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挑女婿

說話的人是冉祖雍,三思五犬之一,如今已然官至刑部侍郎。吐蕃和親之舉,是必然會引發大周內部各派勢力內訌的,可是馬上就激起軒然大波,卻有些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

魏元忠睨了冉祖雍一眼,曬然道:“魏某說錯了麼?自文成公主和親於吐蕃,兩國雖無三十年之和平,卻也有二十二年不曾起過刀兵。”

冉祖雍仰天打個哈哈,冷然道:“魏相所言固然不假,可這二十二年的和平,難道是因爲一個女子而來嗎?”

冉祖雍把大袖一拂,面向羣臣,侃侃地道:“松贊干布的妃子可不只一個文成,他還迎娶過象雄國的公主,而且他的妹妹就嫁給了象雄王,結果如何呢?貞觀十八年,松贊干布滅象雄國,殺死象雄王!”

魏元忠道:“那又如何?他可沒有侵犯過大唐!”

冉祖雍道:“錯!他只是沒有直接侵入大唐,而不是沒有侵犯大唐!”

魏元忠眉頭一皺,道:“冉侍郎這話是什麼意思?”

冉祖雍白眼一翻,冷笑道:“魏相敢不敢對天下人講,侵犯大唐屬國,不算侵犯大唐?”

魏元忠陡然想起了什麼,語氣頓時一窒。

冉祖雍道:“松贊干布和親之後沒有同大唐交兵,是因爲侯君集恰於此時滅了高昌國,大唐於交河置安西都護府,大軍屯紮,與吐谷渾遙相呼應,吐蕃敢向大唐輕啓戰端乎?可這二十二年裡,松贊干布在做什麼呢?

他鎮壓叛逆、制定法律、封賞功臣、創造文字、通過和親向我中土求取了大批的工匠、農書,改革了政制、軍制,經略了東部康、安地區,大唐在康安地區的二十多個屬國就是在此期間被吐蕃逐一吞沒的。

吐蕃勵精圖治二十餘年。一俟內政平穩、國力雄厚,便發兵滅了我大唐與吐蕃之間最後的藩籬吐谷渾,吐谷渾也是我大唐屬國!七年後,吐蕃陷我西域一十八州,襲擊龜茲奪取換城,大敗薛仁貴,入侵劍南。又過六年,襲掠鄯、廓、河、芳、疊五州。

次年吐蕃又入寇我扶州臨河鎮,擒獲鎮將杜孝升;同年九月再度大敗前往討伐的李敬玄十八萬大軍,擒獲工部尚書左衛大將軍劉審禮……。如此種種,何談和平。欲求太平於公主和蕃,豈非緣木求魚,純屬癡心妄想!”

宋璟出班奏道:“陛下,兩國藩親。以大國嫁女則爲其父國,婿爲子國。此天綱倫常毋庸置疑。兩國和親。小則保境安民,無傷兩國和氣,大則避免刀兵,無損國之根基,以一女而勝伏千軍,何樂而不爲?昔年若無這和親之舉。唐蕃之間未必會有二十二年的和平呢。”

周利用出班奏道:“我天朝上國,雖意在以德服人,然蠻邦狼子野心,非有強大武力爲倚仗。難求安寧。當年若不和親,吐蕃也未必敢戰,如果吐蕃敢戰,以當時吐蕃情形,恐一戰之下元氣大傷,我中土二十多個西番屬國也不會被他們逐一吞沒,致使吐蕃有今日遼闊版圖,養慮爲患了!”

雙方這一番理論,各自引經據典,互相駁斥,寸步不讓,煌煌殿堂頓時成了雙方賣弄脣舌的所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戰團,卻始終沒有人能說服對方。眼見時當正午,武則天久坐朝堂早已精力不濟,不耐煩地吩咐道:“此事容後再議,退朝!”

滿堂聒噪頓時止歇,衆臣子向御座躬身施禮,恭送武則天退朝。

武則天怏怏地退出明堂,現任宮尉的吉頊隨侍於側,武則天坐在步輦上,向一旁隨行的吉頊搖頭嘆道:“滿朝臣工,一個個各懷機心,偏還冠冕堂皇、滿口大義,什麼時候他們才能拋開私心,一心爲國呢?”

吉頊雖被貶過一次官,倒依舊是個敢言的性子,聽到武則天這番感慨,吉頊直爽地答道:“臣以爲,朝廷有今日局面,實是陛下您的過失。”

“哦?”

武則天揮了揮手,止住步輦,詫異地看着吉頊道:“吉卿此話怎講?”

吉頊躬身道:“陛下,如果把水和土和成一塊泥,這泥會有所爭嗎?”

武則天道:“兩者已然合爲一體,自然不會有爭。”

吉頊道:“如果把這泥再分成兩半,一半塑成佛祖,一半塑成天尊,他們之間會有爭麼?”

武則天道:“一個佛祖、一個天尊,各求香火,自然有爭了。”

吉頊道:“正是如此。如果宗室(李氏)和外戚(武氏)各守本分,則天下必安。如今太子已立而外戚猶自稱王,這是陛下爲他們造成將來的必爭之勢啊,臣恐他們會兩不得安。”

武則天沉默良久,喟然嘆道:“朕亦知之,但事巳如此,無可奈何。”

相王五子的王府還沒建好,五個郡王還住在他們的父親相王府上。今天不是大朝會,相王和三個兒子不用上殿面君,但是吐蕃和親的消息還是很快通過他們的渠道傳進了相王府,李旦聞訊後馬上把三個兒子喚了來。

老四和老五因爲年紀尚小,沒有參與議事。其實老三李隆基年紀也不大,但他少年老成、足智多謀尤在兩位兄長之上,一向甚受相王看重,有事情時也常叫他來,父子一同參詳。

李旦把吐蕃和親的情況說了一遍,又道:“太子無女可嫁,一旦和親,十有八九要着落在你們的姐妹身上,你們對此事怎麼看?”

李成器皺起眉頭道:“父親說的不錯,吐蕃若要和親,宗室裡宜嫁的女子唯有我家了。吐蕃乃野蠻之地,且山高路遠,此一去從此便與親人永別,我家姐妹是不會有人願意去和親的。”

李成器大聲道:“是啊,爹。這事你可不能答應。那粗野番王,都是未開化的人主,一身的羊羶味兒,據說一輩子都不洗幾回澡,便是我中原尋常人家的女子又有誰願意嫁他,何況是咱們家。”

李隆基沉吟道:“蕃王乃一國之主,大權在握,算得上一位偉丈夫。可吐蕃風俗與中原大不相同,脾氣秉性與我中原人也相去甚遠,我家姐妹若嫁了去。恐怕夫妻之間難得和睦。

昔日文成公主十六歲便跋山涉水遠嫁西域,從此永別故里。可她與松贊干布十年夫妻,相處的時間滿打滿算也不足三年,之後的三十年歲月裡更是孤苦伶仃,怎好讓我姐妹去受這個苦。父親,就不能另尋宗室女遠嫁麼?”

李旦嘆道:“宗室女倒是有一些。她們的父兄皆因謀反罪被誅殺。如今她們以罪女身份被囚禁着,若能遠嫁,便得自由,說不定她們倒是肯的。可吐蕃此時和親,居心不良,其所謀者絕非一個女子。若換做尋常宗室女子,他們是不會同意的。”

一時間,父子四人盡皆默然,李旦沉默良久。緩緩看着三個兒子,輕輕撫着鬍鬚,臉上忽然露出了一絲笑意,李隆基看見父親臉上的笑容,不禁問道:“父親面露微笑,可是有了主意?”

李旦搖頭道:“爲父並非有了主意,而是看到你們現在這個樣子,深感欣慰。”

李成器幾兄弟驚訝地互相看看,不太明白李旦的話。

李旦道:“爲父找你三兄弟商議此事,你三兄弟所思所想,都是從你們姐妹的幸福與否去考慮,沒有一個人去想若是嫁了一個姐妹過去,對我家會有什麼幫助。你們兄弟姐妹之間能夠如此相親相愛,手足情深,爲父感到高興啊。”

李成器道:“父親,我們兄弟姐妹血脈相連,理應相親相愛。”

李旦深深地點了點頭,沉聲道:“不錯,這也是爲父最爲自豪的一點。你們一定要記住,不管到了什麼時候都不要忘記手足之情,權勢地位、富貴前程,永遠也不該置於親情之上。”

這是做父親的鄭重囑咐了,三兄弟連忙站起,肅然應是。李旦擺擺手道:“坐,你們坐下吧,自家父子隨便說話,不用這麼多的規矩。”

李旦捻着鬍鬚想了想,又道:“爲父方纔多慮了,事先想的太多,反而優柔寡斷,你們三兄弟的話倒是提醒了爲父,我的女兒,總要她自己願意嫁,能給她找個如意郎君纔好,豈能存有功利之心,害了女兒一生。咱們家的女兒,不能遠嫁吐蕃,要避過這一劫,得讓她們趕緊嫁人才成。”

李成義咧開大嘴笑道:“好啊!這樣一來,我可一下子多了好幾位妹婿,以後要喝酒就有伴了,我去跟妹子們說。”

李成器連忙拉住他道:“二郎且慢!”

李成器攔住李成義,轉首對李旦道:“父親,如今吐蕃和親,皇祖母心意未定,父親若是急急爲女兒挑女婿,皇祖母若是知道了,豈能不見責於父親?”

李旦聽了頓時眉頭一皺,他和李顯兩兄弟性情都很怯懦,雖然他比李顯勇敢一些,可是要他對抗武則天他也沒有足夠的勇氣,而且他也明白,除非母親允許,否則他便是爲女兒選定了女婿也不作數。

李隆基緩緩地道:“這一點,我看倒不是十分爲難。”

李旦雙眼一亮,忙道:“三郎一向多智,你有什麼法子,快快說與爲父知道。”

李隆基笑道:“兒哪有什麼法子。只不過,兒知道,皇祖母一向比較偏聽武氏族人的話,而武氏一族是一定會竭力反對我李氏嫁女的。因此,朝議雖然未決,可皇祖母心中怕是已經有了定論。

現今皇祖母所慮者,只是擔心吐蕃求親不成,又會以武力逼婚,以致生起邊亂。如今我朝都城剛剛遷回長安,關中邊防尚未鞏固,一旦開啓戰端而戰事失利,恐有再度遷都的可能,那一來就遺笑天下了。

如果父親去求皇祖母允許,十有八九會得到皇祖母的首肯。吐蕃需要的也是一個體面而已,如果我朝宗室宜嫁女子皆已有了夫婿,吐蕃還能強要我皇家退婚另嫁不成?現如今吐蕃實力大不如前,如非得已,他們也是不願輕啓戰端的。

到時候它吐蕃願娶,那就選個待罪的宗室女嫁了,若它不願娶,那是它吐蕃自己沒有中意的人選。此事必須要得到皇祖母的允許,如此纔好請皇祖母下旨,讓四方館阻止相關消息傳進吐蕃使節的耳朵。”

李成器和李成義聽了連連點頭,相王李旦也頷首道:“三郎言之有理,爲父這就入宮,求母親恩准,爲你們的妹妹挑女婿。”

李旦扳着手指頭算了算,道:“壽昌和荊山已經16歲了,淮陽和涼國15歲,這四個女兒都得馬上出嫁,其他幾個孩子最大的才12歲,料那吐蕃王也不會娶的。嗯!我這就去宮裡!”

楊帆帶着一大家子人匆匆忙忙回了長安城,他本以爲一回長安就會聽說武李兩家爲了和親與否舌戰不休,卻不料他聽到的最轟動的消息,居然是相王李旦滿長安的爲女兒挑女婿……

(未完待續)

第85章 憔悴青袍人第85章 憔悴青袍人第346章 爲你不成佛第1083章 時不我待第356章 我說殺不得第321章 動手第250章 魚目混珠第513章 成不了佛第784章 貧賤夫妻第972章 婉兒的埋伏第593章 世家子弟第116章 太平再伸橄欖枝第225章 接風宴第488章 震怒第284章 棒打鴛鴦第4章 蝴蝶釵第307章 說客第658章 走馬上任第199章 那個小傢伙第1171章 獸窮則齧第223章 八百湟谷第1133章 亂象第878章 殺威棒第559章 歸去第36章 一刀解厄第1051章 秋風五丈原第877章 素來彪悍李家女第926章 望月第411章 只是有點懼內第896章 陷阱第474章 馮小寶的溺水稻草第3章 阿醜與妞妞第553章 我要殺了他第479章 再鬧推事院第252章 錯把馮京作馬涼第159 霸道的男人第1170章 東施效顰第1137章 循索追兇第24章 繁華鬧市第673章 皇室的客人第701章 東風誤第1196章 勢如破竹第1021章 求打臉第1043章 自掛東南枝第646章 女馬伕第400章 司刑郎中第994章 清洗第951章 抽身第285章 乾哥乾妹好作親第1171章 獸窮則齧第385章 厭咒之災第772章 心上那隻蜻蜓第245章 別有隱情第91章 兩小無猜第486章 慘無人道第513章 成不了佛第689章 真相第655章 風暴之眼第735章 西峽之後又東峽第181章 婉轉女兒心第403章 固寵與邀寵第353章 隻手遮天第312章 你先出手第1177章 心城無鑰第955章 藏鋒第682章 先下手爲強第250章 魚目混珠第531章 生死一線第423章 坐視風波起第199章 那個小傢伙第236章 魚目混珠第863章 阿藏的心事第865章 子弟兵第827章 皇帝不賞我來賞第981章 且向長安度一春第259章 問情第544章 生天第1045章 新都氣象第927章 醉枕美人膝第454章 俏小廝第12章 打扇小宮女第1187章 說客第424章 果然意外第386章 芙渠伴釣山人第51章 球神!第71章 天堂有路第19章 姑娘賴上你了第478章 釣魚第926章 望月第293章 鷙鳥將擊第1160章 坐籌第129章 你是我的初吻第176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015章 我要了第643章 放狗第607章 機心第726章 身陷敵營的阿基米德第1191章 狩獵第1140章 坐看風雲起第993章 收網
第85章 憔悴青袍人第85章 憔悴青袍人第346章 爲你不成佛第1083章 時不我待第356章 我說殺不得第321章 動手第250章 魚目混珠第513章 成不了佛第784章 貧賤夫妻第972章 婉兒的埋伏第593章 世家子弟第116章 太平再伸橄欖枝第225章 接風宴第488章 震怒第284章 棒打鴛鴦第4章 蝴蝶釵第307章 說客第658章 走馬上任第199章 那個小傢伙第1171章 獸窮則齧第223章 八百湟谷第1133章 亂象第878章 殺威棒第559章 歸去第36章 一刀解厄第1051章 秋風五丈原第877章 素來彪悍李家女第926章 望月第411章 只是有點懼內第896章 陷阱第474章 馮小寶的溺水稻草第3章 阿醜與妞妞第553章 我要殺了他第479章 再鬧推事院第252章 錯把馮京作馬涼第159 霸道的男人第1170章 東施效顰第1137章 循索追兇第24章 繁華鬧市第673章 皇室的客人第701章 東風誤第1196章 勢如破竹第1021章 求打臉第1043章 自掛東南枝第646章 女馬伕第400章 司刑郎中第994章 清洗第951章 抽身第285章 乾哥乾妹好作親第1171章 獸窮則齧第385章 厭咒之災第772章 心上那隻蜻蜓第245章 別有隱情第91章 兩小無猜第486章 慘無人道第513章 成不了佛第689章 真相第655章 風暴之眼第735章 西峽之後又東峽第181章 婉轉女兒心第403章 固寵與邀寵第353章 隻手遮天第312章 你先出手第1177章 心城無鑰第955章 藏鋒第682章 先下手爲強第250章 魚目混珠第531章 生死一線第423章 坐視風波起第199章 那個小傢伙第236章 魚目混珠第863章 阿藏的心事第865章 子弟兵第827章 皇帝不賞我來賞第981章 且向長安度一春第259章 問情第544章 生天第1045章 新都氣象第927章 醉枕美人膝第454章 俏小廝第12章 打扇小宮女第1187章 說客第424章 果然意外第386章 芙渠伴釣山人第51章 球神!第71章 天堂有路第19章 姑娘賴上你了第478章 釣魚第926章 望月第293章 鷙鳥將擊第1160章 坐籌第129章 你是我的初吻第176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1015章 我要了第643章 放狗第607章 機心第726章 身陷敵營的阿基米德第1191章 狩獵第1140章 坐看風雲起第993章 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