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水泥

次日早朝,遷都的事情算是正式提上了議程。

朝中的文武大臣不反對,就那些小官反對,也沒有用。

再者說了,這些小官的膽子也小,沒有幾個敢站出來的。

遷都的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相對來說還是很順利的。

而定下來之後,接着就是遷都的相關事宜了。

這是一件大事,可不是說你直接遷過去就行了的,百姓如何安排,朝中的一些事情怎麼辦,這些都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才行。

長安城那裡,以前可都是齊國舊民,遷都之後,若還是這樣的話,對他們唐國來說顯然是不利的。

畢竟,幷州的百姓是有一種優越感的,如今突然讓被滅國家的百姓有這種優越感,誰受得了?

“聖上,臣以爲,應該把長安城以前的百姓遷離出來,讓幷州的百姓遷徙過去。”

“是啊,不能虧了我唐國的百姓。”

“就是,就是!”

“…………”

有這種想法的官員很多,不過,徐茂公卻站出來表示反對。

“聖上,長安城那裡,很多百姓都是好幾代人在那裡居住的,若就這樣把他們給遷徙走,實在是很不穩妥的,這世上,喜歡背井離鄉的人有多少?是以臣覺得,還是讓那些百姓自行選擇的好。”

徐茂公說完,立馬有人跳了出來:“自行選擇?說的輕巧,我唐國都城要遷到長安城,他們願意離開纔怪,天子腳下啊,誰想離開?”

天子腳下,自然有天子腳下的好處,很多利益,肯定都是先給他們的,而且作爲京城人,自然而然會有一種優越感。

這就跟後世的京城人看不起外地人是一個道理。羣臣你一言我一語的說着,李煜沒有想到在這件事情上,竟然有了分歧,他向衆人望了一眼,道:“諸位愛卿的意思,朕明白,不過任何事情,朕都不會強求,長安城以前的百姓也不用離開,幷州的百姓,

有願意跟着一起去京城的,也都可以去,去了,朕自然會給他們優待,讓他們可以在京城過的不錯。”

讓人離開自己家鄉這事,李煜做不出來,也不能做,所以只憑自願,若是幷州的百姓願意繼續當天子腳下子民的,他自然也歡迎。

李煜的這個原則不會更改,所以雖然有人反對,卻也是沒有用的。

如今,齊國舊地的百姓也是大唐的百姓,他纔不會在意這個。

以後,整個華夏的百姓都是他們唐國的百姓,難道那個時候,也要來一些地域之爭嗎?

實在沒有必要。

這個問題說完之後,緊接着就是其他事情的討論了,比如說軍隊的遷徙啊,一些貿易的遷徙等等。

當然,最爲重要的,還是長安城的規劃。

這一遷都,長安城的百姓勢必會增加很多,長安城可能需要擴大,除了擴大之外,長安城的各街坊什麼的,可能也要變化,再有就是皇宮,這些都需要進行一些改變。

甚至,就是去長安城的一些道路啊,河流什麼,都需要重新規劃安排。

這個,羣臣商議了一番,而就這件事情,商議了好幾天,才終於有了一個不錯的方案。

方案商量出來後,李煜派人把反感給房玄齡送了過去,讓他按照反感將整個長安城進行改造,所需錢財,都從戶部撥調。

除此之外,李煜還給了房玄齡一個秘方,一個製造水泥的秘方。

長安城可能需要新的城牆,既然是新的城牆,他自然是希望可以更加的牢固才行的,用水泥來打造城牆的話,不僅牢固,而且可以比平時的城牆,再高很多。

城牆高了,防守自然就佔據絕對的優勢。

這樣安排下去後,李煜這邊,仍舊在幷州進行着一些其他事情,長安城的大體規劃,則交給了房玄齡。

-------------------------

長安城。

從齊國被滅之後,長安城已經漸漸恢復了平靜,經歷過一個冬天後,現如今也漸漸的有了人氣。

雖然唐國滅齊,並沒有在長安城進行tú shā,但戰爭不可能沒有傷亡,是以長安城的人口,相比較之前的齊國,還是少了很多的。

房玄齡在長安城做知府,很快接到了李煜派人送來的詔令,要在長安建都,命他規劃各地。

他打開圖紙看了一眼,見圖紙上的規劃的十分井井有條,皇宮周圍,更是有四條大街,分別是朱雀街,玄武街、青龍街,和白虎街。

而在朱雀街兩旁,要設下東西兩市,供商人進行貿易往來。

圖紙很繁雜,但對於在工部做過事情的房玄齡來說,倒不是什麼問題,房玄齡把圖紙看過之後,覺得這個長安城的規模要比現如今的長安城大一倍以上,而且繁華程度,怕是要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大。

很顯然,他們的天子野心勃勃,要建造一個華夏諸國中,最大的都城。

看到這個之後,房玄齡的眉頭微微凝了一下,首先,對於遷都長安城這事,他是表示贊成的,長安城地勢優越,建都的確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

但建都就建都,卻要擴張,這就讓房玄齡覺得難辦了。

這可都是需要錢的啊。

雖說唐國各種貿易進行的不錯,現如今的唐國不缺錢,但再不缺錢,要把京城給建造的擴充一倍,也有些讓人吃不消。

無疑,這件事情若是處理的不好,很有可能勞民傷財,對他房玄齡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

這個工程,有點大啊。房玄齡苦笑,心想他們的天子,還真是給他找了一個艱難絕卓的任務啊。

第591章 幸運的秦二爺第249章 刺客案(3)第584章 挑撥離間第666章 十萬大軍第328章 身世之謎2第569章 途中遇刺第643章野火第179章 醫宗金鑑的魅力第778章 據城以守第739章紅衣大炮第70章 “雪”和“書”爲題第643章 掌軍難第891章 僵持第606章 刑部第898章 決戰突厥第392章 通天杖是空的第735章 出征党項第623章得救第629章 國運永昌第875章 騎兵第585章垂簾聽政第743章 朝堂之亂第620章初到青州第563章 意外第280章 晚了第640章 登基第545章 死神夜襲第241章鹽貴第770章 繁華長安第458章圖什麼第458章 你沒人性第377章 兩個兇手第34章 逛長安第47章 鐵鷹幫覆滅第747章 二打一第770章 繁華長安第563章天氣預報第137章 最後的歇斯底里(1)第837章 利用皇爭第629章 國運永昌第301章 怎麼是她?第567章 收服黃復第264章 替代者第664章 城破第541章 兄弟鬩牆第376章 兩手準備第750章 孫思邈第618章 中秋壽宴第424章 皇后之位的誘惑第626章 合謀第333章 生辰綱丟了第617章 必須娶我第22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73章 密室死屍第535章 系統獎勵第707章轟天雷被劫第476章風言風語第18章 宋志遠深陷牢獄第835章 金陵第470章隱藏實力第559章 願者上鉤第634章 一羣找死的人第459章守江城第483章 李忘真被殺第559章救死扶傷第781章 楚國之謀第530章敗呂布第601章 沉重的戶部第313章 替死鬼第906章 我要你,回來第625章 謀殺第187章 秦叔寶的病根第238章 書山有路勤爲徑第372章 憑弔第192章 吃貨第493章七步成詩第106章 逼着大臣捐糧第761章 黃雀在後第504章 大山洞穴塌方第553章上元節第221章 春闈第447章 婉娘承寵第525章 崔家的野心第557章 釀酒第37章 李世民的惡意第132章 夜探柳三顧家第375章 愛屋及烏第420章 朕要你重查此案第673章求援第864章 警犬出動第103章 李承乾的禮物第702章炸藥包第263章 慘案第496章 我原本也以爲你這輩子都不會騙我第654章 彈棉花第662章矛盾第283章 秘密第322章 中毒第789章 製冰第650章救生圈
第591章 幸運的秦二爺第249章 刺客案(3)第584章 挑撥離間第666章 十萬大軍第328章 身世之謎2第569章 途中遇刺第643章野火第179章 醫宗金鑑的魅力第778章 據城以守第739章紅衣大炮第70章 “雪”和“書”爲題第643章 掌軍難第891章 僵持第606章 刑部第898章 決戰突厥第392章 通天杖是空的第735章 出征党項第623章得救第629章 國運永昌第875章 騎兵第585章垂簾聽政第743章 朝堂之亂第620章初到青州第563章 意外第280章 晚了第640章 登基第545章 死神夜襲第241章鹽貴第770章 繁華長安第458章圖什麼第458章 你沒人性第377章 兩個兇手第34章 逛長安第47章 鐵鷹幫覆滅第747章 二打一第770章 繁華長安第563章天氣預報第137章 最後的歇斯底里(1)第837章 利用皇爭第629章 國運永昌第301章 怎麼是她?第567章 收服黃復第264章 替代者第664章 城破第541章 兄弟鬩牆第376章 兩手準備第750章 孫思邈第618章 中秋壽宴第424章 皇后之位的誘惑第626章 合謀第333章 生辰綱丟了第617章 必須娶我第22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273章 密室死屍第535章 系統獎勵第707章轟天雷被劫第476章風言風語第18章 宋志遠深陷牢獄第835章 金陵第470章隱藏實力第559章 願者上鉤第634章 一羣找死的人第459章守江城第483章 李忘真被殺第559章救死扶傷第781章 楚國之謀第530章敗呂布第601章 沉重的戶部第313章 替死鬼第906章 我要你,回來第625章 謀殺第187章 秦叔寶的病根第238章 書山有路勤爲徑第372章 憑弔第192章 吃貨第493章七步成詩第106章 逼着大臣捐糧第761章 黃雀在後第504章 大山洞穴塌方第553章上元節第221章 春闈第447章 婉娘承寵第525章 崔家的野心第557章 釀酒第37章 李世民的惡意第132章 夜探柳三顧家第375章 愛屋及烏第420章 朕要你重查此案第673章求援第864章 警犬出動第103章 李承乾的禮物第702章炸藥包第263章 慘案第496章 我原本也以爲你這輩子都不會騙我第654章 彈棉花第662章矛盾第283章 秘密第322章 中毒第789章 製冰第650章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