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虎毒食子

七八零年八月二十,眉山洛王李洛兵敗亡於邯水,同年九月十一,李洛三子二女連罪亡於眉山梧桐臺,座下二十一位得力大將慘遭腰斬之苦,上將軍徐素親自監斬,一紙命令拋下之後,就是幾十條無主的幽魂。

那天,梅香由殿外進來,身上落了幾片雪白的花瓣,神色微微有些仲愣。秋穗叫了她幾聲,她才反應過來,失神的說:“剛剛聽說洛王的側妃徐氏找到了。”

徐氏?徐素的妹妹徐姵寧?

秋穗連忙拍着胸脯說道:“可算是找到了,聽說徐素大將軍少時喪父喪母,只有這麼一個妹妹相依爲命,對這妹妹十分疼愛,如今他爲陛下立下了這麼大的汗馬功勞,若是徐小姐慘遭不測,那就太可惜了。”

梅香微微皺着眉,神色間像是攏了一層淡淡的青煙,小臂般粗細的通背高燭發出明晃晃的光,照的她的臉色有一絲蒼白,她壓低了嗓子,像是大風天氣的雛鳥,聲音尖細且低沉:“聽說,是在羅浮山上找到的,就吊在羅浮山的枯樹上,兩條腿都被野狼給叼去了。”

秋穗聽了“啊”的尖叫一聲,臉色霎時就白了。

楚喬的心突然一涼,一絲絲寒意從心底翻涌上來,像是香爐中乳白的香菸,細細盤旋,悠然輾轉。

月夜冰冷,遙遙的柔福殿裡歌舞又起,絲竹鼎盛。子茗夫人如今已是柔妃,成爲李策后妃之中最有權勢品級最高的女子,前幾天被太醫院確診懷了身孕,再過兩日,就要前往宮外皇莊養胎了。

這綿長的夜,喧囂中卻又透着死寂,這般長。

就這樣又過了半月,夏去秋來,淅淅瀝瀝幾場涼雨之後,空氣裡就變得冰冷且潮溼。夏荷零落,太清池上一片烏黑的荷葉,如今的金吾宮,已經沒有人會有引一池溫泉留花期的心境了。

西南經歷大亂,學府城靠近眉山,楚喬悉心經營的學子客棧也毀於戰火之中,徒留一片殘垣斷壁。梅香菁菁等人聽了不免多了幾分難過,李策說可以爲她重新修建,楚喬卻失了興致,畢竟,這西蒙,她也不會長住了。

楚喬就這樣在金吾宮住了下來,一日一日,看着日光滑過硃紅色的窗楞,靜候又一日的來臨。

她很少見到李策,經過洛王一事,卞唐軍力雖然虧損,但是西南氏族盡除,反而國庫充盈,蒸蒸日上。李策彷彿轉了性子,變得無比忙碌,就連後宮的歌舞,也是好久不聞了。

秋意闌珊,光影浮動,又是兩月悄然而去。楚喬清晨起來推開窗子,只見外面下了薄薄的清雪,窗外的幾株梧桐積了一層白白的樹掛,住在學府,已有很久不曾見過下雪,梅香等人見了都開心的很,菁菁則帶着一羣小宮女出去玩耍,披了紅彤彤的緞面披風,看起來嬌憨可愛。

諸葛玥的信又到了,這幾個月來,因爲卞唐戰事的影響,李策對大夏邊關的壓力大大減輕,給了趙颺一絲喘息之機。上個月,趙颺藉口拉練,驅使南軍悄悄進駐了真煌城外三十里處的西大營。當時北方胡地正好遇上了一場雪災,趙徹前往北胡,不在京都,諸葛玥當機立斷帶了五千青海禁衛趕往西大營,和趙颺對持了三個多時辰,若不是魏舒燁及時趕到,很有可能會出大亂子。

可是他來信的時候卻絲毫沒提,楚喬是從鐵由侍衛的嘴裡才得知了此事,想起以五千人馬對持三萬南軍的兇險,她只覺得背脊冰涼的生出一絲細密的汗珠來。

夏皇時日不多了,已有兩個多月不曾上朝,大夏的皇權之爭愈演愈烈,稍不小心,就有敗亡之險。楚喬閒來無事的時候,也會前往佛堂,抄上兩卷平安經蘭芷經,一來可以消磨時光打發時間,二來,也圖個內心安寧,三來,更是因爲心裡有了想要保佑的人。

佛堂上檀香嫋嫋,透過繚繞的煙霧,看着寶相莊嚴的佛像,楚喬突然想起那位只有一面之緣的大唐皇后。那日午後,她於睡夢中醒來,溫和的婦人靜靜的看着她,很沉靜的與她說要她去勸勸李策,不要拆了這處佛堂供奉歡喜佛。

那時候,李策還是胡鬧的大唐太子,如今,卻已是生殺予奪談笑點兵的大唐皇帝了。

秋穗如今已是宓荷居的掌事姑姑,小丫頭自小在宮中長大,耳精目明,落葉知秋,時不時的疑惑的看着楚喬,皺眉輕聲道:“此次見了姑娘,感覺姑娘比上次又多了些什麼。”

楚喬微微挑眉,問道:“哦?多了些什麼?”

秋穗輕輕一笑,手拿牛角梳子由上到下通過楚喬烏黑的秀髮,靜靜道:“上次姑娘由燕北歸來,整個人如同夏末殘荷,如今,卻是過了冬了。”

“是嗎?”

楚喬側頭,蔥白的手指穿過濃密的秀髮,鏡子裡的容顏一如渡過了寒冬的湖岸楊柳,眼底凌厲之色已然不在,好似曾經那十年戎馬不過一場水月鏡花。如今的她,安居在金吾宮裡,驚心等候,歲月如水,終究給了她幾縷安寧的時光。

年底的時候,她見到了賀蕭。

冬風料峭,她披着一襲銀尖毛裘斗篷,和梅香經過尚林園的百哲亭的時候,偏巧碰見了剛從儀心殿出來的賀蕭。

他如今已是卞唐南營的兵部掌使,官居三品,頗得李策的器重。便是這後宮,也是經常出入了。

自從當初楚喬不告而別之後,他們是首次重逢,乍然見面之後,兩人都不免有些尷尬。賀蕭嘴脣蠕動片刻,似乎想叫大人,終究話語還是凝在脣邊,聲音低沉的叫道:“楚姑娘。”

揮退下人,只帶了梅香,上了百哲亭。

賀蕭穿着一身藏青色的朝服,沉穩英俊,臉上有着歷經磨難而鍛煉出來的氣韻風度。

梅香站在亭外,起了風,吹起楚喬的斗篷下襬,輕飄飄的,像是一縷青煙。她久久沒有說話,只是迎着風站着,亭子很高,下面是太清池的出水道,也被修成了一條活水,清水流瀉,發出嘩嘩的聲響。賀蕭的聲音在背後響起,靜靜的,波瀾不驚。

“此處風大,姑娘體弱,還是早些回去吧。”

“燕北的風,不是更大些嗎?”

楚喬回過頭來,面色很平靜,一雙眼睛好似蒙上了一層波光,讓人看不通透。

“賀蕭,你可是在怪我了?”

賀蕭垂首道:“屬下不敢。”

“你說不敢,就是在怪了。”楚喬苦澀一笑,笑紋滑過嘴角,轉瞬消逝:“不管你相不相信,你我多年並肩作戰,我始終將你當做是我最好的朋友,我離開,並非是拋棄了你們。”

“我明白。”

賀蕭突然擡起頭來,眼神一如既往的平靜,再不如當初叱吒戰場上的威光,他靜靜的說道:“我從未怪過你,你只是爲我們着想,爲我們安排了最好的一條出路,這些,我全都懂。”

這是賀蕭第一次對着楚喬以你我相稱,他的眼梢靜靜的看着她,緩緩說道:“這些年,我一直親眼看着你一步步走過來,你心裡的苦,我全都明白。我有時候在想,也許當初是我自私了,若是我早能想通,絕不會讓局勢將你逼迫到如此境地。即便是西南鎮府使淪爲匪盜、被人殲滅,也不該讓你承擔起這副責任,與燕王對抗,以致走到如今的田地。”

楚喬搖了搖頭,她想說,她和燕洵之間本身就有着不可調和的矛盾,即便是沒有西南鎮府使,也會有其他的原因,問題早晚都會爆發,不過是一遲一緩的問題罷了。

賀蕭卻未等她說完,徑直說道:“畢竟,你只是一個年輕的女子,只是當時的我們,都給忽略了。”

他擡起頭來,很溫和的一笑,像是一個長者看着自己的後輩一樣,靜靜說道:“陛下說,只有你完全拋卻過往,才能得到真正的平靜。我不再稱你爲大人,不是怨憤疏遠,而是希望你能放下包袱,好好爲自己活一次。”

寄存在樹葉上的露水唰的一聲落下,濺在楚喬軟白色的繡鞋上,她眉心輕輕蹙起,一絲感動從心間冒起,那般酸澀。

“卞唐雖然溫暖,但是如今氣候陰冷,姑娘還是早些回去吧。”

說罷,他讓開身子就欲讓楚喬離去,楚喬卻突然叫道:“賀大哥。”

賀蕭整個人一愣,猛的擡起頭來看着她。

楚喬靜靜說:“你我相處多年,屢次同生共死,你於我,似是戰友,更似親人。”

蕭蕭的風穿過林子,賀蕭目光微微有些顫抖,許久,仍舊保持那個姿勢靜靜退後一步,沉聲說道:“我就要前往西南赴任了,也許,就再也沒有相見的機會了。”

他果然已經知道了。

楚喬的指尖微微有些冷,看着賀蕭默立的身影,只覺得有一絲酸楚縈繞在喉間。她靜靜的點了點頭,說道“你多保重”轉身就下了亭子。

剛走出幾步,忽聽一個聲音在身後靜靜的響起:“小喬,一路保重。”

她頓時回過頭去,卻見賀蕭仍舊是以那個姿勢靜靜的站着,風吹過他的衣衫,青色的朝服上有着青檀色的碧海雲紋,腰間蒼青色的一束,已然破舊,仍然是當年秀麗軍中的腰帶。他就那麼靜靜地站着,連頭都沒擡,好像剛纔的話不是他說的一樣。

楚喬默立了片刻,終究轉過身去,隨意走了一個方向。

轉了幾轉,尚林園終於再也看不見了,楚喬擡起頭來,卻發現自己無意間竟來到了柔福殿外的弗蘭山。名爲山,其實不過是一處壘砌的假石,表面全部以白玉精雕堆砌,看起來螢光剔透,堪稱金吾宮一大勝景。可是楚喬此刻看着這座潔白的假山,卻只覺得心底的冷意一絲絲的瀰漫起來,像是長了觸手的蟲,將她一圈圈的網住。

“小姐?”

梅香有些擔憂的叫道。

楚喬沒有說話,眼神微微有些凝固,看着那座假山上的幾株臘梅,卻又好像穿透了那裡,看過了好遠好遠。

“小姐,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思,您卻只有一顆心,兼顧不了那麼多人的。”

梅香的話在耳邊響起,楚喬卻好似沒有聽清,風那麼大,她突然覺得有些難過。

“賀統領追隨了你那麼多年,假以時日,他一定會明白的,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你也不要太傷心了。”

楚喬轉過頭來,突然伸出手抱住梅香的肩膀,輕聲說道:“梅香,你若是想去,就隨他去吧。”

楚喬清晰的感覺到梅香的身體猛然一愣,背脊挺得筆直,像是被人驚動了的兔子。過了許久,一雙手臂緩緩環住了楚喬的背,梅香的聲音在楚喬的耳邊靜靜道:“我是捨不得賀統領,可是,我更捨不得小姐啊。”

午後的陽光白晃晃的照在地面上,天那麼高,看不見一絲雲彩。

“小姐不要再爲別人操心了,諸葛少爺不是一個完全的好人,但是他卻是天地間唯一一個一心一意爲了小姐的人。爲了小姐,他肯殺人放火捨身成魔,也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樣的人,打着燈籠也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了。”

梅香突然笑起來:“至於賀統領,他總會看開的,就像我一樣,這種事是勉強不來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因緣的。”

碧海藍天的自由,是她祈求了很多年的。

她仰起頭來,依稀中似乎看到了那人清淡的雙眼,料峭寒風,大夏朝堂覆雨翻雲,他可還好嗎?轉眼又到了新年,這一年屢經動亂,也許是爲了沖淡大戰後頹然的氣氛,在百官的極力奏請下,李策下令大力操辦春宴,極盡奢靡只能事。

臘月二十七,李策於國子大殿上宴請百官,開設一年考度呈情,對於本年政績優等者大加褒獎,賜三品以上官員同殿而食的殊榮,並親自坐下一首千秋詩,吩咐內侍謄抄,贈送朝臣每人一副。

後宮也是張燈結綵,飲宴從儀心殿一路擺到上清宮,彩坊不斷,燈籠無數,以綵綢燈飾結成萬壽無疆、江山永固等吉祥紋圖,貼在朱牆碧瓦之上,金碧輝煌,錦繡華燈,歌舞瀰漫,一派富麗堂皇之色。

李策幾次來請她一同赴宴,楚喬卻不喜歡那樣堂皇的熱鬧,淡淡的推脫了。只在自己宮裡帶着一衆宮女下人們打掃準備,自開宴席,籌備守歲等器物。

臘月二十八,一輛輛青布馬車駛進了金吾宮的正門,經過通報之後,一路向着宓荷居前來。然而馬車到了之後,一箱箱東西搬下來,卻轟動了整個後宮,所有的宮女下人們無不爭相趕往宓荷居一探究竟,就連一些沉不住氣的夫人,也巴巴的趕來了。

馬車二十輛,大小楠木箱子二百箱,打開箱子之後,所有人的眼睛豁然一亮,滿目珠光。翡翠、祖母石、紅寶石、貓眼、白玉、東珠、錦繡攏紗、蘇繡綢緞、珍貴皮草、古玩、字畫等等,凡是世人所能想象的奢華,幾乎凝聚眼前。不僅如此,還有一些女孩子喜歡的朱釵、瓔珞、宮衣、玉鞋、首飾,應有盡有。上品花卉、高達三丈餘的完整珊瑚、珍稀蘭草、以東珠鑲嵌的帷帳屏風、能在夜裡發光的玉自明、還有海外傳來的一些稀有物件,如火柴、望遠鏡、玻璃飾物、簡單的自鳴鐘、番人女子的衣裙,還有胡地的珍貴特產,各種價比黃金的藥材等等等等。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還有幾箱很粗糙的土產,看起來類似番薯,楚喬拿着研究了半晌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他曾寫信給自己描述過的青海土瓜,她湊到鼻間聞了聞,略略有一絲香氣,心裡驟然升起濛濛的甜蜜,只覺得這所有的珠玉加在一起,都不及這幾顆醜醜的土瓜。

想必當地人聽說青海王要此物是盡了心的,不但個頭甚大,而且每隻土瓜上還綁了一圈紅線,以紅色喜步細細包裹着,看起來不倫不類。

一方小小的信箋放在瓜中,她拿起,嫩白的手指拆開金線,只見裡面以極清瘦飛揚的字跡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篇。

他總是如此,即便是寫信也是彆扭的口吻,從天氣到政治再到地方經濟的發展走向暢談一番,活像兩個國家元首的親切會晤,只在最後每次都小心的提醒一句:注意門戶,睡前小心門窗,嚴防小人。

有一次李策看到諸葛玥的信氣的半死,大罵說諸葛玥纔是名副其實的小人,竟然背後中傷他人。楚喬當時看着那個偷偷拆看別人信件卻大義凌然的男人,只覺得他們兩人所言都非虛。

今日的信箋卻不是很長,短暫的開頭之後,筆墨似乎濃了許多,可想那人是默想了很久,墨跡都幹了,是重新蘸墨書寫的:

“有事纏身,無法與你共度春宴,明年春暖花開日,必履行諾言,等我。”

周遭是一片喧譁驚歎之聲,楚喬手握着一方薄薄的信箋,卻只覺得四周平靜溫和,風過無聲,驚燕啼鳴,花豔葉翠,縱然冬寒料峭,心中仍舊一派春和景明。

當天晚上,楚喬和梅香、菁菁、多吉、平安還有秋穗等一批宮女宓荷居里,楚喬親自下廚,雖然廚藝一般,但是現代的烹調方法還是將這幫傢伙唬的一愣一愣的。開始的時候大家還有些拘束,漸漸的也就放開了,這宮裡少有男人,多吉清俊溫和,平安卻是個伶牙俐齒的,不停的給大家講笑話,將一衆小丫鬟逗的哈哈大笑。

午夜時分,外面突然放起了焰火,楚喬和宮人們跑到庭院裡,站在桂花樹下仰着頭,看着漫天火樹銀花,鮮亮的顏色灑在臉上,是一片飛揚的神彩。

菁菁和平安幾人帶着小丫鬟們放起了炮竹,噼啪的聲音響在耳側,楚喬捂着耳朵被衆人簇擁在中央,臉蛋紅紅的,穿着毛茸茸的新夾襖,像是一個沒長大的孩子。

來到這裡多少年了,這是她過得最高興的一個新年。

縱然心底的人不在身邊,歲月仍舊一片靜謐恬淡。

外面仍舊是一片歡聲笑語,楚喬伏在案前,幾筆勾勒,就是兩個惟妙惟肖的Q版卡通人物,小小的身體上頂着大大的腦袋,一個靈動清秀,一個嚴肅彆扭,兩個小人站在高高的山坡上並肩呆呆的望着前方,隱隱透着幾絲傻傻的可愛,在他們的面前,是一片廣闊的草原,牛羊成羣,在極遠處,還有大片青青的海水。

她以極認真的字跡在信箋的結尾寫了兩個字:等你。

不再叮嚀囑咐,不再探聽詢問,她想,她要完全的自私一次,也要認真的任性一次,更要相信一次。

放下信箋,她穿好斗篷就跑出去找梅香他們,誰知剛走出大殿,一捧白白的花瓣兜頭而來,像是滿捧的積雪,撲朔朔的灑在她的身上。

衆人齊聲大笑,聲音穿透了金吾宮的火樹銀花漫天煙火,飄飄的彌散開來。卞唐的冬天總是極短的,轉眼間已是三月。

前幾日,懷宋傳來消息,懷宋親王晉江王以宋皇身體有異爲由頭,帶領一部分支持他的官員要求太醫院公佈皇帝的身體狀況,卻被納蘭紅葉一口拒絕,頗引起了一絲亂子。

李策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微微皺了皺眉,淡淡道:“如果沒事,爲何不堵上那些人的嘴呢?”

楚喬也沒搭話,她隱約猜到些什麼,想必不止是她,恐怕這天底下已經有無數雙眼睛盯在了懷宋之上,而那個以一己之力撐起納蘭氏大廈多年的女子,此刻又該如何應對這明裡暗裡的暗箭明槍呢?

她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很多年前在燕北看到的那張略顯潦草的信箋: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縱然外表看起來堅韌如鐵,終究也有傷懷難過的時候,誰又能永遠堅定如初呢?

三月初九,李策的二兒子李橋安死於傷寒,年僅三歲。知道這消息的時候李策正在湘湖視察堤壩,匆忙趕回來,卻只來得及見到那孩子的屍體。

李策如今已有兩子一女,大兒子六歲,女兒四歲,死去的這個孩子是南雲夫人的兒子,那孩子死後,南雲夫人悲傷下一病不起,三天後撒手人寰。

那孩子畢竟還小,不能入棺,只在南天寺火化,收斂在寺廟之中。

那天晚上李策喝多了酒,楚喬還是第一次見到李策喝醉,以前不管是什麼時候,他似乎都是清醒着的,哪怕路都走不了,眼睛仍舊是清冽一片。

那一晚,他抓着楚喬的手,反覆的問:我是不是殺虐太深?我是不是殺虐太深?

他的力氣太大,楚喬的手腕生生的疼,大殿裡靜極了,冷冷的風吹進來,揚起一地飄渺的塵埃,青蛙在楊柳間喋喋不休,卻更顯清寂,紫銅鶴頂蟠枝燭臺上化下一滴滴紅色的燭淚,宛若女子的清淚滾過染了胭脂的腮邊,靜靜的低垂落無聲。

第二日,李策追封南雲夫人爲雲妃,入殮皇陵,讓她的家族父兄得享哀榮。

轉眼已是五月,前往皇莊安胎生育的子茗夫人回宮,產下一子,闔宮大慶,李策賜孩子名爲青榮,並賜爵位,封爲榮王,子茗夫人一躍成爲三妃之首,領貴妃之銜。

宮裡的宮女們私下裡都在議論這位貴妃娘娘,說她進宮時間這麼短就有了兒子,還爬上了妃位,登上後位指日可待。

然而也有人說她出身寒微,家族已然沒落,父親還是罪臣,即便是兄長如今漸漸在朝堂上展現鋒芒,但是到底身子不便,無法登上高位。沒有家族支持,茗貴妃難有建樹。

對於李策的這些後宮之事,楚喬不願打聽,平日也甚少關注。突然想起一事,問秋穗道:“爲什麼貴妃的冊封大典上沒看到皇太后?”

秋穗答道:“先皇去世後,太后就出宮去了安隱寺,已經好多年沒有回宮了。”

楚喬這才恍然,想起這位太后多羈的一生,也不由得一陣唏噓。

四月剛過,卞唐已是一片和煦春風,諸葛玥前幾天派人爲她送來了一對胡地雙翼鳥,長的十分漂亮,毛色鮮豔,據說這種鳥自小就是成雙而生,一隻若是死了,另一隻絕不獨活。

楚喬喜歡的每日親自餵食,並給它們改名叫比翼鳥,異常喜愛。那隻雌鳥似乎和楚喬關係很好,漸漸的,就算放出籠子也不飛遠,只是在大殿來盤旋,偶爾落在楚喬的肩膀,用脖頸摩挲着她的臉頰,那隻雄鳥看了總是十分火大,滿屋子的亂飛怪叫,逗得一衆小丫鬟們哈哈大笑。

李策似乎也很喜歡這雙鳥,總是不時來逗弄。

有天晚上,楚喬正在睡覺,突然感覺似乎有人在看着她,她剛一睜開眼睛,於黑暗中坐起身來,就頓時落入一個堅硬的懷抱之中。

男子的氣息很熟悉,呼吸有些低沉,一下一下的噴在她的脖頸上,帶着一絲濃厚的酒氣。他抱的那麼緊,像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一樣,幾乎將她弄痛了,她沒有掙扎,透過冷冰的衣衫,似乎可以感受的到他的寂寞和痛苦,她輕輕的伸出手來拍着他的背。

月光悽迷的照在他們的身上,男子的衣衫以赤色線繡出細細的龍紋,那絲線那麼細,好似要融進那一重重的明黃之中,隱約的一脈,像是滲了血的手腕。

漸漸的,李策鬆開了她,酒氣上涌,呼吸都是清冽的酒香。

楚喬小心的問:“李策,你將我當成她了嗎?”

李策一愣,轉過頭來看着她,微微揚起眉。

楚喬突然有些侷促,似乎無意中撞破別人秘密的孩子,輕聲說道:“我聽下人們說的,以前,芙公主就住在這裡把。”

李策定定的看着她,那目光那般深遠,像是幽幽的古井,含着清澈的深意,渾濁的一脈。那時的楚喬,也許還無法理解他的眼神,她只覺得被他看的很不舒服,微微有些酥麻的擔憂。

“呵——”

李策突然輕笑一聲,然後又用那拉長的腔調懶洋洋的說:“芙兒的身材可比你好多了。”

那天晚上,李策離了宓荷居就去了茗貴妃的柔福殿,他剛走出大殿,楚喬就見幾上有一物光華剔透,正是李策的玉扳指,她連忙跑到窗口大叫道:“李狐狸!你的扳指!”

李策回過頭來,衝着她燦爛一笑,月光下笑容俊美的令人目眩。

“春宵一刻值千金,我明日再來取!”

說罷,就向着柔福殿的方向去了。

楚喬握着那隻扳指,使勁的瞪了一下這個胡鬧的皇帝,轉過身去的時候,腳趾不小心踢在一處凸起的門檻上,錐心的疼,她皺着眉坐下來,只見竟然流了很多血,把潔白的睡裙都給染紅了。

她的心底,突然生出了一絲慌亂。

大約四更天的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突然傳來,楚喬心裡隱隱有些不安,本就沒睡實,騰地一下坐起身來。正好梅香和秋穗急促跑進殿來,人人面色蒼白,仿若死灰般的說道:

“陛下遇刺了!”

“砰!”

黑夜裡,那隻瑩白的玉扳指突然掉在地上,卻並沒有摔碎,只是磕掉了一個角,順着光華的地板,遠遠的滾去。

趕到儀心殿的時候,整個大殿外已是一片痛哭聲,整個太醫院都在殿外候着,幾名老資歷的太醫聚在裡面,只見一盆盆的血水不斷的被端出來,像是尖銳的刀子一樣,深深的刺入骨髓,狠狠的疼。

秋穗說李策是晚上宿在茗貴妃殿上的時候被刺的,傷人者是一名年邁的老太監,自稱洛王爺是他的恩人,得手後還沒等侍衛追問,就咬舌自盡了。

楚喬緊緊的握着拳,這個時候,她是不能進入內殿的,連在外面跪哭的資格都沒有。她疑惑的皺緊了眉,先不說柔福殿禁衛森嚴,李策左右都是一等的護衛高手,一個來歷不明的老太監怎麼能混進內殿並且刺殺得手?就說李策本身的身手,也絕不會讓陌生人輕易近身而毫無所覺的。

她遠遠地望去,只見在大殿正前方的一個小廣場上,一名衣衫單薄的女子正孤單的跪在那裡,鬢髮凌亂,因爲背對着她,所以看不清臉容。

秋穗說,那就是茗貴妃,從開始到現在一直跪在那。

就在這時,大殿的門突然打開,孫棣帶着一衆忠心的臣子迎上前去,緊張的問道:“陛下的傷勢如何?”

爲首的一名老太醫擦了一把額角的汗水,說道:“陛下性命無礙了,只是還需要靜養。”

此言一出,那些嬪妃們同時放鬆的大哭出聲,就聽廣場那邊,那名茗貴妃身子一軟,就昏倒在地。

“孫大人,陛下要見你。”

老太醫說道,隨即目光轉了一圈,看到楚喬後突然說道:“還有這位姑娘。”

一時間,所有曖昧詭異的眼色全都凝聚而來,楚喬深吸口氣,面色沉靜的走上前去,和孫棣打了聲招呼,就在所有人的注視下走進了大殿。

大殿裡密不透風,滿是厚重的藥味。孫棣先進去,過了好久纔出來,對楚喬說道:“陛下精神不好,長話短說。”

“明白。”

楚喬點了點頭,就走進內殿,穿過層層垂曼,李策就躺在那張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巨大的龍牀上。

他的氣色的確是很不好,楚喬從未見過他這個樣子,一臉死灰,眼窩發青,嘴脣幾乎毫無血色,他定定的看着她,目光似乎有些呆滯,就在楚喬開始驚慌之際,他卻突然露出一個古怪的笑容來,聲音沙啞語氣卻輕鬆的說道:“嚇死你們。”

時光回溯,歲月剎那間紛涌倒流,他們似乎又回到了初初相見的那一日,年輕的太子被她從馬上拽下來重拳相向,打的鼻青臉腫,他一邊哎呦哎呦的慘叫一邊對着她露出古怪的笑來,像是一個沒心沒肺的登徒子。

“李策——”

她顫聲叫道,只見一個深深的刀口橫在他的胸前,只要再偏一寸,就能刺破心臟了,她後怕的看着他,頭皮都是發麻,想去抓他的手,卻又不敢,只是反覆的說:“沒事了,慢慢養着。”

“原本,”李策斷斷續續的開口:“原本想這幾天親手給你準備嫁妝的,這下,要便宜孫棣那傢伙了,不知道、不知道他會不會貪污。”

楚喬強顏歡笑,柔聲說道:“你放心,我去看着他。”

“恩。”

他似乎很累,只說了這幾句話臉色就更白一分,楚喬連忙說道:“你先睡吧,不要再說話了。”

“喬喬,在旁邊陪着我吧。”

“好。”楚喬連忙點頭:“我哪都不去,我就在這陪着你。”

李策沉沉的睡過去了,期間太醫曾來爲他換了一次藥,楚喬親眼看到那個傷口,對他受傷的疑慮更深了,只是現在還不是處理這些事的時候。

三天之後,李策的傷勢有了好轉,臉色也好看了許多。

這天上午,楚喬正在內殿爲他打扇,忽聽外面傳來一陣喧譁,她揚眉看去,秋穗急忙跑進來,湊到她的耳邊小聲說道:“太后回宮了。”

楚喬一驚,連忙走了出去。

還沒出儀心門,就見太后的鳳駕迤邐而來,她給太后請了安,一路跟隨又回到了儀心殿。侍女撩開簾子,太后一身樸素的青色單衣,楚喬擡起頭來一看,不由得心下一驚,不過是幾年不見,太后卻好像變了個人一樣,蒼老的不成樣子。滿頭白髮,皺紋深深,一雙眼睛幾乎凹進去了,通紅一片。

她剛一下轎,眼淚就流了出來,悲聲說道:“我的策兒呢?我的策兒怎麼樣了?”

“啓稟太后,陛下已經無礙,只需要靜養。”

太后一邊流淚一邊罵道:“你們這幫奴才,到底是怎麼伺候的?若是皇帝有一點事,你們全都給我陪葬!”

說罷,就往儀心殿走去。

奴才們嚇得全都跪在地上,頭都不敢擡。

沒有人敢攔太后的駕,楚喬跟在後面,一路進了儀心殿。李策此時仍舊在睡,太后剛一看到他,眼淚就掉了下來,顫巍巍的靠上前去,似乎想要去摸他的臉。

一名太后身邊的宮女走到楚喬面前,皺眉說道:“你是何人?爲何在這?太后來看皇上,其他閒雜人等立刻迴避。”

梅香眉頭一皺,正想說話,楚喬伸手拉了一下她的衣袖,點頭道:“知道了。”

說罷,帶着梅香幾人就退出了儀心殿。

“小姐?是皇上讓你陪着的。”

楚喬嘆了口氣,說道:“人家母親回來了,我們有什麼理由還繼續呆在裡面?”

秋穗在一旁說道:“沒想到太后還挺疼皇上的。”

這時,孫棣大人從前面走來,見了楚喬微微一愣,問道:“姑娘怎麼不在儀心殿?”

梅香搶着說道:“太后回來了,把我們小姐給趕出來了!”

“太后?”

孫棣聞言頓時一愣,轉身就大步往儀心殿走去,沉聲說道:“是誰接太后回來的?陛下遇刺的消息外面並不知道?太后怎麼會回來?”

就在這時,儀心殿裡突然傳來一陣劇烈的尖叫聲,孫棣和楚喬同時一愣,猛然推開儀心殿的門,一起衝了進去!

只見太后手握着一隻匕首,蒼白的臉上滿是殷紅的血,神色淒厲,哪裡還是那個溫和慈祥的婦人,像是一個魔鬼一樣的站在牀前,嘶聲叫道:“我殺了你!我殺了你!我要爲洛兒報仇!”

楚喬的腦海中轟然一片蒼白,像是極北方的風,呼嘯着橫掃而過。

————分割線————

第43章 終有一天第186章 燕風將至第137章 王者歸來第50章 敗在何處第137章 王者歸來第23章 見招拆招第166章 暮暮朝朝第39章 大風起兮第17章 分道揚鑣第7章 是去是留第75章 戰前陰雲第57章 冤家路窄第153章 爆竹聲聲第52章 復仇開始第2章 雨欲來山第102章 雙雙觸碰第185章 燕氏義莊第178章 江山豪賭第42章 零落成泥第96章 浴房春潮第45章 恍惚經年第81章 折道卞唐第88章 少女懷春第48章 天朝貴胄第77章 天要翻了第64章 惡梟俯首第165章 黃粱美夢第143章 心悅君兮第85章 李策大婚第168章 風起青萍第18章 魏氏門閥名將第106章 風雨將至第78章 殺出真煌第100章 大仇未報第153章 爆竹聲聲第186章 燕風將至第161章 燈火闌珊第164章 見家長了第179章 坦誠相待人亡第138章 北伐結束第86章 詹府內亂第58章 黃雀在後第76章 御前悔婚第69章 獵場遇險第168章 風起青萍第96章 浴房春潮第55章 又見諸葛第55章 又見諸葛第149章 大戰將至第84章 賢陽街頭第82章 半路書生第11章 燕洵世子第81章 折道卞唐第37章 陷入牢籠第44章 白駒過隙第161章 燈火闌珊第161章 燈火闌珊第177章 秀麗皇妃第10章 剛剛開始第42章 零落成泥第64章 惡梟俯首第151章 咫尺黃泉第13章 連消帶打卞唐繁花上第135章 落日之戰第29章 大亂將起第133章 往日情事第43章 終有一天第131章 脈脈情深第46章 昔日兩小第13章 連消帶打第191章 天下取捨梨花終篇第9章 荊家滅門第9章 荊家滅門第41章 九蒼泣血第173章 虎毒食子第61章 定親夜宴第169章 你會來嗎第30章 身首異處第88章 少女懷春第189章 亂世得子第85章 李策大婚第65章 烏龍搶親第73章 皇后駕崩第96章 浴房春潮第85章 李策大婚第160章 惟願卿安第85章 李策大婚第95章 如此倒黴第132章 鴻雁傳書第83章 再入奴籍陰陽第154章 一忽兩載第111章 夜遊唐京第134章 北伐伊始第9章 荊家滅門珍珠
第43章 終有一天第186章 燕風將至第137章 王者歸來第50章 敗在何處第137章 王者歸來第23章 見招拆招第166章 暮暮朝朝第39章 大風起兮第17章 分道揚鑣第7章 是去是留第75章 戰前陰雲第57章 冤家路窄第153章 爆竹聲聲第52章 復仇開始第2章 雨欲來山第102章 雙雙觸碰第185章 燕氏義莊第178章 江山豪賭第42章 零落成泥第96章 浴房春潮第45章 恍惚經年第81章 折道卞唐第88章 少女懷春第48章 天朝貴胄第77章 天要翻了第64章 惡梟俯首第165章 黃粱美夢第143章 心悅君兮第85章 李策大婚第168章 風起青萍第18章 魏氏門閥名將第106章 風雨將至第78章 殺出真煌第100章 大仇未報第153章 爆竹聲聲第186章 燕風將至第161章 燈火闌珊第164章 見家長了第179章 坦誠相待人亡第138章 北伐結束第86章 詹府內亂第58章 黃雀在後第76章 御前悔婚第69章 獵場遇險第168章 風起青萍第96章 浴房春潮第55章 又見諸葛第55章 又見諸葛第149章 大戰將至第84章 賢陽街頭第82章 半路書生第11章 燕洵世子第81章 折道卞唐第37章 陷入牢籠第44章 白駒過隙第161章 燈火闌珊第161章 燈火闌珊第177章 秀麗皇妃第10章 剛剛開始第42章 零落成泥第64章 惡梟俯首第151章 咫尺黃泉第13章 連消帶打卞唐繁花上第135章 落日之戰第29章 大亂將起第133章 往日情事第43章 終有一天第131章 脈脈情深第46章 昔日兩小第13章 連消帶打第191章 天下取捨梨花終篇第9章 荊家滅門第9章 荊家滅門第41章 九蒼泣血第173章 虎毒食子第61章 定親夜宴第169章 你會來嗎第30章 身首異處第88章 少女懷春第189章 亂世得子第85章 李策大婚第65章 烏龍搶親第73章 皇后駕崩第96章 浴房春潮第85章 李策大婚第160章 惟願卿安第85章 李策大婚第95章 如此倒黴第132章 鴻雁傳書第83章 再入奴籍陰陽第154章 一忽兩載第111章 夜遊唐京第134章 北伐伊始第9章 荊家滅門珍珠