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反向思維(二合一,求訂閱)

在李唐之北,烏延已經率軍抵達。

原本烏延還想照常展開進攻,卻忽然得到羅成令人快馬送來的消息。要求他們執行掃蕩計劃,不求搶多少地盤,卻要將糧草輜重及人口等悉數帶走。

剛開始聽到這個命令時,烏延顯得有些詫異。這不就是當初突厥對大隋邊境燒殺擄掠一樣的嗎,完全沒有問題啊。

所以說,烏延其實是覺得羅成交代的太簡單了。但他並沒有拖延,而是很快行動起來,既然這是羅成的安排,他自然要一折不扣的執行下去。

烏延從突厥帶來二十萬人,這麼多兵馬用來執行掃蕩當然沒有問題。甚至於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烏延只需要分別派人就行。

沒有過多的糾結,甚至於烏延本人也是隨同大軍開始掃蕩起來。這可是羅成吩咐的事情,烏延並沒有多少心理負擔。

況且這些年的西域確實有些張狂了,連他們突厥也有着或多或少的摩擦。就算烏延是羅成扶持的代理人,他也不是誰都能欺負的?

此番隨同大夏出兵進討,烏延實際上還是極爲情願的。一方面他想要通過此舉拉近和羅成的關係,也想自己做點事情。

……

掃蕩這件事,初看還不覺得什麼。

但很快,李世民便發現了此事嚴重性。

在他準備開始向羅成騷擾時,北部傳來了消息,那支突厥兵馬見人就搶。所謂的燒殺擄掠,那叫一個兇狠毒辣。

只要是這些突厥人經過的地方,怕是連一隻野獸都不剩下。窮兇極惡到這種程度,已然令北部的守軍難以維持了。

因爲烏延並未派人進攻主要的工事城池,只是派人不斷侵擾各處聚集點。將其間的資源和人口帶走,再說攻打其他地方的事情。

再加上李世民如今的注意力都放在東部,和羅成應對上。北部的邊防實力其實極爲有限,纔會面對突厥的掃蕩毫無還手之力。

如果突厥人只是不斷的攻打城池,乃至於搶地盤也好,李世民都不會太過擔心。因爲現在主戰場在這裡,可是此舉細想,卻沒有那麼簡單。

若是長此以往下去,豈不是要將西域的人口盡數擄走了。到時候李唐拿什麼立國,無論此戰勝負,這都是一個極其尷尬的問題。

是以李世民必須要想辦法將之阻止才行,但依靠北部那些兵馬,又如何能夠應對得了如狼似虎的二十萬突厥大軍呢?

然而李世民用兵向來是多有變化的,他很快便發現了一個問題。若是突厥分兵在背,那豈不是說明他們無法在短時間內同羅成聯合?

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如果李世民將重心轉向北境的話。再耗費極短的時間將之擊敗,到時候就能全心全意的回來和羅成交戰了。

而且這樣一來,大軍士氣受到鼓舞,自然而然會提升戰力。到時候面對大夏精銳的勝算又多了幾分,李世民心中如此想到。

現在李世民將目光放在羅成身上沒錯,可是這玩意隨時都能夠改變的。他從來就不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地方,很多時候可以兼顧啊。

從李世民如今得到的消息來看,羅成似乎並不準備強行進攻。那這就是他的大好機會,只要抓住了時機,必然能夠成就大事。

或許就是李世民此前的操作起到了效果,羅成以爲他在謀劃什麼。實際上李世民卻是帶兵往北去了,直接將突厥一路兵馬擊敗,豈不美哉?

而且李世民的想法也不是全然沒有根據,畢竟他手中確實有着精銳的大軍。最重要的當然還是李元霸這個核武級別的存在。

只要李元霸還在,那李世民就有着絕對的把握衝破沒有猛將鎮守的突厥大軍。軍隊再精銳,也要主戰跟得上才行。

沒有絕對的尖端戰力,在面對李元霸的時候,就如同竹籃打水一場空。所有的謀劃都會在絕對實力面前一衝而破。

爲什麼羅成沒有直接強攻,倚仗自家的精銳力量勢如破竹將李唐覆滅呢?其實很大程度就是因爲李元霸的存在,如果沒有李元霸,李唐早就覆滅了。

就算是羅成擁有着足以匹敵李元霸的實力,可是在此刻依舊不敢貿然出手。因爲限制太多了,最終的結果難以預料。

羅成本人沒有絕對的把握,誰能肯定他李世民就完全沒有其他準備呢?到時候戰端開啓,死傷之人恐怕會不知數萬。

雙方皆是幾十萬人的大陣仗,顯然也是不準備輕易放棄。羅成自大夏遠道而來,自然是做好了充足準備,可李世民同樣有着無法退避的理由。

當初從長安城出奔至此,實際上李世民也沒有想到他們能夠將西域一統,再度建立起他們李家的國度。這已經是他們最後的倚仗,豈能輕易退卻?

既然後面已經沒有退路,李世民唯有不顧一切的放手一搏了。只要拖住時間,他們的目的就已經達成,若是能夠擊敗大夏,他們就真的能夠東山再起了。

經過一番仔細考慮之後,李世民認爲自己的對策還是很有必要的。絕對不能讓突厥人在北境如此放肆,他現在要做的,便是用最快的速度將之解決。

李世民打着速戰速決的想法,就絕對不會再拖延時間。他直接召來了李元霸,隨後調集起五萬騎兵精銳,徹夜往北境奔襲而去。

在離開之後,李世民也做好了安排。在這段時間,絕對不能輕舉妄動。若是讓羅成發覺了此處異樣,恐怕就真的麻煩了。

但李世民是有把握的,因爲他將此次奔襲作戰規劃爲十一天時間。五天用來趕路,一天搞定突厥,再然後就是儘快歸來了。

不可否認,如此會讓士卒十分疲憊。可是李世民沒有辦法,在現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這麼做,否則他們的處境將更爲尷尬。

……

李世民說做就做,沒有半分猶豫。

其帶領李元霸包括五萬大軍,往北境而去,不想給突厥兵馬多少反應時間。所謂兵貴神速,他們必須儘快將節奏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今大夏強橫,李世民根本不敢輕視他們,想要自己掌握主動,就必須想方設法的阻礙敵軍的攻勢。此消彼長,自然就能令李唐更處於優勢。

然而此刻的烏延卻沒有想到那麼多,現在他帶着大軍四處掃蕩那叫一個不亦樂乎。碰上的敵人也都不堪一擊,那叫一個輕鬆。

如此一來,鮮少經歷大戰的烏延自然就有些鬆懈下來了。他原本年紀也不大,不可能像老將一般考慮得面面俱到。

在烏延的想法中,敵軍的主力已然被羅成給牽制住了。現在正是他展示能耐的大好機會,自然要抓緊時間完成任務了。

殊不知,這也算是羅成計劃中的一部分,算是一個試探。看李世民會做出什麼選擇,雖然對大局都無法改變,卻也會有些許不同。

而此刻的情況很明顯了,李世民最終還是選擇了先行打擊突厥軍隊。這實際上是給了羅成機會,哪怕是輕騎出戰,想要隱瞞羅成也沒有那麼容易。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李世民將注意力放在突厥軍隊身上,從帶領五萬大軍和李元霸就能看出他的決心了。此戰他必定要獲得勝利,絕對不許有半點差池。

是以在經過數日的疾馳之後,李世民總算是帶人抵達了目的地。這個時候,大軍其實已經相當疲憊,李世民只能令他們暫且休息。

現在這個模樣,哪怕李世民當真上去開戰,誰輸誰贏還說不定呢。畢竟不是誰都有李元霸那樣強悍的實力和身體素質。

在休整之後,大軍恢復了體力,李世民也開始實行他下一步的機會。

對於李世民而言,這下一步的計劃就相當於沒有計劃。他此刻要做的,便是抓緊時間找到敵人,隨後用雷霆之勢將之橫掃。

雖然敵軍有二十萬人,可是在有李元霸加成的五萬精騎面前貌似也不算什麼。反正羅成也不在這裡,他根本不需要擔心什麼。

早在出兵之時,李世民就已經安排妥當,敵軍一旦有風吹草動,必然會第一時間派人前來通知。他的防線佈置的十分完善,絕對不會輕易被人擊破。

就這樣,李世民很快就尋找到突厥大軍的蹤跡。

雖然平時烏延是令人分兵作戰,可他們依舊有着一個聚合的營地。這就是李世民想要尋找的目標,只要把這裡端了,其他的都不是問題。

看着突厥大寨,李世民不由得露出一抹冷笑。

很多時候,李世民都很無奈。就像是此刻,他費勁力氣從東境到北境,爲的是捍衛李唐,同時也捍衛自己的存在。

有些東西,他必須要去做,而且沒有其他什麼的理由。正因爲自己都上了這條路,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這就是命運,沒有什麼好後悔的。

很多事情無法改變,但李世民依舊要儘可能的將之做得更好。他不可能就等着敵軍滅了李唐,那麼他們所有的努力都將化爲泡影。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只能盡全力的做着這些事情,大戰開啓之時,他們唯有全力以赴的迎擊。

所以站在李唐的角度來說,他們都是正義的,因爲他們在捍衛。可是羅成同樣是正義的,爲了國家和自己的利益,這些算得了什麼?

無非是立場罷了。

雖然李世民找到了敵軍駐紮的地方,可他並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出擊。因爲現在確實不是好時候,待敵軍歸來纔好進攻。

李世民可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唯有更大程度得重創敵軍,才能給己方樹立起絕對優勢。到那時候回去同羅成一戰,方有底氣。

就這樣,隨着時間逐漸推移,衆多突厥兵馬歸來。隨同的還有衆多俘虜以及輜重,這些都是他們掃蕩來的收穫,簡直不要太快。

李世民就靜靜地看着這一幕,並沒有其他的什麼表現。因爲接下來,就將會是這支突厥軍隊的噩夢了,憑藉他們就像對抗自己這支精銳和李元霸嗎?

簡直癡心妄想。

李世民尋找的機會終於到了,他目光微微閃爍,隨後無比直接的下令道:“衆將士聽令,殺光這些奸賊,報仇雪恨。”

這五萬人,自然不只是漢人,同樣也有西域士卒中的精銳。此刻口號是很有必要的,如此才能激發他們心中的戰意。

在李世民的命令下,李元霸衝鋒在最前面,身後是李世民同大軍跟隨。真正的大戰一觸即發,而烏延卻還沒有做好準備。

說句實在話,烏延發覺身後有敵軍強襲時,稍微有點懵。他此前並未見過如此陣仗,數萬大軍聲勢浩大,沒有半分猶豫的衝殺過來。

不過很快他就反應過來,先前的掃蕩給了他一定的信心。敵軍不過數萬人,自己有二十萬兵馬,難道還會打不過嗎?

其實烏延忽略了幾個問題,他們方纔撤退歸來,而李世民則是以逸待勞,有着相當優勢。最重要的當然是李元霸了,誰能擋得住他?

可是烏延並不知道這些啊,他直接下令調遣兵馬衝殺上去迎擊。試圖用一鼓作氣來獲得勝利,可惜結果出乎他的預料。

李元霸表現得太猛了,簡直橫掃四方,烏延呆了。

這和烏延想象中有些不一樣,不應該是自己這邊勢如破竹的嗎?

爲何是李元霸一人橫推,後面大軍緊緊追隨。可以說一個人就改變了一場戰鬥,讓原本還有些不確定的結果變得顯而易見。

李元霸揮舞着雙錘,他的力量還是一如既往的恐怖無敵。甚至相對於此前而言,還有着些許的提升增長,所以在此處他是無敵的。

將擂鼓甕金錘掃過,幾乎是頃刻之間就死了上百士卒。李元霸的威力堪比核武,豈是尋常人能夠比擬,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

只見李元霸目光之中閃爍着冷芒,彷彿沒有任何感情的機器一般。在戰場之上,顯示了絕對的統治力,無人能夠逆轉。

看見這一幕的李世民微微鬆了口氣,看起來並沒有發生什麼意外。

只要一切都依照他的計劃進行,己方就有獲得勝利的機會。

第494章 瓦崗事定(第二更,求訂閱)第497章 抵達大興(第一更,求訂閱)第786章 誘敵出擊(二合一,求訂閱)第742章 開始實測(二合一,求訂閱)第520章 繞後埋伏(第五更,求月票)第413章 各回各家(補更二)第405章 出乎預料第484章 平分秋色(第三更,求月票)第386章 收爲義子(第三更,求月票)第218章 原是此人第450章 世民之思第343章 有敵來襲(第三更,求月票)第六百五十章 開始考覈(第二更,求訂閱)第239章 不可限量第546章 勢如破竹(第一更,求訂閱)第113章 突厥之議(求訂閱,求月票)第197章 穰縣城破第495章 爲父報仇(第三更,求訂閱)第355章 舉兵歸降第432章 有驚無險第799章 引動人心第292章 突厥少年第六百五十三章 安排妥當(第一更,求訂閱)第227章 楊林寶庫第345章 不分勝負第392章 怎麼可能(第二更)第21章 記住了嗎第498章 李淵震怒(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另謀退路(補更一,求訂閱)第489章 救命之恩(第一更,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四章 迴歸北平(第二更,求訂閱)第766章 大戰開啓(二合一,求訂閱)第407章 大戰開啓第99章 誰人之令第五百八十九章 羅成所謀(第二更,求訂閱)第669章 勢如破竹(第二更,求訂閱)第112章 羅成之名(求訂閱,求月票)第531章 裡應外合(第二更,求訂閱)第747章 堅定心意(二合一,求訂閱)第495章 爲父報仇(第三更,求訂閱)第702章 緩緩而待(第一更,求訂閱)第14章 登幽州臺第149章 楊廣之謀(求訂閱,求月票)第124章 誘敵不成(求訂閱,求月票)第744章 圖謀後事(二合一,求訂閱)第179章 族弟天錫(求訂閱,求月票)第69章 抵達大興第738章 鳳凰涅槃(二合一,求訂閱)第159章 誅滅九族(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二十九章 不止於此(第一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章 直抵王庭(第一更,求訂閱)第218章 原是此人第58章 驍龍初現第154章 單雄信者(求訂閱,求月票)第332章 隱藏任務(第四更,求月票)第674章 實驗之地(第一更,求訂閱)第348章 元慶實力第145章 秦瓊之能(求訂閱,求月票)第419章 一些準備第92章 畫風清奇第769章 謀而後動(二合一,求訂閱)第140章 謀個前程(求訂閱,求月票)第706章 勃然色變(第一更,求訂閱)第132章 如逝今朝(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六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更,求訂閱)第323章 戰之即潰(第一更,求月票)第807章 大功告成第406章 誰敢戰我第340章 陰謀計劃第823章 再見姜鬆第六百四十四章 準備就緒(第一更,求訂閱)第47章 掙錢練兵第496章 宇文之決(第四更,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七章 營建夏京(第一更,求訂閱)第56章 初具戰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藥王蹤跡(第一更,求訂閱)第415章 北平之議第479章 千刀萬剮(第二更,求訂閱)第87章 陰謀暗藏第281章 時機已至第445章 相識故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11章 突厥退卻(求訂閱,求月票)第690章 自信滿滿(第一更,求訂閱)第520章 繞後埋伏(第五更,求月票)第689章 不速之客(第二更,求訂閱)第442章 衆皆聞名第697章 詩會募才(第二更,求訂閱)第290章 扶旗之人第683章 輕而易舉(第二更,求訂閱)第335章 衆人皆驚(第七更,求月票)第六百五十章 開始考覈(第二更,求訂閱)第294章 從何下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藥王蹤跡(第一更,求訂閱)第463章 宇文稱帝(第一更,求訂閱)第182章 成都出戰(求訂閱,求月票)第292章 突厥少年第735章 決一死戰(二合一,求訂閱)第48章 同做生意第五百六十四章 迴歸北平(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五十章 開始考覈(第二更,求訂閱)
第494章 瓦崗事定(第二更,求訂閱)第497章 抵達大興(第一更,求訂閱)第786章 誘敵出擊(二合一,求訂閱)第742章 開始實測(二合一,求訂閱)第520章 繞後埋伏(第五更,求月票)第413章 各回各家(補更二)第405章 出乎預料第484章 平分秋色(第三更,求月票)第386章 收爲義子(第三更,求月票)第218章 原是此人第450章 世民之思第343章 有敵來襲(第三更,求月票)第六百五十章 開始考覈(第二更,求訂閱)第239章 不可限量第546章 勢如破竹(第一更,求訂閱)第113章 突厥之議(求訂閱,求月票)第197章 穰縣城破第495章 爲父報仇(第三更,求訂閱)第355章 舉兵歸降第432章 有驚無險第799章 引動人心第292章 突厥少年第六百五十三章 安排妥當(第一更,求訂閱)第227章 楊林寶庫第345章 不分勝負第392章 怎麼可能(第二更)第21章 記住了嗎第498章 李淵震怒(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零七章 另謀退路(補更一,求訂閱)第489章 救命之恩(第一更,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四章 迴歸北平(第二更,求訂閱)第766章 大戰開啓(二合一,求訂閱)第407章 大戰開啓第99章 誰人之令第五百八十九章 羅成所謀(第二更,求訂閱)第669章 勢如破竹(第二更,求訂閱)第112章 羅成之名(求訂閱,求月票)第531章 裡應外合(第二更,求訂閱)第747章 堅定心意(二合一,求訂閱)第495章 爲父報仇(第三更,求訂閱)第702章 緩緩而待(第一更,求訂閱)第14章 登幽州臺第149章 楊廣之謀(求訂閱,求月票)第124章 誘敵不成(求訂閱,求月票)第744章 圖謀後事(二合一,求訂閱)第179章 族弟天錫(求訂閱,求月票)第69章 抵達大興第738章 鳳凰涅槃(二合一,求訂閱)第159章 誅滅九族(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二十九章 不止於此(第一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章 直抵王庭(第一更,求訂閱)第218章 原是此人第58章 驍龍初現第154章 單雄信者(求訂閱,求月票)第332章 隱藏任務(第四更,求月票)第674章 實驗之地(第一更,求訂閱)第348章 元慶實力第145章 秦瓊之能(求訂閱,求月票)第419章 一些準備第92章 畫風清奇第769章 謀而後動(二合一,求訂閱)第140章 謀個前程(求訂閱,求月票)第706章 勃然色變(第一更,求訂閱)第132章 如逝今朝(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六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更,求訂閱)第323章 戰之即潰(第一更,求月票)第807章 大功告成第406章 誰敢戰我第340章 陰謀計劃第823章 再見姜鬆第六百四十四章 準備就緒(第一更,求訂閱)第47章 掙錢練兵第496章 宇文之決(第四更,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七章 營建夏京(第一更,求訂閱)第56章 初具戰力第五百七十六章 藥王蹤跡(第一更,求訂閱)第415章 北平之議第479章 千刀萬剮(第二更,求訂閱)第87章 陰謀暗藏第281章 時機已至第445章 相識故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11章 突厥退卻(求訂閱,求月票)第690章 自信滿滿(第一更,求訂閱)第520章 繞後埋伏(第五更,求月票)第689章 不速之客(第二更,求訂閱)第442章 衆皆聞名第697章 詩會募才(第二更,求訂閱)第290章 扶旗之人第683章 輕而易舉(第二更,求訂閱)第335章 衆人皆驚(第七更,求月票)第六百五十章 開始考覈(第二更,求訂閱)第294章 從何下手第五百七十六章 藥王蹤跡(第一更,求訂閱)第463章 宇文稱帝(第一更,求訂閱)第182章 成都出戰(求訂閱,求月票)第292章 突厥少年第735章 決一死戰(二合一,求訂閱)第48章 同做生意第五百六十四章 迴歸北平(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五十章 開始考覈(第二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