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前提條件

看着兒子脖間的劍刃,再聽聽尹旭禮貌的言語,吳芮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平靜道:“坐下說吧!”

尹旭與吳芮賓主本末倒置,在幾前坐下。蒲俊則是持劍隨侍在後,英布依舊挾制着吳臣,只不過不再刀劍加頸。

吳芮很清楚,只要稍有異動,自己父子二人必將血濺廳堂。不過從動作和話語來看,尹旭似乎並無惡意,故而鎮定道:“幾位壯士如何稱呼?”

尹旭輕輕笑道:“吳縣令客氣了,在下尹旭,這兩位乃在下兄弟。”

“尹旭?”

吳芮臉上浮過一抹震驚,旋即又恢復平靜。反倒是吳臣激動不已,興奮道:“尊駕便是水漫青石,劫寨燒糧,大敗秦軍的尹旭尹東來?”

尹旭笑道:“吳公子謬讚了,不過雕蟲小技爾,若非令尊大人通融,只怕早已無我尹旭容身之地。”

“呵呵,尹壯士客氣了!”吳芮平靜道:“深夜到訪寒舍,有何貴幹呢?”

“打擾了,尹某閒來無事,想與吳大人討論一下天下大勢。”

尹旭這話讓吳芮有些無奈,勉強擠出點笑容道:“未知尹壯士有何見教?”

“見教不敢當!”尹旭抱拳道:“在下有些拙見還望吳大人指點一二,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自稱始皇帝,妄圖子孫永掌天下,至千世萬世,吳大人以爲如何呢?”

吳芮搖搖頭:“在下身爲官員,不便妄議朝政,不過聽聽尹壯士的高見倒也未嘗不可。”

“在下以爲秦必二世而亡!”尹旭的話擲地有聲,敲打在每個人心頭。

未等吳芮開口,吳臣先一步喊道:“敢問尹壯士緣何如此篤定,可有什麼憑據?”

尹旭笑道:“秦滅六國,施暴政以嚴刑峻法苛待天下人,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心生怨恨已久。之前嬴政在位,睥睨天下的威勢震懾,無人敢輕舉妄動,可如今呢?”

似乎在詢問,似乎在自語,停頓片刻,尹旭續道:“扶蘇公子仁愛賢明,若得即位施以仁政安撫天下百姓,或能平穩過渡。奈何胡亥矯詔篡位,殘害手足,任用趙高這等奸佞小人,倒行逆施,弄的天下烏煙瘴氣。百姓更是水深火熱,有亡秦之心者不在少數。”

“沒了始皇帝的威勢,沒了扶蘇的仁愛鮮明,秦庭統治已經危如累卵。秦滅六國不過數十年,東方心懷故國者甚多,六國所遺臣民亦甚多,此時若有人站出來振臂高呼,天下英豪必會響應,以風捲殘雲之勢,推翻暴秦。”

一番話入情入理,聽得吳臣頻頻點頭,英布也是暗自欽佩。吳芮淡淡一笑:“尹壯士侃侃而談,吳某佩服,但大秦兵多將廣,威勢仍在,怕是難敵啊!”

尹旭笑道:“想當年秦國兵強馬壯,名將輩出確是不假,可惜已經成爲過去。王翦、王賁父子亡故、可爲柱國的蒙恬亦爲趙高所害,當今秦室可圈可點的將領不過章邯、李由、王離三人。”

“李斯被腰斬於咸陽,李由雖未見異動,心生隔閡總是有的。即便他忠心秦國,趙高能對他放心嗎?至於王離,先不說他有無其祖父風範,駐兵北疆受匈奴牽制,遠水難解近渴。章邯雖有才能,卻也是孤掌難鳴,何況內部還有趙高牽制!”

吳芮依舊保持着那份笑意,說道:“尹壯士遠見卓識,秦國大軍竟不值一提,也罷!只是,依照閣下所言,早該有人登高一呼,爲何至今未見動靜呢?”

“動靜已經有了,只是吳大人尚未聽到而已!”尹旭攥緊拳頭,沉聲道:“中原已經亂作一團,據聞有一批民夫戍邊途中,遇到大雨誤了期限是要被處死的,那些民夫被迫揭竿而起,山東豪傑響應者無數。只因番邑偏據南方,尚未收到消息而已,大人不信儘可派人前去核實。”

尹旭說的有鼻子有眼,吳芮心中一沉,大感驚訝。英布恍然大悟,之前他還曾想是李由反叛,後來覺得不甚可能,還疑惑到底發生何事?只是尹旭未曾多言,他也不好多問,直到此事才明白過來。心下只是疑惑,範青等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得知消息的速度如此之快?

吳臣瞪大了眼睛,問道:“尹壯士所言當真?”

“不錯!”尹旭點點頭,轉而對吳芮說道:“秦國覆亡是遲早的事,吳先生不爲番邑的將來打算嗎?”

吳芮嘆了口氣,說道:“打算?打算什麼?如何打算?”

尹旭沉聲道:“吳先生素來心懷大志,這番邑在您治理下,一片祥和。當年秦庭冊封您爲番君,番邑由您一人治理,可是如今呢?先是派了一衆官員,似乎對先生有所疑心,賦稅徭役也日漸繁重,前不久秦軍不顧還毫不客氣的犯境。吳先生,此非汝所願吧?”

見吳芮不可置否,尹旭續道:“番邑乃是楚國故地,百姓心懷故楚者甚多。當年南公有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吳先生何不趁勢而起呢?”

一旁的吳臣說道:“話是這麼說,但你所言若非實情,家父輕易舉兵,豈不危險?要知道番邑以北尚有三萬秦軍。”

尹旭說道:“想必這也是吳先生的擔憂吧?尹某所言屬實與否?吳先生可以先派人覈實,再做決斷。至於那三萬秦軍不足爲據,安桐敗軍之將,何足言勇?周康的三萬人馬出自會稽,想來消息若是傳到,那邊也不安定,他還能有心思在彭澤剿匪嗎?”

半天不言語的吳芮終於開口了:“尹壯士所言,無非是想讓番邑起兵抗秦,可吳某若是不願意呢?”

“只怕容不得您選擇,吳先生請看這個。”尹旭說着從懷中取出一方帛書,遞了過去。

吳芮接過一看大驚失色,頃刻間額際一片汗珠。尹旭躬身道:“說來也是在下連累了吳先生,很是抱歉!幸得陳奎的信使被在下截獲,暫時才爲釀成大禍,只是信使不曾及時返回,他必已心生疑惑,會不會再有其他手段就不得而知了。還請吳先生早作決斷,一秒夜長夢多。”

尹旭靜靜地等着,此時吳芮沒得選擇。要想通匪一事不泄露,只能殺了陳奎等人。可朝廷所派縣尉突然死去,同樣會走漏風聲。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選擇,便是起兵反秦,何況吳芮並非沒有這個心。

沉吟片刻,吳芮抹了一把額上的汗水,苦笑道:“只怕已經不妙了,拙荊與小女尚在陳奎府上。”

“什麼?”

吳臣業已經看過書信,聽到父親此言,驚呼:“母親和妹妹未和您一起回來嗎?”

吳芮沉聲道:“只是你母親和妹妹去了,爲父只是有些煩悶,出去轉轉而已。”

尹旭也是大驚,見吳芮回來以爲沒事了,未曾想還有這麼一出。送信的張功曹未歸,陳奎必然心生警戒,邀請赴宴多半隻是試探。可偏巧吳芮未到,陳奎會怎麼想就不好說了,只是這吳夫人與小姐身處險地,已成不爭的事實。

吳芮父子皆是憂慮不已,想着如何才能抱拳妻女安全。

“吳先生,若蒙不棄,我兄弟願竭力救出夫人、小姐,以表歉意。至於其他,容後再議。”尹旭很清楚,能不能平安救出吳家母女,已經成爲合作的前提條件。

第452章 一盆冰水第519章 越王欣喜第310章 因禍得福第395章 漢初三傑第514章 做好防備第307章 諸先生?第162章 威逼利誘第624章 抓狂的王后第666章 白登之圍第139章 奸佞授首第340章 無比期待第279章 分析可能(下)第592章 韓信顧慮第461章 吸取教訓第36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255章 三萬越甲可吞楚第221章 越王尹旭第227章 問計第279章 分析可能(下)第415章 月下看美人第410章 目標中軍大帳,殺!第161章 早圖良謀第205章 子嬰之死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228章 怨我嗎?第208章 金帳藏嬌(上)第217章 分封初計劃第293章 滅頂之災第72章 不平靜第538章 如何了結第6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402章 先下手爲強第141章 戰前分工第600章 魔由心生第372章 紅燭帳暖第357章 父女重逢第125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455章 應對之策第647章 翹袖折腰舞第90章 不歡而散第217章 分封初計劃第432章 爲難選擇第355章 響徹彭蠡之濱第28章 起兵反秦第659章 使謁右賢王第375章 交付重任第43章 虞美人第117章 算計第103章 天意弄人第19章 以進爲退第83章 果然不錯第11章 劫匪救人第56章 沛公的提議第54章 根據地轉移第176章 入關否(下)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250章 三大威脅第214章 分封諸侯第629章 一石二鳥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182章 亞父觀星第334章 項羽的蛻變第183章 陳平夜訪第82章 作戰會議第399章 談判第349章 和解之後的憂慮第302章 吉人天相第122章 偏向虎山行第561章 呂雉心憂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第342章 好戲上演第484章 先生男者爲後第646章 越王行蹤第205章 子嬰之死第55章 范增初見劉邦第376章 重逢第594章 誰寄錦書來第618章 錯失良機第379章 洞房花燭第170章 高臺夜話第364章 納降危機第171章 斷了念頭第582章 執着與無奈第529章 一好一壞第310章 因禍得福第650章 詐入定陶第502章 錯付忠心第154章 獵物第616章 棄暗投明第25章 不知死活第376章 重逢第311章 安然歸來第454章 憂心忡忡第457章 越國公主第115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06章 楚霸王也不例外第426章 陶朱後裔第407章 項羽恐懼症第435章 越國國策第597章 兵出子午谷
第452章 一盆冰水第519章 越王欣喜第310章 因禍得福第395章 漢初三傑第514章 做好防備第307章 諸先生?第162章 威逼利誘第624章 抓狂的王后第666章 白登之圍第139章 奸佞授首第340章 無比期待第279章 分析可能(下)第592章 韓信顧慮第461章 吸取教訓第36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下)第255章 三萬越甲可吞楚第221章 越王尹旭第227章 問計第279章 分析可能(下)第415章 月下看美人第410章 目標中軍大帳,殺!第161章 早圖良謀第205章 子嬰之死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228章 怨我嗎?第208章 金帳藏嬌(上)第217章 分封初計劃第293章 滅頂之災第72章 不平靜第538章 如何了結第6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402章 先下手爲強第141章 戰前分工第600章 魔由心生第372章 紅燭帳暖第357章 父女重逢第125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455章 應對之策第647章 翹袖折腰舞第90章 不歡而散第217章 分封初計劃第432章 爲難選擇第355章 響徹彭蠡之濱第28章 起兵反秦第659章 使謁右賢王第375章 交付重任第43章 虞美人第117章 算計第103章 天意弄人第19章 以進爲退第83章 果然不錯第11章 劫匪救人第56章 沛公的提議第54章 根據地轉移第176章 入關否(下)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250章 三大威脅第214章 分封諸侯第629章 一石二鳥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182章 亞父觀星第334章 項羽的蛻變第183章 陳平夜訪第82章 作戰會議第399章 談判第349章 和解之後的憂慮第302章 吉人天相第122章 偏向虎山行第561章 呂雉心憂第174章 新安殺降(下)第342章 好戲上演第484章 先生男者爲後第646章 越王行蹤第205章 子嬰之死第55章 范增初見劉邦第376章 重逢第594章 誰寄錦書來第618章 錯失良機第379章 洞房花燭第170章 高臺夜話第364章 納降危機第171章 斷了念頭第582章 執着與無奈第529章 一好一壞第310章 因禍得福第650章 詐入定陶第502章 錯付忠心第154章 獵物第616章 棄暗投明第25章 不知死活第376章 重逢第311章 安然歸來第454章 憂心忡忡第457章 越國公主第115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106章 楚霸王也不例外第426章 陶朱後裔第407章 項羽恐懼症第435章 越國國策第597章 兵出子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