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章:泰斗界的關注

長樂公主極少出宮遊玩,偶爾出宮也是坐在馬車中,從未有過信步街頭的經歷。故而對於一切顯得格外好奇,左看右看,芙蓉池還未到,就已經喜笑顏開了。

至天一亮,早已等待許久的百姓們不約而同舉家而出,畢竟古代娛樂項目少,難得遇到這樣的盛會,大家忙裡偷閒的去看熱鬧也很正常,這也使得長安道道坊街人頭涌涌,可謂哈氣成雲,揮汗如雨。

一路慢行,長安本就人多,所行的目標大多一致,雖然不至於人擠人那麼誇張,三五成羣一併同行的卻比比皆是,縱然有馬也快不到哪裡去。

瞧着街上一個個打扮的俊俏瀟灑的富家子弟以及那些花枝招展的妙齡女子,也不由得笑了笑:都說大唐風氣開放,這一回總算是見識到了。

長樂公主哪裡想到長安竟然如此熱鬧,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秦風笑道:“皇家有皇家的過法,百姓也有百姓的過法!皇家講究排場華麗,而百姓講究的只有一點……那就是熱鬧!”

長樂公主自從出了皇宮,走在大街上,臉上的笑容就不曾斷過,聽秦風這話,也贊同的點着頭:“我也一樣,雖說這是我第一次參加,但這熱鬧的情景更好更真實。我從來沒有想過,百姓是如此愛熱鬧。”

“這還不是節日,要是節日那就更熱鬧了。”

實在太熱鬧了,街上百姓多達萬人,一人一句,便可匯聚成高分貝的雜音。

故而他們彼此說話的時候,都挨的很近,臉頰都幾乎靠在了一起。

“不用羨慕,節日來臨的時候,我再陪你出遊。”秦風也知作爲公主,長樂金枝玉葉,或許享受到了別人一輩子也享受不到的榮華富貴,但也失去了許多常人擁有的樂趣。

長樂公主眼中因此言而充滿了嚮往,輕聲道:“我喜歡……我等着!”

越接近曲江池,人羣越是密集。

好在,李世民有所準備,早早就派出金吾衛前來維持秩序,要不然,絕對會造成人堵人的現象。在金吾衛排成的盾牆前,通往裡面的通道口表明自己是參與者後,金吾衛立刻放行。

這時代的中國人民風純樸,圍觀的百姓自覺站在規定的區域內,並沒出現蹭紅毯的現象。

過了這一道關口,就是測試風流雅客、文人學士的地方,能否進入芙蓉池,就看這一次了。

辰時剛到,一個面容樸拙的中年文官登上高臺,手中拿着金鑼,敲擊了三下,一副有話說的模樣。

四周漸漸安靜下來,都靜靜的瞧着那中年文官要說什麼。

“鄙人是這一關的考覈者,盧清……”盧清一報出自己名字,四周頓時傳來了譁然之聲。

盧清名不經傳,但范陽盧氏卻是大大的有名,是全天下最有影響力的世家之一。

盧家始祖盧植以儒學顯名東漢,肇其基業,三國盧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後盧欽、盧珽、盧志、盧諶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時盧玄“首應旌命”,入局朝廷,盧氏成爲北方一流高門。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盧李鄭,經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可謂是源遠流長、十分厚重。

經過補腦,秦風對於盧氏的未來也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唐初時,李唐政權打擊山東士族,范陽盧氏暫時沉寂,直至唐代中期復又崛起,先後有八位范陽盧氏成員官至宰相,進入政事堂議事。在婚姻上,范陽盧氏注重門第婚姻,婚姻圈子大致穩定在清河崔氏、滎陽鄭氏、趙郡李氏、隴西李氏幾個大族,唐代又增加了太原王氏、博陵崔氏兩家,北魏和北齊時期與皇室通婚頻繁,而隋唐時期未有與皇室通婚現象。在文化方面,范陽盧氏以儒學傳家,尤以盧植一脈爲代表。

盧清繼續道:“奉聖上之命,盧某在此恭候大家多時,規矩大家皆已知曉,想要進入芙蓉池,至少要猜對三個謎語,或者根據上聯,對上三個下聯也行,題目一旦展出,誰先搶答誰先進入裡面。是對對子,還是謎語在下亦不知曉。”

盧清話音一落,立刻有人高呼起來。

相對於對對子,“猜謎”要簡單多了。

猜謎,是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的一種娛樂方式,那時叫“隱語”,到漢魏時纔開始稱爲“謎”,有了猜謎一說,此道也在三國時代盛行於世。

在萬衆期待中,一個儒士捧着一個絹軸走向臺前,第一個題目如對聯般的條幅落了下來,出現在大衆面前。

只見條幅上寫着“雀歡燕喜,嘆春風不解離騷。”

“好聯!”長樂公主眼眸一亮,也在一旁思索了起來。

“鴻怨鵠悲,惜夏雨常遮三國。”前世,作爲東亞事物的主要負責人,秦風對儒學、對這對對子也有相當的功底。

長樂公主眼中一亮,笑道:“聯好,對的更好!燕雀喜樂,鴻鵠憂國,三國既指書籍也泛指天下,工整貼切,無愧是,是……!”長樂公主臉色一紅,最終沒有說什麼。

四周衆人先是一愣,隨即大悟已有人拍手稱讚。

就在長樂公主說話的時候,已有一個侍衛送上了一個信物,一切就緒,第二個題目也公佈了出來。

只見條幅上寫着簡單的六個字“宮牆上的戰鬥!”最後面又有一個提示“猜一個古代一著名戰役的名字!”

“赤……”

就在秦風吐出一字的時候,長樂公主突然高舉起了手,叫道:“赤壁之戰!”

她這一出聲,立刻吸引了芙蓉池畔千百人的注意,人人都報以了熱烈的目光。

她一身白衣勝雪。黑髮如雲,眼睛更是柔情似水,外帶一股凌然而不可侵犯的莊嚴。雖然帶着面紗,但依然難擋她的絕代風華,反而讓人更想知道她面紗下的驚世容顏。

她這一吸引衆人的目光,立刻使得周邊的女子黯然失色,在她那種特有的光輝下,任何對自己容貌萬分自信的女子,都生出了自慚形穢的感覺。

那怕長樂公主沒有露出真容,僅僅以那美人兒特有的氣質就秒殺了一切對手。

秦風氣質不凡,昂然與長樂並肩而立。

他們兩人一個俊若潘安宋玉。一個美如西施昭君,任何一人都有着讓人嫉妒的相貌,讓人嫉妒的氣質。若單獨站出來,足可讓世間男女嫉妒的發狂。

但如今他們站在一起,卻是相得益彰,正是天作之合的一對。

四周數百才子、佳人,靜靜的望着他們,眼中並沒有任何的嫉妒,有的只是讚歎:只有她才配得上他,也只有他也配得上她。

“回答正確!”

長樂公主手中也獲得了一份信物。

秦風笑道:“行啊,長樂,就這樣讓你給搶了。”

長樂公主明眸彎成一道好看新月,輕聲細語的道:“前段時間偷翻裴松之先生註釋的《三國志》,正好看到了赤壁之戰。”

秦風奇怪道:“偷翻?看書又沒罪,何必偷翻。”

長樂公主輕聲道:“父、父親後讓我看四書五經,讓我用心學孔孟之道。不過我喜歡看史書,尤其是介紹歷史上那些前人事蹟的。看他們如何用計如何打仗,可有意思了,比四書五經好看十倍呢。”

秦風會心一笑,在唐朝文臣的地位妥妥比不上武將。也是因爲如此纔有無數人投筆從戎,留下“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這樣的名句。

長樂公主作爲史上最優秀的公主之一,精通史書也屬正常。

交談的時候,第三個題目公佈了出來,讓一個青衣書生破解了去。

長樂公主有些懊惱的蹙眉。

秦風見長樂公主如此,便道:“那我們就比比誰猜得多?”

“這,不太好吧!”長樂公主砰然心動,卻又有些猶豫,搶了他人的名額,似乎不太地道。

“試試吧!或許咱們答不上也不一定呢。”

而這時,第四題已經掛了出來,是個對聯的上聯:“士農工商角徴羽。”

“妙!”長樂公主低呼了一聲,大爲振奮。這是一個奇聯,前四字是士農工商爲之四業,後面的宮商角微羽爲五音,有一個字重複,又有一個字諧音。

此聯絕妙,一時間無人對出。場面頓時安靜了下來。

過了許久,秦風才哈哈一笑道:“我對‘寒熱溫涼恭儉讓’。寒熱溫涼爲人之四覺,溫良恭儉讓爲君子五德,可算工整?”

盧清也想不到秦風竟然這麼快就答得出來,笑道:“公子才思敏捷,盧某佩服!”

“馬超騎馬馬上馬下看三馬臥曹。”

這一聯難度也不亞於“士農工商角徴羽”,同樣是兩段聯,以三國的人物配三國的典故,想要做到工整,絕非易事。

秦風自信一笑道:“張飛怒吼吼天吼地聽一吼退敵!”

“妙!”

在場諸人細思一遍,無不大讚。

“展翅翱翔,飛鳥歸房,娃娃獻計,鑿壁借光。尾部寫有一句一人名!”這是第五個題目。

長樂公主脆聲道:“展翅翱翔,張飛!”

話音一落,秦風接話道:“飛鳥歸房,關羽!”

長樂公主會心一笑道:“娃娃獻計,孫策!”

“鑿壁借光,孔明!”秦風接話說道。

這一斗,兩人還真玩上了,接下來的幾道題目,讓他們搶了個乾淨,別人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兩人手中的信物越來越多。最爲搞笑的是,那些送信物的侍衛竟然不走了,直接呆在兩人身邊遞信物。

芙蓉樓上,孔穎達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道:“不能讓他們再搶了,要不然,皇上的苦心就白白浪費掉了。”

“孔先生認識這兩位才俊?”一個身體瘦弱,鬚髮皆白是一位高齡老人家問道。

孔穎達自得道:“豈止認識,他們還是我弘文學士呢!歐陽兄,少年人是翼公次子秦風,身邊女子是長樂公主。”

“他就是秦風啊?”另一人插了過來,這也是一個高齡老者,身着樸實的儒士服,紅光滿面,站姿如鬆,顯得相當精神。

“此子文字與衆不同、別具一格。”另一個相對要小上許多,只有四十餘歲的中年人目光放亮的盯着樓下的秦風,那樣子就像色中餓鬼一樣。

他長得粗眉細眼,一張如驢一樣的長臉,不太雅觀,配上這副神情,惹人發笑。

這三人是虞世南、歐陽詢以及褚遂良。

他們以書法而聞名天下,是書法界裡的泰山北斗。

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081章:奏響大唐前進的號角第589章:殺他魂飛魄散第205章:再論科舉第174章:重中之重第578章:與虎謀皮第004章:將剽竊進行到底第124章:民族智慧第179章:毒第050章:劍走偏鋒、力挽狂瀾第246章:寄人籬下第478章:傳承第348章:節哀順變第547章:厲害的女人第085章:前途一片黯淡第168章:靜觀其變第013章:帝王心術第317章: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193章:同道中人第三百九十八章:不凡義成第538章:開發江南之議第386章:絆腳石第193章:同道中人第562章:戰第570章:新羅絕境第084章:鄭麗琬的心思第209章:可憐的皇帝第372章:馬周擔綱第251章:皇帝偏心的結果第500章:神棍第293章:義妹的關心第521章:君臣之誼第454章:家賊難防第383章:前仆後繼第365章:東北形勢第338章:京觀第047章:嚇尿了第245章:雙姝學武第187章:軍事顧問第250章:拿什麼拯救邊軍第205章:再論科舉第538章:開發江南之議第477章:不爽第150章:從軍行第一百零七章:開導第148章:病危第092章:可能嗎?第218章:忽悠第592章:坑盟友第277章:善後第388章:出征在即第485章:未雨綢繆第322章:自作自受第537章:議國策第594章:任重道遠第086章:生死決擇第477章:不爽第555章:釋疑解惑第296章:李承乾的努力第389章:深謀遠慮第145章:鬧事第115章:是非第049章:地主家沒餘糧第099章:輝煌戰役第011章:朕信了第123章:火前徵兆第061章:大唐版足球賽第365章:東北形勢第008章:孔穎達的看重第085章:前途一片黯淡第039章:士爲知己者死第261章:結拜第307章:魂歸來兮第018章:秦瓊的告誡第537章:議國策第217章:唐版羣英會蔣幹第067章:驚現武林高手第153章:忘八無恥第442章:西逃第330章:轟轟烈烈大練兵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374章:戰火的味道第442章:西逃第593章:一不小心第079章:武人的心思第324章:狼來了第417章:說客第559章:恩怨由來第257章:三州俠盜第422章:厄運連連第203章:告訴你一個秘密第251章:皇帝偏心的結果第096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186章:替李世民背黑鍋第484章:不屈之志第183章:一網打盡第587章:藏兵谷第137章:鬼話第497章:白首不分離
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081章:奏響大唐前進的號角第589章:殺他魂飛魄散第205章:再論科舉第174章:重中之重第578章:與虎謀皮第004章:將剽竊進行到底第124章:民族智慧第179章:毒第050章:劍走偏鋒、力挽狂瀾第246章:寄人籬下第478章:傳承第348章:節哀順變第547章:厲害的女人第085章:前途一片黯淡第168章:靜觀其變第013章:帝王心術第317章: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第193章:同道中人第三百九十八章:不凡義成第538章:開發江南之議第386章:絆腳石第193章:同道中人第562章:戰第570章:新羅絕境第084章:鄭麗琬的心思第209章:可憐的皇帝第372章:馬周擔綱第251章:皇帝偏心的結果第500章:神棍第293章:義妹的關心第521章:君臣之誼第454章:家賊難防第383章:前仆後繼第365章:東北形勢第338章:京觀第047章:嚇尿了第245章:雙姝學武第187章:軍事顧問第250章:拿什麼拯救邊軍第205章:再論科舉第538章:開發江南之議第477章:不爽第150章:從軍行第一百零七章:開導第148章:病危第092章:可能嗎?第218章:忽悠第592章:坑盟友第277章:善後第388章:出征在即第485章:未雨綢繆第322章:自作自受第537章:議國策第594章:任重道遠第086章:生死決擇第477章:不爽第555章:釋疑解惑第296章:李承乾的努力第389章:深謀遠慮第145章:鬧事第115章:是非第049章:地主家沒餘糧第099章:輝煌戰役第011章:朕信了第123章:火前徵兆第061章:大唐版足球賽第365章:東北形勢第008章:孔穎達的看重第085章:前途一片黯淡第039章:士爲知己者死第261章:結拜第307章:魂歸來兮第018章:秦瓊的告誡第537章:議國策第217章:唐版羣英會蔣幹第067章:驚現武林高手第153章:忘八無恥第442章:西逃第330章:轟轟烈烈大練兵第一百一十章:怒火第374章:戰火的味道第442章:西逃第593章:一不小心第079章:武人的心思第324章:狼來了第417章:說客第559章:恩怨由來第257章:三州俠盜第422章:厄運連連第203章:告訴你一個秘密第251章:皇帝偏心的結果第096章: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186章:替李世民背黑鍋第484章:不屈之志第183章:一網打盡第587章:藏兵谷第137章:鬼話第497章:白首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