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進軍長安

既然劉胤早就算定打了援兵之後必然會驚動陳倉的守軍,那麼他就絕對不會放任從陳倉突圍而走的魏軍逃回長安,五丈原之戰結束之後,劉胤便開始佈防陳倉通往長安的道路,對可能逃竄而至的魏軍進行堵截。

果然魏將蘇愉聽聞五丈原司馬望慘敗的消息之後,不顧一切地突圍而逃,傅僉奉劉胤的命令,對蘇愉是網開一面,沒有強行堵截,不過蘇愉在突破蜀軍的防線之時,依然付出了比較大的代價,折損了兩千多人。

蘇愉率殘部五千人離開了陳倉,沿着小道如驚弓之鳥般向長安方向逃竄而去。

傅僉沒有派兵去追擊,而是奉命全力以赴地攻打陳倉。

如果按照陳倉原先的兵力配置,用三千人來守的話,就算蜀軍擁有十倍的兵力,也不可能輕而易舉地攻破城池。

但往往決定一場戰鬥成敗的要素並不是兵力的多少,城池的堅固程度,軍心士氣在此時顯示出極高的作用,原本五丈原戰敗的消息傳來已經使得陳倉守軍的軍心動搖了,這個時候蘇愉的選擇離去,無疑是雪上加霜,就算王渾不斷地激勵士氣,鼓舞軍心,號召魏軍將士決死一戰,但悲觀和絕望的情緒在魏軍之中蔓延着,士氣已經是低落到了極點。

傅僉正是捉住這個機會,沒有分兵追擊已經逃走的蘇愉,而是全力以赴地集中優勢兵力,對陳倉發起了最後的攻擊。

一方是鬥志昂揚,兵強馬壯,乘勝而進,氣吞山河,另一方是兵力衰微,士氣萎靡,軍心渙散,鬥志全失,就算是再堅固的城垣都無法挽回魏軍的敗局。

王渾知道大勢已去。僅僅憑着他個人的努力已經不可能挽回失敗的命運,退守內城,也不過是苟延殘喘,垂死掙扎罷了。

但王渾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就算是手下的兵將看到大勢已去,紛紛投降,王渾也沒有選擇投降,他奉司馬望之命來鎮守陳倉的時候,就曾暗暗地發誓。城在人在,城亡人亡,如果王渾貪生怕死的話,也早就跟着蘇愉突圍了,他之所以明知事不可爲還要堅守陳倉,就是因爲當日的一句承諾,他深受司馬望的提攜之恩,必當以死報之。

王渾最後以最悲壯的方式——亂箭穿身——而結束了他自己的生命,也捍衛了他的忠勇之名,三十八年前的奇蹟沒有再次上演。王渾比他的太原老鄉郝昭終究是差了一步。

就在陳倉城激戰酣的時候,蘇愉率着他的五千逃兵也一頭扎到了蜀軍的包圍圈之中。

劉胤算定蘇愉根本就不敢走關隴大道,故而派出虎步左營和虎步右營到武功山小路埋伏。

又經過一夜的鏖戰,走到武功山的時候,蘇愉的人馬已經是人困馬乏,蘇愉正準備下令軍隊略做休整,吃點乾糧,喝點水,計劃着連夜行軍,逃出數萬蜀軍的圍追堵截。

還沒等他下馬。蜀軍已經四面殺來,將蘇愉的人馬團團地困在了核心當中。

失去了陳倉城垣的闢佑,所謂的魏軍精銳之師此刻就成了渣,這幾乎是一場最沒有懸念的戰鬥。稍稍進行了象徵性地抵抗之後,大部的魏兵就拱手投降了。

蘇愉不想投降,他仗着自己的馬快,企圖快馬衝出去。但元戎弩可不是吃素的,蘇愉想逃,它可沒有答應。一排箭雨覆蓋之下,蘇愉瞬間就被射成了刺蝟。

在突圍與留守的問題上,蘇愉和王渾都堅持己見,都認爲自己所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但最終他們卻是殊途同歸,都死於亂箭之下。

劉胤趕到武功山的時候,戰鬥已經是落幕了,高遠和傅募已經在清理戰場,成羣的魏兵俘虜被押解着,垂頭喪氣地離開武功山。

這一戰俘虜衆多而戰死者廖廖,倒從一個側面反應了魏軍的軍心士氣已經降到了冰點,一觸即潰,就連最起碼的抵抗思識都沒有了。這樣的狀況,可以說是魏蜀交鋒了幾十年,都從未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同時也說明劉胤在關隴之地的連番勝利,確實把魏軍打得喪了膽。

劉胤吩咐將蘇愉葬了,按理說蘇愉也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只可惜其意志品質不甚堅定,在重大的挫折面前慌了手腳,想着奪路而逃,但最終卻是難逃天羅地網。

反倒是蘇愉的自亂陣腳,給了蜀軍以可趁之機,如果打陳倉算功勞的話,蘇愉堪稱是首功一件,沒有蘇愉分兵而走,蜀軍想要拿下陳倉,至少得付出相當長的時間和相當重的代價。

清理完戰場,劉胤率軍回師陳倉。

此刻傅僉和黃崇已經全取陳倉,正在組織軍民撲滅大火,爲了快速拿下陳倉內城,傅僉動用了大量的火箭,引發的火災幾乎將陳倉的內城夷爲廢墟,現在陳倉城中滿目蒼荑,焦土遍地。

王渾戰至最後一刻也誓死不降,倒讓劉胤是欽佩無比,儘管雙方的立場不同,但王渾誓死而戰的氣節卻是令人景仰的,不管從何種意義上來講,王渾也算得上是一位英雄。

劉胤吩咐下面的人將王渾依禮厚葬。

拿下陳倉就意味着打開了關中的大門,蜀軍便可以沿着渭水一路向東,直取長安。劉胤也不敢有絲毫地耽擱,就算打贏了陳倉和五丈原之戰,但擺在他面前的形勢依然是不容樂觀的。

陳倉之戰充其量也只是攻打長安的前哨戰,做爲關中三輔的核心之地長安纔是關中的樞紐所在,只有真正攻下長安,纔算是拿下整個的關中。

司馬望現在估計也就是成爲了驚弓之鳥,此役過後,一定會龜縮在長安城中,擺出一付死守的架式,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而陳倉道和斜谷兩條通往漢中的穀道被截斷之後,等於把鍾會逼上了絕境,鍾會最遲也會在十天以後得到確切的消息,這一次的陳倉之失絕不會讓鍾會再坐視不理了。

所以劉胤不敢有絲毫遲疑,當天就離開了陳倉,兵進長安。(。)

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725章 反擊第100章 驚人一幕第1067章 等待援軍第450章 收復劍閣第339章 風起隴西第1190章 孫秀投降第1245章 狼居胥山第329章 諂佞小人第829章 再戰寒山要塞(中)第87章 一路追蹤第1201章 三王殞落(四)第331章 募兵第7章 這閒事我管定了第892章 對匈奴的最後一戰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1100章 你不是我夫君第341章 弓騎逞威第834章 被迫撤退第793章 混入第97章 製作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970章 襄陽激戰第1343章 周處之殞第550章 變生肘腋第1319章 出兵伐吳第776章 老爺嶺第561章 出兵第357章 集結號第772章 劉豹命殞第22章 三七的功效第534章 難以決斷第1255章 遼水之戰(中)第1351章 劉諶的決斷第997章 騎戰(上)第15章 百步穿竹第247章 莫衷一是第14章 箭不虛發第944章 一敗塗地第154章 借刀殺人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115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319章 出兵伐吳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562章 請旨第1012章 誰包圍誰第1089章 母子重逢第1150章 十年恩怨一朝雪第1335章 所向披靡第1036章 三道詔書(五)第441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615章 兵分兩路第566章 三將戰劉淵第1057章 你逐我趕第246章 代漢者當塗高也第916章 君命不可違第648章 天亡我也第213章 單刀赴會第926章 解圍第1339章 再下一城第1014章 司馬家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第778章 顧此失彼第292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1234章 鮮卑亂(中)第731章 走爲上第231章 放棄劍閣第865章 強勢歸來的傅僉第373章 街亭之戰(二)第331章 募兵第411章 敗局已定第11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094章 覲見第1099章 啞巴吃黃連第67章 要煉丹?第936章 八面埋伏(下)第176章 緊急朝議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443章 蔣斌第256章 誤入第936章 八面埋伏(下)第852章 拿下蒲津關第1254章 遼水之戰(上)第1136章 動手第835章 突圍之戰第1065章 強渡黃河(三)第2022章 意料之中第638章 會師酒泉第109章 失守陽安關第239章 涪城之戰(五)第1333章 莽山之戰(上)第532章 議儲第886章 最簡單粗暴的打法第446章 火器之威第147章 激戰(上)第301章 大雪崩第481章 工匠叛逃第839章 戰壺關口第1175章 渡河強襲
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725章 反擊第100章 驚人一幕第1067章 等待援軍第450章 收復劍閣第339章 風起隴西第1190章 孫秀投降第1245章 狼居胥山第329章 諂佞小人第829章 再戰寒山要塞(中)第87章 一路追蹤第1201章 三王殞落(四)第331章 募兵第7章 這閒事我管定了第892章 對匈奴的最後一戰第579章 枉做小人第1100章 你不是我夫君第341章 弓騎逞威第834章 被迫撤退第793章 混入第97章 製作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970章 襄陽激戰第1343章 周處之殞第550章 變生肘腋第1319章 出兵伐吳第776章 老爺嶺第561章 出兵第357章 集結號第772章 劉豹命殞第22章 三七的功效第534章 難以決斷第1255章 遼水之戰(中)第1351章 劉諶的決斷第997章 騎戰(上)第15章 百步穿竹第247章 莫衷一是第14章 箭不虛發第944章 一敗塗地第154章 借刀殺人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115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1319章 出兵伐吳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562章 請旨第1012章 誰包圍誰第1089章 母子重逢第1150章 十年恩怨一朝雪第1335章 所向披靡第1036章 三道詔書(五)第441章 守得雲開見日出第615章 兵分兩路第566章 三將戰劉淵第1057章 你逐我趕第246章 代漢者當塗高也第916章 君命不可違第648章 天亡我也第213章 單刀赴會第926章 解圍第1339章 再下一城第1014章 司馬家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第778章 顧此失彼第292章 出征前的準備第1234章 鮮卑亂(中)第731章 走爲上第231章 放棄劍閣第865章 強勢歸來的傅僉第373章 街亭之戰(二)第331章 募兵第411章 敗局已定第11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094章 覲見第1099章 啞巴吃黃連第67章 要煉丹?第936章 八面埋伏(下)第176章 緊急朝議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443章 蔣斌第256章 誤入第936章 八面埋伏(下)第852章 拿下蒲津關第1254章 遼水之戰(上)第1136章 動手第835章 突圍之戰第1065章 強渡黃河(三)第2022章 意料之中第638章 會師酒泉第109章 失守陽安關第239章 涪城之戰(五)第1333章 莽山之戰(上)第532章 議儲第886章 最簡單粗暴的打法第446章 火器之威第147章 激戰(上)第301章 大雪崩第481章 工匠叛逃第839章 戰壺關口第1175章 渡河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