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范陽蒯徹

越國在舉國歡慶王子降生的同時,漢國兵馬大元帥韓信已經朝燕國發起了進攻。收復成皋,解除滎陽危機之後,漢王劉邦爲了儘快對付西楚國,便派出了韓信率領軍隊對燕國和齊國展開攻勢,從而徹底地統一北方,繼而對西楚國形成一個圓弧狀的包圍圈。

再次掌管軍權,出征在外一直是韓信所期待的,此番也是他謀大事最後的機會,可以說是一拍即合,韓信立即率軍出征,再次對河北諸侯展開攻勢。

可是當大軍集結在趙地的時候,韓信卻停下了腳步,沒有急於求成。此番燕齊之戰關係重大,勝利是一方面,更加關係到自己下一步的發展,機會只有一次,因此韓信必須慎之又慎。

在開戰之前有個完整的作戰方案,這是韓信許久以來養成的好習慣。尤其是這次,因爲趙地戰事的暫時性終結,現在重新開啓的時候,燕齊兩國的形勢複雜了很多。爲此韓信特意找來了李左車,一個對河北諸侯的情況更加了解,軍事戰略上也頗爲突出將領,與自己一同商討此事。

韓信笑問道:“李將軍,對於此番攻燕伐齊之事,你有和看法?”

李左車淡淡一笑道:“我聽說敗軍之將不可言勇,亡國之臣不敢語政。現在我是敗軍之將,雖然投效到您麾下,但是時日尚短,資歷尚淺,如此大事不敢貿然。”

韓信打個比方道:“我聽說百里奚在虞國時,虞國滅亡,在秦國而秦國稱霸,這不是因爲他在虞國時愚蠢,在秦國時聰敏,而是在於國君是否重用他,是否採納他的意見。假使成安君陳餘聽了你的計策,那我韓信現在已成了階下囚了。現在本帥是誠心向你求教此事,將軍以爲如何?”

李左車輕輕搖頭道:“元帥,行軍佈陣。打仗甚至是軍事謀略的事情,元帥如此誠心垂詢,末將自然不敢推辭。只是燕齊之戰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問題。還包括了政治等諸多問題,這方面末將並不熟悉,因此不敢妄言。”

“唉!”韓信輕嘆一聲,他是李左車說的也沒錯。自己和李左車都是善於軍事作戰。至於政治謀略上的事情卻並不怎麼熟悉。一個頗有些棘手,或者說一直困擾韓信的問題再次擺上檯面,那就是缺少智謀高深,謀劃得當的謀主!

西楚霸王項羽有范增,漢王劉邦有張良。越王尹旭有李斯和尉繚,而自己卻一直缺少這樣一個謀主。這也是很長時間以內,自己的事情沒有發展,除了時機不到,就是因爲缺少一個幫自己謀劃的人物。如果說他只是想要做個漢軍大元帥,這也並不算什麼大事,可是想要有別的什麼想法的話,可就是致命傷。

上次劉邦突然來到趙地的時候。韓信就有這樣的感覺。而今這樣的遺憾尤爲顯著。到哪裡去尋找這樣一個人呢?難道是自己的運氣不夠好嗎?韓信爲此鬱悶不已。

李左車似乎看出了韓信的心思,說道:“元帥,末將或許能爲元帥排憂解難?”

“哦?將軍知道本帥的難處?”韓信饒有興趣地詢問。

李左車問道:“元帥可是在爲謀士的事情發愁?”

“難道李將軍知曉這樣的人才?”韓信頓時一亮。

李左車道:“是的,確實有這麼一個人,元帥或許可以試試!”

“何人?”韓信急忙追問,足可見他對謀士人才迫切需要。

“范陽辯士蒯徹!”

……

蒯徹。秦末范陽固城鎮人,其人才智高遠。尤其擅長言詞辯論,某種程度上有蘇秦、張儀之才。《史記?田儋列傳》記載“從蒯徹者。善爲長短說,論戰國之權變,爲八十一首。其人一直在尋找機遇,有輔佐明主成就功業之志。

蒯徹第一次名揚天下是在秦二世元年八月,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當時武臣授命於陳涉北上掃蕩趙地。眼光老到,善爲長短之說的他立刻遊說范陽縣令徐公,爲其分析當前形勢,解說利害關係說服徐公降趙王武臣,又以三寸不爛之舌說動趙王武臣接受范陽縣令徐公投降,傳檄千里,不戰而下三十餘城。可見其言之利!

一個善於遊說的人物,必然能夠抓住彼此的優勢利弊,以最合適的方式去尋求解決方式。這種人絕對不僅僅是限於口舌之利,更要有敏捷的思維和高超的洞察力,對局勢的掌控分析,才學智謀都不一般。

蒯徹才智高遠,經驗豐富,可以說是一位不錯的謀士。不,準確地說應該是一位謀主,甚至不遜色於范增,張良和陳平。這樣的人要是尋求發展自然是很容易的,在這個風雲跌宕,諸侯爭霸的歲月裡,對很多的君主和諸侯而言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才,可以說需求是很旺盛的。但是蒯徹似乎是個奇才,遭遇也很是奇怪,他竟然“失業”了!

自從秦二世元年之後,蒯徹幾乎是銷聲匿跡了,這段時間之內在軍事和政治領域幾乎是見不到他的身影。即便是楚漢相爭,越國異軍突起的狀態下,各方諸侯可以說都急需要人才,一個個都是求賢若渴。按理說蒯徹這樣的大才,早就被人籠絡,爲人所重用了,可是事實並非如此。

除了機遇不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要從蒯徹自己身上找原因了。蒯徹是一個相當自負的人的,他胸有大志,他確實想要輔佐一位君主,輔佐一位非等閒之輩的君主。蒯徹自視甚高,這段時間內可以說是不遇明主。比如之前輔佐趙王武臣,不過實現平庸之輩而已,沒有什麼大作爲和前途。蒯徹自然不想在這種人身上多浪費時間,因此自然而然就避而遠之。因此在這段風雲跌宕的歲月裡,一直處於默默無聞的遊蕩之中。最近一段時間,在外黃一帶盤踞的彭越曾經試圖聯繫他,但是並未打動蒯徹,顯然彭越尚未入其法眼。也也有人說,蒯徹這完全是自找的,並非是他懷才不遇,問題還是出在他自己身上。他自己完全可以放下身段,主動投效到諸侯王麾下。在這個年月裡,指望着有人禮賢下士來邀請,想要混出個名堂來還是比較難的。想要一展抱負,還得要自己主動才行。

至少天下有三個人是可以前去投奔的,漢王劉邦,西楚霸王項羽,或者南方的越王尹旭都是有爲君主,但是蒯徹並沒有前往。這是有原因的是,蓋因爲蒯徹和當初的陳平有相同的想法。那就是要做就做最好的那個,成爲君王身邊最爲倚重的謀主。

¤ттkan ¤Сo

漢王有了張良,項羽有了范增,越王身前有陳平,更有李斯和尉繚。這玩意可不是後來者居上,蒯徹不管到哪裡,都不會是最爲倚重的那個謀主。很可能不會被重用,滿腹才華得不到重用,豈非讓人鬱悶。蒯徹不想一輩子就這樣完了,更不想如此碌碌無爲,草草一生。

不得不說在這方面陳平的運氣就比蒯徹好了很多,人家早早地就出手,而且還眼光奇準地看好了越王尹旭。從而今日成爲越國丞相,當然了當初也是冒了極大的風險,押上一輩子的前程也換得今日的榮耀,足可見這些事情都是很有風險的。

蒯徹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所以時至今日依舊沒有什麼起色,依舊是懷才不遇地遊蕩在中原各地。各國諸侯們都忙於征戰,倒也沒有幾個人在意這位大才。或許是什麼的謀士人才太過厲害,以至於他們逐漸度忽略了。蒯徹也似乎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之中,很多人似乎都遺忘了他的存在。

但是李左車沒有忘記,當初蒯徹在趙地幫助最初的趙王武臣,在趙地多有活動。因此李左車對他是多有熟悉,也一直關注着此人的下落蹤跡。今日見到韓信爲此事憂慮,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其實一直待在韓信身邊,李左車也多少能夠感受到韓信的一些心思。所謂既來之則安之,如今既然已經是韓信麾下的將領,凡事自然就要多爲其考慮。若是得到蒯徹的幫助,韓信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聽到李左車這麼一說,韓信頓時一陣陣的激動,當真是天助我也,這個蒯徹簡直就是爲自己量身打造出來的人才。也許在別的諸侯眼中,蒯徹不過是一個自視清高的才學之士罷了,但是對韓信而言簡直就是個寶貝。

自己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有才學有謀略,關鍵是到現在爲止他還沒有效忠之人,而自己正好缺乏一個幫助謀劃周全的謀主。可以說是正好合適,即便是那蒯徹眼光很高,韓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打動他。因爲自己可以給他足夠的空間,放他盡情地發揮自己的才智謀略。想必他不會拒絕吧?韓信心中暗自猜測着。

最後才問道:“李將軍,這位蒯徹先生現在何處?”如今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別的,就是打聽到這位大才的下落,韓信已經認定他就是自己需要的謀主了!

第218章 錦衣夜行第79章 點將聚兵第14章 剿匪第508章 用兵巴蜀第68章 楚懷王第278章 分析可能(上)第50章 子房先生第451章 報捷第143章 發生何事?第599章 依蘭有喜第302章 吉人天相第603章 達到效果第260章 編戶齊民第472章 楚霸王忍氣吞聲第598章 關門打狗第602章 滿城風雨第525章 強勢邀請第512章 合作設想第24章 意味深長第543章 龍且之死第442章 魏國危機第44章 初試牛刀第65章 引狼入室第219章 沐猴而冠第372章 紅燭帳暖第624章 抓狂的王后第129章 臨別一計第65章 引狼入室第506章 彭越撓楚第528章 小心防備第68章 楚懷王第592章 韓信顧慮第451章 報捷第301章 越女心思第25章 意外之喜第432章 爲難選擇第364章 納降危機第461章 吸取教訓第166章 玉人倩影第434章 最大的贏家第471章 逐鹿天下第129章 臨別一計第363章 詐降之計(下)第247章 失敗的偷營第573章 及時雨第227章 問計第609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515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223章 潛在優勢第17章 故技重施第134章 臨界點第44章 初試牛刀第245章 以火制火第566章 呂雉說夫第447章 只是如此?第350章 車廂旖旎第511章 巴蜀琴氏(下)第571章 亦真亦假第468章 神秘騎兵第55章 范增初見劉邦第392章 加官進爵第72章 不平靜第52章 合圍彭城第20章 北轅南轍第472章 楚霸王忍氣吞聲第622章 形勢複雜第65章 引狼入室第227章 問計第336章 何去何從第336章 何去何從第359章 狹路相逢第616章 棄暗投明第387章 齊國來客第129章 臨別一計第325章 糧倉下落第590章 霸王別姬第437章 冰釋前嫌第302章 吉人天相第8章 躲入深山做盜匪第145章 一去不返第155章 意義重大的招降第617章 峰迴路轉第592章 韓信顧慮第432章 爲難選擇第341章 互相選擇第289章 一觸即發第101章 鴻門宴(三)第53章 跳樑小醜第562章 出使越國第41章 答疑解惑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92章 圍秦救楚第536章 破城計策第604章 前程堪憂第336章 何去何從第135章 輿論的力量第613章 退而求其次第246章 折中方案第414章 雙喜臨門第443章 故佈疑陣
第218章 錦衣夜行第79章 點將聚兵第14章 剿匪第508章 用兵巴蜀第68章 楚懷王第278章 分析可能(上)第50章 子房先生第451章 報捷第143章 發生何事?第599章 依蘭有喜第302章 吉人天相第603章 達到效果第260章 編戶齊民第472章 楚霸王忍氣吞聲第598章 關門打狗第602章 滿城風雨第525章 強勢邀請第512章 合作設想第24章 意味深長第543章 龍且之死第442章 魏國危機第44章 初試牛刀第65章 引狼入室第219章 沐猴而冠第372章 紅燭帳暖第624章 抓狂的王后第129章 臨別一計第65章 引狼入室第506章 彭越撓楚第528章 小心防備第68章 楚懷王第592章 韓信顧慮第451章 報捷第301章 越女心思第25章 意外之喜第432章 爲難選擇第364章 納降危機第461章 吸取教訓第166章 玉人倩影第434章 最大的贏家第471章 逐鹿天下第129章 臨別一計第363章 詐降之計(下)第247章 失敗的偷營第573章 及時雨第227章 問計第609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515章 死馬當作活馬醫第223章 潛在優勢第17章 故技重施第134章 臨界點第44章 初試牛刀第245章 以火制火第566章 呂雉說夫第447章 只是如此?第350章 車廂旖旎第511章 巴蜀琴氏(下)第571章 亦真亦假第468章 神秘騎兵第55章 范增初見劉邦第392章 加官進爵第72章 不平靜第52章 合圍彭城第20章 北轅南轍第472章 楚霸王忍氣吞聲第622章 形勢複雜第65章 引狼入室第227章 問計第336章 何去何從第336章 何去何從第359章 狹路相逢第616章 棄暗投明第387章 齊國來客第129章 臨別一計第325章 糧倉下落第590章 霸王別姬第437章 冰釋前嫌第302章 吉人天相第8章 躲入深山做盜匪第145章 一去不返第155章 意義重大的招降第617章 峰迴路轉第592章 韓信顧慮第432章 爲難選擇第341章 互相選擇第289章 一觸即發第101章 鴻門宴(三)第53章 跳樑小醜第562章 出使越國第41章 答疑解惑第270章 依蘭論政(下)第92章 圍秦救楚第536章 破城計策第604章 前程堪憂第336章 何去何從第135章 輿論的力量第613章 退而求其次第246章 折中方案第414章 雙喜臨門第443章 故佈疑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