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光明教在大梁(一)

要說神州大地上最喜歡征戰的國家,莫過於大梁帝國。

大梁帝國,坐落於神州大地東南方,國土三百九十餘萬平方公里,在大秦帝國未發現玄州之前,大梁帝國堪稱是神州大地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不過在大秦帝國發現玄州後,大梁帝國只能屈居第二。

想當初,剛剛立國的大梁帝國並沒有如今這麼遼闊的國土,剛剛立國的大量帝國國土面積不過一百一十餘萬平方公里,是大梁帝國經過兩百餘年時間南征北戰,纔將帝國版圖擴張到今天這個地步。

在最近幾十年時間裡,幾乎每十年時間大梁帝國都會對外發動一場大規模戰爭,大梁帝國西邊的大唐帝國,大梁帝國北邊的聖武皇朝,大梁帝國東北方的大羅帝國和大紀帝國,這四個國家都是大梁帝國開戰的目標,即使是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的時期,大梁帝國的騎兵部隊也會穿越國境線到其他國家中掠奪財物和人口。

大梁帝國的人口不少,足有三千三百餘萬人,在神州大地上所有國家中排在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大梁帝國常備軍隊人數足有一百五十餘萬。

大梁帝國有一套相對比較完善的軍功獎賞制度,每每大梁帝國對外發動的大規模戰爭中,都會出現普通士卒立下大功被帝君賜予貴族爵位的事情,即使士卒在戰場上戰死,士卒的家人也會受到一定優待,不至於出現家破人亡的情況。

而且大梁帝國民風彪悍,只要有條件的人家,都會讓自家子嗣習武,沒有條件的家庭也會練練招式。

再加上士卒在大梁帝國的地位要高於普通老百姓,所以每次大梁帝國徵兵的時候,大梁帝國的成年男子都會踊躍參加,希望自己成爲大梁帝國.軍隊中的一員,更希望自己能夠在戰場上立下大功。

秦歷開元三年,大梁帝國集結八十萬大軍進攻大紀帝國。

大紀帝國,一個有帝國之名無帝國之實的國家罷了。

在曾經幾乎統治整個神州大地的聖武皇朝分崩解析後,在神州大地東部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名爲大威帝國,大威帝國全盛時期國土面積超過現在的大梁帝國,在四百三十五萬平方公里左右,只可惜大威帝國出現三個強大的世家,趙家、羅家、紀家,三家直接滅掉大威帝國的帝族,將大威帝國一分爲三,便有了如今的大趙帝國、大羅帝國、大紀帝國。

大威帝國是一個強大的帝國,但是分成三家後,三家雖然都自稱是帝國,不過其實力是達不到帝國的標準的。

以大紀帝國爲例,大紀帝國國土面積只有一百三十五萬餘平凡公里,總人口也只有一千三百餘萬,與大梁帝國對比一下,相差巨大。

大趙帝國和大羅帝國的情況與大紀帝國也沒有相差多少。

實力差距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大梁帝國曾多次對與之相鄰的大紀帝國和大羅帝國發動大規模戰爭,在最開始的幾次戰爭中,大梁帝國贏多輸少,每每從大紀帝國和大羅帝國身上攻佔大片土地。

大紀帝國和大羅帝國一看,這樣下去不行,要是僅憑藉任意一家的實力都無法抵擋住大梁帝國的入侵,最後紀家、羅家、趙家三家又坐在一起,形成一項決議:一旦大梁帝國入侵三家中任意一家,另外兩家都要出兵援助。(趙家加入自然是脣亡齒寒的緣故)

在之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大梁帝國又多次與紀羅趙三家開戰,雙方勝負比相差不太多,不過主要是大梁帝國發動侵略戰爭,一旦戰爭勝利了,大梁帝國就能奪走大片土地,即使大梁帝國輸了戰爭,多數時候紀羅趙三家也沒有攻入大梁帝國境內,紀羅趙三家都知道大梁帝國並沒有將自身全部實力投入到這場戰爭中,大梁帝國還需要防備西方的大唐帝國和北方的聖武皇朝。

秦歷開元二年,大紀帝國新帝登基,新帝剛剛登基,短時間內還沒有辦法掌控整個帝國,藉此機會,大量帝國集結八十萬大軍,在秦歷開元三年的春天進軍大紀帝國。

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紀羅趙三家早已經發現大梁帝國的舉動,大羅帝國和大趙帝國各調集二十萬大軍支援大紀帝國。

在之後長達三年的戰爭中,大梁帝國最終輸了這場戰爭,超過四十萬士卒永遠倒在異國的土地上,還有十餘萬士卒因傷致殘。

到了戰爭的後期,紀羅趙聯軍攻入大梁帝國進內,掠奪大量財富後纔回歸。

原本在大梁帝國高層眼中必將取得勝利的一場正戰爭,最終卻以大梁帝國損兵折將損失大量財富告終。

一場戰爭的失敗並不可怕,對大梁帝國來說,只要休養生息十年時間,就能恢復過來。

但是這一場戰爭中,大梁帝國損失太嚴重中,超過四十萬士卒死亡,還有十餘萬士卒致殘,在大梁帝國東北部區域還有許多老百姓因爲紀羅趙聯軍的掃蕩而家破人亡。

如此巨大的損失,導致一些在戰爭中死了嫡系的貴族非常不滿,貴族們聯合起來向帝君施壓,希望帝君爲戰場的失敗負責,給予貴族們補償。

大梁帝國的帝君自然不可能就這樣像貴族們低頭,要是低頭了,那他這個帝君當的也就沒有意思。

於是一場帝君和貴族們的爭鋒開始了,因爲帝君忙着和貴族們交手,一時間沒有來得及對戰死士卒和受傷致殘的士卒進行處理,還有大梁帝國東北部的問題,整個大梁帝國變得混亂起來。

在大梁帝國高層看不見的角落裡,一個名爲光明教的組織迅速大梁帝國境內蔓延開來,其中受到戰火侵襲的大梁帝國東北部更是重點地區。

不用多想,這個光明教就是當初在關內掀起驚濤駭浪的光明教,只不過現在光明教的教主是袁欣的哥哥袁暢。

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如今袁暢已經是先天六階武道宗師!

第79章 束手無策的方曜第163章 光明降世第53章 李修的請求第174章 兵聚槐裡城第196章 雲氏出兵第171章 惡化的局勢第40章 曲袁犁第142章 光明教在行動第63章 一票難求第181章 勸降(上)第62章 決鬥場(續)第228章 姐姐和妹妹(中)第60章 暗流涌動第225章 話土地改革(續)第157章 新平風雲(三)第322章 天威惶惶(三)第230章 悠閒的日子第104章 轟動(下)第405章 各國出兵(下)第261章 瘋狂的番薯第151章 讓人瘋狂的新鮮蔬菜第386章 先天之後的境界(下)第117章 大陸?半島?大島?第64章 落幕第404章 各國出兵(上)第82章 船隊回來了第384章 大秦軍隊改制與擴軍第78章 變幻莫測的大海第127章 黑水堂澤州分舵第274章 走,我們做火車去第181章 勸降(上)第75章 “探”字級第96章 返航第398章 全面開戰第61章 決鬥場第289章 頭破血流(中)第245章 史無前例的大戰(下)第371章 暗流涌動第216章 澤州最後之戰(終)第140章 瀛州礦產資源第377章 大禍臨頭(一)第213章 澤州最後之戰(四)第148章 學堂和學府第285章 戰神之名第65章 師家第248章 澤雲瀛三地未來規劃(下)第340章 雲逸的關注和想法第185章 武者公會(一)設定第384章 大秦軍隊改制與擴軍第384章 大秦軍隊改制與擴軍第88章 警醒第365章 倚天屠龍(四)第177章 讓武者們給雲氏打工第70章 蒸汽機與火器(上)第279章 聯軍集結第45章 臨門第24章 報備第230章 悠閒的日子第102章 下一步計劃(續)第326章 突然出現的大唐軍隊(上)第1章 大婚第50章 雲華紙聯盟第209章 雲逸和上官希瑩第114章 當是大敵第167章 沈夢心到來第191章 嚇得不敢出城第60章 暗流涌動第298章 袁暢退走括蒼山,王朔馳援武威關(上)第193章 半年(中)第206章 雲家軍至,光明軍退(續)第17章 鹽業第392章 順者昌逆者亡(一)第407章 譁然一片第106章 今昔雲華城第423章 戰爭開始了(下)第206章 雲家軍至,光明軍退(續)第75章 “探”字級第283章 戰神王朔(終)第143章 擴軍第129章 初見第113章 雲氏船政第159章 新平風雲(五)第312章 重建星華宮(續)第121章 想要再次出海的雲逸第316章 大戰起第107章 開發雲永島第235章 武者公會的新長老(下)第323章 楊興小隊第12章 相思痛第233章 鐵軌路修建中第288章 頭破血流(上)第184章 世家出手第189章 奔赴前線第411章 武道學堂(上)第305章 戰爭的腳步在臨近第82章 船隊回來了第130章 殺猴子!(續)第264章 沈煜的想法第70章 蒸汽機與火器(上)第12章 相思痛
第79章 束手無策的方曜第163章 光明降世第53章 李修的請求第174章 兵聚槐裡城第196章 雲氏出兵第171章 惡化的局勢第40章 曲袁犁第142章 光明教在行動第63章 一票難求第181章 勸降(上)第62章 決鬥場(續)第228章 姐姐和妹妹(中)第60章 暗流涌動第225章 話土地改革(續)第157章 新平風雲(三)第322章 天威惶惶(三)第230章 悠閒的日子第104章 轟動(下)第405章 各國出兵(下)第261章 瘋狂的番薯第151章 讓人瘋狂的新鮮蔬菜第386章 先天之後的境界(下)第117章 大陸?半島?大島?第64章 落幕第404章 各國出兵(上)第82章 船隊回來了第384章 大秦軍隊改制與擴軍第78章 變幻莫測的大海第127章 黑水堂澤州分舵第274章 走,我們做火車去第181章 勸降(上)第75章 “探”字級第96章 返航第398章 全面開戰第61章 決鬥場第289章 頭破血流(中)第245章 史無前例的大戰(下)第371章 暗流涌動第216章 澤州最後之戰(終)第140章 瀛州礦產資源第377章 大禍臨頭(一)第213章 澤州最後之戰(四)第148章 學堂和學府第285章 戰神之名第65章 師家第248章 澤雲瀛三地未來規劃(下)第340章 雲逸的關注和想法第185章 武者公會(一)設定第384章 大秦軍隊改制與擴軍第384章 大秦軍隊改制與擴軍第88章 警醒第365章 倚天屠龍(四)第177章 讓武者們給雲氏打工第70章 蒸汽機與火器(上)第279章 聯軍集結第45章 臨門第24章 報備第230章 悠閒的日子第102章 下一步計劃(續)第326章 突然出現的大唐軍隊(上)第1章 大婚第50章 雲華紙聯盟第209章 雲逸和上官希瑩第114章 當是大敵第167章 沈夢心到來第191章 嚇得不敢出城第60章 暗流涌動第298章 袁暢退走括蒼山,王朔馳援武威關(上)第193章 半年(中)第206章 雲家軍至,光明軍退(續)第17章 鹽業第392章 順者昌逆者亡(一)第407章 譁然一片第106章 今昔雲華城第423章 戰爭開始了(下)第206章 雲家軍至,光明軍退(續)第75章 “探”字級第283章 戰神王朔(終)第143章 擴軍第129章 初見第113章 雲氏船政第159章 新平風雲(五)第312章 重建星華宮(續)第121章 想要再次出海的雲逸第316章 大戰起第107章 開發雲永島第235章 武者公會的新長老(下)第323章 楊興小隊第12章 相思痛第233章 鐵軌路修建中第288章 頭破血流(上)第184章 世家出手第189章 奔赴前線第411章 武道學堂(上)第305章 戰爭的腳步在臨近第82章 船隊回來了第130章 殺猴子!(續)第264章 沈煜的想法第70章 蒸汽機與火器(上)第12章 相思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