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鴻雁傳書

燕北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懷宋卻是風雨交加,陰日如晦。

殿中沒有掌燈,唯有燭影深深,空曠的陌姬殿上飄滿了蘇青色的青紗,長長的甬道皆用白華梨木鋪就,看似古樸,實則卻是寸木寸金,每一步踏在上面都有獨特的回聲,繞樑古樸,好似穿透了上古的時光,在天涯的盡頭吟唱着古老的祭調。

各宮早早的掛起了純白的宮燈,今日的先皇納蘭烈大去的忌日,宮人們都換上了素白的祭服,連宮門前盛開的紅菊都被纏上了白絹,筱雨慼慼,一片慘淡。

環佩聲動,鸞披環髻的宮裝女子緩步走在大殿上,修眉薄脣,明眸若星,風神皎皎,卓爾不羣,雖不是絕色豔麗,卻是淡靜若蘭,素顏如雪。

大殿的盡頭,是一方席地小几,小几旁,有幾個宮廷小廝,正圍着小几大聲的吆喝着,人人青筋滿面,額頭漲紅,一個深袍蟠龍的少年也跟着衆人擠在一處,手舞足蹈,明明十八九歲的年紀,看起來卻好似六七歲的頑童一般。

左側的嬤嬤眉頭一皺,上前說道:“長公主駕到,還不行禮?”

正在玩耍的衆人一聽,連忙回首,見了站在中央的女子,人人驚慌上前,跪伏於地,大聲叫道:“參見長公主,公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都起來吧。”

素衣女子靜靜點頭,聲音清淡,帶着薄如晨霧般的嫋嫋仙氣,她看着人羣中那個明黃深袍的少年,輕輕招手道:“煜兒,過來。”

少年搔了搔頭,頗有些不情願的走過來,女子身旁的下人們急忙行禮,參拜道:“給皇上請安。”

年少的皇帝看也沒看他們一眼,胡亂的擺了擺手,擡起頭來,嘴角卻有口水流出來,像個害怕先生的孩子一樣,對着當中的女子說道:“皇姐,我沒惹禍。”

殿內明燭光影,女子掏出繡着芝蘭的手絹,輕輕爲少年皇帝拭去口水,說道:“皇姐知道。”

皇帝低着頭,嘟嘟囔囔的說着什麼,可是別人卻聽不清,女子嘆了口氣,問道:“今天是父皇忌日,煜兒爲什麼不願意去廟陵進香呢?還叫人打了路公公?”

皇帝的聲音很小,低着頭說道:“我……我不想去……”

女子垂着頭,很有耐心的問:“爲什麼呢?可不可以告訴皇姐?”

“因爲、因爲,”皇帝擡起頭來,一張白淨俊秀的臉孔被憋得通紅,爭辯道:“因爲長陵王他們總是笑話我…..我不喜歡跟他們玩。”

外面雨聲清脆,有風穿過迴廊帶着潮溼的味道吹了進來,許久,女子點了點頭,說道:“不喜歡去就不要去了。”

她對地上跪着的一衆小廝說道:“好好陪皇上玩。”

“是!”

一羣十二三歲的半大孩子齊聲應和,女子轉身就帶着宮人們離去,不一會,身後的喧譁聲又起,聽那聲音竟是那樣的歡快和喜悅。

有誰能想到,佔據大陸最富饒地域的懷宋,其當位的皇帝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傻子,他的心智將永遠停留在十歲孩童的地步,永不會長大。這件事,是懷宋皇室的最高機密,懷宋長公主處心積慮謀劃多年,一直將此事對外隱瞞,可是如今,隨着納蘭紅煜漸漸長大,成年親政的時日也被一拖再拖,朝堂上的反對質疑之聲也日漸高漲,她終於漸漸感到獨力難支了。

當年,馳騁一生,開創東邊大片海域疆土的納蘭烈臨死之前,望着稚女和傻兒,只仰天長嘆一聲“殺孽太重!”,悲然與世長辭,留下這萬頃巍峨江山,全部落在了那個當年還不足十五歲的少女的肩上,一轉眼,已經五年過去了。

望着前方緩步而行的消瘦背影,雲姑姑心下一陣恍惚,不覺經年,當年雙髻垂肩的稚齡少女,如今已過了雙十年華,如花青春,就在這深深宮闈中緩緩渡過了,儘管外面風傳長公主如何精明決斷,如何智慧絕倫,甚至近年來已有人暗中懷疑長公主擅權攬政,乃至軟禁帝皇,大權獨攬等等,卻獨有她知道,眼前的女子心中裝了多少苦楚。

五年,一個女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個五年呢?

“公主,夜深了,回宮休息吧。”

納蘭紅葉輕輕搖頭:“御壑殿還有些公文需要批覆。”

雲姑姑連忙說道:“那拿回宮裡批覆吧?”

看着從小照顧自己的老嬤嬤急切的面孔,納蘭紅葉淡淡一笑,說道:“好。”

雲姑姑大喜,連忙吩咐人前往御壑殿取公文,一會的功夫,柔芙殿裡已掌起了明晃晃的宮燈,一派金碧輝煌之色。儘管納蘭紅葉並不是張揚顯貴之人,但是宮中人都知道這宮裡實際的主子是誰,服侍起來自然萬分小心。

已經將近三更,雲姑姑偷偷進來看了好幾次,好不容易見桌上未批覆的公文漸漸低矮,可是最後,卻見長公主拿着一方邊疆書信久久不落筆,終於忍不住走進來,皺着眉頭問道:“公主,什麼事這麼難決斷啊,三更了,明早還要上朝。”

“恩?是邊邑的商報。”

納蘭紅葉微微有些發愣,被人打擾,竟出奇的有幾絲窘迫,她拂去眼前的碎髮,對這個身邊最親近的人也不隱瞞,說道:“大夏已經發兵攻打燕北了,燕北急需藥物和糧草,還要以礦產兌換我們的兵器。”

雲姑姑顯然不是一般的婦孺,她輕輕的皺眉:“不是前幾天剛剛送去了一批嗎?”

“微末之物,杯水車薪,長樂侯和晉江王一力阻攔,以東海戰事將起爲藉口,物資大大不足,況且如今因爲北方戰事,物價飛漲,之前收取燕世子的金子,已經花的差不多了。”

納蘭微微蹙眉,忽聽沁安殿方向有人喧譁,她起身問道:“外面什麼事?”

雲姑姑連忙出去一趟,稍後回來笑道:“沒事,小殿下夜哭,皇后擔心小殿下受涼生病,派人傳了太醫。”

納蘭眉梢一挑,問道:“太醫怎麼說?”

“太醫說沒事,不過是小孩子夜裡餓肚子罷了。”

納蘭微微一笑,笑容清淡,眼神落落,帶着幾分睿智的光來:“這個孩子是我們大宋的希望,難怪皇后用心了,姑姑有經驗,平日有空閒的時候也多照看着點。”

“是。”

納蘭緩緩落座,輕輕吐出一口氣。還好,還好煜兒有了這麼一個孩子,既然已經無法扶他上位,就只有寄希望於這個孩子身上了。

只是,那還需要多少年呢?

她輕輕搖頭,不願再去想這些事情,隨手在文書上批覆了一個“待閱”,隨後,放在一旁。

雲姑姑皺了皺眉,想說什麼,卻終究沒有說。這些年,公主一直對燕北的事情很留意,尤其是燕北獨立之後,懷宋更是一改往日之風格,冒着極大的風險破例捲入其中,她想,公主這般睿智的一個人物,總會有自己無法理解的深意在其中的。

就如同萬千大宋國民所說的那樣,公主是天上的星星下凡,聖明如鏡。

納蘭來到窗前,推開紗幔。只見雨打芭蕉,噼啪做聲,遠處荷塘脈脈,斜水輝輝,偶爾有錦鯉躍上水面,翻打着雪白的肚皮。

納蘭心下微冷,寂然默立,下人們漸漸都退了下去,雲姑姑也鋪好了牀鋪退出房間,一時間,整個世界都好像清淨了下來,只能聽到稀疏的雨滴和夜裡的蛙鳴。

她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十多歲的稚齡孩童,芭蕉樹下的淅瀝雨夜,少年明眸如星子閃動,兩小並肩擊掌的嫩白小手…….

金蘭結義,永不相棄。

當年,父皇在世,皇室顯貴,自己萬千寵愛於一身,跟隨叔父安凌王出使大夏,喬裝打扮,自稱安凌王幼子玄墨,偶遇尚在真煌爲質的燕北世子,一月相處,竟然情投意合的義結金蘭。就此南北通信,多年未絕。

想起當年,自己古靈精怪,燕洵明朗灑脫,穆閤家的孩子雖然頑劣驕縱,但卻沒什麼壞心眼,諸葛懷少年老成,諸葛玥孤僻難處,趙徹雖然孤傲,卻時常被自己和燕洵穆合西風等人合夥戲弄,氣的七竅生煙青筋暴起,還有一次拿着劍追了穆合西風三十多重宮門,揚言要一決生死。而趙嵩小子,那時候還整日的拖着鼻涕,哭天抹淚的要跟着衆人玩耍,然而大家卻嫌他太小了,而無一人願意帶着他。

十年光陰轉瞬而逝,如今,物是人非,當年的那些面孔,早已變化萬千,有人大權獨握,有人受盡磨難,有人野心勃勃,有人一身傷懷,更有人,早已化作白骨塵埃,零落散去。

從懷裡摸出那封今早剛剛送進宮來的書信,可是僅僅是這麼一日,信腳就已經微微發皺,紙張溫暖,還帶着女子身體的淺淺幽香,打開之後,挺拔清瘦的字跡頓時映入眼簾:

“玄墨賢弟,燕北大戰將起,爲兄即日將奔赴戰場,臨行前,再三思量,仍需拜請賢弟援手,幫忙打理軍需糧草一事。半月前,爲兄曾往宋,見彼國長公主,納蘭公主高義,許諾會支援燕北糧草,然,貴國東岸戰事將起,爲兄深恐彼國朝野會有反對之言,若長公主意動,還請賢弟居中周旋,安撫朝臣。此事事關燕北生死,爲兄不得不覥顏相求,望賢弟念在你我多年之誼,加以援手,爲兄遠在關山萬里,定感念賢弟之恩義。

聞賢弟於一月前大婚,娶淮安良家女,兄無甚相賀,唯有玉簪一隻,送與弟妹,祝賢弟夫妻和睦,白首齊眉。

令:終得見賢弟口中美豔無雙世間難求的彼國長公主,然,其面紗足有半指厚,言語沉悶如老嫗,端莊有餘,活力不足,甚覺賢弟審美有異常人,他日有緣再見,定爲賢弟之品味浮一大白。”

納蘭眉心輕蹙,反覆看了幾遍“面紗半指厚,言語沉悶如老嫗,端莊有餘,活力不足”等句,少女薄怒,波瀾不驚的臉孔上也多了幾分嗔怪。

夜風吹來,吹起她的衣衫下襬,帶着淡淡的丁蘭之香。

拿起書案上一襲白紙,研墨提筆,默想許久,書道:

“接到兄之手書,知兄即將遠赴前線,弟甚是掛懷,沙場兇險,刀劍無眼,望兄萬萬珍重,弟猶自等待十五年後聚首之約,與兄大醉蓬仙樓,共賞秋湖水,同奏白素琴,半唱西江月,兄切不可食言而肥,棄弟而去。

敝國長公主端莊高雅,賢良淑德,乃女性之典範,懷宋珍品之奇葩,豈是常人輕易可見?兄常年周旋於戰場,審美已大損特損,聞兄此言,弟大爲悲痛,深爲兄之明日憂心不已。

糧草軍需一事,兄切勿掛懷,長公主即已許諾,定會遵從。若事有變,弟定當竭盡全力,爲兄周旋謀劃。燕北大戰在即,弟夜夜倚樓獨坐,眼望西北,待兄之捷報傳來。”

寫好之後,外面小雨已停,納蘭靜靜獨坐,手拿玉簪,入手極暖,通體雪白,頂端雕着一朵寒梅,花瓣徑須可見,淡雅素淨,雖不華麗,卻極盡精巧。

送與弟妹?難道真的要給玄墨的新娘子送去嗎?

納蘭長公主少見的露出一絲暖暖的笑意,隨手拿過書案上待閱的批文,轉手寫到:諾。

窗外已發白,漫漫長夜就要過去,納蘭站起身來,走到窗口,眼望西北,默默而立,天邊雲霞漸出,雨後空氣清新,清晨鐘鳴悠然,早朝的梆子聲遠遠的在後殿傳開。

納蘭深吸一口氣,閉目養神,再睜開之時,已是一片清明之色。

還要想辦法說服那羣反對插手大夏燕北之戰的老臣,她揉了揉眼角,看來,唯有拿出長公主運籌帷幄深謀遠慮所行所爲皆有深意這個幌子了。

她輕輕一笑,竟然多了幾絲少女的頑皮,人,總是有任性的時候的。

有些人,有些事,一生也無可能,她索性不去奢望,她清楚的知道,她要守護懷宋,守護皇帝,守護弟弟的孩子,守護納蘭一脈。

天空清朗,納蘭長公主面色沉靜,緩緩的挑開垂簾,淡淡道:“梳洗,準備上朝。”

——————分割線——————

第76章 御前悔婚第113章 星湖夜話第41章 九蒼泣血第140章 心若和田第50章 敗在何處逆鱗第162章 活着真好第62章 拳打太子第64章 惡梟俯首第9章 荊家滅門第77章 天要翻了第4章 皇家圍獵第95章 如此倒黴第65章 烏龍搶親第138章 北伐結束第187章 大夏天崩第71章 難下殺手第106章 風雨將至第40章 千古一恨梨花終篇第29章 大亂將起第95章 如此倒黴第48章 天朝貴胄第55章 又見諸葛第91章 冤家聚頭第65章 烏龍搶親梨花終篇第133章 往日情事卞唐繁花上第97章 欠你一命第98章 燕洵打劫秋思第149章 大戰將至第149章 大戰將至第168章 風起青萍第155章 與君訣別第15章 金風玉露第1章 軍事法庭第180章 洞房花燭第84章 賢陽街頭第52章 復仇開始第29章 大亂將起第131章 脈脈情深第5章 含血吞齒第52章 復仇開始第187章 大夏天崩第160章 惟願卿安第106章 風雨將至第95章 如此倒黴第173章 虎毒食子第153章 爆竹聲聲第72章 鐵骨柔情第190章 再次重逢第72章 鐵骨柔情第168章 風起青萍第142章 月下綿綿第73章 皇后駕崩第52章 復仇開始第85章 李策大婚第167章 廟算之高第53章 狐裘之暖第33章 禍福與共第190章 再次重逢第68章 背道而馳第135章 落日之戰第65章 烏龍搶親第128章 現代軍事理論第104章 終生信仰第16章 上元雪夜第68章 背道而馳第136章 戰地聖光第36章 關山似鐵第110章 李策逃婚第53章 狐裘之暖第82章 半路書生第82章 半路書生第161章 燈火闌珊第89章 春色無邊第40章 千古一恨第141章 蒹葭蒼蒼第32章 戰歌長奏第186章 燕風將至第113章 星湖夜話第126章 金吾之巔第181章 金風玉露第125章 並非酸儒第67章 五龍爭姝第129章 北朔之風鋼鐵第80章 兩處天涯第138章 北伐結束第52章 復仇開始第191章 天下取捨第120章 你太嫩了第65章 烏龍搶親第46章 昔日兩小第21章 歪打正着第91章 冤家聚頭第83章 再入奴籍人亡
第76章 御前悔婚第113章 星湖夜話第41章 九蒼泣血第140章 心若和田第50章 敗在何處逆鱗第162章 活着真好第62章 拳打太子第64章 惡梟俯首第9章 荊家滅門第77章 天要翻了第4章 皇家圍獵第95章 如此倒黴第65章 烏龍搶親第138章 北伐結束第187章 大夏天崩第71章 難下殺手第106章 風雨將至第40章 千古一恨梨花終篇第29章 大亂將起第95章 如此倒黴第48章 天朝貴胄第55章 又見諸葛第91章 冤家聚頭第65章 烏龍搶親梨花終篇第133章 往日情事卞唐繁花上第97章 欠你一命第98章 燕洵打劫秋思第149章 大戰將至第149章 大戰將至第168章 風起青萍第155章 與君訣別第15章 金風玉露第1章 軍事法庭第180章 洞房花燭第84章 賢陽街頭第52章 復仇開始第29章 大亂將起第131章 脈脈情深第5章 含血吞齒第52章 復仇開始第187章 大夏天崩第160章 惟願卿安第106章 風雨將至第95章 如此倒黴第173章 虎毒食子第153章 爆竹聲聲第72章 鐵骨柔情第190章 再次重逢第72章 鐵骨柔情第168章 風起青萍第142章 月下綿綿第73章 皇后駕崩第52章 復仇開始第85章 李策大婚第167章 廟算之高第53章 狐裘之暖第33章 禍福與共第190章 再次重逢第68章 背道而馳第135章 落日之戰第65章 烏龍搶親第128章 現代軍事理論第104章 終生信仰第16章 上元雪夜第68章 背道而馳第136章 戰地聖光第36章 關山似鐵第110章 李策逃婚第53章 狐裘之暖第82章 半路書生第82章 半路書生第161章 燈火闌珊第89章 春色無邊第40章 千古一恨第141章 蒹葭蒼蒼第32章 戰歌長奏第186章 燕風將至第113章 星湖夜話第126章 金吾之巔第181章 金風玉露第125章 並非酸儒第67章 五龍爭姝第129章 北朔之風鋼鐵第80章 兩處天涯第138章 北伐結束第52章 復仇開始第191章 天下取捨第120章 你太嫩了第65章 烏龍搶親第46章 昔日兩小第21章 歪打正着第91章 冤家聚頭第83章 再入奴籍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