源的豐富,關中平原是不會遜色江南多少的,但是……

“但是……”秦風提高了聲音道:“氣候與降水就萬萬不能相提並論了。陛下或許不知,但一個地方的氣候與降水,跟當地農作物的生長情況,有着息息相關的聯繫的。這溫度高了,不適合糧食的生長,溫度低了也不適合糧食的生長;水降多瞭如是,水降少了也如是。這也是各地上繳糧食時,有多有少的關鍵緣故。故而一般來說,糧食收成好不好,全憑老天來做主。”

這個知識李世民就不太瞭解了。

他也是世家子弟出身,父親是國公,自幼過着錦衣玉食的生活,對於農地上的知識卻不甚瞭解。他知道糧食的收成與雨水有關,但卻不知雨水多了也會對收成造成影響,至於氣候溫度更加不曾聽說了。

不過他已經習慣了從秦風口中聽一些新鮮且正確的知識。這一次也沒有懷疑事情的真實性,只是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不過,他不知道,不代表尚書省的左右僕射不知。

杜如晦頷首道:“陛下,秦將軍說得非常準確,與農事沒有絲毫出入。”

有了杜如晦的支持,秦風精神一振道:“江南氣候非常獨特,氣候溫暖溼潤,四季分明,是個很適合各種作物的生長和人類生存的地方。這一點關中就遠遠比不上了。還有江南那一塊地方處於亞熱……區,也就是雨水不斷,但大雨不多的地方。雖然具體的氣候上也會有所變化,但總體上氣候溫和、雨量充足的特點變化並不大。比起我們關中、中原七**月常出現的大雨水又豈止勝過一籌?”他本想說江南處於ya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地區,氣溫高,降水豐富,但覺得這些話裡的後世知識太濃,說了李世民他們也聽不懂,也便臨時改口隨意的說了一些簡單易懂的。

李世民沉默片刻,道:“你說的這些朕似懂非懂,也有些匪夷所思。但細細想來,似乎也有些依據。大唐統一天下已有數年,這些年裡,朕自問對得起天下百姓,對於民生民計也很是看中。所以何處鬧水患,何處有乾旱,朕都知道。這些年裡,不可避免的發生一些自然天災,五年前有一次大水甚至淹到了玄武門外。可江南卻少有水患發生,便是有,那也是因爲長江沿岸的堤壩倒塌之故,禍不及腹地。”他想了一會兒,從一寫是明是吏部的書架上找出一份奏章,讓秦風翻看。

秦風上前拿過奏章,落款是度支尚書,也即是戶部尚書,將奏章打開,裡面記載着各地糧稅,從高至低,將大唐各地上邀的糧食數量從多到少分列出來。排行首位的是四川,尤其是成都那一塊,其次是關中,再次是襄樊一地,接着是中原,然後是徐州、揚州、江浙一代,隸屬江南的位於前十五以外。

後面幾頁分別是去年、前年、大前年各地上繳糧食的明細表。

前幾名都有變動,時而關中,時而西川,時而中原,江南的卻始終在十五名之外。

秦風原先不解,爲什麼江南會排在如此後面,但轉念一想,卻恍然大悟,這纔是李世民真正決定開發江南的原因。

唐朝在糧稅上有着很開明的制度,他們並非強迫農民上繳多少多少糧食,而是依照收成,依照一定的比例分攤多少糧食。所以百姓收成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上繳糧食的數額。

關中、成都平原、襄樊、中原這些地方不但是着名的產糧地,也是着名的都會、人口密集之處。這耕種的人多,上繳的糧食自然也多。

江南偏遠,人口稀少,跟人口衆多的地方比起來,自然顯得遜色。也許就是因爲如此,才讓人忽視了江南已經表現出來的潛力。

其實只要細細地觀察,還是能夠看出端倪的。

江南上繳的糧食並非第一,甚至連前十五都進不去,然平均落到了人頭之上,江浙道上繳的糧食卻超過了許多擁有二三十萬農民的地域之常量。

排在江浙道上面的地域,至少都是擁有三十五萬耕作百姓的城鎮。以平均值來計算,江南各方面都當之無愧地第一,而且在這幾年中,江南一直都維持着一定的比例,並沒有增長也不曾拉下。

可見真如秦風說的一般,江南的氣候穩定,所以產量穩定。只要人口增加,田地增加,這排名地位自然會上來的。(未完待續。。)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548章:血性第088章:閃電突擊、裡外應和第506章:柳暗花明第267章:藏頭詩第127章:決賽之賭注第344章:武道第409章:屠殺盛宴第562章:戰第053章:驚險一瞬間第216章:驚喜連連第237章:險而勝之第046章:婦女之友第359章:存心泄密第517章:誰能獲利第523章:逝者如斯夫!第349章:太上皇第504章:安排後路第024章:泰斗界的關注第530:闖禁宮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396章:乾淨利落第555章:會見第084章:鄭麗琬的心思第509章:侯君集是雙刃劍第051章:真要說嗎?第一百零八章:美德第450章:會盟第157章:毒第119章:學箭第098章:襲第422章:厄運連連第422章:厄運連連第195章:馬中之霸第450章:會盟第292章:義成之斷第149章:子不孝第099章:輝煌戰役第298章:火牛陣第074章:神兵第595章:黃河決堤第011章:朕信了第045章:人與狗怎麼交流第484章:不屈之志第138章:逆天封賞第337章:神話第085章:前途一片黯淡第420章:倚重第137章:鬼話第345章:迷途小羔羊第212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249章:三州刺史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492章:無恥的棒子第098章:襲第065章:作繭自縛第346章:交易第551章:星辰乍現第207章:考試第532章:娥皇女英第479章:現實版《少林足球》第463章:成王敗寇第067章:驚現武林高手第198章:天雷神罰第486章:你小子懂朕第455章:一晌貪歡第294章:內外勾結第069章:美女的怨念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530:闖禁宮第427章:喪家之犬第145章:鬧事第536章:秦風有後第176章:統一思想第463章:成王敗寇第545章:離別在即第143章:碧水坊第536章:秦風有後第295章:心神不定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280章:軍政兩不誤第001章:大唐秦風第428章:雪上加霜第021章:植入特種作戰理念第171章:各有所思第509章:侯君集是雙刃劍第459章:殺他血流成河第377章:討價還價第397章:易如反掌第118章:規劃第461章:新的一頁第129章:決賽之陰謀第253章: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第357章:誰爲先鋒第446章:搏命第258章:異域醜女第263章:經濟特區第359章:存心泄密第209章:可憐的皇帝第475章:兩個條件第056章:月黑風高殺人夜
第548章:血性第088章:閃電突擊、裡外應和第506章:柳暗花明第267章:藏頭詩第127章:決賽之賭注第344章:武道第409章:屠殺盛宴第562章:戰第053章:驚險一瞬間第216章:驚喜連連第237章:險而勝之第046章:婦女之友第359章:存心泄密第517章:誰能獲利第523章:逝者如斯夫!第349章:太上皇第504章:安排後路第024章:泰斗界的關注第530:闖禁宮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396章:乾淨利落第555章:會見第084章:鄭麗琬的心思第509章:侯君集是雙刃劍第051章:真要說嗎?第一百零八章:美德第450章:會盟第157章:毒第119章:學箭第098章:襲第422章:厄運連連第422章:厄運連連第195章:馬中之霸第450章:會盟第292章:義成之斷第149章:子不孝第099章:輝煌戰役第298章:火牛陣第074章:神兵第595章:黃河決堤第011章:朕信了第045章:人與狗怎麼交流第484章:不屈之志第138章:逆天封賞第337章:神話第085章:前途一片黯淡第420章:倚重第137章:鬼話第345章:迷途小羔羊第212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249章:三州刺史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492章:無恥的棒子第098章:襲第065章:作繭自縛第346章:交易第551章:星辰乍現第207章:考試第532章:娥皇女英第479章:現實版《少林足球》第463章:成王敗寇第067章:驚現武林高手第198章:天雷神罰第486章:你小子懂朕第455章:一晌貪歡第294章:內外勾結第069章:美女的怨念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530:闖禁宮第427章:喪家之犬第145章:鬧事第536章:秦風有後第176章:統一思想第463章:成王敗寇第545章:離別在即第143章:碧水坊第536章:秦風有後第295章:心神不定第033章:李世民的愛護第280章:軍政兩不誤第001章:大唐秦風第428章:雪上加霜第021章:植入特種作戰理念第171章:各有所思第509章:侯君集是雙刃劍第459章:殺他血流成河第377章:討價還價第397章:易如反掌第118章:規劃第461章:新的一頁第129章:決賽之陰謀第253章: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第357章:誰爲先鋒第446章:搏命第258章:異域醜女第263章:經濟特區第359章:存心泄密第209章:可憐的皇帝第475章:兩個條件第056章:月黑風高殺人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