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

羅憲第一個率軍趕到了富平城下。

在接到了劉胤的命令之後,羅憲立刻整點人馬,向富平前進,爲了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富平,羅憲將在馮翊郡的三個軍:青龍軍、玄武軍、麒麟軍分別分配了任務,由青龍軍首先輕裝而進,直指富平,玄武軍在其後跟進,與青龍軍保持半日的路程,麒麟軍則負責殿後,收拾好一切之後再趕往富平。

之所以羅憲分兵而進,就是他意識到齊萬年很有可能會逃跑,如果集結起全部的兵馬再行動的話,很可能諒會誤事,所以羅憲接到命令之後,第一時間就親率青龍騎軍出發了,輕裝而進,直逼富平。

不過他趕到了富平城東的時候,看到富平城中火光沖天,還是暗歎了一聲,來遲了。

果然沒有出乎羅憲的意料,齊萬年選擇了棄城而走,只留下了一座被洗劫一空縱火焚燒的空城。

羅憲之所以判斷齊萬年會逃,主要的原因就在於現在氐人糧草匱乏,而守城無疑需要足夠的糧草支撐和援兵相救,這兩點齊萬年都不具備,所以放棄富平絕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可羅憲緊趕慢趕,還是來遲了一步,不能說羅憲的動作遲疑,着實是氐人撤離的太快了,完全不給蜀軍逼近的任何機會。

至於追擊,羅憲倒沒那份心思,畢竟氐人大部是騎兵,撤退速度很快,想追上很困難,其次齊萬年不可能不留兵斷後,自己輕騎而來,所帶軍械糧草甚是不足,兵力上也處於絕對的劣勢,就算追擊,也絕計討不到什麼便宜。

“趕緊救火!”羅憲立刻下令青龍騎軍進城救火,既然齊萬年部已經逃了,那麼羅憲便立刻接手富平城,能挽回多少是多少吧。

富平城地處北疆,條件自然艱苦一些,就連城中的房舍,大多也是以茅草屋居多,一把大火燒下來,幾乎就燒個精光了,蜀軍趕到城中的時候,火勢已經明顯地弱下來,一片焦土瓦礫,滿目瘡夷。

街頭之上,更多的是橫七豎八的屍體,這些屍體在大火之中大部分被燒焦了,但仔細查看,他們卻並不是死於火災而,身上明顯的致命傷口表明,在火起之前,他們就已經被屠戮斬殺了。

“這幫喪心病狂的畜牲!”羅憲憤怒的雙目幾乎能噴出火來,這種殘殺平民的行徑,也只有胡人們能做得出來,他一拳重重地砸在了一根半燃着的木樑上面,頓時火星四濺。唬得身後的中軍官趕忙上前,去查看羅憲的手受傷了沒有。

羅憲根本沒有在意,沉聲地道:“各營立刻行動起來控制火勢,同時要仔細搜尋有沒有幸存者,但凡有口氣的人,一律爭取要救下來!”

青龍騎軍的士兵跳下了戰馬,挑水的挑水,扛土的扛土,分頭去撲滅城中的大火,同時組織起救援隊,在大火中仔細地搜尋着可能的倖存者。

王頎率右路三個騎軍趕到富平城的時候,比羅憲要晚上了半日,不過他到達之後,立刻加入了滅火行動,等到劉胤率中軍團趕來的時候,富平城的火勢基本上已經得到了控制,不過整個的富平城被大火焚燒之後,已經找不到一座可供居住的房屋了,殘垣斷壁,一片焦土。

“這又是一筆血債啊!”劉胤也是難掩胸中的憤怒。

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戰爭,大多數的時候,都不會殃及到百姓,象董卓、曹操曾有過的屠城行爲,大多也發生在前三國混戰的時候,到了三國立國之後,那種屠城的行爲,基本上就很少發生了。政權的相對穩定讓三國的執政者都意識到,天下畢竟還是以民爲本的,如果將對方的平民百姓都殺光的話,縱然得到了對方的疆土,也絲毫沒有任何的意義。

所以在三國之間的相互征伐之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屠戮危害百姓的事,甚至爲了搶奪人口的控制權,還曾爆發過幾次大戰,曹操在漢中戰敗之後,遷走了漢中的大部分人口,而諸葛亮的屢次北伐失敗,也會遷隴西關中百姓到漢中去,爲了爭奪人口,三國的統帥者們簡直就是殫精竭慮想方設法,甚至是不擇手段。

而城破甚至是亡國之後對待敵國的百姓,勝利的一方也沒有肆意妄殺,反而是採用輕徭薄役的政策,讓百姓們休養生息,恢復民力。

胡人則不然,每一次的胡人入侵,都伴隨着瘋狂地殺戮和野蠻的劫掠,所到之處,都成爲漢人百姓的噩夢,他們不會體恤民情,他們不會心存善念,在他們的眼裡,漢人都是待宰的羔羊,任由他們欺凌和屠戮。 ωwш ⊕ttk an ⊕C〇

富平的災難,也不過是胡人劫掠屠殺之後的一個縮影,胡人所到之處,十室九空,白骨於野,幾乎很難找到倖存者。

所以說,三國之間的戰爭可以理解爲兄弟之爭,是漢人同族之間所打的一場內戰,但和胡人的戰爭不同,那是一場你死我活的異族之戰,勝則生,敗則死,沒有任何的中間道路可走,氐人的瘋狂屠戮讓蜀軍將士人人都心生憤慨,恨不得寢其皮食其肉方解心頭之恨,在以後的戰鬥中,與胡人再次交戰,想必他們也不會再心存善念。

殺人者,人恆殺之。以血還血,以牙還牙,胡人的現在殘暴,將來他們也必將會爲此而付出代價。

整個富平漢人百姓的倖存者不過是個位數,其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孩子只有四歲,在大屠殺來臨之前,他的父母把他藏在了井裡,才倖免於難,但他的父母,卻不幸地倒在了氐人的屠刀之下,小男孩被救出來之後,爬在父母的屍體上痛哭流涕,哀喚聲聲,但他的父母早已成爲了兩具冰冷的屍體,再也聽不到了他的喊聲。

這一幕讓周圍的蜀軍將士無不落淚,氐人在富平在渭北造下的滔天罪惡,這筆血債,將來一定會讓他用血來償還。

悽風冷雨之中,這是每個蜀兵心中立下的誓言。。..

第1210章 三年伐吳大計第958章 新野第945章 劫後餘生第1068章 援兵來了又當如何第639章 靠山第149章 激戰(下)第573章 勸說第653章 鄧艾的主動獻計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1286章 拉枯摧朽第1179章 十日之內,必取洛陽第10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417章 進軍長安第156章 血戰到底(下)第18章 險境第1248章 你們想錯了第869章 又折呼延一將第348章 這簍子捅大了第899章 心生絕望第597章 殺人越貨第42章 突破口第1062章 諜中諜第720章 得利的漁翁第30章 初守景陽宮第1051章 參軍曹第747章 夜奪五寨(五)第605章 五胡亂華的始作甬者第777章 無當飛軍的戰術第872章 半渡而擊第838章 倒馬釘第977章 平陽告急(續)第739章 日搶三關(四)第767章 遭遇戰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183章 陸抗的雄心第1188章 偷襲轘轅關(下)第1211章 渡河北進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555章 彌留第677章 天下之襠第1033章 三道詔書(二)第564章 劉淵第307章 過草地(二)第1137章 直面第29章 羽林郎第263章 戰雒城(上)第243章 憂患重重第1272章 借你的人頭一用第49章 黃雀在後第154章 借刀殺人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231章 放棄劍閣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1027章 一物降一物(上)第520章 爭嫡第312章 物是人非第187章 永安之變(中)第1341章 棄守巴丘第318章 不遺餘力第404章 五丈原之戰(五)第475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50章 夜奪五寨(八)第1233章 鮮卑亂(上)第322章 狠辣第470章 小人得志第381章 街亭之戰(十)第1162章 大戰虎牢關(五)第525章 豁然開朗第560章 噩耗第1222章 冰河難渡第619章 精心準備第436章 子午道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342章 幹得漂亮第305章 嚮導第1189章 喬裝第965章 降吳還是降蜀第435章 分兵第290章 人定勝天第605章 五胡亂華的始作甬者第1034章 三道詔書(三)第435章 分兵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226章 樓桑村祭祖第1048章 詐降計第1112章 新任的中尉右丞第510章 力排衆議第135章 阿堅的羊皮地第1063章 強渡黃河(一)第624章 到底該降誰第76章 漢中都督胡濟第347章 以德報怨第153章 生擒田章第1156章 兵犯虎牢關第19章 墜崖第401章 五丈原之戰(二)第411章 敗局已定第647章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1315章 夙夜憂嘆
第1210章 三年伐吳大計第958章 新野第945章 劫後餘生第1068章 援兵來了又當如何第639章 靠山第149章 激戰(下)第573章 勸說第653章 鄧艾的主動獻計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1286章 拉枯摧朽第1179章 十日之內,必取洛陽第10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417章 進軍長安第156章 血戰到底(下)第18章 險境第1248章 你們想錯了第869章 又折呼延一將第348章 這簍子捅大了第899章 心生絕望第597章 殺人越貨第42章 突破口第1062章 諜中諜第720章 得利的漁翁第30章 初守景陽宮第1051章 參軍曹第747章 夜奪五寨(五)第605章 五胡亂華的始作甬者第777章 無當飛軍的戰術第872章 半渡而擊第838章 倒馬釘第977章 平陽告急(續)第739章 日搶三關(四)第767章 遭遇戰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183章 陸抗的雄心第1188章 偷襲轘轅關(下)第1211章 渡河北進第1019章 攔道喊冤第555章 彌留第677章 天下之襠第1033章 三道詔書(二)第564章 劉淵第307章 過草地(二)第1137章 直面第29章 羽林郎第263章 戰雒城(上)第243章 憂患重重第1272章 借你的人頭一用第49章 黃雀在後第154章 借刀殺人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231章 放棄劍閣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1027章 一物降一物(上)第520章 爭嫡第312章 物是人非第187章 永安之變(中)第1341章 棄守巴丘第318章 不遺餘力第404章 五丈原之戰(五)第475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50章 夜奪五寨(八)第1233章 鮮卑亂(上)第322章 狠辣第470章 小人得志第381章 街亭之戰(十)第1162章 大戰虎牢關(五)第525章 豁然開朗第560章 噩耗第1222章 冰河難渡第619章 精心準備第436章 子午道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342章 幹得漂亮第305章 嚮導第1189章 喬裝第965章 降吳還是降蜀第435章 分兵第290章 人定勝天第605章 五胡亂華的始作甬者第1034章 三道詔書(三)第435章 分兵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226章 樓桑村祭祖第1048章 詐降計第1112章 新任的中尉右丞第510章 力排衆議第135章 阿堅的羊皮地第1063章 強渡黃河(一)第624章 到底該降誰第76章 漢中都督胡濟第347章 以德報怨第153章 生擒田章第1156章 兵犯虎牢關第19章 墜崖第401章 五丈原之戰(二)第411章 敗局已定第647章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1315章 夙夜憂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