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入不敷出

南巡首長提出來的摸着石頭過河的話,現在已經出現了效果。如果環亞的規模是在八十年代初就達到這麼恐怖的效果,那麼上面的人不但不會對環亞有任何好感,還很有可能弄出一場大的風波。

即便是環亞主要的工作都是放在國外,那麼有些人也會抓着劉家不放。但現在已經到了八十年代末期,私人企業已經不算什麼稀罕的事情,雖然達到環亞這樣規模的企業,在國內也僅僅就只有這麼一家,但環亞現在至少還披着外資的外殼,並沒有公開的表示環亞就是國內的一個私人企業。

雖然上面的人只要不是傻子,都是知道環亞到底是怎麼回事兒,但上面的人知道了,不代表下面的人也一定知道。只要不因爲環亞的問題,在國內引起轟動性的效應,國家也不介意有這麼一個環亞的存在。當然,環亞存在也並不是沒有任何的代價,那向國內投資的美金,其實就相當於買路錢。

而有了這麼一筆錢,再加上上面也想看一看本土私有企業的發展情況,環亞在一定程度上,就相當於是一個試點單位。如果環亞沒有任何的背景,或者背景不夠強硬,那麼上面的人也不介意把環亞肢解了,但既然環亞背後站着劉家,還有環亞拉了那麼大一羣盟友,在不好下手的情況下,國家也不介意表示出自己的善意。

多方面的原因,就造就了環亞現在在國內的特殊地位。讓環亞這樣一個甚至還披着外資外殼的私人企業,也能享受到一些相當於大型國企的待遇。不得不說,國家這樣的做法,讓劉東很是激動。

劉東是個明白人,他知道,國家的力量是多麼的恐怖,即便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他們的國力要是整合起來,都會迸發出強大的創造力,就更別說華夏這樣有着充沛人口資源和物質資源的國家,這樣的國家在統一下,能迸發出來的力量,強大得不可理喻。

自從在老爺子那裡走了一圈以後,劉東再回到環亞公司這邊,心中的底氣就變得更強大了。雖然國家的承諾,一時半會兒是絕對不會有太多的變化,在明面上的規矩,該遵守的還是得遵守,以前環亞怎麼運作,以後環亞依舊會是怎麼運作。

但是在暗地裡面,環亞就相當於有了一塊國家所頒發的保護傘,在某些事情上,待遇基本上可以參照國企,甚至還會比國企獲得得更多。但這些東西,要成立的條件,是劉東必須在葉利欽那邊獲得足夠好處的前提下。如果葉利欽失敗了,那麼環亞這個底牌,就會消失。

雖然劉東對於葉利欽很有信心,因爲按照他的經驗上來看,葉利欽沒有任何道理會輸給有着理想主意的戈爾巴喬夫。但現在因爲有着國家的摻和,劉東也就不可避免的對葉利欽投以更多的關注。

要知道,以前投資葉利欽,劉東雖然有着政治上的一些想法,但那樣的想法,重要性絕對要比商業上的想法要低得多。以前對於葉利欽那邊,劉東最大的想法是獲得經濟利益。雖然這個想法直到現在依舊沒有任何的變化,但因爲有着國家的參與,政治上的想法,也變得多了起來。

國家給予劉東環亞的待遇可不差,要是因爲一些意外,而導致環亞損失了葉利欽,那劉東可就真的虧大了。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那損失都不會小到哪裡去,至少目前環亞的計劃,都要全面的更改。

環亞現在的高度發展,是建立在劉東一定能夠從蘇聯截取到大量的利潤前提下產生的。如果沒有蘇聯帶來的利潤支撐,環亞花錢,絕對不會像現在這樣大手大腳。即便是環亞在日本和美國那邊,捲走了那麼多的資金,但現在環亞擴張的速度,依舊顯得非常的誇張,如果按照盈利率來看,環亞的財務報表,絕對是一片赤字。

雖然環亞現有的產業,都是非常賺錢的,就算是最開始建造的刀具廠,現在每年的利潤都能達到三四個億,之前劉東看了一下八八年的財務報表,刀具廠今年的盈利,差不多能夠達到四億兩千三百萬左右,雖然是人民幣,但這可是純利潤,換算成美元,那也得有接近一個億的美金,這樣的盈利規模,在國內同行業當中,那是需要國企都仰望的高度。

之所以刀具廠能那麼賺錢,是因爲這兩年國內的企業,尤其是加工行業,開始大踏步的前進,雖然國企在這一方面的發展,並不是很出色,但是民營企業,或者說是那些鄉鎮企業,在完成了初步的資金積累以後,現在也在開始向着高端產業攀爬。

以前或許兜售一下香港那邊過來的電子錶,水貨電視機,那都是相當有範兒,生活還能過的很不錯。但現在嘛,還像這樣打游擊的人雖然依舊有,但那些真正最開始吃了螃蟹腿的人,現在已經不喜歡這樣小打小鬧了。

他們已經不太滿足最開始的走私代售,開始對製造這些玩意,有了興趣。像電子錶電視機這一類的東西,要說到技術含量,還真算不上是多高。別說這些了,吉利當初弄汽車的時候,不也就靠個小作坊一類的東西,年產量也能有幾臺麼?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都能把汽車弄出來,一般人想要弄出個電子錶來。算是個事兒啊?

要說起來,也怪這些水貨的價錢雖然便宜,但相比起他們的實際造價來說,那利潤也能讓大家眼紅死。倒賣電子錶,雖然利潤也很好,但那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自己開廠弄電子錶出來,纔是王道。

電子錶的成本才幾毛錢?賣出去就是幾塊錢,有了自己的廠,再加上自己的人脈,比從香港那邊拿貨,要方便太多了。當然,這僅僅是打個比方,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想要弄電子錶這類玩意,只不過這個東西,對於八十年代的人來說,太具有代表性了,難以讓人忘懷。

私人有了開廠的需求,自然就需要開廠的設備。國外進口那一類的設備,價格不便宜不說,對於一般人來說,最爲關鍵的東西,其實就在於外匯。這年月,可不像後世那樣,外匯儲備幾十萬億,多到國家想要減持都不行。

現在這個東西,可是寶貴的資源,國內那些國有企業弄外匯,都還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還不一定弄得到。就更別說比國企更加弱勢的民營企業,想要外匯,不比登天還簡單。

而沒有外匯,自然就不可能弄到國外的機械,大家也就只有退而求其次,弄點國內的機械設備來用於初級工業製造。而機械設備也因爲這樣的需求,而變得十分的忙碌,加工機械設備市場旺盛了,自然就缺少不了刀具這一類的消耗品。

大興刀具廠的技術實力,雖然比起國外頂尖的那些企業,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滿足一些國內的需求,那還是綽綽有餘的。再加上大興刀具廠和那些外企不同,他們要的是美元,外匯,而大興刀具廠需要的僅僅是人民幣,這對於國內大多數工廠來說,搞外匯不容易,但搞點人民幣還能不容易。

因爲外匯的問題,大興刀具廠的產品,比起國外同等的企業,具有更加強大的競爭力。再加上國內能和大興刀具廠比肩的刀具廠,也還真沒有幾家,尤其是民用的,更是鳳毛麟角。在這樣的前提下,大興刀具廠就算不想賺錢都很難,從廠子成立的那一刻起,大興刀具廠的機械就沒有停止過,加上這些年來不斷的擴建,工人更是三班倒的上班,在這樣拼命的前提下,到了八八年,大興刀具廠的純利潤能達到四個多億人民幣,實在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

如果最開始的時候,大興刀具廠的原材料,有一些還需要進口,但等到環亞特鋼成立以後,關於原材料的問題,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決。成本也因爲從外採購,到內部自產自銷,降低了很多。這樣一來,大興刀具廠無論是價格上,還是技術上,比起國內外企業都有着很大的優勢,無論是打價格戰,還是打渠道戰,別人都不是對手。

大興刀具廠這樣的企業都尚且如此,就更別說環亞特鋼。雖然成立的時間比起大興刀具廠來要晚上很多,但是從利潤上來說,環亞特鋼的利潤,絕對要比大興刀具廠來得多得多。

今年環亞特鋼的純利潤,至少能夠達到三個億。而這三個億,是按照美元來計算的。也就是至少十二億還要多的人民幣,比起大興刀具廠來說,利潤是他們的三倍。當然,環亞特鋼的投資,也要比大興刀具廠高很多。

但即便是這些盈利企業盈利率高,但環亞的投資項目,更加的多,美國股市那邊,投進去的錢至少十年內,是不能動的,如果想要獲得最大的利潤,最少也是要在兩千年,網絡泡沫之前,拋掉一部分的網絡股票,比如亞馬遜這一類的股票。但還有一些股票,長久的持有,利潤更大。

還有環亞礦業那十億美元,投進去想要獲得豐厚的回報,至少也要到兩千年以後去了。至於日本房地產那邊的幾十億美金,一時半會兒也不能弄出來,最快也要到九一年的時候,纔會考慮出手。

這樣算下來,環亞的投資,壓根就不是現有的盈利率能夠弄好的。

第548章 環亞怎麼能這麼做?第501章 本島地產株式會第579章 王鵬成的辛酸淚第412章 這下大家滿意了吧?第293章 齊賀仁要下地方第586章 羅家的重注第255章 股災始動第176章 捧殺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676章 敖書記的冷汗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536章 以小吃大第373章 給大伯交底第177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439章 鐵都你好,鐵都再見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304章 第一次在王府會所腐敗第557章 年薪百萬不是夢想第421章 羅伯特的業務第502章 日本房地產行業當中的具體情況第295章 貧困縣的兩個優勢第341章 調兵遣將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第355章 關係比錢好用第414章 老爺子也感興趣第321章 列夫捷特的來電第560章 日本人認慫第393章 有些麻煩啊第179章 劉東的定位第597章 新的局面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283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673章 敖書記的節操第467章 能利用的只有熟練工人和地皮第80章 小小算盤第222章 見公婆?第231章 聯衆超市(下)第542章 不給面子第183章 駭人聽聞第528章 和大伯談心第65章 一千萬的安置費第73章 萬事俱備第423章 環亞科研的技術儲備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680章 開啓大時代3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237章 上達天聽第395章 劉家也需要用手段第625章 爭論第211章 羣衆的汪洋第545章 不好的預感第307章 憑什麼分蛋糕給你?第217章 細節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344章 秋明油田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577章 私房菜的雛形第223章 警告第251章 合理的解釋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460章 環亞需要擬定生存法則第95章 意外的衝突第225章 爲了妞,我拼了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583章 午宴第111章 要賣什麼設備給劉東?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460章 環亞需要擬定生存法則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第365章 家族政治資源那點事兒第20章 劉東弄出來的奇蹟第635章 甜蜜的感覺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207章 小鎮第404章 當官的發展方向第633章 會談葉利欽5第276章 以錢壓人第385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上)第536章 以小吃大第48章 迷霧後的屠刀第98章 這就是差距第502章 日本房地產行業當中的具體情況第290章 胡力的承受能力也不強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502章 日本房地產行業當中的具體情況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30章 拜年第611章 空殼公司
第548章 環亞怎麼能這麼做?第501章 本島地產株式會第579章 王鵬成的辛酸淚第412章 這下大家滿意了吧?第293章 齊賀仁要下地方第586章 羅家的重注第255章 股災始動第176章 捧殺第446章 金陵分部第676章 敖書記的冷汗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536章 以小吃大第373章 給大伯交底第177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439章 鐵都你好,鐵都再見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304章 第一次在王府會所腐敗第557章 年薪百萬不是夢想第421章 羅伯特的業務第502章 日本房地產行業當中的具體情況第295章 貧困縣的兩個優勢第341章 調兵遣將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6章 傲慢的大衆和謙遜的豐田(上)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116章 爛到骨子裡的混蛋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第355章 關係比錢好用第414章 老爺子也感興趣第321章 列夫捷特的來電第560章 日本人認慫第393章 有些麻煩啊第179章 劉東的定位第597章 新的局面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283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673章 敖書記的節操第467章 能利用的只有熟練工人和地皮第80章 小小算盤第222章 見公婆?第231章 聯衆超市(下)第542章 不給面子第183章 駭人聽聞第528章 和大伯談心第65章 一千萬的安置費第73章 萬事俱備第423章 環亞科研的技術儲備第71章 大面積撒網的效果第680章 開啓大時代3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504章 怎能忘了第三方?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237章 上達天聽第395章 劉家也需要用手段第625章 爭論第211章 羣衆的汪洋第545章 不好的預感第307章 憑什麼分蛋糕給你?第217章 細節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344章 秋明油田第400章 兩種生活態度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577章 私房菜的雛形第223章 警告第251章 合理的解釋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460章 環亞需要擬定生存法則第95章 意外的衝突第225章 爲了妞,我拼了第540章 宴請豪傑第639章 聽取計劃第583章 午宴第111章 要賣什麼設備給劉東?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460章 環亞需要擬定生存法則第435章 工地建設地忙第365章 家族政治資源那點事兒第20章 劉東弄出來的奇蹟第635章 甜蜜的感覺第4章 中科院金屬研究院第207章 小鎮第404章 當官的發展方向第633章 會談葉利欽5第276章 以錢壓人第385章 第二次產業調整(上)第536章 以小吃大第48章 迷霧後的屠刀第98章 這就是差距第502章 日本房地產行業當中的具體情況第290章 胡力的承受能力也不強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502章 日本房地產行業當中的具體情況第261章 黑色星期一第411章 分包業務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30章 拜年第611章 空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